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高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临空经济区最早起源于国外,指依托于机场资源与临空平台,聚集相关产业和技术人才的地区。在临空经济的强大驱动作用下,围绕机场常形成呈圈层产业结构的临空经济区。受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圈层结构会发生变化。下图为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与机场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产业不适合在0~5km范围内布局的是( )
A. 航空货运业B. 后勤服务业C. 停车场D. 高端制造业
2. 下列符合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特点的是( )
A. 集聚发展特点突出B. 多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对政策依赖程度高D. 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航空货运业、后勤服务业、停车场均属于类似“金融服务、生活服务”商业服务,适合布局在0~5km范围内,ABC不符合题意;高端制造业不属于商业服务,不适合布局在0~5km范围内,D符合题意。故选D。
【2题详解】
材料中提出,在临空经济的强大驱动作用下,围绕机场常形成呈圈层产业结构的临空经济区。因此,临空经济区内产业集聚发展特征明显,A正确;从图中各产业可以看出,临空经济区内产业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政策依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影响,与机场紧密相关的临空产业在空间布局时,首先围绕机场航站楼,形成临空区紧邻机场的核心圈层。随着临空产业的外溢效应和带动能力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沿着核心圈层不断向外扩散,形成临空关联圈层和引致圈层。
喜马拉雅冷杉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海拔2300~4000m范围内的尼泊尔境内。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冷杉生长状况受水热条件影响差异明显。下图为喜马拉雅冷杉分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喜马拉雅冷杉在高海拔地区生长速率快慢主要取决于( )
A. 冬季温度B. 夏季温度C. 冬季降水D. 夏季降水
4.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冷杉分布( )
A. 整体向下移动B. 上界向下移动C. 下界向上移动D. 分布范围扩大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尤其是冬季温度上升加快了喜马拉雅冷杉生长速率,A正确;夏季温度本来就较高,温度上升对喜马拉雅冷杉生长速率影响较小,B错误;降水条件对喜马拉雅冷杉生长速率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度升高,会导致因为热量改善,海拔相对低的地区不再适宜冷杉生长,所以冷杉分布下界会向上移动,不会出现整体向下移动,A错误,C正确;原来的上界,海拔高,气候变暖对其影响较小,且受高海拔山体面积和坡度的影响,上移的范围较小,所以导致下界上移多,上界上移少,分布范围并未扩大,BD错误。故选C。
【点睛】喜马拉雅冷杉:常绿乔木,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寒冷气候。林线:森林分布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树木无法正常生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脐橙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脐橙生产国。我国脐橙生产表现出“北冷南热”的空间结构,其产业重心在江西省境内。下图为脐橙生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脐橙生产形成“北冷南热”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状况B. 市场需求C. 土壤类型D. 政策条件
6. 促进我国脐橙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A. 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得以改良B. 人口大量外流缓解了人地矛盾
C. 木材市场出现了大量剩余D. 水果市场变化和交通、技术等的改善
7. 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助力脐橙产业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VR分析脐橙品质优劣B. RS获取脐橙长势信息
C. GNSS进行灾害天气的预警D. GIS获取脐橙物流信息
【答案】5. A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脐橙属于亚热带作物,对热量条件要求高,因此呈现出“北冷南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气候状况的差异,A正确;北方也有广阔的脐橙市场,B错误;土壤类型、政策条件对于脐橙种植会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等技术的应用,我国脐橙依靠产品的优质以及较高的知名度,占有大量市场,且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包装、冷藏技术的进步,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区,从而扩大销售市场,这才是我国脐橙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D正确;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在局部地区可能改变,但是大范围一般是很难改变的,故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得以改良对我国脐橙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小,A错误;脐橙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我国适合种植脐橙的山地众多,人地矛盾不大,B错误;木材市场出现了大量剩余跟脐橙产业快速发展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通过RS技术对脐橙生长状况的监测,可以获取脐橙长势信息,B正确;VR是虚拟现实技术,不能分析脐橙品质优劣,A错误;GNSS主要对地理信息进行定位和导航,不能进行灾害天气的预警,C错误;获取脐橙物流信息借助导航系统,不需要借助GIS技术,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飞地经济”主要由经济发达地区“飞入”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由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飞入”发达地区的“反向飞地”模式也引人关注。2023年3月24日,广东省明确提出发展双向“飞地”,支持珠三角在粤东西北探索飞地经济,同时也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通过租赁办公楼宇、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打造招商展示平台等方式,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反向飞地”。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双向“飞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广东省在省内发展双向“飞地”的前提条件是( )
A. 地区产业互补B. 地理位置较近C. 劳动力丰富D. 地域文化相近
9. 广东省发展双向“飞地”模式有利于( )
A. 减缓城镇化速度B. 城市地价大幅下降
C. 降低人口消费能力D. 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答案】8. A 9. D
【解析】
8题详解】
“飞地经济”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两地合作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展双向“飞地经济”前提条件是地区产业互补,经济发展互补性强,A正确;飞地与本地之间并不相邻,地理位置不是发展双向的前提条件,B错误;珠三角的劳动力更为丰富,C错误;地域文化是否相近不是发展双向“飞地”的前提条件,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广东省发展双向“飞地”模式,能够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合作,加强交流,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人员等交流,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区域各自的优势条件,实现区域优势互补,缓解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从而实现区域合作共赢,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发展,D正确;飞地的发展能加快飞地的城镇化速度,A错误;飞地的发展会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地价不会下降,B错误;广东省发展双向“飞地”模式不会降低人口消费能力,C错误。故选D。
【点睛】发展双向“飞地”能够缩短粤东西北产业升级时间,促进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粤东西北经济发展;珠三角能够腾出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促进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提高各地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促进各地协调发展。
我国最早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是黑龙江省抚远市(48°N,134E)。下图示意2024年1月1日6时51分“第一缕阳光”洒向抚远市东极广场的瞬间。完成下面小题。
10. 拍摄抚远市新年“第一缕阳光”,镜头需要朝向( )
A. 东南B. 东北C. 西南D. 西北
11. 与抚远市相比,该日越南最早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 )
A. 白昼时间较短B.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 日出位置偏北D. 日出时间较早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拍摄抚远市新年“第一缕阳光”时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我国昼短夜长,太阳日出东南方向,镜头需要朝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日全球日出东南方,但越南纬度较低,相比于抚远市,日出位置偏北,C正确;与抚远市相比,越南纬度较低,该日越南最早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白昼较抚远市长,A错误;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越南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更接近,越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错误;越南最东部经度位置比抚远市更靠西,因此日出时间较晚,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即每年春分日至秋分日间,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都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即每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间,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都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冻融荒漠化是指在高寒地区,岩体或者土壤由于冻融作用造成结构破坏,导致植被衰退、土壤退化、地表裸露破碎的土地退化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过程。青藏高原由于其高海拔气温低、冻融侵蚀强烈的特点,是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区。下图为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及地下土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冻融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地下土层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年冻土层消失B. 季节融化层变薄C. 地下水位下降D. 生草土层变湿
13. 冻融荒漠化加剧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地面辐射增强②地下径流减少③风化作用减弱④地表发生坍塌凹陷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多年冻土层融化变薄,但不会消失,A错误;由于高原地区冬夏季温差较大,冬季温度较低,季节融化层会变厚,B错误;多年冻土层变薄、融化且随着季节融化层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向活动层底部迁移,从而地下水位会下降,C正确;表层的生草土层水分减少,土层干燥化,导致植被退化,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由于冻融荒漠化加剧,地表草层退化,植被变得更加稀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变多导致地面辐射增强,①正确;地表植被覆盖度降低,会使降雪、地表水及冰川融水的入渗量及入渗深度增加,加之季节性冻土融化增多,使地下水径流量随之增大,②错误;地表植被覆盖度降低会使风化作用增强,③错误;地表覆盖变化或地下融水增多,将使多年冻土的融冻界面因热融而发生蠕变,部分融土与冰融水、地下水混合后,融土沿融冻界面顺坡下滑,导致地表发生沉降陷、破碎,形成以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等形态的冻融荒漠化土地,④正确。故选D。
【点睛】冻融荒漠化是由于在昼夜或季节性温差较大的地区,岩体或土壤由于剧烈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结构的破坏或质量的退化。区域气候暖干化是冻融荒漠化形成的内在驱动力;人为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和高原鼠兔的活动则是冻融荒漠化形成的外在驱动力,其中草地过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工程影响最大,它使地温升高,冻土退化,土壤干燥化,造成山地、缓坡、漫岗地带的地表破碎化、裸露化;而高原鼠兔挖掘密集的洞道,既破坏了土壤结构,提高了浅层地温,使多年冻土上限下移,又破坏了致密的草根层,使地表植被根茎遭到破坏,加速了冻融荒漠化过程。
某研学小组对黄河某河段(如下图)进行了航拍考察,发现该河段流经区域以高原山地为主,嵌入型曲流发育,并形成了离堆山(指被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丘)。通过查阅该地区的资料,发现该河段近年来径流量不断减少,植被覆盖度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河岸崩滑减少。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河段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风力侵蚀B. 流水下切C. 风力堆积D. 流水侧蚀
15. 该河段离堆山形成的基本过程是( )
A. 河流下蚀一地壳抬升一河流侧蚀一裁弯取直
B. 河流侧蚀一地壳抬升一风力侵蚀一河流下蚀
C. 河流侧蚀一地壳抬升一河流下蚀一裁弯取直
D. 地壳抬升一河流下蚀一风力堆积一河流侧蚀
16. 有专家认为该区很难形成新的离堆山,其原因可能有( )
①河流落差小②曲流间多山脉③径流量减少④植被覆盖度提高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答案】14. B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流经区域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落差大,流水下切侵蚀作用较强,形成嵌入型曲流。故该河段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是流水下切侵蚀,B正确,与风力作用无关,侧蚀是河流早期受到的外力作用,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曲流发育,而曲流形成于地势平坦的地区,说明地质历史上,该河段地势平坦,河流侧蚀明显,曲流不断发育;该河段目前形成嵌入型曲流,说明该地形成曲流以后,地壳抬升,地势落差加大,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演化成曲峡地貌;在河流下切同时也侧向侵蚀,河曲不断弯曲并被裁弯取直,废弃的河曲凸岸保留着基岩残丘,形成离堆山,因此形成的基本过程为河流侧蚀——地壳抬升——河流下蚀——裁弯取直,C正确。故选C。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高原山地,落差大,以下蚀为主,侧蚀较弱,难以再形成堆积,①错误;曲流间多山脉,两岸岩性坚硬,凹岸后退慢,②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径流量不断减少,河流侧蚀能力减弱,③正确;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河流侵蚀作用减弱,植被固土作用使河岸崩塌减少,因而侧蚀作用难以继续,该区很难形成新的离堆山,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曲流形成的原因如下: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水流会偏向一侧,导致一侧河岸受到强烈侵蚀,而另一侧则形成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逐渐弯曲。河床两岸岩性软硬不一致。造成两岸差异侵蚀,也会导致河流弯曲。地球引力和自转的影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的平均海拔达到了4300m,被称为是“天空之城”。上世纪八十年代,理塘种不出菜,也运不进来菜,吃菜难问题曾经很困扰当地人。如今理塘县高原小番茄、西瓜、夏草莓通过品牌超市进入成都、广州、珠海的高端市场,累计实现农业产值约2亿元。下图为理塘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指出理塘县种不出菜的自然原因。
(2)理塘县蔬菜主要供应高端市场,说明这样做的意义。
(3)理塘县要保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m,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蔬菜生长;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复杂;理塘县水资源短缺,蔬菜溉灌水源不足。
(2)相较于普通市场,蔬菜进入高端市场,便于提高蔬菜价格,增加经济收益;蔬菜进入高端市场,有利于打造理塘蔬菜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3)依托优势资源,加强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加强蔬菜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借助区位优势,推动蔬菜产业的国际化和品牌化;加强蔬菜产地的环境保护和整治,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障蔬菜品质;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制定蔬菜价格监管政策,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理塘县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理塘县种不出菜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等角度分析。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4300m,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蔬菜生长;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复杂,平整土地面积较少,土壤发育程度较差;坡度大,流水滞留短,理塘县水资源短缺,蔬菜溉灌水源不足。
【小问2详解】
理塘县蔬菜主要供应高端市场意义主要从经济收益、市场竞争力角度分析。相较于普通市场,理塘蔬菜品质好,蔬菜进入高端市场,便于提高蔬菜价格,增加经济收益;蔬菜进入高端市场,有利于打造理塘蔬菜品牌,提升理塘蔬菜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小问3详解】
理塘县要保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从增产增收角度分析。依托当地光照充足等优势资源,加强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蔬菜产量增长;加强蔬菜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借助区位优势,推动蔬菜产业的国际化和品牌化,提升蔬菜产品知名度;加强蔬菜产地的环境保护和整治,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保障蔬菜品质,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制定蔬菜价格监管政策,促进市场良性竞争,避免恶性竞争,保障蔬菜产业增收。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能源电池产业是从事动力电池生产和应用的行业,主要包括电芯组装、电池研发、锂矿开发等方面,可分为动力、消费和储能三大领域。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呈现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下图分别为我国锂电池生产布局示意图及锂矿资源分布统计图。
(1)据图推测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3)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为我国增强锂资源供应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锂矿开发、电芯组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电池研发主要分部在东部经济发达区。锂矿开发、电芯组装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锂矿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减少运输成本;有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地价、劳动力成本低,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电池研发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科技发达,高素质人才众多,研发能力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方便产品流通销售与信息交流。
(2)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3)改善资源禀赋状况,降低供应端风险;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高效锂提炼技术,提高锂资源利用率;拓展海外进口渠道,进口多元化,降低市场风险;关注国家风险和运输风险防控,加强地缘政治安全;发展科技,促进锂产品回收循环利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锂电池生产布局、锂矿资源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新能源电池产业分布特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影响、国家安全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新能源电池产业主要包括电芯组装、电池研发、锂矿开发等方面,结合区域优势可知,锂矿开发、电芯组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电池研发主要分部在东部经济发达区。
锂矿开发、电芯组装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原因主要从锂矿资源、劳动力角度分析,中西部地区锂矿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减少运输成本,西部地区有国家优惠政策支持,政策引导支持相关产业布局,合理开发西部地区资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价、劳动力成本低,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开发锂资源、电芯组装。
电池研发分布在东部地区原因主要从人才、科技、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东部地区科技发达,科研院校众多,高素质人才众多,研发能力强,经济发达,电池市场需求量大,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方便产品流通销售与信息交流,所以电池研发分布在东部地区。
【小问2详解】
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从能源、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开发多种新能源,有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开发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能够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小问3详解】
我国增强锂资源供应可以从资源开发、资源利用效率、进口来源等角度分析。加强本国锂矿资源开发勘探,改善资源禀赋状况,降低供应端风险;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高效锂提炼技术,提高锂资源利用率,减少锂矿资源浪费;拓展海外进口渠道,进口多元化,避免对某一国家依存度过高,降低市场风险;关注国家风险和运输风险防控,完善交通运输布局,加强地缘政治安全;发展科技,促进锂产品回收循环利用,提高锂矿资源的回收量与重复使用率。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封闭湖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伊塞克湖是中亚最大的高山封闭湖泊,由地壳断裂陷落形成,全年风浪较大,共有一百多条河流流向该湖,且东西部盐度差异较大。某科研团队研究了1960年以来伊塞克湖的相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发现1960~1990年伊塞克湖水量明显减少,1990~2020年水量明显回升。下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伊塞克湖的影响
(2)指出伊塞克湖盐度东西差异并说出断判依据。
(3)有学者认为伊克塞湖的整体盐度在不久的将来会变低,请分析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答案】(1)山脉隆起,地壳下陷,促进伊塞克湖形成;山脉隆起,导致进入伊塞克湖的汇水面积减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减小;山脉隆起,周围海拔变高,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导致湖泊附近地区气候变干,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东部盐度小于西部。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东侧山地抬升,导致湖泊东部降水较多;东部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较大,稀释湖泊盐度。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湖区气候呈现暖湿的趋势,降水增多,冰川融水增加,入湖径流量增大;人们生产、生活节水意识增强;农业灌溉技术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使入湖水量增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伊塞克湖为背景,涉及整体性原理、影响盐度的因素、湖泊盐度的变化分析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改变了区域的地貌,使得地壳断裂陷落形成伊塞克湖;山脉隆起使伊塞克湖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水汽,使该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伊塞克湖获得的补给减少,湖水盐度升高,伊塞克湖逐渐演化为内陆湖。
【小问2详解】
盐度东部小于西部。原因:该湖正好处于西风带控制,西风经过湖面带来的水汽在东侧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较多,使湖泊东侧的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对湖水稀疏作用明显,盐度较低,相反,湖泊的西侧山地为西风的背风,气流下沉,降水少,补给少,湖水盐度高。
【小问3详解】
该湖的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量增多,另外,区域的气候呈暖湿化发展趋势,区域降水增多,因此,使入湖径流增多,盐度降低;农业的节水技术不断推广,农业用水量减少,水资源 的利用率提高,使入湖水量增大;人们生产、生活节水意识增强,这都使入湖径流增多,盐度下降。
2024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联考试题地理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联考试题地理PDF版含解析,共8页。
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