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学导航,研读发现,闯关演练,参考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助读
1.背景透视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周瑜和刘备在赤壁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最主要的谋士,他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以共同抗拒曹操。此后,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平定四川,形成曹、刘、孙三方鼎立的局面。政局稳定后,各国纷纷注重发展自己的势力以抗衡其他势力,东吴国君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从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2.素养驿站
在理解文言实词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文中“邪”“耳”“乎”等语气词的用法和“卿”“孤”“阿蒙”“大兄”等称谓语的含义,并能够向课外适当拓展。对文言文虚词的分类要有所了解,可以与学过的其他语气词进行比较,能够根据文中的语气词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基础梳理
3.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同 ,意为
4.一词多义
(1)当:但当涉猎( ) 当涂掌事( )
(2)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3)就:蒙乃始就学( ) 指物作诗立就( )
5.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2)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3)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4)但当涉猎
古义 今义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
(2)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研读发现
思考探究
1.孙权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答:
2.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
(2)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3.你从吕蒙的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自身简要谈谈看法。
答:
读中悟写
4.学技法
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对象。关于孙权劝学的效果,作者并未从吕蒙的学习过程入手,而是借用鲁肃的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和鲁肃的行为“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侧面描写不仅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5.小练笔
请写一段话,通过侧面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感受。(200字左右)
闯关演练
基础巩固
1.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味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 去后乃至
B.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父亲节将至,有同学在给父亲的贺卡上写道:“令尊大人,祝您康健顺意!”
C.在“民族魂”主题阅读活动中,小宁推荐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
D.一位济宁籍企业家说道:“我这次回济宁投资建厂,是为了报效桑梓。”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可能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扌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语言运用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承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成都展示了美育成果,还扩大了城市影响。
B.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
C.经过精心设计的大运会吉祥物宝”,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家喜爱。
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6.学校团委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题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1) 邀请函
尊敬的李教授:
为在我校师生中营造热爱经典、亲近典经典、研读经典的氛围,校团委定于4月1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举办“《骆驼祥子》特色”专题讲座。您对老舍先生的《骆子》有基本研究,校团委特邀您为师生做本期专题讲座。期待您的莅临!
立德中学团委
2024年4月12日
①邀请函中有一处传达的信息不明确,请修改。
答: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够得体,请修改。
答:
(2)右图是同学们投票选出的“中学生最喜欢的名著封面”,你作为投票代表,请结合作品谈谈推荐理由。
答: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
(2)孰若孤 ( )
(3)即更刮目相待 ( )
(4)肃遂拜蒙母 ( )
8.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9.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试谈谈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而别”?
译文: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有从学者 ( )
(2)或问“三余”之意 ( )
11.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冬 者 岁 之 余 夜 者 日 之 余阴 雨 者 时 之 余 也
12.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之处?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
答:
4 孙权劝学
【自学导航】
3.“邪”同“耶”,语气词,表反问。 4.(1)应当/动词,掌握 (2)了解/知晓 (3)从事/完成 5.(1)古义: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 (2)古义:另,另外。今义:更加。 (3)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4)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6.(1)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原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2)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研读发现】
[思考探究]
1.孙权现身说法,将自己与吕蒙作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之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诉吕蒙学习的方法、目的和作用。 2.(1)孙权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对吕蒙提出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使人感受到说话者的诚意。(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习的可能性。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付诸行动。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最终会有所成就。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更应该珍惜时间,认真读书,立志学有所成。
[读中悟写]
5.示例:答卷沉重地躺在桌面上。我不敢直视成绩的评判,艰难地把头转向了窗外。春寒料峭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想。阳光穿过雾霭,来到窗前,也似有气无力了,翘首期盼暖阳抚慰的树干枝条,依然披着一身的深褐色,但嫩绿色的梦想却已经苏醒,苏醒在根端松软的泥里,苏醒在梢头鼓起的苞里……再低头,一处处红色的笔迹开始凝结成一朵朵艳丽的花,我在心里默念:我一定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因为春天正在路上……
【闯关演练】
1.D 2.B 3.B 4.B(“正面”应为“侧面”。) 5.C 6.(1)①在“4月15日”后面补充上“下午2点”。②将“有基本研究”改为“颇有研究”。 (2)示例一:骆驼和人的形象让人联想到骆驼祥子称呼的由来,因祥子卖骆驼,人们将他称为“骆驼祥子”。示例二:骆驼健壮坚忍,吃苦耐劳,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与祥子的性格和命运有极强的相似性。示例三:骆驼的眼泪也是祥子的眼泪,暗示着祥子不幸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 7.(1)告诉,对……说 (2)谁,哪一个 (3)擦拭 (4)于是 8.(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往事罢了。 (2)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学识尚浅的那个阿蒙了! 9.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10.(1)跟随,跟从 (2)有的人 11.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2.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
【参考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邓稼先学案,共1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