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7)生物圈中的动物——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

    (7)生物圈中的动物——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第1页
    (7)生物圈中的动物——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第2页
    (7)生物圈中的动物——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7)生物圈中的动物——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

    展开

    这是一份(7)生物圈中的动物——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市民买了2.5千克河蚌,在其中一只河蚌内剖出了12颗大小不同的珍珠,让大家啧啧称奇。河蚌中可产生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B.足C.外套膜D.入水管
    2.河里游动的虾与树上鸣唱的蝉相比,不管是其外形还是其生活环境,差异都很大,但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其原因是( )
    A.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B.都用气管进行呼吸
    C.都能迅速避敌害D.都有足
    3.“我的家在人的肠道内,我家里有永远吃不完的现成饭,只是周围环境不太好,需要我穿上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这是琳琳同学写的《××的自述》小作文中的片段。你推测该小动物是指( )
    A.涡虫B.沙蚕C.蛔虫D.眼虫
    4.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的后代成活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感觉器官非常灵敏B.胎生、哺乳
    C.神经系统高度发达D.心脏有四个腔室
    5.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病毒的侵入。戴口罩活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收缩B.收缩、舒张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
    6.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腹肌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7.同学们在完成俯卧撑(如图)时,给运动提供动力的是( )
    A.肌肉的收缩B.神经控制C.关节的灵活性D.骨的支持
    8.以下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草木皆兵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逐渐养成出门自觉戴口罩、常用酒精消毒、实时关注疫情消息等习惯。从生物学角度看,人们这些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B.季节行为C.学习行为D.领域行为
    10.一根新鲜胡萝卜放在厨房,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自然腐烂,如果用来喂兔子,会很快被吃完并在体内被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粉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传播种子D.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判断题
    11.河蚌、蚯蚓、蜗牛等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所以它们都是软体动物( )
    12.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从爬行动物开始的。( )
    13.没有动物、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14.能运动的动物都有骨骼和肌肉。( )
    1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
    三、填空题
    16.下面有几种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蚯蚓;B.蝗虫;C.鲤鱼;D.鸡;E.羊;F.蝙蝠;G.蜜蜂;H.鲸鱼;I.丹顶鹤
    (1)以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用肺呼吸的动物是[________];有气囊辅助呼吸的动物是[________];胎生、哺乳的动物是[________]。
    (3)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________]。
    17.在生物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夏天在海水中游泳时,常会看到水母、海蜇等,它们属于[_________]动物,它们在身体结构等方面与淡水中的水螅相似,体现在身体呈[____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____]。
    (2)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鳄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_________]属于软体动物,[_________]属于鱼类,[_________]属于两栖类,[_________]属于爬行类,[_________]属于哺乳类。
    18.一块骨骼肌两端的_________着生在至少两块骨上。
    19.学习行为是指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_获得的行为。
    20.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天敌有蛇、麻雀、青蛙等,如果人们随意捕杀这些动物,就容易引发蝗灾,这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动物作为____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和代谢排出废物。可见,动物能促进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3)植物依靠动物____,顺利地繁殖后代和扩大分布范围。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虾和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A符合题意。
    B.虾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迅速避敌害这是动物都具有的基本特征,不能作为节肢动物的判断依据,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也有足,是否有足不能作为节肢动物的判断依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营自由生活,A不符合题意。
    B、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营自由生活,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以人体消化的食物为食,体表有角质层,生殖器官发达,繁殖能力很强,C符合题意。
    D、眼虫属于单细胞植物,体内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自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胎生是在体内发育,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内哺乳,大大的提高了幼体成活率。而感觉器官非常灵敏、神经系统高度发达和与心脏有四个腔室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高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B。
    5.答案:B
    解析: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戴口罩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B正确。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
    D.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骨骼,如蚯蚓的体内没有骨骼,D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人在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而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舒张状态。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状态,肱三头肌收缩状态。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运动时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收缩。
    故选:A。
    8.答案:D
    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猫捉老鼠、尺蠖拟态、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等属于先天性行为;而黄牛耕地、老马识途、狗辩主客、鹦鹉学舌等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
    故选:D。
    9.答案:C
    解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用酒精在家中进行消毒,出门自觉戴口罩,并时常关注关于疫情的报道,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小胖胡萝卜放在厨房,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自然腐烂,如果用来喂兔子,会很快被吃完并在体内被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
    故选B。
    11.答案:×
    解析:河蚌和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蚯蚓的身体有体节,有体腔,属于环节动物.故说法错误.
    12.答案:√
    解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本题说法正确。
    13.答案:×
    解析:由分析可知,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因为生产者和分解者可以将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联系起来,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可以暂时没有动物。故说法错误。
    14.答案:×
    解析:动物一般都能运动,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但是有的动物没有骨骼如蚯蚓,蚯蚓靠肌肉的收缩与刚毛的配合运动,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肌肉和骨骼,靠纤毛的摆动来运动。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15.答案:×
    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社群中,各个组成成员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是最占优势者,它指挥着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如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制度”,包括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和它们的后代,还有属于下级的雄狒狒。注意:狒狒群体生活的特点是有其等级次序,社群内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首领”,由它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
    16.答案:(1)A、B、G;C、D、E、F、H、I
    (2)D、E、F、H;D、I;E、F、H
    (3)C
    解析:(1)A蚯蚓、B蝗虫和G蜜蜂的体内无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C鲤鱼、D鸡、E羊、F蝙蝠、H鲸鱼、I丹顶鹤的体内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2)D鸡、E羊、F蝙蝠、H鲸鱼都用肺呼吸;D鸡、I丹顶鹤属于鸟类,用肺呼吸,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E羊、F蝙蝠、H鲸鱼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它类动物没有。
    (3)C鲤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是用鳃呼吸的动物。
    17.答案:(1)腔肠动物;辐射;刺细胞
    (2)肺;鳃
    (3)墨鱼、鲍鱼;带鱼、鲨鱼;娃娃鱼;甲鱼、鳄鱼;鲸鱼
    解析:(1)水母,海蜇和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鹬”是一种鸟类,用肺呼吸;“蚌”是一种软体动物,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
    (3)“墨鱼”、“鲍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带鱼”、“鲨鱼”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符合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娃娃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的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甲鱼”、“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鲸鱼”用肺呼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18.答案:肌腱
    解析: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着生在至少两块骨上。
    19.答案:遗传因素、生活经验、学习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例如:幼袋鼠吃奶就是先天性行为,因为小袋鼠刚出生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蚯蚓走“T”型迷宫就是学习行为,因为它是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才学会的,即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20.答案:(1)生态平衡
    (2)消费
    (3)传粉、传播种子
    解析:(1)蝗虫的天敌有蛇、麻雀、青蛙等,如果人们随意捕杀这些动物,就容易引发蝗灾,这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和代谢排出废物。可见,动物能促进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还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动物带到远方。

    相关试卷

    (13)健康地生活——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

    这是一份(13)健康地生活——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

    这是一份(9)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一)——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

    这是一份(10)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一)——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