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展开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交往。本节教材主要讲唐朝对外交流和外国来使交流文化的情况。在外国使节来华访问中,讲述了日本官方遣唐使的情况,其中涉及到“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认识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如空海、阿倍仲麻吕等人的事迹。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讲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让学生明白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高僧的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文化发展的史实,通过玄奘西游,认识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以及它与当今的开放的区别
课前准备
历史填充图册,历史地图册,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主题曲《白龙马》。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同学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这首歌、看过这部动画片吧,它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在历史上唐僧的人物原型是谁呢?他要去的西天是哪里?他经历千难万险取回来的经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讲授新课】
一、唐和日本
(一)遣唐使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遣唐使”的含义。
2、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你知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你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一些例子吗?
4、为传播中日文化做出贡献的有哪些人?
让学生就了解先说,然后给出图片,一一讲解,最后得出: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等对日本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过渡:隋唐时期对中日交往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阿倍仲麻吕等,还有中国的鉴真大师。
(二)鉴真东渡
1、人物介绍: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2、根据地图介绍鉴真东渡的路线过程。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几经绝境。
3、通过诗歌分析其贡献,感悟其精神。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思考: 鉴真为中日友好作出了哪些贡献?从他的实际行动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1.传布佛教2、介绍医药、 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总之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唐与新罗
1.教师讲述: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的目的。
(学习中国文化。)
2.提出问题:学生讲述唐与新罗交往的概况。
答案提示: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三、唐与天竺(古印度)—— 玄奘西行
1、人物介绍:玄奘(600-664),俗姓陈,名袆(huī),今河南人氏,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
2、路线图讲述玄奘的过程。设置问题①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他去的顺利吗大致路线什么样的?有什么重大贡献?
3、史料解读。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西行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提出问题: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答案提示:印度。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
答案提示:(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
四、巩固提升
合作探究:以表格的形式分析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强调他们共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合作探究2::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
(1)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
(2)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
【本课小结】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教学反思】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要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启迪。
第一,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第二,我们必须学习唐朝广博的胸怀,在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a href="/ls/tb_c1254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漫漫西行路,万里遣唐行,迢迢传法途,交流共繁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a>,共7页。
初中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