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统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沿(yán) B.答(dá) C.渴(kě) D.喝(hě)2.课文《坐井观天》整体梳理,选择正确的一个( )A.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3.青蛙和小鸟争论起来,是因为( )A.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B.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C.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不一样4.课文《寒号鸟》的体裁是( )A.神话故事 B.民间故事 C.历史故事5.“嗦”总共有多少画( )A.13 B.12 C.116.在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峰。B.太阳高照,正好睡觉。C.寒风呼呼地舔着。D.涯峰里冷得像冰窖。7.《我要的是葫芦》中,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的反应是( )A.赶快给葫芦治病B.没有听明白邻居的话,觉得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C.自己吃掉蚜虫D.沉默不语8.同音字组词。fēng 山( ) ( )利 蜜( )mù ( )地 开( ) 羡( )zuò ( )窝 ( )业 ( )位chǎo ( )闹 ( )饭 ( )架9.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氵:( )( )( ) 亻:( )( )( )辶:( )( )( ) 虫:( )( )( )10.比一比,再组词。求( ) 影( ) 弯( ) 像( )球( ) 景( ) 湾( ) 象( )1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心( )意 ( )心( )意 寒( )腊 ( )大雪( )( ) ( )上( )下 ( )军( )马( )言 ( )语 ( )言( )语 ( )寻( )找12.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再加上标点符号。 (1)你从哪儿来呀( ) (2)朋友,别说大话了( ) (3)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4)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3.我会根据提示填空。(1)形容话很少: ( )言( )语 (2)形容话很多: ( )言( )语 (3)形容自己对自己说话: ( )言( )语(4)形容胡乱说话:( )言( )语14.根据本单元学过的内容填空。(1)没过几天,叶子上的____________更多了。小葫芦____________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2)天亮了,_________________出来了,喜鹊在枝头____________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______________了。(3)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_。15.口语交际。春游时,因为你晕车,想坐前面一点,与同学商量调换座位。我:“小林,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可以吗?小林:“好的,你说吧。”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好的。”16.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1)海鸥飞过海面。_________________海鸥飞过________________海面。(2)小鸟在枝头歌唱。_________________小鸟在枝头_______________歌唱。(3)教室里坐着学生。_________________教室里坐着_______________学生。二、阅读理解(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1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葫芦藤( )的小花( )的小葫芦18.选段共( )句话,用波浪线画出夸赞小葫芦的句子。19.请按小葫芦的生长顺序排一排。开花 长叶 生根 结果 发芽(生根)→( )→( )→( )→(结果)20.如果你发现绿绿的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你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爱劳动的小猴一只小猴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了一棵桃树,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桃树一天天长大了。有一天,桃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桃树痛苦地说:“小猴,快帮帮我,我要被大风吹倒啦!”小猴听见了,连忙给桃树做了个支撑架。桃树终于在风中站稳了,感激地对小猴说:“谢谢你,小猴!” 过了一段时间,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小猴又立即把树上的蚜虫捉了个一干二净。 经过漫长的等待,盛夏来临了,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小猴吃了个够,觉得快乐极了。2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桃子 ( )的桃子 ( )的桃子23.当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后,它会怎样告诉小猴呢?桃树________地说:“_______________ !”三、书面表达24.习作。猪哥哥大大和猪弟弟小小住在一起。有一天,他们的房子破了一个洞,大大想:“我的弟弟会去修的。”小小想:“我的哥哥会修的。”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希望你写的故事也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哦!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D选项有误,“喝”的读音是“hē”或者“hè”,[hē] 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特指喝酒。[hè] 大声喊叫。2.C【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主旨的理解。《坐井观天》就是通过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表明了青蛙的眼界狭窄,看问题不全面,正因为他只坐在井里观天,所以他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故选C。3.C【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出自课文《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根据原文内容小鸟和青蛙争论起来,是因为它们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不一样。A和B是大家不同的观点,C是青蛙和小鸟争论起来的原因。4.B【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体裁的判断。《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通过讲述一只喜鹊和一只寒号鸟对做窝过冬的态度、表现和结果,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地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选项A错误,神话故事一般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寒号鸟》不属于这种体裁。选项C错误,历史故事一般是将历史用故事的形式说出来。《寒号鸟》不属于这种体裁。5.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笔顺笔画。本题中“嗦”的笔顺是:总共有13画。6.B【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对字形进行辨析。选项A错误,“崖上有一道峰”——“崖上有一道缝”,缝:缝隙:裂~。门~儿。见~插针。床板有道~。选项C错误,“寒风呼呼地舔着”——“寒风呼呼地刮着”,刮:(风)吹:又~起风来了!选项D错误,“涯峰里冷得像冰窖”——“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崖: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山~。悬~。摩~。7.B【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课文的第三段讲的是邻居劝种葫芦的人治蚜虫,原文: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从种葫芦的人的话可以知道他觉得蚜虫不用治,葫芦自然会长起来的。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的反应是没有听明白邻居的话,觉得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故选B。8.峰 锋 蜂 墓 幕 慕 做 作 座 吵 炒 吵【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辨析。fēng,峰:表示山突出的顶端或像山峰一样的东西,如山峰、驼峰、顶峰等。锋:表示锐利的东西,或者带头在前列的人,如锋利、刀锋、先锋等,蜂: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或比喻成群的,如蜜蜂、马蜂、蜂拥等。故答案为:山(峰)(锋)利 蜜(蜂)mù,墓:坟墓相关,如坟墓、墓地、墓碑等。幕: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演戏或放映电影、幻灯所用的),如帐幕、开幕、幕布等。慕:表示钦佩;羡慕,依恋;思恋,如羡慕、仰慕、爱慕等。故答案为:(墓)地 开(幕) 羡(慕)zuò,做:制造或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窝、做事、做工等。作:表示劳动、劳作,写作,当作,如作业、作品、作废等。座:和座位相关,如座位、满座、让座等。故答案为:(做)窝(作)业(座)位chǎo ,吵:声音杂乱扰人,争执;争吵,如吵闹、吵醒、吵架等。炒:与烹饪相关,或者为了扩大影响或制造轰动效应而反复地进行报道和宣传,如炒饭、炒菜、炒作等。故答案为:(吵)闹 (炒)饭 (吵)架9.江 河 渔 伙 做 作 边 还 远 蜻 蝶 蜂【详解】本题考查同部首的生字积累。带“氵”的字有:江、池、汗、没、活、洗、沉、油、法……带“亻”的字有:你、他、什、伯、们、作、住、伴、何……带“辶”的字有:这、还、边、远、近、送、迎、返、连……带“虫”的字有:蛙、蚜、蚂、蚁、蛛、蚊、蝶、蜂、虹……10.哀求 影子 弯月 好像 足球 景色 海湾 大象【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求,部首:一,组词:追求、探求、求之不得、寻求、求助、要求、梦寐以求、乞求、求婚。球,部首:王,组词:足球、篮球、网球、雪球、羽毛球、地球、月球、环球、乒乓球、台球。影,部首:彡,组词:影展、书影、影戏、笑影、仿影、后影近影、玩影、残影、光影、鬼影。景,部首:日,组词:背景、全景、远景、风景、景德镇、街景、盆景、陈景润、景泰蓝。弯,部首:弓,组词:弯刀、弯弯、转弯、弯头、急转弯、弯管、拐弯抹角、弯腰。湾,部首:三点水,组词:台湾省、海湾、港湾、湾泊、东京湾、波斯湾。像,部首:单人旁,组词:神像、画像、石像、头像、录像机、图像、摄像、显像管、肖像。象,组词:现象、大象、小象、气象、想象、印象、象棋、象样、迹象。11.一 一 三 二 冬 月 纷 飞 七 八 千 万 甜 蜜 片 只 东 西【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心()意: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称心如意、粗心大意、真心真意、全心全意……寒冬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千军万马:形容兵马众多或声势浩大。()言()语:冷言冷语、自言自语、花言巧语、千言万语、三言两语、胡言乱语、好言好语……东寻西找:到处寻找。12.? ! !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的语气和标点符号的使用。(1)结合“哪里”这个词可以判断是一个疑问句,“呀”也是表示问的语气,后面应加上问号。(2)结合“别说大话了”可知,这是在反驳对方,夹杂着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语气很重故在后面加上叹号。(3)结合“哪”可知,本句的语气是发自内容的感叹,故在后面加上感叹号。(4)结合“吧”可知,用在此处中是祈使句,使语气变得较为舒缓,故在后面加上句号。13.三两千 万 自 自 胡 乱【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1)三言两语:几句话,形容话很少。(2)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3)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4)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14.蚜虫 慢慢地 太阳 呼唤 冻死 独钓寒江雪【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出自课文《我要的是葫芦》。(2)“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出自课文《寒号鸟》。(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全诗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15.我想和你换一下位置。因为我晕车,想坐前面一点的座位。 我也晕车,不太方便和你换座位。 没关系,那我再问问别人吧。【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同学们写下向同学商量调换座位时说的话。同学们和别人商量时,说话时要态度诚恳,文明有礼,说清楚你的情况和别人如何帮助你。从小林说的“不行”可以知道小林拒绝了“我”的请求。同学们要想一下小林拒绝“我”的原因,以及“我”怎么回话。16.漂亮的平静的 可爱的用力的 拥挤的很多的【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扩写句子。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1)本句话中对海鸥的搭配可以有:活泼的、可爱的、好看的。搭配海面的词语有:平静的、汹涌的。比如:可爱的海鸥飞过汹涌的海面。(2)本句话中对小鸟的搭配可以有:飞舞的小鸟、快乐的小鸟、美丽的小鸟、神奇的小鸟。搭配歌唱的词语有:欢快的歌唱、兴高采烈地歌唱、快乐地歌唱。比如:美丽的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3)本句话中对教室的搭配可以有:安静的教室、宽敞的教室、明亮的教室、干净的教室。搭配学生的词语有:乖巧的学生、顽劣的学生、顽皮的学生、优秀的学生。比如:宽敞的教室里坐着乖巧的学生。17.细长 雪白 可爱 18.五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19.发芽 长叶 开花20.我会将叶子上的虫捉光。【解析】1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根据文章内容“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可以发现“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和“可爱的小葫芦”,从而得到答案“细长”、“雪白”和“可爱”。18.本题考查数句子和寻找关键句子。确定一段文字中有几句话,应该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依据。一般说来,就是看段落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多少。本篇短文共有4个句号,一个感叹号,所以共有五句话。结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可知这句话是夸张小葫芦可爱。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文章中对小葫芦的生长做了细致的描述,按文章的描写顺序“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可以总结出先是生根、发芽、长出绿叶、再到开出小花,最后结出小葫芦。20.本题考查开放性题。文章讲述了一个人一心想要心爱的小葫芦长大,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毫无关联,毫不在乎。最终葫芦被蚜虫蛀了,他的愿望也落空了。因此如果发现绿绿的葫芦叶上长了蚜虫,应该是将叶子上的虫捉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1.四##422.甜甜 甜美 新鲜23.着急 小猴,快救救我,我的身上长蚜虫了【解析】2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短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第①段讲了小猴在家门口种了一棵桃树,第②段讲了小猴帮桃树做支撑架,第③段讲了小猴帮桃树抓蚜虫,第④段讲了小猴吃上了桃树结的桃子。22.本题考查词语搭配。从第①段的“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可以知道填空处可以填“甜甜”;从第④段的“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可以知道填空处可以填“甜美”。桃子的形状像一个球,有多种品种,一般果皮有毛,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果肉鲜甜多汁。我们可以用“好吃的”“可口的”“新鲜的”“鲜甜的”等词语来形容桃子。2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同学们发挥想象,想一下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会向小猴说什么话。示例:桃树慌张地说:“小猴,我的身上长蚜虫了!”24.例文: 猪哥哥大大和猪弟弟小小住在一起。有一天,他们的房子破了一个洞,大大想:“我的弟弟会去修的。”小小想:“我的哥哥会修的。”大大和小小还约定了几天后去其他地方玩几天。 他们准备出门玩的时候,小马提醒他们要修补房子上的洞,他们都觉得出门玩最重要,没有去补洞。几天之后,他们回到家,发现家里的东西都没有了。原来,他们出门的那几天,天空下了好几场大雨,雨水都从洞里进来了,把家里的东西都冲走了。 大大和小小看着家里的东西都被水冲走了,伤心地说:“我们不应该不听小马的话。如果我们有及时去补洞,我们就不会失去所有东西了。”【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题目要求同学们续写故事,同学们结合题目给出的内容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写作方向:从题目给出的内容可以知道猪哥哥和猪弟弟的房子破了洞,但是他们都认为对方会去修。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房子后来会变成什么样,猪哥哥和猪弟弟会怎么做,你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写作要点:(1)故事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2)想象要丰富,可以适当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3)可以在文章的末尾写出这个故事想说明的道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沿(yán) B.答(dá) C.渴(kě) D.喝(hě)2.课文《坐井观天》整体梳理,选择正确的一个( )A.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3.青蛙和小鸟争论起来,是因为( )A.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B.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C.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不一样4.课文《寒号鸟》的体裁是( )A.神话故事 B.民间故事 C.历史故事5.“嗦”总共有多少画( )A.13 B.12 C.116.在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峰。B.太阳高照,正好睡觉。C.寒风呼呼地舔着。D.涯峰里冷得像冰窖。7.《我要的是葫芦》中,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的反应是( )A.赶快给葫芦治病B.没有听明白邻居的话,觉得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C.自己吃掉蚜虫D.沉默不语8.同音字组词。fēng 山( ) ( )利 蜜( )mù ( )地 开( ) 羡( )zuò ( )窝 ( )业 ( )位chǎo ( )闹 ( )饭 ( )架9.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氵:( )( )( ) 亻:( )( )( )辶:( )( )( ) 虫:( )( )( )10.比一比,再组词。求( ) 影( ) 弯( ) 像( )球( ) 景( ) 湾( ) 象( )1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心( )意 ( )心( )意 寒( )腊 ( )大雪( )( ) ( )上( )下 ( )军( )马( )言 ( )语 ( )言( )语 ( )寻( )找12.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再加上标点符号。 (1)你从哪儿来呀( ) (2)朋友,别说大话了( ) (3)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4)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3.我会根据提示填空。(1)形容话很少: ( )言( )语 (2)形容话很多: ( )言( )语 (3)形容自己对自己说话: ( )言( )语(4)形容胡乱说话:( )言( )语14.根据本单元学过的内容填空。(1)没过几天,叶子上的____________更多了。小葫芦____________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2)天亮了,_________________出来了,喜鹊在枝头____________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______________了。(3)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_。15.口语交际。春游时,因为你晕车,想坐前面一点,与同学商量调换座位。我:“小林,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可以吗?小林:“好的,你说吧。”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好的。”16.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1)海鸥飞过海面。_________________海鸥飞过________________海面。(2)小鸟在枝头歌唱。_________________小鸟在枝头_______________歌唱。(3)教室里坐着学生。_________________教室里坐着_______________学生。二、阅读理解(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1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葫芦藤( )的小花( )的小葫芦18.选段共( )句话,用波浪线画出夸赞小葫芦的句子。19.请按小葫芦的生长顺序排一排。开花 长叶 生根 结果 发芽(生根)→( )→( )→( )→(结果)20.如果你发现绿绿的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你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爱劳动的小猴一只小猴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了一棵桃树,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桃树一天天长大了。有一天,桃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桃树痛苦地说:“小猴,快帮帮我,我要被大风吹倒啦!”小猴听见了,连忙给桃树做了个支撑架。桃树终于在风中站稳了,感激地对小猴说:“谢谢你,小猴!” 过了一段时间,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小猴又立即把树上的蚜虫捉了个一干二净。 经过漫长的等待,盛夏来临了,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小猴吃了个够,觉得快乐极了。2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桃子 ( )的桃子 ( )的桃子23.当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后,它会怎样告诉小猴呢?桃树________地说:“_______________ !”三、书面表达24.习作。猪哥哥大大和猪弟弟小小住在一起。有一天,他们的房子破了一个洞,大大想:“我的弟弟会去修的。”小小想:“我的哥哥会修的。”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希望你写的故事也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哦!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D选项有误,“喝”的读音是“hē”或者“hè”,[hē] 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特指喝酒。[hè] 大声喊叫。2.C【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主旨的理解。《坐井观天》就是通过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表明了青蛙的眼界狭窄,看问题不全面,正因为他只坐在井里观天,所以他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故选C。3.C【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出自课文《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根据原文内容小鸟和青蛙争论起来,是因为它们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不一样。A和B是大家不同的观点,C是青蛙和小鸟争论起来的原因。4.B【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体裁的判断。《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通过讲述一只喜鹊和一只寒号鸟对做窝过冬的态度、表现和结果,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地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选项A错误,神话故事一般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寒号鸟》不属于这种体裁。选项C错误,历史故事一般是将历史用故事的形式说出来。《寒号鸟》不属于这种体裁。5.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笔顺笔画。本题中“嗦”的笔顺是:总共有13画。6.B【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对字形进行辨析。选项A错误,“崖上有一道峰”——“崖上有一道缝”,缝:缝隙:裂~。门~儿。见~插针。床板有道~。选项C错误,“寒风呼呼地舔着”——“寒风呼呼地刮着”,刮:(风)吹:又~起风来了!选项D错误,“涯峰里冷得像冰窖”——“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崖: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山~。悬~。摩~。7.B【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课文的第三段讲的是邻居劝种葫芦的人治蚜虫,原文: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从种葫芦的人的话可以知道他觉得蚜虫不用治,葫芦自然会长起来的。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的反应是没有听明白邻居的话,觉得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故选B。8.峰 锋 蜂 墓 幕 慕 做 作 座 吵 炒 吵【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辨析。fēng,峰:表示山突出的顶端或像山峰一样的东西,如山峰、驼峰、顶峰等。锋:表示锐利的东西,或者带头在前列的人,如锋利、刀锋、先锋等,蜂: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或比喻成群的,如蜜蜂、马蜂、蜂拥等。故答案为:山(峰)(锋)利 蜜(蜂)mù,墓:坟墓相关,如坟墓、墓地、墓碑等。幕: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演戏或放映电影、幻灯所用的),如帐幕、开幕、幕布等。慕:表示钦佩;羡慕,依恋;思恋,如羡慕、仰慕、爱慕等。故答案为:(墓)地 开(幕) 羡(慕)zuò,做:制造或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窝、做事、做工等。作:表示劳动、劳作,写作,当作,如作业、作品、作废等。座:和座位相关,如座位、满座、让座等。故答案为:(做)窝(作)业(座)位chǎo ,吵:声音杂乱扰人,争执;争吵,如吵闹、吵醒、吵架等。炒:与烹饪相关,或者为了扩大影响或制造轰动效应而反复地进行报道和宣传,如炒饭、炒菜、炒作等。故答案为:(吵)闹 (炒)饭 (吵)架9.江 河 渔 伙 做 作 边 还 远 蜻 蝶 蜂【详解】本题考查同部首的生字积累。带“氵”的字有:江、池、汗、没、活、洗、沉、油、法……带“亻”的字有:你、他、什、伯、们、作、住、伴、何……带“辶”的字有:这、还、边、远、近、送、迎、返、连……带“虫”的字有:蛙、蚜、蚂、蚁、蛛、蚊、蝶、蜂、虹……10.哀求 影子 弯月 好像 足球 景色 海湾 大象【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求,部首:一,组词:追求、探求、求之不得、寻求、求助、要求、梦寐以求、乞求、求婚。球,部首:王,组词:足球、篮球、网球、雪球、羽毛球、地球、月球、环球、乒乓球、台球。影,部首:彡,组词:影展、书影、影戏、笑影、仿影、后影近影、玩影、残影、光影、鬼影。景,部首:日,组词:背景、全景、远景、风景、景德镇、街景、盆景、陈景润、景泰蓝。弯,部首:弓,组词:弯刀、弯弯、转弯、弯头、急转弯、弯管、拐弯抹角、弯腰。湾,部首:三点水,组词:台湾省、海湾、港湾、湾泊、东京湾、波斯湾。像,部首:单人旁,组词:神像、画像、石像、头像、录像机、图像、摄像、显像管、肖像。象,组词:现象、大象、小象、气象、想象、印象、象棋、象样、迹象。11.一 一 三 二 冬 月 纷 飞 七 八 千 万 甜 蜜 片 只 东 西【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心()意: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称心如意、粗心大意、真心真意、全心全意……寒冬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千军万马:形容兵马众多或声势浩大。()言()语:冷言冷语、自言自语、花言巧语、千言万语、三言两语、胡言乱语、好言好语……东寻西找:到处寻找。12.? ! !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的语气和标点符号的使用。(1)结合“哪里”这个词可以判断是一个疑问句,“呀”也是表示问的语气,后面应加上问号。(2)结合“别说大话了”可知,这是在反驳对方,夹杂着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语气很重故在后面加上叹号。(3)结合“哪”可知,本句的语气是发自内容的感叹,故在后面加上感叹号。(4)结合“吧”可知,用在此处中是祈使句,使语气变得较为舒缓,故在后面加上句号。13.三两千 万 自 自 胡 乱【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1)三言两语:几句话,形容话很少。(2)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3)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4)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14.蚜虫 慢慢地 太阳 呼唤 冻死 独钓寒江雪【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出自课文《我要的是葫芦》。(2)“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出自课文《寒号鸟》。(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全诗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15.我想和你换一下位置。因为我晕车,想坐前面一点的座位。 我也晕车,不太方便和你换座位。 没关系,那我再问问别人吧。【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同学们写下向同学商量调换座位时说的话。同学们和别人商量时,说话时要态度诚恳,文明有礼,说清楚你的情况和别人如何帮助你。从小林说的“不行”可以知道小林拒绝了“我”的请求。同学们要想一下小林拒绝“我”的原因,以及“我”怎么回话。16.漂亮的平静的 可爱的用力的 拥挤的很多的【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扩写句子。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1)本句话中对海鸥的搭配可以有:活泼的、可爱的、好看的。搭配海面的词语有:平静的、汹涌的。比如:可爱的海鸥飞过汹涌的海面。(2)本句话中对小鸟的搭配可以有:飞舞的小鸟、快乐的小鸟、美丽的小鸟、神奇的小鸟。搭配歌唱的词语有:欢快的歌唱、兴高采烈地歌唱、快乐地歌唱。比如:美丽的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3)本句话中对教室的搭配可以有:安静的教室、宽敞的教室、明亮的教室、干净的教室。搭配学生的词语有:乖巧的学生、顽劣的学生、顽皮的学生、优秀的学生。比如:宽敞的教室里坐着乖巧的学生。17.细长 雪白 可爱 18.五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19.发芽 长叶 开花20.我会将叶子上的虫捉光。【解析】1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根据文章内容“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可以发现“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和“可爱的小葫芦”,从而得到答案“细长”、“雪白”和“可爱”。18.本题考查数句子和寻找关键句子。确定一段文字中有几句话,应该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依据。一般说来,就是看段落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多少。本篇短文共有4个句号,一个感叹号,所以共有五句话。结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可知这句话是夸张小葫芦可爱。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文章中对小葫芦的生长做了细致的描述,按文章的描写顺序“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可以总结出先是生根、发芽、长出绿叶、再到开出小花,最后结出小葫芦。20.本题考查开放性题。文章讲述了一个人一心想要心爱的小葫芦长大,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毫无关联,毫不在乎。最终葫芦被蚜虫蛀了,他的愿望也落空了。因此如果发现绿绿的葫芦叶上长了蚜虫,应该是将叶子上的虫捉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1.四##422.甜甜 甜美 新鲜23.着急 小猴,快救救我,我的身上长蚜虫了【解析】2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短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第①段讲了小猴在家门口种了一棵桃树,第②段讲了小猴帮桃树做支撑架,第③段讲了小猴帮桃树抓蚜虫,第④段讲了小猴吃上了桃树结的桃子。22.本题考查词语搭配。从第①段的“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可以知道填空处可以填“甜甜”;从第④段的“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可以知道填空处可以填“甜美”。桃子的形状像一个球,有多种品种,一般果皮有毛,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果肉鲜甜多汁。我们可以用“好吃的”“可口的”“新鲜的”“鲜甜的”等词语来形容桃子。2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同学们发挥想象,想一下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会向小猴说什么话。示例:桃树慌张地说:“小猴,我的身上长蚜虫了!”24.例文: 猪哥哥大大和猪弟弟小小住在一起。有一天,他们的房子破了一个洞,大大想:“我的弟弟会去修的。”小小想:“我的哥哥会修的。”大大和小小还约定了几天后去其他地方玩几天。 他们准备出门玩的时候,小马提醒他们要修补房子上的洞,他们都觉得出门玩最重要,没有去补洞。几天之后,他们回到家,发现家里的东西都没有了。原来,他们出门的那几天,天空下了好几场大雨,雨水都从洞里进来了,把家里的东西都冲走了。 大大和小小看着家里的东西都被水冲走了,伤心地说:“我们不应该不听小马的话。如果我们有及时去补洞,我们就不会失去所有东西了。”【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题目要求同学们续写故事,同学们结合题目给出的内容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写作方向:从题目给出的内容可以知道猪哥哥和猪弟弟的房子破了洞,但是他们都认为对方会去修。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房子后来会变成什么样,猪哥哥和猪弟弟会怎么做,你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写作要点:(1)故事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2)想象要丰富,可以适当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3)可以在文章的末尾写出这个故事想说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