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62980/1-17142197058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62980/1-1714219705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62980/1-17142197059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62980/0-17142197022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62980/0-17142197023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62980/0-17142197023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的俗语、诗词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定认识,其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缸穿裙,大雨淋”:是空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水缸表面形成的
C. “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桃花看起来是红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红光
D. “花气袭人知昼暖”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缸穿裙即缸上的小水珠、以及雨,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B错误;
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桃花看起来是红色的原因是桃花反射了红光,故C错误;
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花气扩散的越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2. 与地球不同,月球没有大气层,物体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下列实验中,在月球上不能进行的是( )
A. 探究惯性现象B. 做托里拆利实验
C.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D. 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在月球上仍然能探究惯性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月球没有大气层,不能做托里拆利实验,故B符合题意;
C.月球上的物体仍然受重力的作用,液体压强与重力有关,所以在月球上可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月球上的物体仍然受重力的作用,可以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知识梳理是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按一定特征对质量m、密度ρ、热值q、比热容c、电功W、电功率P等物理量进行了整理,下列四种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1)质量m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单位为千克;
(2)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3)热值q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或体积之比,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或焦耳每立方米;
(4)比热容c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1千克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5)电功W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单位为焦耳;
(6)电功率P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消耗的电能与消耗这些电能的时间之比,单位为瓦特。
A.由以上分析可知,q、c、W、P都是与能量相关的物理量,m、ρ是与物质相关的物理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以上分析可知,ρ、q、c、P的定义均为两个物理量之比,而m、W不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以上分析可知,m、ρ、q、c都属于物质或物体的属性(特性:特殊的属性),W、P是描述能量的物理量,不属于物质或物体的属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ρ、q、c的单位都是两个或两个物理量单位混合而成的,而m、W、P都有专门的单位,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④⑤
C. ③④⑤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综上所述,故ABC错误,D正确.
5.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第4s时两者相距16mB. 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 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D. 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象知道,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4m,由于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4s时两者相距是
12m-4m=8m
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由于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故B错误;
CD.由图象知道,甲的速度是
v甲===3m/s
乙的速度是
v乙== =1m/s
因为v甲>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司南是利用地球的引力指示南北的
B. 图乙:电生磁是由法国的安培最早发现的
C. 图丙: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电流
D. 图丁: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司南利用地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指示南北,故A错误;
B.电生磁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的,故B错误;
C.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若不切割磁感线,就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图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7.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F1<F2B. F1>F2C. F2<GD. F1=G
【答案】B
【解析】
【详解】AB、设动力臂为L2,杠杆长为L(即阻力臂为L);由图可知,F2与杠杆垂直,因此其力臂为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为最小的动力,则F1>F2,故A错误,B正确;CD、用力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L2=G•L,由图知L2<L,所以F2>G;故C错误;因为F1>F2,F2>G,所以F1>F2>G,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由题知,O为支点,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一定,当动力臂较大时,动力将较小;动力臂较小时,动力将较大.因此先判断出F1、F2的力臂大小,即可判断出两力的大小关系从而比较出F1、F2与G的关系.
8.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 ℃
B. 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 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 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和乙的末温保持不变,但可能处在熔化过程中,也可能处于沸腾过程中,此时的温度不一定是沸点,故A错误;
B.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则在0~6min内两物质吸收的热量都是相同的,故B错误;
C.8~10min甲和乙继续吸热,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0~6min内,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变化快,且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根据Q=cmΔt可知,甲的比热容小,故D错误。
故选C。
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的阻值小于的阻值,开关S闭合,开关断开。下列操作中能使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的是( )
A. 增大电源电压,并闭合开关
B. 减小电源电压,并闭合开关
C. 将替换(),并闭合开关
D. 将替换(),并闭合开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开关断开时,电路为只有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此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R1的阻值。
AB.闭合开关,R1、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电路中总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因此此时电路中总电阻小于R1的阻值,电阻为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电流、电压无关,因此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小电源电压,电路中总电阻不变,因此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均减小,故AB不符合题意;
C.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即
,
将替换,,则此时总电阻有可能等于R1,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可能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将替换,,由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可知,总电阻为,则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示数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用迷你电动机制成的升降机模型。用它提升重为10N的物体,当电源电压为4V时,闭合开关,电动机不转动,电流表示数为0.8A;当电源电压为12V时,闭合开关,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为0.4A,电动机同时以0.4m/s的速度匀速提升物体。若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5Ω
B.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是4W
C.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4.8W
D. 电动机的机械效率是80%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动机不转动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分别为U=4V,I=0.8A,由欧姆定律可得,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匀速提升物体时,对物体拉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就是电机吊起重物的功率,则有
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分别为,,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为
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读出图中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答案】 ①. 37.6 ②. 聚变
【解析】
【详解】[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读数为37.6℃。
[2] 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由于发生聚变,对外放出巨大的核能,所以说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12. 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这种波__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①. 不能 ②. 声源
【解析】
【详解】[1]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超利用的这种波是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 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水平向左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所以,木块相对木板来说是水平向右滑动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
14. 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此时橡皮受到力______(选填“平衡”取“非平衡”)
【答案】 ①. 运动状态 ②. 非平衡
【解析】
【分析】
【详解】[1]橡皮做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则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由于橡皮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橡皮受的力非平衡。
15.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镜面夹角是30°,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5°,则反射光线将旋转_______。
【答案】 ①. 60° ②. 10°
【解析】
【详解】[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镜面夹角是30°,那么可知入射角大小是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也是60°。
[2]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5°,那么法线也会旋转5°,这时入射角是55°,反射角也是55°,反射光线与原法线之间的夹角是50°,原来的反射光线与原法线的夹角是60°,那么可知反射光线将旋转10°。
16. 某电子打火机打火原理如图,压电陶瓷受到撞击时表面电荷重新分布,产生高电压,通过压电陶瓷实现的能量转化是______;放电时,两块压电陶瓷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联。
【答案】 ①.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②. 并
【解析】
【详解】[1]由压电陶瓷的工作过程可知,压电陶瓷受到撞击时产生高电压,发出电火花,因此撞击时,通过压电陶瓷实现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由图可知,两块压电陶瓷正极、负极分别并列连在一起,因此是并联的。
三、实验与作图题(17题4分,18题、19题、20题每空1分,共计17分)
17. “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中,小明跟随爸爸学习钓鱼。如图所示,小明的眼睛位于N处,鱼饵灯位于水下M处,此时小明发现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已知N、O、M在同一竖直面内,请画出小明看到鱼饵灯光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在水中,鱼饵灯发出的光线入射到O点,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像点M′,小明看到鱼饵灯光光路图如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用轻质绳子悬挂一小球,小球与光滑轨道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绳子竖直。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绳子处于竖直状态,所以小球不受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则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上,两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球的重心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如下图
19. 结合图中的实验场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小明用平行光照射凸透镜后交于A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
(2)如图2: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3)如图3: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的过程中,相当于汽油机的___________冲程;
(4)如图4中当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_的关系;
(5)如图5中的___________(填“铁屑”或“小磁针”)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
【答案】 ①. 会聚 ②. 斥力 ③. 做功 ④. 电阻 ⑤. 铁屑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到某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3)[3]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4)[4]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相同,电阻不同,当通电时间一定时,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阻的关系。
(5)[5]铁屑与小磁针相比,铁屑分布的密集程度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而小磁针能更好的显示出各点的磁场方向。
20.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某兴趣小组用一薄壁量杯(杯壁体积忽略不计)制作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装置,操作如下:
(1)在量杯内装入适量细沙后放入水中,量杯在水中竖直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量杯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 ______ mL;
(2)将该装置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 kg/m3;某同学将一小石子放入量杯,静止时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子质量是 ______ g。
【答案】 ①. 20 ②. 0.8×103kg/m3 ③. 5.6g
【解析】
【详解】(1) [1]由图甲知,量杯的分度值为1 mL,此时量杯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20 mL,即量杯排开水的体积为20 mL。
(2)[2]由图乙知,将该装置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量杯浸没在液体中体积为25mL,即量杯排开液体的体积为25 mL。量杯在水和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浮力都等于重力,F浮水=F浮液,即
ρ水gV排水=ρ液gV排液
解得
ρ液=ρ水=10103kg/m3=0.8103kg/m3
该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3]某同学将一小石子放入量杯,静止时如图丙所示,量杯排开液体中的体积为32mL,量杯所受浮力增加量即为小石子重力,即
G石=∆F浮=ρ液g∆V排液=0.8103kg/m310N/kg(32-25)10-6m3=0.056N
小石子的质量
m===0.0056kg=5.6g
小石子质量是5.6g。
21. 物理实验第二小组的三位同学小王、小张、小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小王连接好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部分连接不合理,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请你在该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____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滑片位置,第三次实验的电流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A,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
(3)同组的小张在检查数据时发现有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无法由当前的电路测量得出,则这组数据是第___________次的实验数据,由表可知实验中所使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答案】 ①. ②. 0.3 ③. 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④. 一 ⑤. 5
【解析】
【详解】(1)[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改变的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故电压表应与定值电阻并联,正确的连线如图所示:
(2)[2][3]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3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故结论为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4][5]当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故第一组数据是编造的;由上一问可知,由表可知实验中所使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
四、计算题(21题5分,22题6分,共11分)
22. 一辆质量为1.5×103kg的汽车陷入一泥泞路段,司机师傅利用滑轮组和周围条件,组装成了如图所示的拖车装置.已知汽车通过泥泞路段需移动8m距离,汽车在泥泞路段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
在将车匀速拖离泥泞路段过程中,求:
(1)做的有用功;
(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答案】(1)1.2×104J(2)625N
【解析】
【详解】(1)汽车在泥泞路段受到的阻力:f=0.1mg=0.1×1.5×103kg×10N/kg=1.5×103N;
将车匀速拖离,拉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滑轮组对车的拉力:F拉=f=1.5×103N;
所做有用功:W有=F拉s车=1.5×103N×8m=1.2×104J;
(2)由图可知n=3,则绳子移动的距离:s绳=3s车=3×8m=24m,
W总===1.5×104J;
由W总=Fs绳可得,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625N.
答:(1)做的有用功为1.2×104J;
(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625N.
23. 某型号汽车油量显示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0=10Ω,R为压敏电阻(厚度不计),位于油箱底部,A表是一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作为油量指示表。压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汽油产生的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加满汽油时油的深度为0.4m,A表示数为0.6A,汽油密度ρ油=0.7×103kg/m3,g取10N/kg。求:
(1)加满汽油时汽油在油箱底部产生的压强;
(2)电源的电压;
(3)汽油耗尽时电流表的示数。
【答案】(1);(2)12V; (3)0.1A
【解析】
【详解】(1)加满汽油时油的深度为0.4m,所以加满汽油时汽油在油箱底部产生的压强为
(2)加满汽油时油的深度为0.4m,A表示数为0.6A,汽油产生的压强为,由乙图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电阻值,R0=10Ω,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可得,电源电压为
(3)汽油耗尽时,压敏电阻受压强为0,由图象知此时压敏电阻连入电路的阻值,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答:(1)加满汽油时汽油在油箱底部产生的压强为;
(2)电源的电压为12V;
(3)汽油耗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物理量
q、c、W、P
m、ρ
A
物理量
ρ、q、c、P
m、W
B
知识内容
能量
物质
比值定义
是
不是
物理量
m、ρ、q、c
W、P
C
物理量
ρ、q、c、P
m、W
D
物质(体)物理属性
是
不是
复合单位
是
不是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电压/V
0.5
1.0
1.5
2.0
2.5
电流/A
0.10
0.20
0.40
0.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