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1.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10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 2000NB. 1000NC. 0D. 500N
2.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 )
A. 一枚大头针B. 两个鸡蛋C. 一头奶牛D. 一个篮球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C. 该定律由斜面小车探究实验直接得出
D. 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4.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伞面被向下“吸”
B.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5.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AB. BC. CD. D
6.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正在进行。在冰壶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冰壶离开手后减速滑行,惯性不变
②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冰壶减速滑行过程中,其受力平衡
④运动员在冰壶运动路线上的某些区域用刷子快速刷冰,目的是减小摩擦力
A. 只有①③正确B. 只有①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②④正确
7.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 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扣球时,手感觉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8.下列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墙角处的小球受的力B. 空中运动的足球受的力
C.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的力D. 压在墙上静止的木块受的力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B. 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D.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10.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背带做的宽大
B. 铁轨铺设在枕木上
C. 破窗锤一端设计成锥形
D. 载重车装有许多轮子
11.“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继续运动,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D.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12.如图所示,木块M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滑动,这时,左盘总重为2N,右盘总重为2.5N,下列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木块M受到不平衡的力
B. 要想木块M匀速向左运动,应在左盘中加入1N的钩码
C. 若将木块M换成小车,该装置可用探究二力平衡状态
D. 木块只受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
13.2022年3月23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展天地同步实验,科技馆中的学生可以与航天员零距离沟通。在“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冰墩墩”就沿着抛出的方向近似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近似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现象
B. 做客空间站的“冰墩墩”质量会几乎变为零
C. 抛出“冰墩墩”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D. “冰墩墩”被抛出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它受到惯性
14.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B. 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C. 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5.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
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15
C.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65分)
16.请在图中画出长在枝条上的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17.如图是“擦玻璃神器”,质量为1kg,其磁性强弱可调节,某时刻“神器”静止在竖直玻璃窗上,对玻璃的压力为100N,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减弱磁性,神器对玻璃的压力为30N,其匀速下滑所受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用手握住油瓶(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油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当握力增大时,油瓶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是我国著名的斯诺克选手丁俊晖在比赛中的情景。比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 ______的缘故,而球的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 ______的作用。
20.如图所示,自带吸管的玻璃杯盛有深度为0.3米的水,该玻璃杯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当杯中水静止时,图中A点的水的压强______B点的水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如图所示,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则甲核桃受到乙核桃的弹力是由于______核桃的形变产生的,在甲、乙的接触处,甲核桃受到的压强______乙核桃受到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著名的______实验向人们展示了大气压存在且很大,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如图甲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______Pa(ρ水银=13.6×103kg/m3,g取10N/kg)。如图乙所示自制气压计,小强拿着它从山顶走到山脚,细玻璃管中液面会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说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______。
23.小珠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甲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_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24.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m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激发了小物和小理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物同学在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不同的力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化始终较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压强计的气密性较差;
(2)小物同学调节好压强计后,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向不同方向旋转探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______;
(3)分析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图丙中ℎ0=10cm,则此时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压强计内液体密度ρ=1.0×103kg/m3);
(4)小物同学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U形管内左右两液面分别用a、b表示,用电吹风向管口吹风,则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______(选填“a”或“b”)。
(5)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理同学将液体压强计做了如图丁的改进,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当两探头所处深度分别为ℎA、ℎB时,U形管两侧液面重新相平。已知A液体的密度为ρA,则B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B= ______(用已知字母表示)。
25.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利用长木板、毛巾、长方体物块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物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根据______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块做______运动时,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本实验存在的一个操作上的难点是:在拉动物块的时候很难保持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同学们经过讨论并反复验证,改进了实验方案,如图丁所示:
图丁实验中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3)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关系时做法是: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4)刚开始小兰做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物块在第1s时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物块在第3s时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
2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盛有1.3kg水,其中ℎ1=100cm,ℎ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容器自重3N,(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4)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之重器——模锻液压机2013年,中国二重集团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模锻液压机(8万吨级)在中国投入使用,使我国的工业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简易的液压机主要由液缸、活塞、管、槽、液体及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液压机的结构简图如题图甲所示,它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力的设备。
科学家帕斯卡研究发现:当外力作用在密闭的液体上时,液体各部分所受的压强将发生相同的变化,物理学中称之为帕斯卡定律。在图甲所示的U形管槽中装满液体,两端活塞把液体密闭,忽略液体的重力,当给左端活塞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F1时,根据帕斯卡定律,左、右两个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右端活塞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F2,这就是液压机的原理,由于液体总体积不变,两活塞移动的距离与活塞面积成反比。
(1)如图甲所示,液体对液缸中小活塞和大活塞的压强分别为p1、p2,小活塞和大活塞在液缸中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1、s2,则p1______p2,s1______s2。(均选填“>”“<”或“=”)。
(2)图乙所示为应用液压机原理工作的汽车千斤顶,该千斤顶的大、小活塞横截面积分别是100cm2和4cm2,当在小活塞上施加500N的压力时,最多可在大活塞上产生______N的支持力。
(3)我国研发的模锻液压机可达8万吨,说明了液体对______(选填“大”或“小”)活塞的作用力相当于“8万吨”的物体所受的______,若要进一步增大液压机的压力级别,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000N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1000N)为准,所以,其示数是1000N。
故选: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再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可以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对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区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弹簧所受到的合力的不同。
2.【答案】B
【解析】解: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mg,其重力约8×10−4N;故A错误;
B、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2个鸡蛋的质量为100g,故其重力约为1N;故B正确;
C、奶牛的质量约1t,其重力约1×104N;故C错误;
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600g,其重力约6N;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个物体的重力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重力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答案】A
【解析】解: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正确;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概括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以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概括推理得出的。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得出过程的理解,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4.【答案】B
【解析】解: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
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伞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伞被向上“吸”。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看准伞面向哪弯曲,找出伞的上下方的空气流速特点。
5.【答案】C
【解析】解:
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其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上端开口,打开一侧的阀门时,底部相互连通,船闸与上游(或下游)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活塞式抽水机,其抽水时实际是大气压压上来的,即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故C符合题意;
D、下水道存水管,其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在连通器内若装入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保持相平的;如生活中的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涵洞等都是连通器。
该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定义和特点,属于基本概念,是需要识记的内容。
6.【答案】B
【解析】解:①冰壶离开手后减速滑行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①正确;
②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②错误;
③冰壶减速滑行过程中,处于非平衡状态,其受力不平衡,故③错误;
④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的过程中,因摩擦生热使得部分冰面熔化产生水,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故④正确。
故选:B。
(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
(2)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本题考查惯性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平衡力的辨别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属于常考题目。
7.【答案】D
【解析】解:A、因为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故A正确。
B、拦网时,球被弹回,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扣球时,手对球施加力的作用,反之球也对受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因此手会感到疼痛,故C选项说法正确;
D、传球的过程中,球在最高点时,既不是静止状态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不是平衡状态,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力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能改变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拦网时,球受到了力,球被弹回,运动状态变了,说明是力作用的结果。
要分析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要看物体是否受平衡力。
解答本题需掌握:重力的概念、平衡力的辨别,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具体表现;本类题型涉及的考点众多,但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8.【答案】D
【解析】解:A、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说明小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小球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水平方向不受力,故A错误;
B、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图中阻力的方向错误,故B错误;
C、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压在墙上静止的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压力和支持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和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故木板M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的过程中,压力保持不变,但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由压强公式p=FS可知,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木板M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综上所述,C正确。
故选:C。
(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判断此过程摩擦力的变化,物体匀速匀速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推力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大小的比较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应用,关键是会分析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10.【答案】C
【解析】解:
A、书包带做的宽大一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铁轨铺设在枕木上,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破窗锤一端设计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
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考查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11.【答案】BC
【解析】解:A、鸡蛋碰石头,鸡蛋受到的力和石头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的,故A错误;
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则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C。
(1)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此题考查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12.【答案】BC
【解析】解:A、木块M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滑动,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向左的拉力为2N,向右的拉力为2.5N,则摩擦力的大小为:f=2.5N−2N=0.5N;要想木块M匀速向左运动,此时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左的,则向左的拉力应该为2.5N+0.5N=3N,即应在左盘中加入3N−2N=1N的钩码,故B正确;
C、若将木块M换成小车,由于小车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该装置可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故C正确;
D、木块静止不动,由于物块在水平面方向上向左和向右的拉力不相同,所以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C。
(1)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知道两边所挂砝码的重力(受拉力大小),可求摩擦力的大小;
(2)由运动方向的改变,可知摩擦力方向随之改变,但摩擦力大小不变,但还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据此求出左盘中的砝码重;
(3)若将木块M换成小车,由于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该装置可用探究二力条件;
(4)对木块受力分析。
此题考查了二两平衡条件的应用,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并能正确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也是难点。
13.【答案】AC
【解析】解:A.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运动的“冰墩墩”相当于不受力的作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相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正确;
B.质量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不会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等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做客空间站的“冰墩墩”的质量不会变为零,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抛出“冰墩墩”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因为空间站是失重环境,“冰墩墩”摆件被抛出后相当于不受力,被抛出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它具有惯性,被抛出的“冰墩墩”摆件近似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
故选:AC。
(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分析;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无关;
(4)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电磁波的应用、质量的变化、失重现象,属于基础题。
14.【答案】AD
【解析】解:A、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故A正确;
B、观察比较图乙、丙的情况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而不是重力,故B错误;
C、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等于小桌的重力加上砝码对小桌的压力,所以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
故选:AD。
(1)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4)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15.【答案】AC
【解析】解:A、由p=FS可得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p甲S甲p乙S乙=65×58=34,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F=G=mg可得,甲、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G甲gG乙g=G甲G乙=F甲F乙=34,故A正确;
B、由ρ=mV可得甲、乙的体积之比:
V甲V乙=m甲ρ甲m乙ρ乙=m甲m乙×ρ乙ρ甲=34×54=1516,故B错误;
C、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FS=GS=mgS=ρVgS,
切去相同体积时,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ρ甲△VgS甲,△p乙=ρ乙△VgS乙,
则:△p甲△p乙=ρ甲△VgS甲ρ乙△VgS乙=ρ甲ρ乙×S乙S甲=45×85=32:25,
所以,△p甲>△p乙,
已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则:p甲>p乙,
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p−△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故C正确;
D、由于水平面上的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利用p=ρgℎ比较,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p甲′=ρ甲g△ℎ,△p乙′=ρ乙g△ℎ,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则:ρ甲<ρ乙,
所以,△p甲′<△p乙′,
已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则:p甲>p乙,
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p−△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AC。
(1)知道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和底面积之比,根据F=pS求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求出甲乙的质量之比;
(2)知道甲乙的质量之比和密度之比,根据ρ=mV求出两者的体积之比;
(3)由于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FS、G=mg和ρ=mV比较得出切去相同的体积后,物体对地面的减小的压强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原来的压强大小关系即可判断;
(4)由于水平面上的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利用p=ρgℎ比较,则根据p=ρgℎ比较得出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物体对地面的减小的压强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原来的压强大小关系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压强的比较,关键是公式的应用,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16.【答案】解: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枝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分别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作用点在苹果的重心。示意图如下:
【解析】苹果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为苹果静止,因此一定受平衡力,据此可画出苹果的受力示意图。
画重力时牢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且与重力平衡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7.【答案】10 不变
【解析】解:
神器静止在竖直玻璃窗上,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向上的摩擦力和向下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所受摩擦力为f=G=mg=1kg×10N/kg=10N:
减弱磁性,神器匀速下滑,此时的神器受力仍然平衡,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向上的摩擦力和向下的重力,这两个力仍然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不变,则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
故答案为:10;不变。
根据G=mg可以求出神器的重力;神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为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能理解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竖直向上 不变
【解析】解:手握瓶子静止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受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
当他的手的握力增大时,瓶子依然保持静止,竖直方向上重力和静摩擦力依然平衡,静摩擦力还是等于重力,所以手对瓶子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不变。
瓶子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根据静摩擦力的特点可以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摩擦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属于基础题。
19.【答案】平衡力;惯性;摩擦力
【解析】解:当台球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击球后,球一旦离开球杆就不再受到球杆对它力的作用,由于球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下去;
球在台面上滚动时,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慢。
故答案是:平衡力;惯性;摩擦力。
当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惯性是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该题以打台球为背景,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惯性以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
20.【答案】连通器 等于
【解析】解:(1)自带吸管的玻璃杯,上端开口不连通,下部连通,可以看作是一个连通器;
(2)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当杯中水静止时,吸管和杯中的液面相平,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等于B点的深度,由p=ρgℎ可知A点压强等于B点压强。
故答案为:连通器;等于。
(1)上端开口不连通,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由图可知,当杯中水静止时,A点的深度等于B点的深度,根据p=ρgℎ可知A点压强与B点压强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明确深度ℎ的含义(距离液面的高度)是关键。
21.【答案】乙 等于
【解析】解:甲核桃受到乙核桃的弹力是乙施加的,乙的弹力是由于乙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甲乙接触处,两者的受力面积相等,而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二力的大小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p=FS可知,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乙;等于。
(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力图恢复原状产生的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理解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22.【答案】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1.36×104 下降 变大
【解析】解: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且很大;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后来这个著名的实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托里拆利实验。
由图可知,A点所处的深度ℎ=30cm−20cm=10cm=0.1m,
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p=ρ水银gℎ=13.6×103kg/m3×10N/kg×0.1m=1.36×104Pa;
小强拿着它从山顶走到山脚,由于高度降低,外界大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降低,这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变大;
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36×104;下降;变大。
(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且很大;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反映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2)根据图示求出A点距离水银面的高度,利用p=ρ液gℎ计算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
(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减小,使得管内水位升高、水柱高度增加。
此题考查大气压的测量液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在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某一深度处的压强时,某一深度是指该处距离液面的距离。
23.【答案】速度 远 慢 匀速直线 不需要 C
【解析】解:(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毛巾接触面粗糙最大,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最小,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的速度不发生改变,故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4)实际中不存在物体不受力的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个正确的定律,故C正确。
故答案为:(1)速度;(2)远;慢;(3)匀速直线;不需要;(4)C。
(1)根据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在速度相等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
(3)假如表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摩擦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本实验主要是研究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明确实验的条件与过程,再经过科学推理得出最终的结论,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了。
24.【答案】小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增大 1000 a ρAℎAℎB
【解析】解:(1)实验前,取出压强计,用手指反复用力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化始终较小,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
(2)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向不同方向旋转探头,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液体内部的压强不变,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3)分析图乙、丙的实验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且深度越深,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可以得出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gℎ0=1.0×103kg/m3×10N/kg×10×10−2m=1000Pa;
(4)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小物同学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U形管内左右两液面分别用a、b表示,用电吹风向管口吹风,则左管内气压变小,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液体从右侧压入左侧一部分,所以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a;
(5)若当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时,即pA=pB,则:ρAgℎA=ρBgℎB,
B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ρB=ρAℎAℎB。
故答案为:(1)小;(2)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增大;1000;(4)a;(5)ρAℎAℎB。
(1)在调试中用手指轻压探头的橡皮膜时,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变化;若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显著,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
(2)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找出图乙、丙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根据p=ρgℎ算出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
(4)流速大(小)的位置压强小(大),据此分析;
(5)根据压强相等列等式表示出B液体的密度。
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考查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及p=ρgℎ的运用。
25.【答案】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 不一定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1 2
【解析】解:(1)实验中使木块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2)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物体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小明在探究实验时,没有控制压力相等,所以猜想是错误的;
(4)第1s时,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摩擦力等于拉力,由图可知,拉力为1N,所以摩擦力为1N;4−6s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拉力为2N,所以摩擦力为2N,第3s时,虽然物体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匀速直线;(2)不一定;(3)错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4)1;2。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2)木块与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4)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本题考查了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目的、实验现象分析,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题。
26.【答案】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ℎ1=1.0×103kg/m3×10N/kg×1m=104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104Pa×20×10−4m2=20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桌=G水+G容=1.3kg×10N/kg+3N=16N;
(4)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桌=F桌S=16N20×10−4m2=8000Pa。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104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20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16N;
(4)容器对桌面的压强8000Pa。
【解析】(1)已知容器底的深度ℎ1,根据公式p=ρ水gℎ1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已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根据公式F=pS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根据公式F桌=G水+G容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4)已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桌,根据公式p桌=F桌S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应用,知道水平面上压力和物体重力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 < 20 大 重力 增大受力面积
【解析】解(1)根据材料分析,左、右两个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p1=p2,根据图可知s1
(3)我国研发的模锻液压机可达8万吨,说明了液体对大活塞的作用力相当于“8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若要进一步增大液压机的压力级别,可采取的办法是增大受力面积。
故答案为:(1)=;<;(2)20;(3)大;重力;增大受力面积。
(1)根据材料分析,左、右两个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s1
(3)增大压强的方法: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等。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A
B
C
D
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摩擦力f/N
1
整块
150
1.5
2
三分之二块
100
1.0
3
三分之一块
50
0.6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6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