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迁移体是由我国俞立团队发现的一种细胞器,是细胞迁移过程中尾部收缩丝的交叉点或末端形成的囊泡,内含损伤的细胞器、mRNA、蛋白质等。随着细胞的迁移,该囊泡从收缩丝的末端脱落下来形成独立的细胞外囊泡,释放到细胞外或被邻近细胞摄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迁移体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迁移体和中心体的膜结构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C. 迁移体可作为一种垃圾处理机制,扔掉细胞不必要的物质和结构
D. 迁移体中的mRNA被其他细胞摄取后可能在受体细胞内继续发挥作用
2. RO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作为动力的膜过滤技术(RO膜孔径为纳米级)。一定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原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杂质不能通过。反渗透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RO反渗透技术可实现水分从高渗溶液析出
B. RO膜通过孔径大小来限制离子、无机盐和细菌等通过
C. 渗透平衡时,纯水中水分子仍可通过RO膜进入盐水一侧
D. 高压泵应该安装在图示反渗透装置的纯水一侧
3. 氧化型辅酶Ⅰ(NAD+)是参与细胞呼吸的重要物质,线粒体内膜上的MCART1蛋白能转运氧化型辅酶Ⅰ进入线粒体。如图为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电子传递及生化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NAD+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生成NADH
B. 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直接与O2结合生成水
C. H+顺浓度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会将电化学势能储存ATP中
D. 氧化型辅酶Ⅰ通过MCART1进入线粒体,说明生物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4. 南京农业大学熊波课题组揭示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新机制,原理如图所示。Srrin为染色体黏合素稳定因子;CyclinB2为细胞周期蛋白,能驱动G2期(DNA合成完成期)向M期(分裂期)转换和调控纺锤体的组装;APC°dh1为E3泛素连接酶(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通常是不连续的
B. 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CyclinB2在G2期前合成,Srrin可阻止CyclinB2泛素化
D. CyclinB2泛素化使纺锤体形态异常,导致着丝粒不能分裂
5. 不同细胞生物中的DNA结构不同。大肠杆菌的DNA为环状,人体细胞的核DNA为链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DNA和人体细胞的核DNA中均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双链DNA分子的两条单链上(A+G)/(C+T)的比值相等
C. 双链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与碱基对C—G所占比例相关
D. 若双链DNA中有x个T,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y,则G有(x/y-2x)个
6.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脑部神经元胞体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积累导致的。正常情况下,Aβ可被酶C降解,而该病患者酶C含量降低。研究人员对正常人和该病患者的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提取正常人和该病患者神经元中的酶C基因,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的Hpa I和Msp I限制酶进行切割(注:Hpa I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嘧啶)。结果显示,两种限制酶切割正常人的酶C基因产生的片段数基本相同,但切割患者的酶C基因产生的片段数差异较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患者脑部神经元细胞中酶C含量降低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B. 切割患者的酶C基因时,Hpa I酶切产生的片段数比Msp I多
C. 与该病患者相比,正常人脑部神经元细胞中酶C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低
D. 推测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的原因是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直接抑制了该基因的翻译
7. 研究人员发现,各种地雀的形成过程:原始地雀→分布于不同岛屿→各岛屿地雀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各岛屿环境不同,自然选择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最终产生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地雀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不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导致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C.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指个体间交配不能产生后代
D.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地雀个体的表型,地雀在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进化
8.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赛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会维持在37℃不变
B. 比赛过程中机体大量出汗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对肾小管的作用增强
C. 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只能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进行中和
D. 比赛过程中机体流汗导致Na+大量丢失,此时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9. 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植物激素的调节也受环境因素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敏色素主要由蓝光激活后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B. 若某种树木的年轮形成较慢且颜色较深,则说明其生长于温度较高的地区
C. 根据“淀粉——平衡石假说”,横放的茎背地生长时近地侧细胞中淀粉体较远地侧多
D. 从植物细胞分裂方面分析,细胞分裂素与油菜素内酯、脱落酸之间均表现为相反的作用
10. 稻—蟹综合养殖模式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工措施,既种稻又养蟹,是稻谷与蟹双增收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在稻田中养殖中华绒螯蟹时,除投入饵料外还会投入少量的虾苗、小杂鱼等。如图为稻—蟹综合养殖模式中的食物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华绒螯蟹处于第二、三营养级,分别属于次级、三级消费者
B. 碳元素以CO2形式进入水稻、杂草等植物中,并以此形式在食物网中进行流动
C. 稻一蟹综合养殖模式中投放少量的虾苗和小杂鱼,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 稻一蟹综合养殖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大多集群活动,少数非集群活动,主要在我国鄱阳湖越冬,在西伯利亚地区繁殖,其迁徙过程主要依靠地磁场定位。群体警戒假说认为,随着群体数量增加,群体发现天敌攻击的概率增加,却导致群体中成员的警戒水平下降。如图是研究人员调查鄱阳湖地区白鹤的行为类型与时间分配关系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白鹤在我国鄱阳湖和西伯利亚地区之间准确往返主要依靠的是物理信息
B. 集群型白鹤与非集群型白鹤种间竞争的加剧导致觅食与警戒时间分配有差异
C. 集群型较非集群型白鹤对食物争夺更激烈,为获取足够食物会增加觅食的时间
D. 集群型白鹤发现天敌攻击的概率增加,使白鹤个体分配在警戒行为的时间减少
12. 磁珠法是一种可从细胞中提取高质量DNA和RNA的方法。将样品与缓冲液和磁珠混合,核酸与磁珠结合后被磁场捕获,再经过数次洗涤,洗脱下来的核酸可通过PCR或其他特定方法进行检测。下图为用磁珠法从某动物细胞中提取DNA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裂解液中含有氯化钠、表面活性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等。
A. 裂解液中EDTA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而加速细胞内容物释放
B. 磁珠法利用了磁珠能特异性吸附核酸的原理而将DNA从缓冲液中分离出来
C. 磁铁和磁珠的磁极相反,磁铁产生磁场将吸附有DNA的磁珠聚集,以便析出DNA
D. 琼脂凝胶电泳鉴定纯化的DNA时,若电泳条带与对照组一致,初步说明提取的是目的DNA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严重影响和改变土壤生态功能。坡缕石和海泡石两种黏土矿物常作为钝化材料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人员探究了坡缕石和海泡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钝化材料类型和剂量
B. 重金属可能通过改变酶的构象使CAT的活性下降
C. 坡缕石处理组和海泡石处理组促进CAT活性的最适剂量相同
D. 坡缕石和海泡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金属对CAT活性的影响
14. 螺美波纹蛾(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的体色有棕色、灰色和绿色,由常染色体上的M/m基因和Z染色体上的N/n基因共同控制。已知含有N基因的个体均为棕色,含M基因但不含N基因的个体均为灰色,其余情况为绿色。现有一只棕色个体与一只灰色个体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绿色雌性个体占1/16。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性亲本表型为棕色,基因型为MmZNZn
B. 雌性亲本产生基因型为mZn配子的概率为1/4
C. 子代中体色为棕色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1/2
D. 子代中灰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15.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突触间的传递,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图2为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1处,电表①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同
B. 刺激2处,肌肉会收缩,该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C. b点受刺激后,神经元膜外的电位变化对应于图2所示
D. 分别刺激2、3处,观察电表②指针偏转情况可验证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
16. 科学家从某植物中提取乙烯受体基因(Ers1),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Ers1基因反向连接到质粒中,筛选出转入反义Ersl基因的该种植物,其果实的储藏期将延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PCR扩增时,需在Ers1基因左右两端分别添加XhI、HpaI酶切序列
B. 筛选农杆菌的培养基中可加入潮霉素,过程④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
C. 转基因植物中反义Ersl基因和Ersl基因分别转录出的mRNA碱基序列能互补
D. 若目基因成功转入植物细胞中,则可检测到Kanr和hyg的表达产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为探究人工补光对大棚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功率为26W的LED灯作为补光光源,设计了4个补光时段处理:
T1:全天补光(05:00-21:00);
T2:早晨补光4h(05:00-09:00);
T3:傍晚补光4h(17:00-21:00);
CK:不补光。
下图1为自然条件下棚内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日变化,图2为不同补光处理下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此阶段光能转移到_____中。
(2)人工补光的波段是以红光为主波段的红蓝光,原因是_____。据图2分析,16:00后补光对棚栽葡萄的产量_____(填“会”或“不会”)有显著影响,判断依据是_____。
(3)图2中12:00到14:00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20:00时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图1为CSFV诱导机体产生的多种免疫反应,固有免疫(干扰素和NK细胞参与)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着干扰病毒复制、限制病毒扩散的作用;适应性免疫在清除病毒(CTL细胞参与)和防止再感染中发挥作用。图2为干扰索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抗体通过_____,从而阻断病毒感染细胞。补体是一种血清蛋白质,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由图推测补体可促进_____(答两种细胞)对病毒的吞噬和处理。
(2)根据图2简述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_____。
(3)分析CTL细胞的作用可知,CTL细胞属于_____细胞。NK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无需预先致敏就能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淋巴细胞。与CTL细胞相比,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时所具有的优势是_____(答两点)。
(4)为探究免疫增强剂对猪免疫力的影响,研究人员挑选体重约22.25kg,60日龄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保育猪共120头,分组后按照猪场的免疫注射操作规程注射猪瘟疫苗,同时对实验组猪注射相应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实际的养猪过程中,你认为养殖员应选用何种免疫增强剂,并说明理由。_____。
②若要继续探究几种免疫增强剂联合使用的效果,还需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增设_____组实验。
19. 小叶锦鸡儿是一种灌木,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叶锦鸡儿的灌丛密度,结果如图所示(注:图中CK为禁牧、LG为轻度放牧、MG为中度放牧、HG为重度放牧)。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与调查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相比,调查小叶锦鸡儿种群密度选择样方大小时应该_____。
(2)据图分析,放牧强度对小叶锦鸡儿种群密度的影响可描述为_____;据图结果分析,对小叶锦鸡儿种群发展最有利的放牧强度为_____,原因是_____。
(3)持续高强度放牧后,小叶锦鸡儿种群退化,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质牧草种群得以发展,原因是_____。
(4)小叶锦鸡儿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0. 雄性不育(简称不育)甘蓝型油菜LY31AB为高茎,具有高产、抗菌核病的优点。为研究LY31AB的育性和茎高的遗传,研究人员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图中甲为LY31AB,乙、丙、丁均为高秆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1和杂交实验2的结果分析,不育为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植物育性有的受母本(卵细胞)细胞质基因控制,其特点为子代表型总是和亲代母本一致。杂交实验1中,可排除甘蓝型油菜的育性由细胞质基因控制,证据是_____。
(3)若育性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请写出甲、乙的基因型:_____;杂交实验2中,F2可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
(4)已知该油菜高秆为隐性,由7号染色体上的r基因控制(育性相关基因都不在7号染色体上)。现将杂交实验1中的F2高秆不育幼苗诱变处理,获得矮秆(抗倒伏)植株。检测染色体发现,此类矮秆植株只有1条7号染色体(称为7号单体)。这说明在诱变过程中此类植株发生的变异是_____。现欲以杂交实验1的F2作为亲本之一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矮秆可育品种,请写出实验方案:_____。
21. 甜米酒是我国的传统酒种,某酿酒厂以无核黄皮果(富含维生素、有机酸及特殊的香味)为辅料研制出黄皮甜米酒,该酒具有消食、润肺和清热解毒等功效。制作黄皮甜米酒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酒曲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时,需制备LB(培养细菌)和YPD(培养真菌)培养基。将不同种酒曲稀释液涂布于LB和YPD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长出的单菌落,转移到相对应的新LB和YPD培养基中继续分离纯化培养,此过程中YPD培养基中需加入一定量的四环素和链霉素,其目的是_____。
(2)蒸煮的目的有_____(答一点);主发酵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反应简式表示)。
(3)在制作黄皮甜米酒的过程中,为确定黄酒高活性干酵母(YWBY)的添加量及发酵时间,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制作黄皮甜米酒时,YWBY的最佳接种量及主发酵时间分别是_____。YWBY接种量为0.12%时,酒精含量最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滤清后需进行杀菌,能否采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并说明原因。_____。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