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x、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pdf、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答案docx、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答题卡A3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本卷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小题。
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奇伟磅礴的气势和冲破羁绊、 ① 的舞姿让人啧啧称奇。当你置身于沸腾的群舞中,你会应接不 ② (xiá),同样变得慷慨激昂、亢奋忘情。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kuàng 遐B.guǎng 暇C.kōng 瑕D.gāng 峡
2.(2分)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叹为观止 B.巧妙绝伦 C.酣畅淋漓 D.戛然而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小题。
做事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用手做事,第二层是用脑做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处理,再困难也有可能解决( )倘若敷衍了事,再简单也可能做不好。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当今社会,有些人做事总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能专注用心做事,难有大的作为。
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所以需要多方面的积累
B.一件事用心做好看似很简单,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
C.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实际却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
D.一件事用心做好看似简单,我们却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最高境界则是用心做事 B.用心做事是最高境界
C.用心做事,方为最高境界 D.最高境界,方为用心做事
6.(2分)小肖同学作为班级班刊的推荐官上台展示本班的刊物。到他上场时,同学们掌声不断,可他刚走上舞台,就被脚下的道具绊倒了,以下应对最为巧妙的是( )
A.小肖立刻站起来对大家说道:“真是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请大家见谅。”
B.小肖立刻站起来对大家说道:“我为大家热情的掌声所倾倒了,相信大家热烈的掌声会让我的分享更精彩!”
C.主持人赶紧上场,报下一个节目,说:“节目顺序有所调整,请大家欣赏下一个节目”。
D.主持人赶紧上场说:“小小的失误,没有关系,请大家给小肖热烈的掌声。”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每题2分,共4分)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坐相悦: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7.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茂盛芬披的春兰,皎明洁净的秋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清雅高洁,生机勃勃,荣而不媚,不求人知。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8.请自选角度赏析“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两句。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完成9~11题。(10分)
桃源洞在县南三十里,洞下有遇仙桥,桥左右山陇①,方竹郁翠。迤②北里许,为清风桥。又里许,为桃花溪。……考《晋书·隐逸传》有刘歆之子骥,采药衡山,见二石门,一闭一开,从开者入,深广不可测。既远失道,就樵人问径,而归后欲更往,不可复得。大率渊明所指必此人也。
洞当孔道③,使车所至,往往蹑屐④焉。而无亭以憩,先是右廷尉念所江公捐金构之,恐木久易朽,下令所司⑤结砖为亭,方台石室千载可垂。……攀石层级而上,形胜景概,清幽奇邃,著于人寰,真天造也。……白石清泉,豁然高举,此地不为东园绮里者,少矣。避秦之事,何必问⑥有无哉。
(选自陈性学《桃川八方亭记》,有删改)
【注】①山陇:山丘。②迤:往。③孔道:关口,这里指桃源洞的洞口。④蹑屐:拖着木屐,穿着木屐。⑤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⑥问:追究,考察。
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许( )(2)为( )(3)念( )
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归后欲更往,不可复得。
(2)避秦之事,何必问有无哉。
11.(3分)本文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叙述了“桃源”这个地方,二者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请简要分析。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关雎》中“ , ”从人物行为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男主人公因思而不得而翻来覆去、夜不能寐的情状,突出了其相思之苦。
(2)《桃花源记》中通过视觉、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平和的诗句是: ,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可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6分)
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
——最极致的东方浪漫“打铁花 ”
【材料一】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打铁花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开封打铁花更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2008年6月,河南省确山县申报的打铁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X-88。
(《非遗探寻——打铁花》有删改)
【材料二】
打铁花主要有三个步骤:搭花棚、设彩、击花。表演前,人们需要在宽阔的场地中央搭建一个二层八角大棚。在花棚顶上铺上新鲜的柳枝,绑满烟花、鞭炮等:花棚顶部正中间竖起一根丈余尚的杆子——人们称为“老杆”,在老杆顶上也绑上长挂鞭炮、大型烟花等,这一步称为设彩。前两步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便是击花。打铁花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柳木制成的“花棒”。匠人先将铁水注入花棒之中,打铁花时,头戴反扣着的葫芦瓢作为防护,一只手持盛有铁水的花棒,另一只手用空的花棒,迅速跑至花棚下将温度达到约1600℃的铁水猛烈击打,即看见铁水迸出金花飞至高空。炽热的铁水碰击到花棚四周的新鲜柳枝后迅速四下迸溅,散开成燃烧着的铁星,在空中发生氧化反应,其所释放的能量在黑夜之中以光的形式呈现出一派铁树银花的景象。此时,铁花又点燃花棚上的鞭炮和烟花,顿时鞭炮齐鸣,流光溢彩。十几个铁花匠人一人紧接一人,一棒紧接一棒,又有龙灯赶来,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往来穿梭,惊心动魄。
能击中老杆,点燃最高处的烟花和鞭炮,称为中彩。中彩者会予以奖励,披红戴花,荣耀万分。
(百度百科:“打铁花”词条)
【材料三】
打铁花技艺历史悠久,表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涵盖了道教文化、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内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打铁花习俗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当热潮褪去,该文化习俗恐又回归到无人问津的局面,人们并没有真正的将其“活化”,打铁花习俗需要进一步与现代文化融合,有效传承与发展。例如,可以培养更多年轻的打铁花技艺传承人,不让这项技艺就此失传。将打铁花习俗表演融入更多的文艺形式中,丰富打铁花的表演形式。大力开发打铁花文创产品,打造打铁花文化馆。可以利用打铁花与铁制品的关系,将打铁花的思路融入进更多吸引人的文创产品之中,例如有铁花样式的铁质装饰品。这样一来,更多的打铁花文化周边产品,牢牢地吸引住游客的兴趣,还能使打铁花的元素融入到网购等其他领域,从而扩大知名度。发展品牌效应,确立当地铁花文化节等活动,融入周边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商业活动,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加强打铁花团队建设,结合当地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文化生态保护、树立可持续发现。
《“千年铁魂”——豫晋传统打铁花文化研究实践报告》
13.以下选项与文本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B.打铁花技艺历史悠久,始于背诵,盛于明清,不断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C.打铁花主要有三个步骤:搭花棚、设彩、击花,最终呈现出一派铁树银花的景象。
D.打铁花表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涵盖了儒教文化、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内容。
14.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从铁花绽放的形象入手,增添诗情画意,情境优美,有画面感。
B.材料一运用空间顺序介绍了打铁花该民俗文化的源起、发展及民俗价值。
C.材料二加点词“约”写出了1600℃是打铁花时所需的大概温度,语言严谨。
D.材料二划线句使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解释了“中彩”,便于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
乡戏
①春三月里的一天,有乡人在老家群里吆喝:街上起会了,都回来看戏呀!我一听,心中顿时有潮起,想起了一些有关乡戏的事。
②会,由戏而起。农闲时节,乡下戏班会受邀到各地去唱戏,曲剧、豫剧、越调、二夹弦等,都是乡人喜闻乐见的剧种。戏像一块磁铁,能把十里八乡的人都吸引过去。对此,民间有顺口溜:想起前春二十八,县城东关起会了,套着驴,牵着马,领着她姨和她妈,七大妗子八大姨,领的都是她一家……这顺口溜诙谐地描绘了起会时的热闹与人们的兴奋心情。
③人多的地方,商机也多。小商贩、手艺人,民间歌舞团、杂技团……都会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形成一个热闹繁华的盛会。这盛会的核心,是戏。
④阳丰街起戏,通常会有两台,东一台西一台打擂,看谁台子前人多。那场面,真是喜气又热闹。
⑤起戏时,大人们会用车子拉上老人和孩子一起去。看到中午,一般也不回家,就在会上吃小吃,吃完接着看。这种与平常日子很不相同的生活,着实让人兴奋。
⑥看戏,会看的看个门道;不会看的,看个热闹。
⑦大学时,曾听一师弟讲,他之所以文字功底不错,全是因为他小时候爱听戏看戏。而且他也会唱,如今是一位会唱戏的大学教授。
⑧很显然,我这师弟是会看门道的人。而我,则是那个典型的只会看热闹的人。
⑨我所关注的,多是戏台子下面的那些小吃,如江米糕、花米团……
⑩当然,我也看戏,但似乎只爱看年轻的旦角,看她们桃花样的妆扮,看她们甩起的长长水袖……
⑪看完戏,大人不在家时,我和小伙伴就开始作精(方言,意为捣蛋,玩闹)。爬到床上,披上床单,开始装模作样地唱戏。我的小伙伴叫娟子,和我同岁,她也是会看门道的人,也会字正腔圆地唱戏,最终将曲剧唱成了自己的终生爱好。
⑫在我的回忆里,乡戏是无声的,像卓别林的默片,因为不会唱,配不上声。逢此时,我就会把娟子或乡人们的戏段翻出来,听上几遍。
⑬一天,我听戏时女儿走了过来,问我在听啥。我把耳机给她,问:“能听懂不?”她说:“当然能咯。以前太姥姥给我听过的。”她的太姥姥,即我的祖母。
⑭祖母在祖父去世后,每晚看戏,看老年播放机上的戏。
⑮那几年,每逢春节回家,祖母就喜欢在她的大床上叠一个漂亮暖和的被窝,让我和女儿睡在她旁边。
⑯在我们洗刷完毕坐到被窝后,祖母就开始请我们看戏。女儿虽是个活泼的皮娃,但因敬重并喜欢太姥姥,陪得很认真。我听不懂,通常很快就睡着。一觉醒来,发现女儿还在聚精会神地看,祖母却已经眯着眼靠在床头,很静,像一幅木刻画。
⑰我叫祖母睡觉,她睁开眼说,其实没怎么睡着。于是,又迷迷糊糊地看下去,然后又慢慢眯着眼了。她的睡眠,是飘在半空里的楼阁,不着地的。
⑱祖父在世时,祖母是不看戏的。她总是很早就睡,睡得很香,脸上还有一派天真之气,甚至轻微地打着鼾,像个孩子似的,祖父看电视都影响不到她。祖父一走,她就睡不着了,需要戏来抚慰她,想让我们陪着她。
⑲戏,乡人生命中的母音,它能带来最熟悉、最贴心的安慰。这味良药治疗着祖母失去祖父后的时光。听到唱戏,我们也常会想起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春暖花开,现世安好。故而,戏曲在乡人心目中,是无比重要的。
⑳如今,因为各种原因,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去了,故而,当听到家乡起戏时,真想回家啊!开上父亲的敞篷三蹦子,带着祖母,穿过菜花田,穿过桃花林,去听锣鼓咚锵,看桃花旦……至中午,吃上两碗浆面条,再买两串花米团……正想着时,忽又听说,因为特殊的原因,戏没起来。这感觉,像是故乡和我一起,做了一场有关乡戏的梦。
(作者:桑飞月。有删改)
15.(3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回家乡后看到街上起会,“想起了一些有关乡戏的事”,触发心中无限感慨。
B.第②段中引用民间顺口溜,诙谐地描绘出起会时的热闹情景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C.全文以“乡戏”为线索,串联起与乡戏有关的内容,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受。
D.文章开头与结尾既照应题目又互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16.(2分)文章第②~⑲段写了关于“乡戏”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梳理,完成填空。
农闲时节,家乡起戏→① →看戏门道,关注小吃→② →祖母看戏,女儿陪看。
17.(4分)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请以“祖母看戏,女儿陪看”一事为例(第(⑮~⑲段)任选两种表达方式,分析其各自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5分)
红花衣和日记本
残 雪
①我们家里小孩多,布票[1]远远不够用,母亲就买回一大匹极便宜的粗麻布给我们做衣服。衣服做好后,男孩子的全部用染料染成黑色,只有我的那一套没有染。我记得裤子是紫色的底子上起花朵,上衣是大红底子起绿小叶。我一点都不喜欢这种色彩搭配,觉得怪扎眼的,难看死了,可是没有别的衣穿,只能穿它们。我穿着这身衣服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马上就听到了议论。“乡下人……”女孩们说。有一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同学还特地到我跟前来问:“你怎么穿这种衣服啊?”我答不出,我的脸发烧,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②那一天,大家都不愿和我玩游戏,嫌我乡里乡气。不过毕竟是孩子,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就忘了这事,又和我玩起来了。当然,我知道她们当中有几个是从心里瞧不起我的。想想看,一个奇瘦的女孩,脸色苍白,穿着那种母亲用手工赶制的,硬邦邦红彤彤的大花衣,同样硬邦邦的紫色花裤子,那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土得掉渣了。我是不敢同人比穿的,我的最大的愿望是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一来我瘦骨伶仃,穿衣服撑不起,二来我的所有衣服全是
便宜布,母亲粗针大线缝制的,上不得台面。
③尽管样子难看,尽管从来出不了风头,尽管老师也因为我的“出身”而对我有异样的眼光,我却并不消沉,现在回想起这事来有点怪,或许是我体内超出常人的活力给了我某种自信?我总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从来没有一刻消沉过,荡秋千我能荡得最高,短跑我能跑得最快,作文我能写得最好,算术总是第一。当然我做这些事也远比别人认真,花费的劳动也比别人要多。
④老师让我们每天写日记,交给他批改。他要求我们每个人买一个正式的日记本,外面有塑料壳的那种。
⑤星期六,父母带我上街去买本子,我们来到百货店的文具柜,我看中了柜里的好几种,红的黄的,有花儿的。我激动得一颗心在胸膛里“怦怦”直跳。可是他们叫营业员拿出来翻了翻,又退回去了,说“太贵了。”我大失所望。后来又去第二家,又看了一通,还是说“太贵。”这时我已经很不高兴了,但还抱希望。第三家是大百货公司,里头什么日记本都有,简直看得眼花缭乱,我觉得那本鹅黄色的、厚厚的最合我的意。我眼巴巴地看他俩商量了很久,最后,父亲居然叫营业员拿出一个深墨绿色的,马粪纸的外壳,然后再要了一个小小的写字本,将那简易写字本往马粪纸的外壳里头一套,说:“好!这不就是日记本吗?”我站在那里,眼泪几乎就要夺眶而出!我脑海里不断地出现同学们那些花花绿绿的塑料包皮的日记本,委屈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⑥于是我就在这个日记本上写日记了。我的字迹端端正正,我几乎每隔几天就发誓,要努力锻炼自己,将自己改造成一个更好的人,当老师将全班人的笔记本放在讲台上时,我看见我的墨绿色的小本子缩在那一堆花花绿绿的豪华本里头,那么不起眼,那么害臊!
⑦当我长大起来后,再去看父亲给我买的日记本时,就发现了他深藏的一番苦心。本子的纸张十分好,一点都不是低档货;而墨绿色的外壳更是大方朴素,很有格调,确实是比那些塑料本本好看多了。我那个时候看不出,是因为我还没修炼到他那个份上吧,啊,那种压抑,不是于无形中打掉了我身上的轻浮之气吗?回想这一生,的确从未真正轻浮过,主要还是得益于老谋深算的父亲的影响吧。
⑧母亲让我穿难看的红花衣是为了省钱,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父亲给我挑日记本则是于无言中教会我什么是朴素之美。那一次的委屈刻骨铭心,是不是就因为这,我的小说里头才从来容不得花哨的形容词,也容不得轻浮呢?是不是这类原因呢?这又要追溯到潜意识里头去了。
【注释】[1]布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限购布料的凭证。
18.(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的审美眼光不及爸爸,她给我做的衣服色彩搭配太扎眼,而爸爸为我挑选的日记本大方朴素,很有格调。
B.这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真切地回忆了童年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等传统美德的赞美之情。
C.文章第⑦段“当我长大起来后”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标志,表明以下的文字是用成人的眼光对童年生活的反思。
D.文章写童年往事时,先写红花衣事件,后写日记本事件,而第⑦、⑧两段却没有与之对应,这是文章的一个败笔。
19.(4分)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1)我眼巴巴地看他俩商量了很久,最后,父亲居然叫营业员拿出一个深墨绿色的,马粪纸的外壳……(分析加点词语,对于刻画人物心理的作用)
(2)我看见我的墨绿色的小本子缩在那一堆花花绿绿的豪华本里头……(从修辞的角度,品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0.(4分)文章末尾一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1.(4分)试结合选文说说“我”成才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在你的寻梦路上,最能促使你成功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0分)
22.(3分)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
B.作为一部学术类著作,《经典常谈》追求忠于原著、尊重历史的原则,概括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不掺杂当时学界的见解。
C.《经典常谈》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D.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23.(3分)语文刘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
24.(4分)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下列古籍的阐述,挑选一本古籍推荐大家深入阅读,并说明原因。
《诗经》 《战国策》 《汉书》
五、写作(50分)
25.生命中,有很多“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这是奇妙而不经意的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生命中总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一些景,或许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请以“遇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经典
“ 谈” 经典
①《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 》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月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 》
它是中国最早的史书,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x、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pdf、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金溪县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月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