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部编版蟋蟀的住宅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蟋蟀的住宅教案及反思,共7页。
11 、蟋蟀的住宅
课型:新授课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蟋、蟀、宅”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
②语言运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③思维能力: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④审美创造: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思政元素: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能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2.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师生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
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 (教师板书:蟋蟀的住宅)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
4.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学生:蟋蟀的住宅。
活动意图:由谈话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在谈话中自然融入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字词。
教师活动: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3.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骤、置、抛”
翘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
4.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宅、临、慎、选、择、址、良、穴、厅、卧、专、寸、卫、较”
指导书写:“穴”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卧、专”的最后一笔都是点;“卫”最后一笔横要长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5.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
学生活动:
1. 学生简述识字方法。
2. 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学生描红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学生结合词语解释造句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然后读通课文并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三: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教师活动: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2.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蟋蟀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介绍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具体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学生活动: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小组讨论: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
2.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活动意图:通过提问来设计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思考。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
巩固作业:书写本课生字。
提升作业: 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
6.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住宅的特点
修建住宅
课时教学设计
11 、蟋蟀的住宅
课型:新授课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③思维能力: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④审美创造: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思政元素: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能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2.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字词。
2.集体订正。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
1.听写部分词语。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
学生说说自己的介绍顺序。
学生活动:
1.学生完成听写。
2.学生集体纠错。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活动意图:通过听写词语,让学生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顾,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
环节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整体感知全文。
2.学习课文,根据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1.现在作者法布尔就向我们介绍他发现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读2—6自然段。(教师板书:住宅特点)
(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教师板书:选址慎重、自己挖掘 不肯随遇而安)
(4)指导朗读,思考:作者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绍的?
2.学生汇报:
外部:隧道——排水良好 门——隐蔽 平台——平坦
3.齐读第5自然段,教师追问: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外部)
4.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学习第6自然段)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学生活动:
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 挖掘过程:
长时间修整
3.再次朗读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
(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一是它慎重地选择住址;二是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三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洞穴。
(2)作者是如何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写清楚的?
通过“扒”“搬”“踏”“推”“铺”一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意图: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环节三:拓展延伸
1.解决问题
2.分组讨论问题,整理问题清单。
教师活动:
总结: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活动意图:让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巩固作业: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提升作业:有条件的读一读《昆虫记》这本书。
6.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选址
慎重、自己挖掘
外部:隐蔽、平坦
住宅特点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动工时间:十月
如何建筑 挖掘过程(勤奋)不断整修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教授新课,自主合作学习,拓展延伸,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检查,听写生字,积累好词佳句,领悟写法,练笔运用,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动手实践,巩固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