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可能性(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4 可能性(教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 0 次下载
- 4 可能性(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 0 次下载
- 4 可能性(教案)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4. 可能性(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数学人教版4 可能性教案
展开(1)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原来的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第二次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标准2011》版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将不再学习概率,将不确定现象的描述后移到第二学段。提出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并且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而不是对可能性本身的理解。内容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2)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
《标准2011》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如“摸扑克牌、抛硬币、涂色活动”等。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思考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整理。
要体验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相关试验活动或游戏活动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摸扑克牌是不能看牌,要随机打乱后再摸。充分体现随机性。
学情分析
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中的确定与不确定现象有了一些体会。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落地时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在这些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统计与概率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2、“可能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些简单随机现象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前测分析,对学生的学情有了定性甚至定量的了解。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大小也能够根据数量的多少进行合理猜测。
3、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后续概率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猜想——推理——试验——验证”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增加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感悟“随机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感悟“随机性”。
教学过程
(一)结合预习单,激趣导入,探究新知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确定事件我们能用“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不确定事件我们用“可能”进行描述。对吗?现在我们先来练习巩固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吧。
(师出示三个口袋,装有红蓝两色球。袋口分别标有1号,2号,3号。)
师提问:我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要求:( )号口袋( )摸到( )球。
2、结合预习单,生反馈实验结果。
师:同学们,新课之前,我们完成了一份预学单。对吗?大家请看,老师选取了班上几位同学的作品,和大家一起讨论。(结合课件,生依次汇报。)
师:老师将我班同学本次摸球次数情况进行了统计,如图。(出示统计表和统计图)
同学们有什么想说或是想问的吗?(生回答)
师总结:每一次摸球都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但从全班收集整理数据来看,摸到红球的次数比蓝球多。。
2、揭示课题。
师提问: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大呢?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学习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2)。(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基于学情,埋下伏笔,导入新知。
(二)实验验证,领悟新知
1、摸牌游戏。
1)出示四张扑克牌。(红桃A、2、3 、4。)
师:如果我把这四张牌反扣在桌上,并打乱。如果你从中任意摸一张牌,可能摸到哪一张呢?
生回答。
师:有几种可能的结果?生回答
师:有四种可能的结果对吗?(请一个孩子上台摸一摸)
师:孩子,你能确定这一次你摸的是哪一张吗?摸下去,可能摸到、、、、、、四种可能的结果。(生摸。)
师:(重新洗牌)生再摸一次。这次再摸?(生回答)
师总结。任意哪一次摸,都是随机不确定的,总有四种可能,可能是红桃A,也可能是红桃2,3,4.(生再摸一次并展示)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摸牌游戏中,突出强调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出示四种扑克牌(红桃A、2、3、黑桃4)
师:如果我把其中一张换掉,还是把这四张牌反扣在桌上,你从中任意摸一张,可能摸到哪一张?(生回答)
师:有几种可能的结果?(生回答:四种)
师:我牌换了,为什么可能的结果还是四种?(生回答)
师:第一次摸牌,四张牌全是红桃,所以摸到红桃是一定的,那这一次摸牌和第一次摸得结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吗?(生回答)
师总结:第一次摸牌,摸到红桃是一定(确定)的。这一次可能摸到红桃,也可能摸到黑桃。
师:如果就在这四张牌中任意摸一张,你认为摸到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呢?为什么?(生回答)
师总结:任意摸一次,摸出哪一种是不能确定的,但因为红桃有3张,黑桃有1张,红桃的数量比黑桃多,所以摸出红桃的可能性比黑桃大。
师:有一定道理,对于大家所说的可能性大和小,我们一定要亲自的去摸一摸,体会体会好吗?
3) 出示学习单,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要求:(师示范一次摸牌,强调摸牌应该注意的地方)
①组长洗牌,一人记录,其余4人,每人摸10次,共摸40次。
②每次摸前,都要重新洗牌,把牌打乱。
③用画正字记录每次摸到牌的黄色,记录总次数,完成学习单。
师:比一比,看看哪组最安静,最准确,最快完成任务?你们有信心吗?开始吧!(生分组活动)
(2)生汇报数据,师汇总统计并分析数据。(链接在线EXCEL文档,现场收集整理数据,并及时生成统计图)
师:每个人都亲自参与了活动,结合自身摸牌经验和其他小组的一些数据。说说自己的感受吧?(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自己摸的结果)
师:看着数据说话。(摸的红桃多,一会儿是红桃?一会儿又是红桃2?)(生回答)
师总结:通过观察这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发现:有些组摸到红桃和黑桃的总次数是一样的,有些组不一样。(统计情况出现随机性,统计结果可能会有不同情况。)
但从总体上来看,摸到红桃的次数比摸到黑桃的次数多。也就是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比黑桃大。(大概率事件上又出现一定规律性)
师总结。通过这个活动,形成了一致的观点,从这四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大,摸到黑桃的可能性小。
师:同学们,你们借助摸牌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推断,你们真棒!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每组摸牌的结果一样吗?(不一样)
(2)哪次摸到黑桃4,能确定吗?(不能确定)
(3)每组再摸一次,可能摸到什么牌?摸到哪种牌的可能性大?(可能摸到红桃A,2,3,4,摸到红桃的可能性大)
(生先讨论,再让学生汇报)
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真棒!看来任意摸一次牌都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但随着摸牌次数的增加,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数量多,可能性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可能性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在第二次摸牌游戏中,充分体会可能性的大小,渗透数据的随机性。
2、装球游戏。
师:孩子们,刚刚我们完了摸牌的游戏,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装球的游戏。装完我们比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游戏:在袋子里装入6个球。
1)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分组装球。
2)上台交流展示,并汇报。(重点分析每组中黄球的可能性)
师:(生上台展示)让孩子依次介绍一下,你们组都装了什么球?下面的同学如何确定他们装的符合要求,我们就掌声通过。
师示范:我6个球里面装()个黄球。
师:他们的装法对吗?让学生说说。(重点说说6个全是黄球)
师:摸到黄球的可能一样吗?有一样大的吗?最大的有吗?让学生按照黄球可能性的大小依次排排队。(生充分说一说)
师:如果老师口袋里,6个装的都是黄球,结果?(板书一定)
如果我在口袋里忘记放黄球呢?(板书:不可能)
师提问:孩子,你委屈吗?有什么想说的?如果老师给你一个黄球,现在有可能摸到黄球了吗?
想一想,你现在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与(6个中有1个黄球的)可能性比,谁大谁小呢?(生回答)
3、师总结:口袋里黄球数量越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口袋里6个都是黄球,那就一定摸到黄球。如果口袋里没有黄球,那就不可能摸到黄球。
设计意图:在装球游戏中,连接“一定”“可能”“不可能”之间的关系,提高“可能性”的认识。
(三)进一步落实预学单,收尾呼应
回到预习单中的摸球游戏。
师提问:
(1)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生回答:红球数量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2)那是不是一定摸到红色球呢?(生回答:不一定,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蓝球。)
(3)下一次摸球和前一次有关系吗?(生回答:没有关系,每一次摸都是随机的,不确定的)
师总结:任意摸一次球都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下一次摸球也跟前一次没有关系,无规律。但随着摸球次数的增多,摸球发生的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摸球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与球的数量有关。相同颜色球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四)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1、生活中的可能性。
(1)刮一刮。
(2)彩票。
师总结:适当购买一定量的彩票是一种公益活动,但是不能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使得具有公益性质的购彩活动当作赌博行为。
2、转盘涂色(机动)
设计意图: 链接生活,体验可能性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交流归纳,全课小结
师:回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刻,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生充分说一说)
关于可能性和概率的更多知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进一步学习。
板书设计
可能性(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1)
(2)
(3)
(4)
总次数
黑桃
红桃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 可能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89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可能性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小研究,课中导学,课中评测,小结,课后拓展,老师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4 可能性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sx/tb_c989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可能性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活动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 可能性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89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可能性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热身,深化知识,拓展延申,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