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馈赠(kuì) 水浒传(hǔ) B.酵母(xiào) 万卷书(juàn)C.投奔(bèn) 沉甸甸(diàn) D.囫囵(hú) 差不多(chà)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津津有味 无限 B.流光溢彩 质朴C.栩栩如生 书藉 D.如饥似渴 荒唐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A.同“智”,智慧 B.知识 C.知道 D.明白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写文章不能千篇一律,要别出心裁。B.王小明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真是不耻下问。C.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不言而喻的。D.这本杂志封面设计精美,但内容读起来索然无味。5.以下哪组关联词最适合填入句子中?( )读了这个故事,大家( )知道了许多海洋的奥秘,( )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A.如果……就…… B.无论……都……C.因为……就…… D.不但……而且……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A.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B.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了计算机。C.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D.《忆读书》的作者是冰心写的。7.给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A.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B.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C.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D.表示讽刺或否定8.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9.将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合适(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①东方刚露出晨曦。②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待着。③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④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⑤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A.句①之前 B.句①和句②之间 C.句②和句③之间 D.句③和句④之间10.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A.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B.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C.蜜蜂会跳舞。D.工蜂发现蜜源后,会发出信号告诉自己同伴。11.根据语境,看拼音填写词语jiù jiu____________经常给我jiǎng shù____________英雄豪杰的故事,虽然我对一些fán suǒ____________的故事情节yì zhī bàn jiě________________,我却能体会到人物饱含的zhēn qínɡ shí ɡǎn____________。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心不在此,__________________,心眼既不专一,__________________。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文学类作品 父亲的收藏①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了,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②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③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④“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⑤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 “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⑥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⑦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⑧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注释: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13.对于本文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真收藏着许多值钱的好东西。B.父亲收藏三个儿女成绩报告书,奖状,证书等,歌颂了深沉的父爱。C.在我的追问下,父亲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品。D.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珍品。14.文中父亲和“我”都有一“愣”,对“愣”的理解正确的是( )A.父亲的“愣”是对自己收藏的东西还能引起儿子的关注感到意外;儿子的“愣”是从父亲的与众不同的藏品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震撼。B.两处“愣”都表现出乎意料。C.两处“愣”分别表现父亲和儿子的感动。D.父亲的“愣”是对自己收藏的东西引起儿子的关注不知如何应对;儿子的“愣”是从父亲的藏品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没有反应。15.我对父亲的收藏心理变化的过程是( )A.狐疑——好奇——发愣——窃喜——忍不住 B.狐疑——好奇——窃喜——发愣——忍不住C.狐疑——窃喜——好奇——发愣——忍不住 D.狐疑——窃喜——发愣——好奇——忍不住16.设置悬念的方法能激发好奇心,吸引读者,在揭示秘密之后能引起读者的深思,感情的共鸣。对本文设置悬念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这里的设置悬念与后文形成对比,表现父亲的收藏不值一提。B.第四自然段写我猜测,反复设置悬念。父亲的两次摇头,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当我知道父亲的藏品后,不禁由衷感动。C.“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着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这里的“不慌不忙”“温和”表现的是父亲心理有秘密,只是在卖关子。D.“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这句也是在设置悬念。17.结合文章说一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什么说“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说明文①冬天,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为大地披上了银装。你们知道吗?雪花的身体很小很小,最小的只有0.05毫米,最大的只有4.6毫米。雪花的身体很轻很轻,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1克重。②别看雪花轻盈小巧,它可是农作物的好朋友,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③雪落在农田上,厚厚的,软软的,像给地里的庄稼盖上了一床大棉被。这床大棉被保持了土壤的热量,使得农作物不被寒冷的天气伤害。④雪中含有一种特殊养分,能很好地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据资料显示,1升雨水中所含这种养分有1.5毫克,而1升雪中所含这种养分高达7.5毫克。当雪融化时,这些养分随着融化的雪水进到土壤里,成为最好的肥料。用雪水浇灌农作物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⑤雪在融化的时候,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使土壤变得非常寒冷,藏在土壤中的害虫就被冻死了。所以说雪还能消灭害虫,减少害虫的发生。⑥由此可见,“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19.第①段画线句子中“才”字的作用是( )A.突出雪花很轻 B.突出雪花很小 C.突出雪花很美 D.突出雪花很多20.第④段将雨水和雪中“特殊养分”的含量做了比较,这样做是为( )A.突出雨水中特殊养分含量高 B.突出雪中特殊养分含量高C.强调收集雪水重要性 D.强调雪水比雨水重要21.雪花对农作物的作用不包括( )A.保持土壤热量 B.消灭害虫,保护庄稼C.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D.压弯庄稼,免受风吹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花身体小,最大的不超过1厘米。B.雪花是农作物的好朋友,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C.雪花中的特殊养分融进土壤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雪在融化时,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会把农作物冻死。23.归纳概括短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雪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 影片介绍片名:小兵张嘎 豆瓣评分:8.8分导演:崔嵬 欧阳红樱 地区:中国大陆类型:战争/少儿 上映时间:1963年剧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张嘎和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被日寇杀害了。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了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侦察员。小嘎子因为太想得到枪,他不但在和小胖墩儿打赌摔跤时耍赖,还违反纪律将某次战斗收缴到的真枪偷偷藏在树上的鸟窝里,更闹出笑话。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宝,里应外合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他把枪拿出交公,队长则正式发给他使用。嘎子便把心爱的木制手枪给了好朋友小胖墩儿。25.这部影片的类型是( )A.影片介绍 B.小兵张嘎 C.剧情简介 D.战争片26.嘎子奶奶是怎么牺牲的( )A.为了保护嘎子 B.掉进了白洋淀里C.为了掩护侦察连长钟亮 D.为了掩护侦察排长罗金宝27.嘎子与小胖墩儿打赌摔跤,将枪藏在鸟窝里,还闹出一些笑话的原因是什么( )A.逞强、爱面子 B.为了救钟亮 C.为了当侦察员 D.想得到一把枪28.阅读“剧情简介”,你认为下列对小嘎子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机智勇敢 B.坚强不屈 C.倔强耍无赖 D.富有正义感29.阅读了“剧情简介”,你想看这部电影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30.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阅读让生活充实”,在你的阅读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你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 ,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事有条理。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根据所学可知,ACD三项中的加点字读音均正确,B选项中“酵母”的“酵”读音错误,应读作:jiào。2、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要求我们注意识记与积累。认真观察可知,ABD三项中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C选项中“书藉”的“藉”书写错误,应是“籍”。3、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义的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先秦《论语十章》,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知:同“智”,智慧。4、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应用。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不耻下问: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在句子中一般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使人失去兴趣。选项B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向老师请教问题,用“不耻下问”不恰当。5、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填空。作答时要分析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的关系,再结合句意及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大家知道了许多海洋的奥秘”与“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可知,本题应填写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但……而且……”。6、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作答时要先判断所给句子的病句类型,再根据修改病句的方法进行修改。常见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分类不当、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不合事理、指代不明、含糊不清、标点用错、比喻不当、关联词语不当。修改病句的方法是增、删、调、换。A.该句子搭配不当,“增加”与“学习效率”搭配不当,可将“增加”改为“提高”。B.该句子用词不当,可将“发现”改为“发明”。C.该句子没有语病。D.该句子句式杂糅,可将“写的”或“的作者”任意删去一个。7、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引号作用的掌握。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讽刺和嘲笑。⑤突出强调。此题中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选项B正确。8、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的识记掌握。选项C搭配不当,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这里“三顾茅庐”对应的人物是“刘备”。《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9、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作答时要认真阅读随给句子及语段,然后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作答。阅读分析可知,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时间的顺序排列,先是写东方刚露出晨曦;接着写湖里的睡莲等待太阳的升起和太阳出来后的睡莲;紧接着写中午睡莲的情况;然后写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最后写睡莲合拢了花瓣。由此可知,“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这句话要放在第③句和第④句之间。10、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内容。仔细阅读,找到这一段的关键句、关键词,概括出主要内容。本段介绍了鹿科动物和工蜂的动作语言,这都是围绕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来写的。因此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是本段的中心句。选项A正确。11、①舅舅 ②讲述 ③烦琐 ④一知半解 ⑤真情实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舅、琐 、解”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12、 (1)为有源头活水来(2) 诲人不倦(3)心到 眼到 口到(4)则眼不看仔细 却只漫浪诵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识记、名言识记。1.出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全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摘自《论语·述而篇》 ,解释:将知识默记在心,勤奋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别人也不感到疲倦。3.出自于宋朝朱熹《训学斋规》。我曾经说过: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4.出自于宋朝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白话译文: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13. B 14. A 15. C 16. B 17、一个细心、温和、关爱孩子的好父亲。 18、父亲收藏的这些物品,虽然在别人看来并不值钱,父亲却可以看到自己子女成长的痕迹,可以回忆和怀念子女小时候的轶事!这是任何珍品也代替不了的!所以在父亲眼里是无价之宝!他收藏了父亲对孩子们满满的爱。【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阅读文章,根据标题“父亲的收藏”及“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分析可知,这篇文章讲述了父亲收藏三个儿女成绩报告书,奖状,证书等,歌颂了深沉的父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中“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分析可知,“父亲一愣。”是是对自己收藏的东西还能引起儿子的关注感到意外。结合“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分析可知,“我愣在那里是因为“我”从父亲的与众不同的藏品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震撼。【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中“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分析可知,我对父亲的收藏心理变化的过程是:狐疑—窃喜—好奇—发愣—忍不住。【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设置悬念的理解。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设置悬念是记叙文写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设置悬念的表达效果具体有5个方面:(1)使情节环环相扣;(2)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突出了文章主旨、人物形象;(5)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A.“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这里的设置悬念与后文形成对比,表现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B.第四自然段“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明清时代的官瓷?”“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写我的猜测,反复设置悬念。父亲的两次摇头,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当我知道父亲的藏品后,不禁由衷感动。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正确。C.“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着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这里的“不慌不忙”“温和”表现的是父亲朴实的动作和神态中透露着他对孩子深深的爱。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D.“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这句话并没有设置悬念,而是在揭开前文设置的悬念。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阅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讲述了父亲收藏三个儿女成绩报告书,奖状,证书等,歌颂了深沉的父爱。结合“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分析可知,文中的父亲是一个细心、温和、关爱孩子的好父亲。【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理解。阅读文章,结合文中“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及“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分析可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收藏的这些物品,虽然在别人看来并不值钱,父亲却可以看到自己子女成长的痕迹,可以回忆和怀念子女小时候的轶事!这是任何珍品也代替不了的!所以在父亲眼里是无价之宝!他收藏了父亲对孩子们满满的爱。19. A 20. B 21. D 22. D 23、雪花的身体轻盈小巧及雪对农作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24、(1)雪保持了土壤的热量,使得农作物不被寒冷的天气伤害。(2)雪中含有特殊养分,成为最好的肥料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3)雪能冻死藏在土壤中的害虫,减少害虫的发生。【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作用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雪花的身体很轻很轻,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1克重。”这句话中的“雪花的身体很轻很轻”分析可知,“才”字突出雪花很轻。【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雪中含有一种特殊养分,能很好地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据资料显示,1升雨水中所含这种养分有1.5毫克,而1升雪中所含这种养分高达7.5毫克。当雪融化时,这些养分随着融化的雪水进到土壤里,成为最好的肥料。用雪水浇灌农作物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分析可知,第四自然段中将雨水和雪中“特殊养分”的含量做了比较,是为突出雪中特殊养分含量高。【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雪落在农田上,厚厚的,软软的,像给地里的庄稼盖上了一床大棉被。这床大棉被保持了土壤的热量,使得农作物不被寒冷的天气伤害。”“雪中含有一种特殊养分,能很好地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用雪水浇灌农作物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雪在融化的时候,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使土壤变得非常寒冷,藏在土壤中的害虫就被冻死了。所以说雪还能消灭害虫,减少害虫的发生。”分析可知,雪花对农作物的作用有:保持土壤热量;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文中并未提及“压弯庄稼,免受风吹”这一作用。【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根据“雪花的身体很小很小,最小的只有0.05毫米,最大的只有4.6毫米。”“别看雪花轻盈小巧,它可是农作物的好朋友,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当雪融化时,这些养分随着融化的雪水进到土壤里,成为最好的肥料。用雪水浇灌农作物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可知,ABC三项说法均正确。根据“雪在融化的时候,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使土壤变得非常寒冷,藏在土壤中的害虫就被冻死了。所以说雪还能消灭害虫,减少害虫的发生。”可知,D选项中“会把农作物冻死”说法错误。【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阅读文章,根据“雪花的身体很小很小,最小的只有0.05毫米,最大的只有4.6毫米。雪花的身体很轻很轻,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1克重。”“别看雪花轻盈小巧,它可是农作物的好朋友,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可知,文章从雪花的身体轻盈小巧及雪对农作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两个方面介绍了雪花。【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阅读文章,根据“雪落在农田上,厚厚的,软软的,像给地里的庄稼盖上了一床大棉被。这床大棉被保持了土壤的热量,使得农作物不被寒冷的天气伤害。”“当雪融化时,这些养分随着融化的雪水进到土壤里,成为最好的肥料。用雪水浇灌农作物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雪在融化的时候,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使土壤变得非常寒冷,藏在土壤中的害虫就被冻死了。”分析可知,因为雪保持了土壤的热量,使得农作物不被寒冷的天气伤害;雪中含有特殊养分,成为最好的肥料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雪能冻死藏在土壤中的害虫,减少害虫的发生。所以说“瑞雪兆丰年”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5. D 26. C 27. D 28. C 29、想看这部电影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人民群众的抗日精神。【解析】【25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根据材料中“类型:战争/少儿 ”可知,这部影片的类型是战争片。【26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根据材料中“剧情简介”中“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被日寇杀害了。”可知,嘎子奶奶为了掩护侦察连长钟亮而牺牲。【2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根据材料中“剧情简介”中“小嘎子因为太想得到枪,他不但在和小胖墩儿打赌摔跤时耍赖,还违反纪律将某次战斗收缴到的真枪偷偷藏在树上的鸟窝里,更闹出笑话。”分析可知,嘎子与小胖墩儿打赌摔跤,将枪藏在鸟窝里,还闹出一些笑话的原因是想得到一把枪。【28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阅读材料,结合“为了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宝,里应外合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他把枪拿出交公,队长则正式发给他使用。嘎子便把心爱的木制手枪给了好朋友小胖墩儿。”分析可知,小嘎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坚强不屈、富有正义感的孩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他“倔强耍无赖”。由此可知,“倔强耍无赖”不是对小嘎子的评价。【2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作答时要先回答自己想看这部电影吗,然后再说明理由。我想看这部电影。阅读材料,结合“剧情简介”中的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及“为了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宝,里应外合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体现了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人民群众的抗日精神。30、我和书的故事从幼年起,书就早已悄悄进入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记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这句话我至今仍不能忘怀。打开尘封的记忆,时光开始倒流,我似乎回到了我的幼年时代。记得刚识字那会儿,每次放学回家,我都拉着妈妈到书店里看书。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选中了一本注音版的《安徒生童话》,在书店里读了好一会儿,妈妈开始催我回家,我却装作没听见,妈妈总是无可奈何,只好买下那本书。回到家以后,我又手不释卷地读那本书。“看,晚饭时间到了。”任凭妈妈大呼小叫,我也无动于衷,直到妈妈扬言没收我的书,我才依依不舍地来到餐桌前。我一边吃一边回想刚才书里的精彩片段。妈妈看我心不在焉,就吼了吼:“吃饭不要想别的!”我赶紧吃完饭,然后如饥似渴地捧起了书本,津津有味地再次阅读着,我看得如痴如醉,似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就这样沉浸在书中。“很晚了,该睡觉了。”妈妈又开始催促了。我跑上床,盖好被子,装作要睡觉的样子,其实我心里还在想刚才还没看完的精彩内容,我不甘心,听到外面没动静,我又跑下床,悄悄把书拿进被窝,打开手电,看完后面的故事,才安心的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妈妈看见床头放着的书,说我是个书虫,我心想:书虫就书虫吧!我愿意变成一只书虫。书,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书,是寒冷中的一缕阳光;书,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读书是一个可以贯穿一生的好习惯,无论任何事情都不要放弃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认真审题可知,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可以先根据自己想写的内容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再进行写作。写作时要注意:①文章开头可以直接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内容或用修辞式写作。②中间部分详细写一写自己的阅读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与书的故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将事情写完整。要突出重点,把事情发生时的场面或过程详细具体地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③文章结尾可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抒发情感。此外,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事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