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琼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琼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琼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海南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琼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读亚洲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读图判断,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召开地位于( )
A. 东亚B. 中亚C. 南亚D. 东南亚
2.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3. 论坛参会嘉宾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开激烈讨论,关于亚洲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风不稳定,季风气候显著B. 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
C. 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D. 冬季风势力强劲导致旱灾频繁
4. 博鳌亚洲论坛成员国在甲、乙、丙三地区占半数以上,甲、乙、丙代表半岛分别是( )
A. 中南半岛、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B. 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C.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D. 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答案】1. A 2. A 3. A 4. C
【解析】
【1题详解】
按地理区域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 北亚、中亚及东南亚六个区域。其中东亚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五个国家。因此,中国海南省位于东亚。故选A。
【2题详解】
甲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A正确;乙位于亚洲南部,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稠密,B错误;丙地为东南亚,人口稠密,C错误;丁地位于亚洲东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导致旱灾频繁,A正确,D错误;欧洲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B错误。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C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甲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乙半岛位于亚洲南部,为印度半岛;丙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为中南半岛,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夏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亚洲腹地,其往各个方向都距海十分遥远,距离都在2500千米以上。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往各个方向都距海十分遥远”说明亚洲( )
①东西距离远②平均海拔高③南北跨纬度广④热带面积广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6. 亚洲大陆上述特征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东西时间差异大②南北气温差异大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④河流大多自中部流向四周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7. 根据图中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B. 东高西低C. 南高北低D. 中部高、四周低
【答案】5. C 6. A 7. 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和材料可知,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往各个方向都距海十分遥远,说明亚洲大陆东西距离远,①正确;南北跨纬度广,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亚洲海拔特征,②错误。亚洲主要位于北温带,热带面积较小,④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亚洲大陆东西距离远,跨经度广,导致亚洲东西时间差异大,①正确。亚洲大陆南北跨纬度广,导致南北气温差异大,②正确。亚洲大陆面积大,内陆距海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③正确。河流自中部流向四周是受地形地势影响,④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根据图中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由中间流向四周,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D正确,故选D。
【点睛】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受地势影响,呈放射状流向周围海洋。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但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到日本旅游,赏樱和泡温泉是最常见的事项,许多游客按照樱花绽放的规律安排旅游行程。受气候因素影响,2024年东京樱花盛开时间比2023年晚13天,创下近十年来最晚记录。读日本群岛樱花开放时间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日本温泉众多,缘于该国( )
A. 气候炎热B. 矿产丰富C.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D. 海岸线漫长
9. 追樱之旅的方向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自南向北;海陆位置B. 自北向南;纬度位置C. 由东向西;海陆位置D. 自南向北;纬度位置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由于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温泉,C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日本南部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得到的热量多,导致日本樱花从南向北推迟开放。故追樱之旅的方向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自南向北;纬度位置,D正确。故选D。
【点睛】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但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各地气候差异显著。日本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此举引发日本民众和周边国家的强烈忧虑和抗议。完成下面小题。
10. 日本共建成核电站51座,成为仅次于美国、法国的世界第三核电大国,其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是( )
A.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B. 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 国内燃料资源匮乏D. 当地人环保意识强
11. 近年来,日本加快海外能源开发与投资,原因是( )
①缺乏资金、技术②对能源需求大③自然资源匮乏④经济转型需要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日本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日本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所以日本大力发展核电弥补能源不足的问题。故选:C。
【11题详解】
日本加快海外能源开发与投资,原因是日本对能源需求大,自然资源匮乏,经济转型需要,②③④正确;日本是发达国家,有雄厚的资金、技术,①错误。故选B。
【点睛】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属于发达国家;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原因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 众多能源和矿产资源都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国内市场狭小,日本的工业品除满足本国需求外,大量销往国外;沿海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读日本的地形和河流示意图和富山市特色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料和燃料充足B.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 人口密度大,科技水平高D. 气温高、降水量多
13. 富山市的民居,屋顶坡度大,主要作用是( )
A. 为了防震,材质较轻B. 冬季有利于积雪的滑落C. 避免夏季洪水冲击D. 外形好看,吸引游客
【答案】12. B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故B正确,故选:B。
【13题详解】
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富士山特色民居屋顶坡度大主要有利于雨水和积雪滑落,B正确;材质较轻,是为了防震,屋顶坡度大与防震无关,A错误;屋顶坡度大,不会避免洪水冲击,C错误;外形好看,吸引游客不是起主要作用,D错误。故选B。
【点睛】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但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各地气候差异显著。日本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常遭受台风袭击,往往引发灾害。
英国动物地理学者华莱士在马来群岛采集生物标本时,发现加里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陆生动物分开,该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大洋洲动物。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华莱士线两侧物种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是两侧岛屿( )
A. 为一整块陆地B. 早期分离且距离较远C. 分属东西半球D. 人类活动范围不同
15. 华莱士在马来群岛采集标本时,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灾害有( )
A. 寒潮B. 干旱C. 火山喷发D. 沙尘暴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由题可知,"华莱士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大洋洲动物,说明早期两侧陆地分离,而且距离较远,自然环境差异大,导致物种差异大; "华莱士线"两侧陆地均被赤道穿过,地跨南、北两个半球;人类活动对物种类型分布影响较小。故选B。
【15题详解】
马来群岛纬度低,地处热带地区,不会发生寒潮,故A错误;当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干旱灾害少见,故B错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故C正确,热带雨林植被覆盖率高,少沙尘暴,D错误。故选C。
【点睛】物种丰富的原因:(1)生存环境优越,如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2)区域内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度大,垂直分异明显;(3)区域内南北跨度大,气温差异大;区域内降水差异大,千湿差异明显;(4)开发历史较晚或者经济发展水平低,人类活动少;保护区的建立;(5)生存空间大(陆域、水域广);(6)食物丰富(动物)、饵料丰富(鱼类);(7)地域封闭,特有物种多样;(8)生物链最底层,数量多(如南极磷虾)。
2024年1月28日,中国和泰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两国将迈入“免签时代”,中国赴泰游客必将大幅增长,利于带动泰国旅游发展。下图示意泰国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6. 泰国是中国游客境外游的热门目的地,其原因是该国( )
①沙漠风光壮观②是东南亚的岛国③热带风光秀丽④地理上邻近中国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7. 游客在泰国旅游,带回的当地产品可能是( )
A. 牦牛肉干B. 驼奶粉C. 榴莲冻干D. 苹果果汁
【答案】16. C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泰国地处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是临海国,在地理上邻近中国,②错,④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风光秀丽,降水丰富,没有沙漠风光,③对,①错;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泰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盛产热带水果,带回的当产品可能是热带水果-榴莲冻干,C正确;牦牛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如我国西藏)、骆驼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苹果主要分布在温带,均不符合泰国的气候特点,排除ABD。故选C。
【点睛】泰国位于我国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降水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1996年,某海域发现一艘1000多年前沉没的商船,其沉没时装载了大量货物。沉船点所在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货物中转地。下图为考古学家绘制的沉船位置和货物产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沉船点所在地区是古代“海上之路”重要的货物中转地,说明该地区( )
A. 气候湿热B. 物产丰富C. 地震多发D. 位置重要
19. 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现在是中东石油运往东亚的重要海上通道B. 是沟通南北方的海运要冲
C. 是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十字路口”D. 在马六甲海峡附近
【答案】18. D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沉船点所在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货物中转地,说明该地区位置重要,是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D正确。跟气候湿热、地震多发无关,AC错误。货物中转地不一定就物产丰富,B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图中所示沉船点是东南亚地区,是中东石油运往东亚的重要海上通道,A正确;东南亚地得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十字路口”,C正确;沉船点在马六甲海峡附近,D正确;东南亚是沟通东西方的海运要冲,B错误。故选B。
【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之一。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0年5月26日,沙漠蝗虫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大片地区。蝗虫肆虐与极端干旱的天气有关,而印度此时正处于旱季,将受到蝗虫肆虐的极大威胁。据此回答20~21题。
20. 能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季风是( )
A. 6-9月盛行的西南季风B. 6-9月盛行的东南季风
C. 10月至次年5月盛行的东北季风D. 10月至次年5月盛行的西南季风
21. 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
A. 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B. 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C. 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D. 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答案】20. A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月-9月受来自印度样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为雨季;10月-次年的5月,受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为旱季;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季风气候的不利影响是季风活动不稳定,使旱涝灾害频发,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大,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产,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亚洲东部、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影响是季风活动不稳定使水旱灾害频发。亚洲东部主要是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亚洲南部主要是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印度和埃及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国,据印度和埃及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印度和埃及的共同点是( )
A. 热带气候面积分布广B.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 位于亚洲南部D. 是世界重要产粮国
23. 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印度农业( )
A. 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 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
C. 有利于发展机械化、专门化生产D. 充分利用各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答案】22. A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印度和埃及共同点是热带气候面积分布广,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位主,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埃及跨亚非两大洲。印度是世界重要产粮国之一,埃及是世界上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大国、粮食产量小。故选A。
【23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印度的西北部降水少,适合小麦生长;印度的东北部降水多,适合水稻生长。因此印度农作物区域性分布的主要依据是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故选D。
【点睛】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即恒河三角洲,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源远流长,当前中国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出口市场。读下图“阿拉伯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 中国从沙特阿拉伯主要进口( )
A. 石油B. 铁矿C. 煤炭D. 铝矿
25. 沙特阿拉伯主要人种和使用的语言是( )
A. 混血人种法语B. 白色人种阿拉伯语
C. 黑色人种英语D. 黄色人种阿拉伯语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位于中东波斯湾沿岸,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我国石油需求量大,因此中国从沙特阿拉伯主要进口石油,A正确;图中没有显示沙特阿拉伯有铁矿、煤炭、铝矿资源,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属于阿拉伯国家,居民多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使用阿拉伯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由于自身对石油的消费量很少,中东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也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
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铁—麦麦高铁,是我国设计和承建的首条速度达到360千米/时的海外高铁,途经地区沙漠广布、高温缺水。下图为麦麦高铁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麦麦高铁途经地区主要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
27. 修建麦麦高铁时遇到的困难有( )
①风沙侵袭②高寒缺氧③高温缺水④昼夜温差大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26. C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由题可知,麦麦高铁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铁,途经地区主要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7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麦麦高铁途经地区主要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以沙漠景观为主,因此修建麦麦高铁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有风沙侵袭、高温缺水、昼夜温差大等,①③④正确;阿拉伯半岛被北回归线穿过,气候炎热干燥,因此修建麦麦高铁时不会遇见高寒缺氧的现象,②错误。故选D。
【点睛】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的大部分与非洲的埃及、地处于俄罗斯边界的外高加索地区。约23个国家与地区,1500多万平方千米,4.9亿人口。 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包括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地形以高原与平原为主。
2023年3月,在中国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恢复外交关系标志着中东国际局势朝和平稳定方向迈出一大步。完成下面小题。
28. 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是( )
①领土归属②森林之争③宗教分歧④石油争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29. 世界上二十个最缺水的国家中有一半位于中东,水资源匮乏也是引发中东国家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的原因是( )
A. 没有山脉分布,不易发育河流B. 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
C. 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D. 半岛面积狭小,没有河流发育的空间
30. 沙特阿拉伯为摆脱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发展沙漠旅游业B. 发展水稻种植业C. 种植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D. 发展冰雪旅游业
【答案】28. D 29. C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中东地区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其战争与冲突不断、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理位置重要,为领土之争;石油资源丰富,为资源之争;宗教民族冲突不断,①③④正确;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森林稀少,森林之争不是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9题详解】
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的原因是阿拉伯半岛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C正确;没有山脉分布,不易发育河流;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半岛面积狭小,没有河流发育的空间等都不是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
【30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沙漠广布,可以发展沙漠旅游业,A正确;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也不适宜种植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BC错误;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沙漠气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不适宜发展冰雪旅游业,D错误。故选A。
【点睛】中东沟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五海为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中东主要的产油国为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由于宗教文化差异,二战之后常年局势动荡。
在河流融冻期间,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现象。读俄罗斯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河流是( )
A. ①—鄂毕河B. ②—叶尼塞河C. ③—伏尔加河D. ④—勒拿河
32. 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但内河航运价值低,其主要原因为( )
①运输费用高②流量小③结冰期长④南北向运输需求小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31. D 32. C
【解析】
【31题详解】
有结冰现象的河流,在河流融冻期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容易发生凌汛。伏尔加河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没有凌汛现象,C错误。勒拿河、鄂毕河 、叶尼塞河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流,而且气候寒冷,都有凌汛现象的发生,①是伏尔加河;②是鄂毕河;③是叶尼塞河;④是勒拿河;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32题详解】
读图可知,俄罗斯河流主要流经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流量大,水运运输费用低,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大,俄罗斯河流流向多为南北向,运输需求小。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伏尔加河属于内流河;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流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贯穿俄罗斯东西,同时也是中俄两国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读俄罗斯矿产资源和铁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通过铁路运送的旅客中大约有90%都是市郊通勤的旅客。旅客可能来自( )
A. 东欧平原B. 西西伯利亚平原C. 中西伯利亚高原D. 东西伯利亚山地
34. 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修建是因为南部( )
①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③邻国众多,利于贸易④矿产丰富,便于运输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35. 中俄贸易往来频繁,两国贸易商品可能通过铁路运输的是( )
A. ①煤炭②天然气B. ①木材②水果C. ①服装②铁矿D. ①鞋帽②大米
【答案】33. A 34. B 35. C
【解析】
【33题详解】
读图可知,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稠密,城市人口众多,可能多市郊通勤旅客,欧洲部分主要在东欧平原地区。故选A。
【34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沿俄罗斯南部地区修建,主要原因是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便于运输;邻国众多,便于开展对外贸易;俄罗斯南部主要为山地。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B。
【35题详解】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重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矿产资源丰富,因而主要向我国出口矿产资源和重工业产品,从我国进口轻工业产品。故选C。
【点睛】俄罗斯的能源、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国家货运联系的纽带。
材料2:图为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图I)和丙地所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II)
(1)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____大陆的运输大动脉。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中欧班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南部修建的原因是____。
(3)丙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桥头堡,该地的自然景观以____为主,农业生产以____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4)咸海的水域面积在不断缩小,试分析原因:____。
【答案】(1) ①. 甲 ②. 丙 ③. 海陆因素
(2) ①. 亚欧 ②. 南部纬度低,气温相对较高;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北部多冻土和沼泽。
(3) ①. 荒漠 ②. 畜牧
(4)农业、工业、生活使用河水量大,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以及不合理人类活动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和中亚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中欧班列沿线的气候、交通、农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甲、乙、丙三地中,甲为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最小;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在三地中年降水量最少;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三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差异主要是受海陆因素影响。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中欧班列横贯亚欧大陆;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是南部纬度低,气温相对较高;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北部多冻土和沼泽。
【小问3详解】
丙位于中亚,这里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自然景观荒漠为主,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小问4详解】
咸海的水域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农业、工业、生活使用河水量大,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以及不合理人类活动等。
37.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推动中巴两国经济发展,修建了中巴油气管道能源战略通道。该通道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等在内的贸易走廊。
材料二:亚洲局部图和阿拉伯半岛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图中A为___________半岛,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半岛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图Ⅱ所示该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南亚夏季盛行___________(风向)季风,该季风不稳定会导致___________灾害频发。
(3)瓜达尔港濒临B________海,近年来我国从波斯湾地区通过瓜达尔港至喀什运输线进口的资源主要是______,与经过C_______海峡的海上运输线相比,将该资源运至我国,陆上运输线的优势是_______。
【答案】 ①. 中南 ②. 北部高,南部低(或北高南低) ③. 全年高温少雨(或终年炎热干燥) ④. 印度 ⑤. 西南 ⑥. 水旱(或旱涝,旱灾和水灾) ⑦. 阿拉伯 ⑧. 石油 ⑨. 马六甲 ⑩. 距离短(或航程短、节约成本)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南亚、南亚、中东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由图中半岛的位置可知,图中A是中南半岛,图中中南半岛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注入海洋,由此可知,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图Ⅱ所示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
(2)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亚大部分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由于西南季风强弱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3)由图可知,瓜达尔港濒临B阿拉伯海,瓜达尔港靠近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输出量最多的地区,所以近年来我国从波斯湾地区通过瓜达尔港至喀什运输线进口的资源主要是石油,与经过C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线相比,将中东石油运至我国,陆上运输线的优势是航程短、节约成本。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东南亚、南亚、中东的地理特征,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解决问题。
38. 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图,完成下列探究。
[遍地开花]
(1)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形成于____(时期),同时期形成的还有阿拉伯海沿岸的____(城市)。
(2)21世纪初形成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主要分布在____(方位)地区,由大城市向沿海扩散。
[全球交付]
“全球交付”模式即彻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按照不同需求将项目安排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共同完成。印度跟美国硅谷的时差刚好为12个小时,这意味着完全的无缝对接。
(3)试分析印度外包产业实现“全球交付”的外部条件:____。
[一枝独秀]
与美国本土的外包公司相比,印度的外包公司利润率较高。此外,印度外包公司积极转型,不断拓展业务流程,提高在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专业竞争力,向高端业务不断发展。
(4)试分析印度外包产业利润率高于美国的原因:____
[差异联系]
(5)将以下自然条件筛选并归类:
(6)分析印度与东南亚在人文方面的相似之处(提示:农业、人口)
【答案】(1) ①. 20世纪80年代 ②. 孟买
(2)西部 (3)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质、最低成本的服务提供商,印度软件外 包产业凭借其众多的人才和低廉的成本优势, 成为了全球企业的首选;
(4)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劳动力成本较美国低,
(5) ①. ②③④⑦⑨⑩ ②. ①⑤⑥⑧
(6)农业分布都靠近河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人口和城市相对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图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印度外包产业利润率高于美国的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班加罗尔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外包产业中心,同时期形成的还有阿拉伯海沿岸的孟买。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21世 纪初形成的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趋向西部地区,由大城市向沿海扩散,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小问3详解】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能够实现"全球交 付"的外部条件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使得跨国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全球交付;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质、最低成本的服务提供商,印度软件外 包产业凭借其众多的人才和低廉的成本优势,成为了全球企业的首选;印度与美国所跨经度相差较大,存在时差,可以与美国在工作时间 上互补,没有工作时间间隔。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劳动力成本较美国低,因此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利润率高于美国。
【小问5详解】
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 南部是德干高原,主要河流是恒河,印度人口较多,居世界第二位;东南亚位于亚州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南亚连接了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华人华侨数量较多。 印度:②③④⑦⑨⑩;东南亚:①⑤⑥⑧
【小问6详解】
南亚和东南亚的农业分布都靠近河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人口和城市相对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印度
东南亚
____
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解析版docx、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