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特征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繁荣
    1.政治: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
    2.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繁荣;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土地兼并加重,租佃经营流行。
    3.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儒学思辨化,理学产生;文化世俗化,宋词和风俗画、元曲流行。
    4.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5.对外关系上:北方地区对外陆路贸易受阻;南方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海外贸易比较发达。三大发明外传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6.社会关系: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第8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课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3)目的:通过强化中央集权以维护政权稳定。
    2.措施
    (1)强干弱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化事权,分散机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
    ①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②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图解历史〕
    〔概念阐释〕
    (1)节度使:节度使是唐朝的地方军政长官。唐睿宗时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时称节镇。
    (2)宋朝枢密使:是与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起共同执掌军国大事的实权人物,是协助皇帝管理军队与部署军事行动的最高级官员。宋朝用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军权,宰相主政,枢密使主兵。
    (3)禁军,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属三衙。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这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3.影响
    (1)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边防危机。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宋辽关系
    (1)战争: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2)议和
    ①背景:辽军大举南下,兵临黄河北岸,双方签订协议。
    ②内容:宋辽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
    ③影响: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2.宋夏关系
    (1)战争: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北宋屡战屡败。
    (2)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3.北宋财政危机
    (1)养兵:通过募兵制供养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军费直线上升。
    (2)养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图解历史〕
    图示法理解北宋积贫积弱的根源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前期的冗官冗兵冗费导致财政危机。
    (2)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3)“庆历新政”失败。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发起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而失败。
    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3.变法开始时间、相关人物: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4.变法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5.措施
    (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6.评价
    (1)积极影响: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局限: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特别提示]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及失败根源
    (1)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变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1)北宋灭亡: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被俘,史称“靖康之变”。
    (2)赵构即帝位后又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偏安江南局面出现。
    2.偏安局面的维持
    (1)宋高宗和宰相秦桧视岳飞等拥有兵权的武将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
    (2)签署宋金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3)偏安局面的持续: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史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二
    [史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问题]根据史料一、二,指出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
    [提示]特点:沿袭唐、五代制度;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之事;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化事权。
    [拓展]
    1.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
    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影响
    ①积极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性:由于冗兵、冗官和冗费的出现,北宋边防空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
    (1)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2)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3)选官上:科举制度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
    (4)教育上: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等方面的新变化
    1.结合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结合北宋初期的社会危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3.了解宋代同辽、西夏和金的关系,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知识梳理,知识拓展,知识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获奖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