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52249/1-17140059282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52249/1-17140059282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52249/0-17140059266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52249/0-17140059266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52249/0-17140059267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代谢活动不能在细胞核中进行的是( )
A. DNA的复制
B. ATP的水解
C. 多肽链的合成
D. RNA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复制、RNA合成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TP水解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肽链的合成只能发生在核糖体上。
【详解】A、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等,A错误;
B、ATP水解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其它细胞结构中,B错误;
C、多肽链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不发生在细胞核内,C正确;
D、RNA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2. 医用葡萄糖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盐酸催化淀粉水解生产,也可用酶来水解淀粉生产。与前者相比,酶法生产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B. 酶对底物的催化更彻底
C.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D. 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绝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
【详解】医用葡萄糖用盐酸催化淀粉水解生产,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用酶来水解淀粉生产葡萄糖,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进行。通过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就可知道酶法生产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 慢性腹泻会造成人体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是由于电解质(主要是Na+)丢失比例大于水分丢失比例所致。据此推断,低渗性脱水初期不会出现( )
A. 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内液容量增加
B.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至下丘脑会产生明显渴觉
C. 细胞外液Na+浓度降低,影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D.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减少,尿的产生量会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A、低渗性脱水是由于电解质(主要是Na+)丢失比例大于水分丢失比例所致。发生低渗性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细胞外的水会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内液容量会增加,A正确;
B、产生渴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不在下丘脑,B错误;
C、动作点位是由于Na+大量内流导致的,细胞外液Na+的浓度降低,会影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C正确;
D、低渗性脱水引起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减少,尿的产生量会增加,D正确。
故选B
4. 生物群落的演替,按其演替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指群落向结构复杂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逆行演替则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终点分别是森林和荒漠
B. 初生演替属于进展演替,次生演替属于逆行演替
C. 人类活动对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速度都有影响
D. 两种演替过程中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都会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A、生物群落的演替,按其演替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指群落向结构复杂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逆行演替则相反。进展演替的终点不一定是森林,逆行演替的终点也不一定是荒漠,这与群落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A错误;
B、进展演替指群落向结构复杂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初生演替属于进展演替,但次生演替有可能是进展演替,也若条件不利,叶可能是逆行演替,B错误;
C、人类活动能够改变自然条件,对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速度都有影响,C正确;
D、进展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变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会增强,但逆行演替过程中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可能会减弱,D错误。
故选C。
5. 某基因编码精氨酸的序列发生了一对碱基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校正基因表达出能携带精氨酸的校正tRNA,可识别该终止密码子,弥补突变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RNA由两条核苷酸链通过氢键结合形成
B. mRNA和校正t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C. 翻译过程中mRNA读取tRNA上的密码子
D. 终止密码子在编码精氨酸的同时让翻译终止
【答案】B
【解析】
【分析】1、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消耗能量。
2、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详解】A、tRNA由一条核苷酸链构成,A错误;
B、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mRNA和校正t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B正确;
C、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读取mRNA上的密码子,tRNA上的是反密码子,C错误;
D、有校正tRNA时,终止密码子能编码精氨酸,肽链合成不会终止,没有校正tRNA时,终止密码子就会让翻译终止,D错误。
故选B。
6. 关于物种的形成,“生态成种”假说认为,种群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强化了不同种群个体表现型的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是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B. 适应的形成是由于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留下后代
C. 突变和重组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个体性状的差异源于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物种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A正确;
B、适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适应的形成是由于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留下后代,B正确;
C、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重组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
D、个体性状的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不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决定保留适应环境的变异,这就是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 无土栽培是指用营养液代替土壤栽培植物的方法。下图是一种新型液体栽培系统,营养液在植物栽培槽和营养物储存池中循环。无土栽培的某种植物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蒸腾失水与离子吸收的情况如下表(注: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按在原始溶液中原始浓度的%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由各种营养物质加水配制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细胞中绝大多数的水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光照条件下,根系吸收离子所需的能源物质是由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直接产生的。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种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依据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与土壤栽培相比,营养液循环的液体栽培系统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 ①. 游离 ②. 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 ①. 呼吸作用 ②. 两种条件下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同种条件下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3)营养液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保证根部的呼吸作用,提高产量;不受土地等环境条件限制;消除了由土壤微生物引起的患病风险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能参与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能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能与亲水的化合物结合,构成细胞的结构。
【小问1详解】
植物细胞中绝大多数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称为自由水,自由水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能参与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能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小问2详解】
无论是光照条件还是黑暗条件下,根系吸收离子所需的能源物质都是由呼吸作用直接产生的ATP。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种植物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依据是两种条件下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以及同种条件下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小问3详解】
与土壤栽培相比,营养液循环的液体栽培系统的营养液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充分保证根部的呼吸作用,有助于提高产量;不受土地等环境条件限制,能解决耕地不足的矛盾;消除了由土壤微生物引起植物患病的风险等优点。
8. 为研究血糖调节机理,研究人员用电极对健康小鼠的相关神经进行持续刺激,同时检测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极刺激神经纤维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膜内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在本实验中,用电极开始刺激相关神经后,血糖浓度将_______,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
(3)研究表明,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后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该过程中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胰岛素→__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1) ①. 双向 ②. 相同
(2) ①. 降低 ②. 胰岛素浓度升高且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导致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③.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 ①. 被胰岛A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 ②.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
【解析】
【分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小问1详解】
兴奋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膜内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小问2详解】
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结果,用电极开始刺激相关神经后,胰岛素浓度升高且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这将导致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该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反射弧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小问3详解】
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后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过程为:胰岛素→被胰岛A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9. 三裂叶豚草是来自北美洲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喜干扰且适宜生活在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环境内。某生态学家研究成都地区不同地点三裂叶豚草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注:平均重要值越高,表明样地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越大)。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家通常采用_______法估算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然后换算成平均重要值;利用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前,需要先确定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
(2)三裂叶豚草在农田边的开阔地入侵初期,种群的数量通常呈_______增长。调查结果显示,农田边的开阔地三裂叶豚草的平均重要值最大,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
(3)调查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是_______;为合理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请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为生态环保部门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
【答案】(1) ①. 样方 ②. 样方多少、样方大小、取样方法
(2) ①. J型 ②. 田边开阔地土壤含水量最高,人为干扰程度最大
(3) ①. 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越大,物种丰富度越低 ②. 种植与三裂叶豚草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的植物
【解析】
【分析】种群密度调查常用方法主要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主要用于植物以及运动能力弱、运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主要用于运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广的动物。此外酵母菌可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法计数。
【小问1详解】
三裂叶豚草属于植物,生态学家通常采用样方法估算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然后换算成平均重要值;利用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前,需要先确定样方多少、样方大小、取样方法等。
【小问2详解】
三裂叶豚草在田边开阔地入侵初期,生存空间、资源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种群的数量通常呈J型增长。调查结果显示,田边开阔地三裂叶豚草的平均重要值最大,推测原因可能是田边开阔地土壤含水量最高,人为干扰程度最大。
【小问3详解】
调查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呈负相关,即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越大物种丰富度越低。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寄生等)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可以种植与三裂叶豚草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的植物,也可以用以三裂叶豚草为宿主的细菌制成菌剂进行喷洒。
10. 鹌鹑(性别由性染色体Z、W决定)的羽色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种,由Z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B和b与色素合成有关,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A和a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鹌鹑羽色与基因的关系,可知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可能是_______。
(2)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A/a和B/b,在遗传时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3)纯种白羽雄性鹌鹑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现有一只纯种白羽雄性鹌鹑,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定它的基因型,实验思路是: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是:_______。
【答案】(1)一个性状由多个基因决定,每个基因都有一定的作用
(2) ①. 不遵循 ②. 它们均位于Z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自由组合
(3) ①. ZAbZAb、ZabZab ②. 将该白羽雄性鹌鹑与黄羽雌性鹌鹑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③. 若子代鹌鹑雄性全为栗羽、雌性全为白羽,则其基因型为ZAbZAb;若子代鹌鹑雄性全为黄羽、雌性全为白羽,则其基因型为ZabZa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B和b与色素合成有关,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A和a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可知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可能是一个性状由多个基因决定,每个基因都有一定的作用。
【小问2详解】
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A/a和B/b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它们均位于Z染色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自由组合。
【小问3详解】
B和b与色素合成有关,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A和a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据此推断纯种白羽雄性鹌鹑的基因型可能是ZAbZAb、ZabZab。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定一只纯种白羽雄性鹌鹑的基因型,可将该白羽雄性鹌鹑与黄羽雌性鹌鹑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鹌鹑雄性全为栗羽、雌性全为白羽,则其基因型为ZAbZAb;若子代鹌鹑雄性全为黄羽、雌性全为白羽,则其基因型为ZabZab。
(二)选考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 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为防治西瓜枯萎病,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尖孢镰刀菌的拮抗菌株(拮抗菌能产生某种物质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繁殖),筛选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步骤Ⅰ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该固体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步骤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2)筛选拮抗菌时,在PDA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含有_______的菌液,在A、B、C、D处放置含有待选拮抗菌的滤纸,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_______来比较拮抗能力的强弱。
(3)研究拮抗菌株对西瓜幼苗枯萎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时,预防效果组的处理是先滴加拮抗菌菌液一段时间后再滴加尖孢镰刀菌菌液,治疗效果组的处理应该是_______;实验还需要设置对照组,相应的两个对照组的处理分别应该是_______。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西瓜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并记录结果。
【答案】(1) ①. 平板划线法 ②. 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③. 增大目的菌浓度
(2) ①. 尖孢镰刀菌 ②. 抑菌圈的大小
(3) ①. 先滴加尖孢镰刀菌菌液一段时间后再滴加拮抗菌菌液 ②. 只滴加尖孢镰刀菌液和只滴加拮抗菌菌液 ③. 西瓜幼苗枯萎病的发病情况
【解析】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小问1详解】
图中步骤Ⅰ所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固体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步骤Ⅱ是进行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大目的菌浓度,以获得更多的目的菌种。
【小问2详解】
筛选拮抗菌时,在PDA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含有尖孢镰刀菌的菌液,在A、B、C、D处放置含有待选拮抗菌的滤纸,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比较拮抗能力的强弱,抑菌圈越大,说明该菌落的拮抗能力越强。
【小问3详解】
研究拮抗菌株对西瓜幼苗枯萎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时,预防效果组的处理是先滴加拮抗菌菌液一段时间后再滴加尖孢镰刀菌菌液,治疗效果组的处理应该是先滴加尖孢镰刀菌菌液一段时间后再滴加拮抗菌菌液;两个对照组的处理分别应该是只滴加尖孢镰刀菌菌液、只滴加拮抗菌菌液。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西瓜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西瓜幼苗枯萎病的发病情况并记录结果。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 美国怀俄明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兰迪·刘易斯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蜘蛛羊”,该羊的乳汁中含有蛛丝蛋白。蛛丝蛋白可用于研制人造韧带、肌腱和防弹衣,有“神奇之丝”之称。回答下列问题:
(1)ES细胞通常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ES细胞是指由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ES细胞在形态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
(2)科学家为保证羊的乳汁中含有蛛丝蛋白,可以用_______技术来检测蛛丝蛋白基因是否整合到了染色体上;在体外培养重组细胞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
(3)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密切相关,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有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 ①. 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②. 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2) ①. DNA分子杂交 ②. 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温度和pH,气体环境
(3)① 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 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解析】
【分析】胚胎干细胞一般可以从哺乳动物的原始性腺或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小问1详解】
ES细胞通常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ES细胞是指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ES细胞在形态上具有的特点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小问2详解】
科学家为保证羊的乳汁中含有蛛丝蛋白,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蛛丝蛋白基因是否整合到了染色体上。在体外培养重组细胞时,需要满足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温度和pH,气体环境等条件。
【小问3详解】
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密切相关,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有:① 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 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
Ca2+
K+
Mg2+
NO3−
PO43−
SO42−
光照
1090 mL
135
27
175
104
3
187
黑暗
435 mL
105
35
113
77
54
115
调查地点
三裂叶豚草平均重要值
物种丰富度
农田边的开阔地
0.96
8.09
机械化管理的果园
0.36
12
远郊山坡的乔木层下
0.18
1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