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圈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1.说出生物圈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生存条件。
3.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4.说出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主要方面。
5.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学习重点:阐明生物圈的范围和功能。
学习难点:理解生物圈的功能。
课时活动设计
展示《我们的星球》图片,思考问题:(1)生物为什么能在地球上生活?(2)生物又是在地球多大范围内生活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观看视频、走进课堂。引导学生边看边记录视频中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梳理问题的答案,并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生物圈的资料,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以及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教师进一步追问:生物圈与生态系统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白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交流展示,进一步加深了对生物圈的全面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总结归纳能力。
模拟实验:播放录制的微课模拟实验“模拟温室效应的形成”,小组讨论:(1)对该实验进行评价。(2)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3)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温室效应的形成小实验,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通过模拟实验,强化科学探究的原则,并且更进一步理解生物圈的作用。初步感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并引入人类活动的消极影响。
谈消极影响:“环境宣传员”上台宣传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展示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现状,以及对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危害。
设计意图:了解现在的环境问题,认识到问题的严峻。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谈积极影响:出示三北防护林、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图片;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积极建设绿化环境、美化环境的典型例子。
设计意图:认同中国为环境改善做出的突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通过这些正能量的事例,激励学生付出行动,积极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精神。
第二章 第三节 生物圈
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土壤岩石圈的表面意义: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如阳光、水、空气、生存空间等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积极: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消极:环境污染、资源破坏
当堂练
巩固性作业:《七彩作业》知识巩固、基础通关、能力突破。综合性作业:《七彩作业》素养达标。实践性作业:模拟实验“温室效应的形成”。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保护生态环境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破坏的原因及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