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56448/0-17140909614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56448/0-17140909615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56448/0-17140909615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 )
A.植物光合作用B.葡萄酿制美酒
C.木材制成桌椅D.化学电池放电
2.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金属制品回收利用B.废旧电池就地掩埋
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3.“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从健康角度考虑,下列观点中,合理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以保鲜B.大量服用各种保健品能强身健体
C.霉变大米洗净后放心食用D.远离烟草,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量筒读数
C.过滤操作D.稀释浓硫酸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B.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
C.煤炉旁放一盆水可有效预防煤气中毒
D.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6.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属于阴离子B.②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③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④属于金属元素
7.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可燃物的温度只要达到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B.欲促进可燃物燃烧可尝试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应该先检验气体纯度
D.通过控制燃烧发生的条件可以有效防火、灭火
8.下列实验探究和推理所得结论对应明显不合理的是( )
A.单质一定含有一种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和——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方案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多选题
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x的数值为4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1︰2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三、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
(2)两个氮分子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
(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2.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与化学有密切的关系。
(1)由于人体胃液中含有______(填名称),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其反应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金属资源有限不能再生。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
13.图中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____。
(2)在℃时,将120g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g。
(3)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4.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X为固体单质;Y可以用于灭火;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Y的化学式为______。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若G中装满水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B制取,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填名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使用装置D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______,该装置使用铜丝网而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______(填字母编号)作为发生装置。
16.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黑色粉末,已知是铁粉和二氧化锰粉末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刚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分别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1)小明各取少量两种黑色粉末少许,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稀盐酸,振荡,观察到A试管中黑色粉末逐渐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A试管中加入的黑色粉末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2)小刚从下面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两种试剂,也成功鉴别出了上述两种黑色粉末。小刚选择的是______(填A、B、C、D序号之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A.溶液B.溶液C.过氧化氢溶液D.水
四、计算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一份石灰石样品,为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求: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植物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制美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材制成桌椅,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化学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金属制品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就地掩埋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符合题意;
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影响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大量服用各种保健品会使得某些元素在人体内会超量,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且通常加热条件不能破坏,所以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D、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毒品损害人体健康,故人们应该远离烟草,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A错。
B、量筒中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错。
C、过滤操作应注意三靠、两低、一贴。即烧杯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C正确。
D、稀释浓硫酸应沿器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D错。
综上所述:选择C。
5.答案:C
解析: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且价格低、腐蚀性弱,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A正确;
B、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来灭火的原理,故B正确;
C、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屋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C错误;
D、铵态氮肥遇碱性物质能够放出氨气,故会降低肥效,故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故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①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错误。
B、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正确。
C、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错误。
D、④的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燃烧的三要素:①可燃物、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则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也不一定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选项不合理;
B.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是:①足够多的氧气、②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则欲促进可燃物燃烧可尝试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该选项合理;
C.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则点燃之前需要验纯,该选项合理;
D.破坏燃烧的条件就能够灭火,该选项合理,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由于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也是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必须指明是纯净物。所以A合理,不符合题意;
B、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碱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不全是碱的溶液,某些盐的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属于盐溶液,但呈碱性。所以B合理,不符合题意;
C、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和,说明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由于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不能确定。C合理,不符合题意;
D、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有很多,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D不合理,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9.答案:A
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即可以除去一氧化碳,故A正确;
B、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会与原有物质铁粉反应,原有物质被除去,故B错误;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烘干最后得到的是杂质二氧化锰,故C错误;
D、高温煅烧,碳酸钙会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原有物质被除去,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AB
解析:A、反应前,甲物质()中氮显+4价,乙物质()中氮显-2价,生成物N2中氮的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反应前N、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4、8,反应后N、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x、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则x=4,符合题意;
C、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4×2+16×4)∶[2×(14×2+1×4)]=92∶64=23∶16,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1.答案:(1)
(2)
(3)
(4)
解析:(1)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故填写:。
(2)2个氮气分子就是在氮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写:。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故填写:。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故填写:。
12.答案:(1)盐酸;
(2)
(3)在铁制品表面涂油
解析:(1)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但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是由于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而使盐酸被消耗,化学方程式。故填: 盐酸;。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是由于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故填:。
(3)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在铁制品表面涂油;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组成合金等。故填:在铁制品表面涂油。
13.答案:(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300
(3)蒸发结晶
解析:(1)℃时,a、c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此时它们溶解度相等,故P点的含义:℃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在℃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2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0g物质a,将120g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00g+200g=300g;
(3)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14.答案:(1);分子构成不同
(2)
(3)
解析:分析:(1)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X是过氧化氢,Y是水。
(2)Y可以用于灭火是二氧化碳;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根据三者的转化关系同时X为固体单质是碳单质。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Z为难溶于水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Y是可溶性的钙盐,可以是氯化钙。
故:(1)Z是氧气,X是过氧化氢,Y是水,则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氧化氢的是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水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X、Y性质有差异。
(2)Y是二氧化碳,Z是一氧化碳,X是碳单质,则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分析可知,X是,Z是,则Y是。
15.答案:(1)锥形瓶
(2)A(不唯一,和下个空保持一致);
(3)b
(4)大理石和稀盐酸;;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5)B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A或B或C,其中A为加热固体的反应,且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C为固液常温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气密度比水小,若G中装满水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口通入。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D中,固体放在铜丝网中,关闭止水夹,产生的气体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去底塑料瓶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液体重新进入,与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则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由于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会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选B装置,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
16.答案:(1)
(2)BC;、
解析:(1)由于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二氧化锰粉末与盐酸反应不生成气体,所以取少量两种黑色粉末少许,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稀盐酸,振荡,观察到A试管中黑色粉末逐渐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A试管中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化学式为。故填:。
(2)A、铁粉和二氧化锰粉末都不与溶液反应,不能鉴别。A不符合题意;
B、铁粉与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锰不与溶液反应,可以鉴别。B符合题意;
C、铁粉不与过氧化氢溶液 反应,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气泡,所以可以鉴别。C符合题意;
D、铁粉和二氧化锰粉末都不溶于水,都不与水反应,所以不能鉴别。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C。
铁粉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故填:BC;、。
17.答案:(1)8.8g
(2)80%
解析:(1)由题意可知,反应前石灰石的质量为25g、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反应后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16.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即,故填:8.8g。
(2)设2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案
A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B
铁粉
铜粉
加过量的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钾
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
碳酸钙
氧化钙
高温煅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舟曲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舟曲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舟曲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永靖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