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早期真正能够进入文明阶段的只有埃及、巴比伦、印度与中国。因为这些地区有大河或河谷以及由此造成的广袤的冲积平原,广袤的平原便于农耕,而宽阔的大河便于灌溉。由此可见,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地理环境 C.社会分工 D.社会制度
2.大洪水是人类共同的古老记忆。在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战胜大洪水的传说,在目前已知最早的史诗中有所记载。该史诗是
A.《摩诃婆罗多》 B.《天方夜谭》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3.古印度债法规定,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吠舍为4%,首陀罗则为5%。婚姻法严格限定不同种姓的人之间不得通婚。由此可见,古印度法律
A.严格维护种姓制度 B.侧重调整财产关系
C.旨在禁止阶层流动 D.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4.波斯帝国的国王居鲁士在制定重大政策时,通常要与他的顾问、主要将领、贵族成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共议。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
A.发展民主政治
B.扩大帝国疆域
C.强化君主权威
D.提升决策效能
【高一历史 第 1页(共 6页)】 ·24-405A·5.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东征的进行,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亚历山大这一认识的转变
A.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B.加速了东西方民族的迁徙
C.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D.改变了希腊文化落后面貌
6.图1为腓尼基字母向西传播的示意图。腓尼基字母的传播主要得益于
A.商业贸易 B.对外战争
C.人口迁徙 D.民族交融
7.有学者评价封君封臣制道:“多层分封且土地零散,封君很少能收回土地;所以封土实际成为可继承、可转让、可买卖的私人财产和世袭领地。”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古西欧
A.封君封臣存在双向权利义务 B.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加强
C.封君政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存在分裂割据的制度隐患
8.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马克·布洛赫说,中世纪的城市是“封建社会的外部实体”。英国经济史家波斯坦认为,“城市是封建海洋中的资本主义岛屿”。两位学者观点的依据是,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A.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有利于社会转型
C.推动了英法的统一 D.稳定了封建经济
9.在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的基础上,伊凡四世与僧俗、大贵族协商,颁布新法典。新法典取消了封邑王公的司法特权,在诉讼程序中增加了国家管理机关和司书官僚机构的比重,强化了中央司法机关的作用。此举
A.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 B.使伊凡四世获得了至尊的权威
C.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 D. 排除了宗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高一历史 第 2 页(共6页)】 ·24-405A·10.表1所示是阿拉伯文化的部分成就。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表1
A.存在复杂性矛盾性 B.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C.注重吸收古典文明 D.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11.在奥斯曼帝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苏丹。苏丹拥有全国税费名义上的所有权,财政税收系统由财政总监掌管,直接向苏丹负责。这说明奥斯曼帝国.
A.税收系统比较完善 B.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C.君主集权程度较高 D.土地分配十分不均
12.德里苏丹国建立后,苏丹将其传统的政治风格完全搬到印度,印度原本的政治传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被苏丹政府发配到边疆的少数印度王公,虽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这种自治权非常有限。苏丹的这一做法
A.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与纷争 B.满足了印度社会各阶层的需求
C.认可了印度教仍是主导宗教 D.展示了中央政府强大的控制力
13.10世纪后期,高丽王朝引进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又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设枢密院与之对持文武二柄,号称“宰枢两府”,以内史门下省的副官(长官中书令为虚衔)门下侍中作为宰相。这表明当时高丽王朝
A.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B.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C.仿照唐宋制度进行改革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14.2020年,大英博物馆非洲部濒危物质知识计划(EMKP)策展人雅格布(Jacp Gnisci)通过虚拟的方式让观众来到公元6世纪阿克苏姆王国的首都,了解此地绚烂的古代文明。观众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统治者率领所有臣民前往麦加朝圣 B.城内有包括方尖碑在内的精美艺术
C.贵族大量购买进口自中国的青花瓷 D.跨撒哈拉商路被阿克苏姆王国控制
【高一历史 第 3 页(共6页)】 ·24-405A·领域
成就
哲学
形成伊斯兰哲学
天文学
出现巴塔尼等著名的天文学家
数学
从9世纪开始,阿拉伯数学家已掌握球面三角形的基本原理
物理学
在光学和静力学等方面成果显著
文学
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如散文、诗歌、谚语、寓言等
建筑
修建伊斯兰学府、清真寺、哈里发宫殿
15.玛雅文明不少金字塔在正面设有阶梯,阶梯是供国王和祭司登上神庙用的。每次祭祀时,国王和祭司一步步拾级而上,对下面仰望的民众而言此行犹如飘飘然登天。这体现出古代玛雅社会
A.比较重视神灵崇拜 B.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C.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D.建筑艺术灿烂辉煌
16.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有宽广的市场,据说可以容纳5000人。市场上的商品有金属制品、纺织品、木器、石器、生产工具、武器、装饰品以及奴隶等。交换单位为金砂,并用可可豆作为零用的“小货币”。这反映出特诺奇蒂特兰
A.城市建筑精美
B.货币体系完备
C.市场交换活跃
D.交通运输便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罗马共和国初期,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 经过一番斗争,成立了拥有全权制定法律的十人团,于公元前451—前450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量刑定罪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
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尤斯法,废除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次年,设置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职位,初为3人,后增至6人,并规定平民也可当选。这是贵族的一大让步,同时也可能出于当时军事上的需要。
公元前367年,罗马共和国通过的《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规定: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作本金计算,尚欠部分分三年偿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为500犹格;取消军政官,重选执政官,两执政官之一须由平民担任,成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
公元前326年,罗马共和国通过了波提利阿法案,禁止以人抵债,实际上废止了债务奴役制。
公元前287年,罗马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而后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颁布了一项法律,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对贵族斗争胜利的影响。(6分)
【高一历史 第4 页(共6页)】 ·24-405A·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鼓励土地开垦。公元743年,政府又制定了《垦田永年私财法》,允许新开垦的土地私有化。在这些政策的保护下,那些有实力的贵族和寺庙神社纷纷扩大私有土地,购买农民的土地或雇佣农民及流浪者进行耕种,这样就形成了日本的早期庄园。在庄园发展过程中,为了争夺农业资源及保护庄园利益,庄园与庄园之间经常产生摩擦和纠纷,甚至发生武斗。在初始阶段,参与武斗的往往是庄园里的农民,但由于常常耽误农活和农时,且战斗力低下,于是庄园主便选拔勇敢强壮的农民专门负责保护庄园,这些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专门进行军事训练和战斗,他们就成为日本最早的武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的早期武士不同于国家的军队和士兵,他们是具有私人性质的、为保护庄园利益服务的、忠于庄园主的私人武装。
—摘编自张如意主编《日本历史》
材料二
进入11世纪后,伴随着耕地不断得到开发,领主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并加强对农民的统治,纷纷加强庄园的武装力量。武士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领主一般以开发地命名,在本族或上层农民中纠集“郎党”,从而形成了早期的武士集团,这些领主自然也就成为武士集团的领袖。由于许多领主同时兼任着地方的郡守或多长,因此,武士集团不但担当着保卫庄园的任务,同时还是地方的重要武装力量。这些地方上的武士集团分别隶属于中央的某个大贵族或大寺院,于是在日本就形成了几个全国性的大武士集团,直接参与或影响到中央的政治。
—摘编自张如意《论日本武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日本早期庄园和武士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1世纪后日本武士集团的职能。(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在位时期(1493—1528 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桑海国家发展到极盛,成为继马里之后西非又一大帝国。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在中央设各部大臣,将全国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中央各部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都由国王从王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组建了一支以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
【高一历史 第5页(共6页)】 ·24-405A·军,设置了专门管理全国穆斯林的最高祭司。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鼓励商业和手工业,他在尼日尔河上游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开发矿藏,采金,采盐;统一度量衡,保障商旅安全。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还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 当时的廷巴克图有各类学校150所,培养出不少有造诣的学者,他们写了很多著作,保存和发展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桑海帝国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和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相当残酷。16世纪以来,被压迫的部落和奴隶起义不断发生。统治阶级的挥霍浪费,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以致发生财政危机。1517——1528年,桑海发生内乱,统治阶级争夺王位混战不已。从此以后,国势衰微,每况愈下。1590年,摩洛哥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率领带着火枪的2000 多名侵略军,大举进攻桑海。桑海军队退到故地登迪,苟且偏安,无力反击侵略者。1680年,桑海帝国灭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改革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桑海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化多样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产物,始终处于不断变迁、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就像生物具有多样性一样,文化的发展方式和表现形态也是多样的。 目前世界上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文化多样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
——摘编自李文堂《世界文化大趋势:交流交融交锋》
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观点或者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古代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高一历史 第6页(共6页)】 ·24-405A·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