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64份)
- 第17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二轮复习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9课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二轮复习 学案 0 次下载
- 第2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二轮复习 学案 0 次下载
- 第22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二轮复习 学案 0 次下载
第十九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含答案)----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九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含答案)----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二轮复习,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干线索
线索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明确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四个重要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崛起争霸,普遍采用了什伍制;(2)秦汉时期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进一步完善了乡里制度;(3)宋代王安石变法实施的保甲制给乡村社会管理带来重大变化;(4)明清时期,各种形式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在基层社会中相互发挥作用。
线索2: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由于西方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的基层治理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50讲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课时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概念阐释〕
“为户籍相伍”制度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为户籍相伍”的办法,把民户编成五家为一伍的组织。这样就把户籍管理同军队上“伍”的编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对国人的统治。
3.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特别提示]西汉编户制度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编户齐民”赋役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4.隋唐
(1)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
(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
8.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拓展]清朝时期户籍宽松的原因
(1)清代康熙时期实施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进一步降低了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
(2)雍正年间实施的“摊丁入亩”,割断了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联系。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4)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
[拓展]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
(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
(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维系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
(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
(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
2.社会治理
(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相互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拓展]里甲制与保甲制
(1)建立时间:里甲制是明朝建立;保甲制是北宋开始实行。
(2)制度内容:里甲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择其中丁粮多者十人为里长,余下的百户为十甲,一甲十户,设甲首一人,称甲长,由十户轮流出人担任。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3)作用:里甲制不但用于维护基层统治,而且用于催征钱粮,进行社会教化等;保甲制主要负责地方治安和户口登记等。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宋之前
(1)社会救济: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③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拓展]中国古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的原因
(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倡)。
(3)统治者争取民心(促进政权认同),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和统治的需要。
2.宋之后
(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拓展]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史料]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内容更加详尽,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等行为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并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成。汉承秦制,户籍管理又有发展。汉丞相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的“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此后,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摘编自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
籍制度及其特点》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提示]趋势:制度日益周密,对百姓的控制日益严密。特点: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与刑法、征发徭役、赋税紧密联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取赋税,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成为古代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拓展]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1.功能:统计人丁,征收赋税及征派徭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
2.特点
(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形成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3.演变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4.历史作用:(1)政治上: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治安,有助于巩固统治;强化特权等级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2)经济上:强化了小农经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学会评价户籍制度的历史作用;评价历代社会保障措施
2.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学会从不同时空、多种角度分析历代政府管理户籍的背景;了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发展演变历程
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和特点的学习,理解基层组织的任务主要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学会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出现的背景进行史料分析
4.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归纳古代户籍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学习“大索貌阅”、主户与客户、“黄册”、摊丁入亩等历史概念;学习乡里制度、里甲制、什伍组织、邻保制度、十家牌法、保甲制等历史概念;学习常平仓制度、义仓、鸠杖、义田、义学等历史概念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