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5节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介绍天平,利用天平列式子,练习,拓展方程的历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方程是学生学习数学很重要的内容,而本节课对学生以后理解方程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教材通过天平这个道具,利用平衡作为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是很有帮助的。再慢慢的脱离天平,让学生把天平放在心里,列出等式。
再给出方程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对概念进行辨析也是理解概念很重要的一件事,教材中给了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学会辨析方程,并在问题中,列出方程。
学情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了四年用简易数学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提升。他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旧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子充分的信任与肯定;对于多样化的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学生间的交流、探讨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课堂面对的学生是跳马农村的孩子,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知识面相对窄一些,对于天平需要一定介绍,对于方程这种新的表达方式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才能理解好。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通过对天平平衡的理解来理解等式。
2、通过对不同等式的感受,理解方程。
3、从有天平到无天平的图形,再到文字,一步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情景中理解怎么列方程。
4、通过数学史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方程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的困惑
师:看到课题,你心里有什么疑惑吗?
预设:什么是方程?怎么列方程?方程有什么用?
2、跷跷板
师:方程与我们生活的跷跷板有相似的地方,让我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1)(观看关于跷跷板的视频)
(2)分析视频
师:视频中的跷跷板为什么时而平衡,时而左右摇晃。
预设:左右两边重量一样时就平衡,哪边重,就会下去。
二、介绍天平
师:说得非常好,关于跷跷板大家都是有经验的,生活中有一个和跷跷板类似的、用来称重的物体,(出示天平图片)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是怎么用的吗?
(学生上台配合天平实物进行介绍。)
师:他刚才的讲解中有一个词用得非常好,平衡,左右两边重量相等。从而测出物体的重量。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用一用天平。
三、利用天平列式子
(1)称水杯重量
师:这是一个天平,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两个50g的砝码,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天平会保持平衡。
师:这时,我们可以列出一个怎样的式子?
(50+50=100或50×2=100)
师:如果把100g和这两个50g的调换位置,还平衡吗?(平衡)这时,等式也可以写成100=50+50,见过这种写法吗?以前都要把算式写左边,等号右边写得数,今天,我们借助天平,注重的不是计算,而是左右两边平衡就代表相等。
师:继续,天平的两边,放一个杯子和100g的砝码,平衡了。说明了什么?
预设:杯子的重量是100g。
(2)不平衡
师:现在,如果往水杯里倒满水,会怎样?
预设:天平向左边倾斜。
师:你看,果然倾斜了,这时水的重量知道了吗?(预设:不知道)这时,我们可以用字母x表示未知的水的重量。所以,水杯和水的重量一共是·····。(x+100)
师:这时,应该怎么办?(右边添砝码),那就添一个100g的,说明了什么?
预设:水杯和水的重量不止200g。
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刚才这句话吗?(100+x>200)
师:接着要怎么办?
师:继续添。(右边重了)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怎么办?
预设:把100g的砝码换成50g的。
(3)平衡
师:“换”这个字用得很好,把100g的换成50g的。我们来试试。(平衡了)
师:这时,可以列一个怎样的式子?(100+x=250)
师:还能根据不同的图,列出与上面相似的式子吗?
(出示天平,学生回答算式x+y=2.5;2x=50)
师:列好这种式子,需用好两个袋子,第一个左边的袋子装左边的x和y,第二个右边的袋子装2.5,平衡了吗?平衡就是相等。
师:如果把天平隐藏,你还会吗?
(3x=2.4)
(4)方程的概念
师:像100+ x=250, 3x=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注意板书)
(5)回头看,并判断
50+50=100或50×2=100 (不是)
100+x>200 100+x<300 (不是)
100+x=250 (是)
四、练习
(1)玩游戏、判断式子是否是方程。
师:这里有两个南瓜形状的筐,分别代表是方程和不是方程。请一个同学上来,把下面的式子分别放入这两个筐中。
(2)根据图形列方程。
(3)根据文字列方程
①小方每天跑s千米,一星期共跑了2.8千米。
②小明买了一个西瓜和一个香瓜,香瓜重a千克,西瓜重量是香瓜的5倍还多1千克,西瓜重10千克。
(4)思维提升、判断方程
师:第一个为什么一定是方程?第二个呢?
师:第三个我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到底是一定不是,还是可能是、可能不是呢?
(学生分析)
五、拓展方程的历史
师: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会用方程解决问题。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三百多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师:现在,我们是刚接触方程。等到了初中、高中、大学我们会越来越多的接触方程,并了解方程。小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离不开方程,大到火箭升空也离不开方程。这是火箭在太空中运行轨迹的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一些关于方程的皮毛,以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关于方程的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新知探究,练习巩固,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