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件PPT+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浩瀚的宇宙获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浩瀚的宇宙获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1.6 浩瀚的宇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科学思维:
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探究实践:
1.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
2.根据模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态度责任: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激发探索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难点: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
1.看图引入。在观看夏季星空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众多恒星组成的银河。银河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2.提出问题:银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宇宙中还有类似的星系吗?宇宙有多大?
3.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内容引出课题《浩瀚的宇宙》。
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
活动一: 认识银河系
1.用课件展示银河系“侧视图”和“结构图”,让学生指一指太阳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
2.播放银河系有关视频,介绍银河系的基本情况和数据(重点介
绍银河系的“核球”和“旋臂”)。
3.你觉得银河系像什么?你能描述银河系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4.大家能描述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之间的关系吗?
活动二: 建立银河系模型。
1.出示制作银河系模型的材料:陀螺、纸片、米粒、胶水。
2.讲解银河系模型的制作方法。
①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画好后剪下来。
②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
③最后把纸片固定在陀螺上旋转。
3.学生制作并观察旋转的“银河系”模型。
预设:学生会发现高速旋转过程中的“银河系”比静止状态下的“银河系”更接近银河系的“侧视图”。
4.教师引导学生对照银河系的“侧视图”,对我们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活动活动三:认识河外星系。
1.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很多,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想一想,可能有哪些河外星系呢?
2.用课件展示河外星系图片。提问:河外星系的结构是怎样的?我们的宇宙有多大?它是无边无际的吗?我们能把宇宙研究
清楚吗?
3.小结:河外星系有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等。它们形状各异,都在高速地运动着。宇宙还处于青年时期,还在不断膨胀。
三、研讨
1.银河系是怎样的一个星系?请描述一下,2.宇宙有多大?我们该怎样回答才好?
3.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联系,我们能准确地把自己的通信地址告诉他们吗?请按中文格式写下通信地址。四、拓展
组织学生观看恒星变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师总结:宇宙充满着活力,组成宇宙的主要天体在不断地高速运动着,恒星还在发生着变化。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由2000~4000亿颗恒星组成,像盘子、漩涡……河外星系、形状各异,有椭圆的、漩涡状的、不规则的……直径由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最主要的是活动二,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要注意活动二的时间要满足学生制作银河系模型。对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介绍可以播放一些视频资料,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也更有学习的兴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认识星座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日食优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5.制作塔台模型优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