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生物圈中的人(二)——2024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集训
展开
这是一份(6)生物圈中的人(二)——2024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集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图是血液流经肾单位的途径简图,其中①、②是( )
A.肾小球、出球小静脉B.肾小囊、肾小管
C.肾小球、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肾小管
2.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泌尿系统由①和②组成
B.①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C.②是输尿管,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
D.③是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3.排汗和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两种方式,汗液与尿液都含有的成分是( )
A.水、无机盐、葡萄糖B.水、尿素、无机盐
C.水、无机盐、二氧化碳D.水、尿素、二氧化碳
4.在教育部的部署下,我市中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下列关于近视及其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B.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D.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
5.阳光明媚的夏天,你从操场回来,走进教室,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 )
A.教室很暗,瞳孔放大B.教室明亮,瞳孔放大
C.教室很暗,瞳孔缩小D.教室明亮,瞳孔缩小
6.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大多靠视觉,其次靠听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近视可通过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B.由明亮处进入黑暗环境中,瞳孔会变小
C.为保护耳和听觉,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D.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7.自然界日新月异,万物更迭。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视觉的部位在眼球的视网膜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C. “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8.某同学在接开水的时,不小心被溅出来的热水烫了一下,该同学迅速缩手,如图是参与该反射活动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由图中②③④构成
B.I是脊髓中的灰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C.疼痛的感觉在③产生
D.只有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该反射
9.如图为人体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
B.促胰液素是经过血液输送至胰腺的
C.图中所示反射弧的感受器是胰腺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胰液的分泌
10.关于激素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作用部位
B.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D.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起主要作用
二、判断题
11.肾脏、肺和汗腺排出的废物是由血液从细胞运输来的。( )
12.不要用尖锐的物体掏耳朵,是因为尖锐的物体可能破坏耳蜗。( )
13.听觉是人的感觉之一,在耳蜗形成。( )
14.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如“望梅止渴”。(______)
15.人体生长的速度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密切相关,如果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得呆小症。( )
三、填空题
16.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排尿排出体外,那么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
17.初中生是近视高发的人群,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导致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使得___________的曲度过大或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18.当人体的鼻咽部受到病菌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是病菌经________直接进入中耳。
19.激烈的比赛中,篮球意外飞向观众,观众在篮球出现在眼前时迅速眨眼,这种神经调节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反射,试举出属于这种反射的一个例子 ___________。
20.“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脑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因是损伤了_____(器官),构成该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某患者有正常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些反射的效应器都由_____组成。
(2)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多发,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_____和转化。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作为有少年的你,在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上,写两点建议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血液在肾脏中的流经结构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肾静脉,C正确。
2.答案:A
解析:A.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A符合题意。
B.①为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B不符合题意。
C.②输尿管其主要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输送到膀胱,C不符合题意。
D.③膀胱的主要功能,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以及排尿的功能。当膀胱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诱发排尿反射,将尿液排出体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解析:绝大部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能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体外,故选B。
4.答案:A
解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不要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
5.答案:A
解析:室外光线强,瞳孔会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量;教室内光线弱,从操场走进教室会感觉教室很暗,此时瞳孔变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6.答案:C
解析:近视可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A错误;由明亮处进入黑暗环境中,瞳孔会变大,B错误;视觉和听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D错误。
7.答案:A
解析:形成视觉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8.答案:D
解析: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错误。
B.脊髓的结构是“外白内灰”,即灰质在中央,白质在灰质的周围,所以Ⅰ表示脊髓灰质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地方,B错误。
C.该缩手反射是由③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C错误。
D.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的完成依靠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胰腺既属于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A正确。
B.促胰液激素是经过血液输送至胰腺,B 正确。
C.图中所示反射弧的感受器是口腔黏膜,C错误。
D.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A错误。
B.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B错误。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正确。
D.神经系统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解析:组织细胞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后,在细胞的线粒体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废物由血液从细胞运输,经肾脏、肺和汗腺排出。
12.答案:×
解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从而影响听觉的形成,故题干观点错误。
13.答案:×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题干说法错误。
14.答案:√
解析: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是人类特有的、也是最复杂的反射活动。原因是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这是人类的大脑皮层上特有的功能区,如“望梅止渴”。题干说法正确。
15.答案:×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故错误。
16.答案:肾单位
解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7.答案: 晶状体
解析: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如果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 (眼球壁的最内层)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8.答案:咽鼓管
解析:耳的结构如图:
咽鼓管连通了咽喉部和鼓室。因此,咽喉有炎症时,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19.答案: 非条件(简单);膝跳反射
解析: 观众在篮球出现在眼前时迅速眨眼,这属于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如人的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20. 答案:(1)脑;神经元;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
(2)吸收、利用;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解析:(1)脑卒中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受损,构成该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2)胰岛是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三要”和“四不要”分别指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要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①→②→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2024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集训,共9页。
这是一份(13)健康地生活——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集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24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集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