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共3页。
    知识梳理
    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1)含义:氧化性是指物质 得电子 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 失电子 的性质(或能力)。
    (2)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 难易 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 多少 无关。例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等于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依据反应原理——氧化还原方程式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 剧烈 ,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越强 。如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
    O2+4HCleq \(=====,\s\up7(催化剂),\s\d5(△))2Cl2+2H2O,
    由化学方程式知氧化性:KMnO4>Cl2,MnO2>Cl2,O2>Cl2,由反应条件知氧化性:KMnO4>MnO2>O2。
    (3)依据相同条件下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
    ①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如: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如:
    (4)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微点归纳] 根据影响因素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特别提醒]
    (1)对同一元素而言,一般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Fe;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弱,如S2-Br2>Fe3+>I2;
    还原性:S2->SOeq \\al(2-,3)(或H2SO3)>I->Fe2+>Br->Cl-。
    (3)H2O2中氧元素尽管处于中间价态,但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H2O,故H2O2又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
    (1)强弱规律及其应用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性产物、强还原剂生成弱还原性产物,即“由强制弱”。如根据反应Cl2+S2-===S↓+2Cl-,可以确定氧化性 Cl2 > S ,还原性 S2- > Cl- 。
    (2)先后规律及其应用
    ①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与Cl2反应。
    ②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与Cu2+反应。
    (3)价态规律及其应用
    ①升降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②价态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H2S与浓硫酸的反应:
    ③歧化反应规律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遵循“中间价―→高价+低价”。如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O+NaCl+H2O 。
    (4)守恒规律及其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遵循以下三个守恒规律: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
    ③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守恒规律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如某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6种:NO、FeSO4、Fe(NO3)3、H2O、HNO3和Fe2(SO4)3。已知HNO3为反应物,则该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 FeSO4 ,还原产物是 NO 。当有1 ml HNO3被还原,转移 3 ml电子,消耗还原剂 3 ml。
    [微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先后规律的思维模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相关教案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教案,共1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7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7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教案,共20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