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盐城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1.【答案】B
【解析】A、乱扔生活垃圾,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B、合理开采矿物,不会危害生态环境,符合题意;C、焚烧废弃塑料,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D、过度使用农药,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B
【解析】A、侯氏制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棉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A、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Ne表示氖气,错误;B、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数字要加在右下方,C60可以表示1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错误;C、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H:表示2个氢原子,错误;D、FeSO4:可表示硫酸亚铁的化学式,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A错误;B、钢和生铁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钢的含碳量小,生铁含碳量大,故B正确;C、纯氧中氧气含量大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故C错误;D、热固性塑料是网状结构,热塑性塑料是链状结构,因分子结构不同,二者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A、木炭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剩余气体体积偏大,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较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水中钙、镁化合物为可溶性的杂质,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只能除去异味和色素,不符合题意;D、若干冷的烧杯上有水雾产生,则说明有水产生,证明石蜡中有氢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析】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中酒精具有可燃性并且与氧气接触,若要发生燃烧,还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酒精灯立刻被点燃的原因是高锰酸钾、浓硫酸、酒精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了酒精的着火点。故选B。
7.【答案】B
【解析】A、根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物质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而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也为-4价,故说法正确;B、根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物质乙类别是酸,则物质乙的化学式可以是H2CO3,故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故说法正确;D、根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物质X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两种物质均由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物质X物质类别为氧化物,故说法正确;故选B。
8.【答案】A
【解析】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故选A。
9.【答案】D
【解析】A、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B、、OH-、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Ba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Ag+、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H+、Na+、、Cl-四种离子两两结合不生成水、沉淀或气体,能大量共存;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19+14×5+16×6=413,故选项说法错误;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9):(1×19):(14×5):(16×6)=228:19:70:96,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正确;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9):(1×19):(14×5):(16×6)=228:19:70:96,故选项说法错误;D、叶酸是由叶酸分子构成的,1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曲线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甲曲线对应的是KNO3,选项不正确;B、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选项不正确;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由表格可以看出在只有在20~30之间,才有相等的溶解度,因此t1的值应20~30之间,选项正确;D、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相等,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由于溶解度都增大,溶液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仍相等,选项不正确;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C、加入氢氧化钙固体,研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题意;D、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答案】A
【解析】A、甲曲线中,电导率能够减小到0,是因为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因此甲对应的是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乙曲线是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Ba( 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所以甲曲线上的M点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曲线是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N点表示硫酸钠过量,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4.【答案】C
【解析】A、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后,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在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说明铁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B、居室放置茉莉花,进屋就能闻到扑鼻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C、用pH试纸测得某品牌洗涤剂的pH=12,说明该洗涤剂显碱性,不能说明该洗涤剂中含氢氧化钠,符合题意;D、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故形成白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先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铜溶液,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由图可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出现两个拐点,说明铁和硝酸铜反应后,铁剩余,金属活动性:Fe>Cu>Ag,加入硝酸银溶液,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铁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A、由分析可知,A点剩余固体为反应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铁,故A点剩余固体中铜的质量小于m1g,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为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符合题意;C、C点时,铜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不符合题意;D、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铜,铁和硝酸铜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加入硝酸银,铁和硝酸银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由此可知,m2对应的剩余固体的质量相当于11.2g铁和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银的质量,则m2对应的数值为:,符合题意。故选D。
16.【答案】(1)①;(2)③;(3)②;(4)④;(5)分子间有间隔;(6)钙;(7)
【解析】(1)钛合金的强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故填:①;(2)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用于焙制糕点,故填:③;(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填:②;
(4)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用于制造电光源,故填:④;(5)液化石油气能被压缩到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变大,分子间隔变小;(6)老年人缺乏钙元素会造成骨质疏松,应从食物中摄入适量的钙元素,以防止骨质疏松;(7)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答案】(1) C ;乳化;(2)氧气和二氧化碳 ;铝可以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H2燃烧产物是水,热值高,无污染空气 ;1:3
【解析】(1)①“砂锅鱼头”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水,不含糖类。故选C;②用洗洁精清洗砂锅,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u、C、H、O,反应物中含Cu、H、O,还应含碳元素,空气中含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参与了反应,氧气也应参与了反应,故铜在空气中与水、二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铜锈;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②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热值大,故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水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8.【答案】(1)长颈漏斗;(2)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D;(3)②;(4) 稀盐酸、块状石灰石 ;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b
【解析】(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在上述药品中,可通过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制备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时,反应速率太快,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和污染水槽中水,需要在试管口放入少量的棉花;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D装置收集;(3)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为固固加热型反应,发生装置不同,不符合题意;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二氧化锰,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故选②;(4)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气体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固体药品放在铜网中,液体药品从塑料瓶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塑料瓶,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故通过对弹簧夹开关的控制,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5)气体应从b口进气,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后,从a口出气。
19.【答案】(1)-1;(2) ;不属于;(3)漏斗;(4)干燥,防潮,密封保存等
【解析】(1)化合物整体化合价为0,而Ca元素显+2价,设O元素显x价,则2x+(+2)=0,解得x=-1;(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通过操作a得到固体和溶液,故操作a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即是过滤操作,而过滤需要用到漏斗、烧杯和玻璃棒;(4)题干中提到“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在水中会缓慢地放出氧气”,故过氧化钙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避免其与水反应引起药品变质。
20.【答案】(1)CaO;(2)红;(3) 活性炭 ;活性炭不和酸反应; 碳酸钠 ;;
(4)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证明固体中含有铝;(5)2.2;(6) NaCl ;CaCl2;(7)8.8%。
【解析】(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因为碱遇到酚酞变红,因此可以说明有氢氧化钙。(3)①活性炭不和酸反应,因此会有黑色固体剩余;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钙生成,进一步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4)根据题意,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固体部分溶解,其他物质不和氢氧化钠反应,有气泡冒出,证明固体中含有铝。(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像一开始增加的是二氧化碳质量,消耗碳酸钠溶液质量为40g,则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6)根据图像可知,消耗碳酸钠溶液质量从40g-120g,发生的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且在120g时,恰好碳酸钠与氯化钙完全反应,而在80g时,氯化钙过量,所以在80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钠。
(7)解:设当滴加40g碳酸钠溶液时,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设当滴加碳酸钠溶液从40g-120g时,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当滴加120g碳酸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D
B
D
B
B
A
D
B
C
B
A
C
D
化学(青海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青海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南通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南通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