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第5部分考点突破训练题(75份)
-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五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二南方地区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三西北地区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四青藏地区 试卷 0 次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一北方地区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一北方地区,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况,北方地区,下列符合黄土塬演变顺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概况
(1)四大区域:① _南方地区__、北方地区、② _西北地区__、青藏地区。
(2)四大区域重要的分界线
a.①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_秦岭—淮河__一线。
b.②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_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__相当。
c.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 _昆仑山脉__—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
(3)划分的主要依据
eq \b\lc\{\rc\ (\a\vs4\al\c1(南方与北方:气候,北方与西北: 夏季风 影响,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
2.北方地区
(1)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F _松花江__、G _汾河__、H _渭河__、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④资源
(2)人文地理特征
(3)突出环境问题
【知识拓展】 秦岭—淮河一线
对 点 训 练
考向一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为外流湖,乙为内流湖,据此推断原因是( B )
A.甲处距海较近,入海更容易
B.乙处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C.甲处降水量大,补给多
D.乙处冻土广布,水不易下渗
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A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航运条件优越
B.B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冬小麦产区
C.A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D.B河段定期出现凌汛现象
[解析] 第1题,甲湖比乙湖距海远,降水少,湖水与外流河相通,为外流湖,乙湖地势低洼,只有流入,没有流出,为内流湖,成为内流湖与冻土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2题,据经纬度定位,所示地区为东北地区,A河结冰期长,航运条件不优越,A错误;根据支流汇入干流,A河段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C正确;B河流域种植春小麦,B错误;B河段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不会出现凌汛现象,D错误。故选C。
考向二 黄土高原
(2024·福建模拟)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某黄土塬从大塬到残塬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符合黄土塬演变顺序的是( C )
A.甲→丁→丙→乙 B.甲→乙→丁→丙
C.乙→甲→丁→丙 D.乙→丁→丙→甲
4.黄土塬从大塬到残塬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D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 第3题,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顶面平坦宽阔;黄土梁为长条状的丘陵,主要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成;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面积较小。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进一步被流水横向侵蚀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某黄土塬的演变过程依次是乙-甲-丁-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4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因此,大塬到残塬的演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流水侵蚀(水土流失)形成沟壑,D正确,B错误;风力沉积是形成黄土高原的主要外力作用,A错误;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弱于流水侵蚀作用,C错误。故选D。地形、地势
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主要地形区
A辽河平原、B _松嫩平原__、C三江平原、D _华北平原__和E黄土高原
类型
_温带__季风气候为主
特征
冬季 _寒冷干燥__,夏季高温多雨
温度带
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 _暖温__带
干湿区
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 _湿润__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气象灾害
春季 _干旱__,多风沙;夏季 _洪涝__;冬季寒潮灾害
林业
主要分布在 _大、小兴安岭__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
水资源
水资源不足
矿产
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铁矿丰富,主要的油田:I _大庆__油田,J _辽河__油田,K _胜利__油田,L _中原__油田
农业
耕作类型
旱地农业
耕作制度
东北一年 _一__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作物类型
_小麦__、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工业
工业分布
环渤海工业带( _辽中南__工业基地、 _京津唐__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
工业类型
以重工业、能源、纺织业为主
地区
问题
东北平原
_黑土__流失
华北平原
_旱涝__、风沙、盐碱
黄土高原
_水土__流失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1月平均气温)
0 ℃以下
0 ℃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雨季短,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
800毫米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小
干湿状况
湿润、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河流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
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植被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矿产或能源
以煤、石油为主
以水能为主
金属矿产
以铁矿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
农业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土壤类型
黑土、棕壤、钙质土、盐碱土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水稻土
粮食作物
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分散产区
以水稻为主,稻谷集中产区
主要水果
苹果
柑橘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大米为主
传统交
通工具
以马为主
以船为主
传统民居
房屋多平顶,注重防寒保暖
房屋多尖顶,注重通风、散热、排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四青藏地区,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环境问题,从地形图来看,若尔盖湿地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三西北地区,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环境问题,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二南方地区,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