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表格教案
展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编排在第五单元“步入近代”当中。本课紧扣单元主题,上承《探寻新航路》,呈现新航路开辟后续影响;也为后绪单元中《美国的独立》《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两课的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从世界古代史过渡到近代史、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一环。
本课共分为“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荷、法、英殖民争霸”三个子目,讲述新航路开辟后典型的欧洲国家如何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前两个子目聚焦于殖民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子目则对殖民国家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究,逻辑结构清晰。教材提供了部分殖民相关地图和殖民场景图片,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殖民场面;但教材中关于殖民细节的史料不足,需要教师补充,为教材的宏观叙事提供具体内容,引领学生深刻感受殖民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的授课对象是广州市某普通初中九年级的学生。
该班学生有一定的史实基础,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学习初步认识拉丁美洲等地被“发现”的过程,也通过课外读物、影视资料等对殖民扩张有一定了解,但对于殖民扩张的野蛮性、残酷性的理解仍存在不足。
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该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解读历史材料能力,初步掌握阅读史料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并能从材料中得出初步结论。但学生缺乏宏观视野,难以全面分析早期殖民掠夺影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角度分析影响。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一) 课标要求
本课着重体现的课标要求为:通过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二) 学习目标
以拉丁美洲波托西矿石开采为切入点,认识早期殖民掠夺的野蛮性、残酷性及其历史影响。
(三) 本课侧重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
根据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借助时间轴、地图等形式将早期殖民掠夺的史实定位在时空框架下,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进程与具体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
2.史料实证
立足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学生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早期殖民掠夺相关史料,提取并处理历史信息,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体会早期殖民掠夺的野蛮性与残酷性,了解从不同角度看待史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早期殖民掠夺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教学难点
全面认识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引入新课。
教师先行设问,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玻利维亚波托西的里科山今日景象
教师描述图片内容,联系早期殖民掠夺背景之下波托西的矿石开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这座城市究竟经历了什么?里科山的“伤口”见证了什么?新航路开辟之后,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遭受了怎样的伤害?最终引入本课主题——早期殖民掠夺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描述图片内容。
展示赛罗里科山现今的荒凉面貌图片,吸引学生注意。教师先行让学生观察图片,再进行描述,最终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知欲望,顺理成章,意在从小角度切入大历史。
一、波托西城的命运
教师呈现时间轴,带领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的重要人物与时间节点,将新航路开辟定位在具体时空框架下。
教师呈现城市波托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从经济状况、人口数量等方面进行古今对比,并将史料与课本结合,直入本课主题:早期殖民扩张。
设问:
①从材料中你可以发现波托西的什么变化?
②结合课本,思考波托西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教师呈现描绘波托西矿工采矿的画作图片与文字材料,引导学生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历史信息,描述劳作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
设问:
①观察图片,这幅图片描绘了什么人在做什么事?
②劳作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如何?
③阅读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迅速回忆先前所学知识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阅读材料,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带领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知识,为本课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提升学生史料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对西班牙殖民掠夺的残酷性形成初步印象。
3、调动学生的视觉,营造情境,使学生感受西班牙殖民统治残忍、野蛮以及以波托西为代表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悲惨。
二、殖民国家的征途
1、小组合作
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填写内容,归纳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四个国家的殖民开始时间、殖民地区、殖民手段等重要知识点。
2、根据表格,教师就表格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对比不同国家的殖民方式,指出其发展趋势与相同本质(本质仍是掠夺)。
3、教师呈现三角贸易的图片与文字史料,组织学生绘制出三角贸易地图,并根据地图,描述三角贸易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探究。
设问:
三角贸易的核心是什么?从材料中你能概括出三角贸易的什么特点?
4、教师根据表格讲解不同殖民国家的不同结局,总结西班牙、葡萄牙迅速衰落,英国最终崛起的原因,使学生达成深度学习。
1、小组合作,回归课本,填写表格。
2、学生根据表格学习。
3、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积极回答问题。
4、学生进一步探究不同殖民国家的结局,对其形成历史认知。
1、归纳整理重要殖民史实,充分挖掘教材“学本”作用,夯实基础。
2、从宏观视野看待早期殖民掠夺的进程与变化,体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形式之残忍。
3、联系课本知识与地图、文字等多种历史材料,培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4、对比不同国家最终结局,培育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三、掠夺岁月的印记
1、教师呈现拉丁美洲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与英国作者阿尔弗雷德·考尔德科特对于早期殖民掠夺截然不同的论述材料,向学生提出问题。
设问:
①两位作者对殖民掠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②为什么两位历史书写者对于同一史实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史实?
2、教师讲授早期殖民掠夺如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又是如何打破原先的世界文明格局,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早期殖民掠夺的深远历史影响。
1、学生根据材料与课本内容回答问题,多维度评价早期殖民掠夺的历史影响。
2、学生听讲,进一步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历史地位。
1、运用不同立场的作者书写的史料,引导学生多维度辩证看待历史史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重现历史真实。
2、引领学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早期殖民掠夺的历史影响,意图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教师补充讲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提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再次点出早期殖民掠夺的野蛮性与残酷性,并指出其历史影响延续至今。课堂最后点拨升华,顺理成章点出本课课魂:和平与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学生根据板书整合本课所学内容。
梳理本课重点知识,回扣教学主题,并联系前后知识,引领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点拨升华。
教学反思
(一) 教学亮点
1.授课逻辑清晰:本课以西班牙殖民背景之下波托西的银矿开采为例切入,由点(“波托西城的命运”)及面(“殖民国家的征途”),最后谈及整个早期殖民扩张时代(“掠夺岁月的印记”),帮助学生从小切口看大历史,真正了解早期殖民掠夺。
2.主题教学:本课围绕“早期殖民掠夺的野蛮性和残酷性”的主题,力图引导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是人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和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
3.任务驱动、问题引领:本课设置九个任务,每一任务基本设计两个及以上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在任务驱动和问题引领下掌握基础知识,突破重难点,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4.创设情境:本课大量选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学生真正体会早期殖民掠夺背景之下殖民地的真实境况和殖民地人民的悲惨命运,意图使学生亲临历史现场,展开学习活动。
5.立足现实:课后设置有创意的作业,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引导学生站在今天回顾历史,探究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二) 教学不足
本节课选取的部分史料较为老旧,且对材料的使用和设问不够充分;对学生活动的设计相对比较传统,创新性存在不足,难以使学生体会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这一主题的讲解深度不够。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a href="/ls/tb_c1446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a href="/ls/tb_c1446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表格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播恶种,结恶果,审恶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