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2)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5655441/0-17140504670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2)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5655441/0-17140504670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2)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5655441/0-17140504671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教案
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第2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第2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四 单元 第 2 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
科 目
美 术
任课教师
课 时
授课时间
课程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对象
七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大范围定义为综合.探索领域,但将第二课时定义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学习领域要求“了解一些媒材的特性,用面材、线材、体材等,结合学校和当地生活,制作又主题或有用的工艺品”“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用设计改善物品和环境的意识”,故而将本课的学习内容规划为设计制作立体造型作品,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实践各种表现雕塑作品的方法,学会采用卡纸等材料,学习设计制作一件立体造型作品。本课容易上成单纯的技法课程,为突破这个现象,我将根据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引导,将技法与设计作品、环境进行结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探索更多的表现手法改善环境。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该学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因而学生的抽象空间思维存在差异,在引导的过程当中,应当由简单的抽象引导到复杂的抽象引导,循序渐进地讲解纸立构的技法。在1-6年的时候已经由接触过类似的纸立构课程,但每位学生的基础与记忆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讲解技法的时候还是要简单与复杂都要进行演示。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感悟纸造型的美感。掌握切割与结合、折叠与弯曲、组合黏贴等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成型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技法采用卡纸等材料,制作一件立体造型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同技法制作出不同造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习环境艺术雕塑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运用纸造型的技法进行表现,创作有立体感、有生活情趣、有创意的纸造型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用纸作为媒材设计制作立体造型作品,感悟设计与生活、设计与应用、设计与创想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与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关注校园环境的情感以及为校园的美化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切割与结合、折叠与弯曲、组合黏贴等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成型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基本技法制作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基本几何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
提问法、引导法、设疑法、对比法
学法
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
六、教学环境、资源准备及工具设计
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设计
创设
情景
导入
新课
一、组织与引导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播放视频《纸无限》,引导学生思考从视频中获得的信息。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纸,通过折叠、弯曲、黏贴等方法,能够将平面的纸制作出三维立体的雕塑作品,我们将这样的作品叫做“纸雕塑”。纸雕塑是大环境雕塑的表现方法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手中的卡纸为校园设计制作一件雕塑作品吧。
出示课题《设计我们的校园》
一、课前准备与竞赛
1.整理好材料工具,做好课前准备。
2.观看视频并说说从视频中获得的信息。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通过折叠、弯曲、黏贴等方法,能够将平面的纸制作出三维立体的雕塑作品。
学生翻开课本预习。
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导入,学生更容易接受信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
讲授新 知
二、讲授新课
(一)小试牛刀(技法尝试)
引导学生结合视频中折叠、弯曲、黏贴等纸立构的成型方法,尝试动手制作出以下的立体造型。
(二)举一反三
1.纸雕塑的基本技法——折叠、切割与结合
将平面纸进行切割,与卷、折、粘等手法结合,可将平面围合形成柱体、方体、锥体等。
纸雕塑的基本技法——折叠
折叠——这是利用纸塑造立体形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一张纸本是一个平面,经折叠就产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面,也就成了立体形。纸面有棱的起伏称为折,多层的折合则为叠,折、叠经常结合使用,所以归入一种方法。
2.弯曲——利用纸的弹性,表现纸曲面美的一种加工方法。
把长条形纸绕在笔杆等圆柱形工具上,使纸条呈螺旋状,可作为纸塑人物的须发。用笔杆等圆柱形工具滚压纸面。
3.切割与结合
纸的连接也属于加工方法的一个方面,连接方法大体也有三种:黏合、相钩、插连。
4.单体组合
5.多种形体组合
(三)我们校园需要你的智慧和策划
你会为以下校园角落设计哪些形体?
二、学习新知
(一)学生使用提供的材料,结合视频中的技法尝试独立制作出以下造型,感受纸立构是指运用折曲、剪刻、粘贴等方法,将纸制作成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立体形态的一种造型艺术。
(二)学习纸雕塑的基本技法,切割与结合、折叠与弯曲、组合与黏贴等,并通过每一种技法尝试制作出不同的纸立体造型。
1.折叠、切割与结合
学生在圆锥体的基础上,联想到圆柱,并由圆柱再经折叠就产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面,也就成了立体形。
2.弯曲
学生认识到弯曲能使原本平板的纸面产生流畅悦目的曲线和圆弧的立体感。学会借助笔杆、木棒等工具卷曲出适用的弧度,注意纸张的方向性。
3.切割与结合
学生运用切割后进行插连,认识到纸的结合方法除了黏贴还可以用插接的方式,再此基础上继续探讨结合的方法除了同一个形状结合外,还可以是不用形体的插连。
4.单体组合
由一个形体的不同大小规格思考能够用哪些方法组合出不同的造型。
体会单体的组合应遵循形式原理——节奏与韵律。通过将元素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使人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态的连续性,就会产生节奏感。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产生美的韵律
5.多种形体组合
自然万物丰富多彩,再复杂的形象都可以简化归纳成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基本几何体。立体构成就是使用各类不同的材料,以这些简单形状进行各种构成组合。
(三)学以致用
选择一处校园场景,思考适合的形体。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纸立体造型的方法,直观地体验纸通过折叠与弯曲、切割与结合的方法,从二维平面转变成三维立体造型。
通过模仿的方式,在学生体验纸立体造型的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加速学生的创作速度。
在学生实践过的基础上讲解技法,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技法,并以此激发学生开阔思维,学会举一反三,由这个技法衍生制作出更多的造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具体形象逻辑与抽象逻辑能力。
以示例的讲解,拓展纸立体造型的方法,组合黏贴,并学会将复杂的形象归纳简化。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根据自己的校园雕塑设计稿,进行分析思考,选择恰当的纸立体造型手法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有趣校园雕塑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1)可以单人创作,也可小组合作
(2)采用1-3个单体进行组合
(3)组合的作品要兼具创意与形式美感
2.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手稿,进行形状分析与技法思考结合,进行设计制作练习,体验纸立构的造型特点。
学生动手实践,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肯定与引导。
展示评 价
1.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2.同学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和美好环境建设的习惯,便能发现和领略优秀雕塑作品,从而通过自己的设计改善校园和社区环境艺术建设。
学生互相评价作品,从作品感受校园雕塑与校园文化的密切练习,并在评价中进一步感受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技法。
通过评价的形式,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课堂小 结
一张纸通过我们的设计创意能够把它改作成一个有意义的产品,装饰我们的生活空间,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只要坚持,相信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乐趣!
明白只有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作品。
八、板书设计
设计我们的校园
切割与结合——
折叠与弯曲——
组合与黏贴——
九、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第2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阶段,创作阶段,展示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