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精品教案(冀少版七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657935/0-17141001536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精品教案(冀少版七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657935/0-17141001536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心脏教案及反思
展开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涵盖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途径及心血管保护的有关知识,体现了心脏及整个循环系统的重要性,明确了心血管保护对健康的意义。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
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
(1)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大概念: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体内的物质运输; 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
(3)要帮助学生形成3个次位概念: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物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描述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学会根据血常规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包扎止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由4节组成,即《物质运输的载体》《运输物质的器官》《物质运输的路线》和《心脏和血管的保护》,基础知识共需6个课时,另需安排两个实验,即血细胞的观察实验和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观察实验。本章内容承接前一章的内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具有很强的知识连贯性和探究问题的递进性。教学实施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围绕着物质运输这条知识主线,从血液的存在这一感性知识入手,逐渐进入抽象探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三、章节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小学科学课对心脏和血液循环有过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对血液成分有简单的了解;初步认识到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感受心脏跳动,也初步理解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动,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已有经历:学生在生活中有过流血受伤、抽血化验或输液的经验,对血液、血管、血液循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理性认识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具有了调查讨论、收集资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简单的问题。
已有情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和家人曾经出现过的健康问题、就医事件,足以让学生认同血液关乎健康、心脏关乎生命的理念。
四、章节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描述血液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
科学思维:学会根据血常规化验单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外伤出血、酗酒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从功能障碍推测结构异常,并尝试提出保障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探究实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培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
态度责任:拒绝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包扎止血),具备初步的急救能力。
五、章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
六、章节评价与作业建议
本章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
实践性原则:每课时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作业,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
生活性原则:搜集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结合生活中采血、输液等经历,尝试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利用所学知识,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自主性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每课时留下拓展性练习或自主编写自己的易错题类型。
综合性原则:本章内容与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联系,因此在本章作业中可体现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
根据以上原则,本章作业设置为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以课本当堂练为主;巩固性作业以《七彩作业》为主适当删减;实践性作业,可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将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与消化系统联系构建模型;学完这一章的知识以后,可适当布置分层提升的综合性作业。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章节学习概览
课时
内容
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
第1课时
血液
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结合生活实例、验血经历等感性认识,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认识人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第2课时
血型和输血
通过构建模型,学习鉴定ABO血型的方法,认同无偿献血的相关法律和意义
第3课时
血管
结合课本插图、通过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对比辨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掌握三种血管的管壁特点、血液流动特点和功能
第4课时
心脏
通过图文资料、视频资料、实物观察,分析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心腔、瓣膜的变化及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心脏的功能
第5课时
物质运输的路线
结合图文资料、视频资料合作学习,归纳总结血液循环的路线(体循环、肺循环的路线),发现规律、把握规律,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第6课时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调查,认识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了解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和急救知识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与健康的生活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1275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与健康的生活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教案设计</a>,共5页。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教案: 这是一份冀少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168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教案</a>,共2页。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与健康的生活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第一节 免疫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a href="/sw/tb_c4167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与健康的生活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第一节 免疫教案</a>,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