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等式的性质是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中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为以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而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中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且初步学会了列简单方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帮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a = b a±c= b±c
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这个数不能是0),等式仍然成立。
a = b a×c= b×c
a÷c=b÷c (c≠0)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忆旧知,引出新知:
同学们,大家见过天平吗?使用过它吗?
1、出示平衡的天平1。
提问:天平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平衡?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指名回答;
教师展示答案,告诉度学生50+50=100试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
2、出示天平2。
思考: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连起来?
总结:100+x=200这也是一个等式。
3、下列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a+b=b+a( ) 8>5( )
3xy+5x2 ( ) 2x+x=3x( )
5x-1=3y ( ) 4y≠7( )
思考:什么是等式?
师小结: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
运用就只是引出新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衔接。
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等式。然后自然形成等式的概念。
讲授新课
一、学习等式性质1。(通过天平做游戏)
1、出示天平1。(砝码图)
(1)提问:
你能用等式表示平衡的天平吗?
‚ 如果天平两边同时各放上1个50克的砝码,天平还保持平衡吗?请你动手操作,完成实验1
(2)学生思考,回到老师的问题,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3)教师订正。
2、出示天平2。
(1)思考:如果我只给天平左边放上100克的砝码,会出现什么情况?
(2)要使天平保持平衡,我该怎么做?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实验2
(3)学生思考,回到老师的问题。
(4)教师订正。
3、出示天平图3。
(1)思考:刚刚我们都是给天平两边同时放上质量相同的物体,如果我要拿走的话,要使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我该怎么做?请同学们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进行概括归纳。完成实验3和4.
(2)学生思考,回到老师的问题,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3)教师订正,
4、归纳总结: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用字母表示:a=b a±c= b±c。
二、学习等式的性质2。
1、出示排球皮球天平图1。
(1)思考:左边的排球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的皮球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2)学生思考,回到老师的问题,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订正。
2、出示排球天平图2。
(1)思考:如果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5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2)学生思考,回到老师的问题,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订正。
3、小组讨论。
回忆刚才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内讨论。
(2)展示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
A 天平的两边的物品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仍然平衡。
B 等式的两边同时扩大(乘以)相同的倍数,等式仍然成立。
4、出示排球天平图1。
(1)思考:
一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
用等式表示。
(2)学生思考,回到老师的问题,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订正。
一个皮球和三个皮球的同样重,即a=30。
5、出示排球天平图2。
(1)思考:
如果把天平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两份,各去掉一份,天平还平衡吗?
(2)学生思考,回到老师的问题,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订正。
6、小组讨论。
回忆刚才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内讨论。
(2)展示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
A 天平的两边的物品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仍然平衡。
B 等式的两边同时缩小(除以)相同的倍数,等式仍然成立。
7、小组讨论:等式的两边同时缩小(除以)相同的倍数,这个倍数能是0倍吗?
(1)小组内讨论。
(2)展示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
这个倍数不能是0,因为0做除数没有意义。
8、归纳总结: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用字母表示:a=b a×c= b×c
a÷c=b÷c (c≠0)
四、课堂练习。
1、应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1)x+16=40 x+16-16=40 ( )
(2)x-52=4 x-52+52=4 ( )
(3)x÷8=24 x÷8×( )=24 ( )
(4)x=27 3x÷( )=27 ( )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求下面方程中a是多少吗?
a+4=24 a×4=24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并写出相应的关系式。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汇报,明确等式的性质1。
学生思考,完成问题,后展示汇报。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汇报,明确等式的性质1。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并写出相应的关系式。
生讨论交流,展示汇报,明确等式的性质2。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写出相应的关系式。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汇报,明确等式的性质2。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希望关系式,亲身经历等式性质1的总结过程。
通过刚才的经历等式性质的总结过程,自然形成等式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希望关系式,亲身经历等式性质1的总结过程。
通过刚才的经历等式性质的总结过程,自然形成等式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通过学生的思考自己希望关系式,亲身经历等式性质2的总结过程。
通过刚才的经历等式性质的总结过程,自然形成等式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希望关系式,亲身经历等式性质2的总结过程。
通过刚才的经历等式性质的总结过程,自然形成等式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明确除数不能是0,也就是不能缩小0倍。
概括总结等式的性质2。
巩固等式的性质2。
巩固等式的性质。
课堂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 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作业布置
第66页练习十四,第5题
板书
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a = b a±c= b±c
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a = b a×c= b×c
a÷c=b÷c (c≠0)
数学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a href="/sx/tb_c9900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a href="/sx/tb_c9900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900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等式的性质教案</a>,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