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有个,一百万是100个十万,数对表示的位置是第5列第6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将一张正方形纸依次按照图1、图2所示的方式对折,然后沿着图3中的虚线剪去,则将图3中正方形纸展开铺平后的图案是( )。
A.B.C.D.
2.玄武湖某日游客量大约13万,这一天游客量最大可能是( )。
A.135000B.129999C.134999D.130000
3.张红打印一篇文章,平均每分钟打115个字,22分钟完成了任务。下图竖式中,“甲”和“乙”都表示打的字数,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
4.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许多计算工具。若将部分计算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计算尺、算筹、电子计算器B.算筹、算盘、电子计算器
C.算盘、算筹、计算尺D.算筹、电子计算器、算盘
5.小明在文具店买了三种学习用品,分别是钢笔、笔记本和文具盒。其中钢笔最贵,花了20元;笔记本最便宜,花了10元。请你估一估,这三件商品的总价在( )元。
A.20~30B.30~40C.40~50D.50~60
6.要使A×25×10×15×8的积的末尾有6个0,A表示的数最小是( )。
A.20B.10C.100D.50
7.有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如果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搭三角形,可以搭出( )个不同的三角形。
A.5B.6C.7D.8
8.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在确定位置时,第几列一般从前往后数,第几行一般从左往右数。
②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将点A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现在的位置可表示为(5,3)。
③方阵表演时,同学们排成8行8列,张亮站在(9,3)的位置上参加表演。
④数对(x,5)和数对(y,5)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
⑤晓东的位置是(1,2),那么他同桌的位置应该是(2,2)。
A.1B.3C.4D.5
二、仔细思考,准确判断。(每题2分,共8分)
9.一百万是100个十万。( )
10.数对表示的位置是第5列第6行。( )
11.有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
12.(1)图形A虚线右边图形由左边图形经过平移得到。( )
(2)把图B向下平移2格,得到绿色图形。( )
三、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3.拧开水龙头的运动是___________现象。
14.一支钢笔12元可以写成___________;小东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可以写成___________。
15.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9,个位上的数字是4,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___。
16.已知37037×3=111111,37037×6=222222,37037×9=333333,那么37037×15=___________,37037×_________=888888。
17.学校体育组最近买了篮球和足球,购买信息如图。要求出问题必须先求出___________。
18.小华计算395-298时,先算出395-300=95。要得到正确的结果,还需再___________。
19.有长4厘米、7厘米、8厘米、12厘米的小棒各1根,从中选出3根,围成三角形,一共有_______种围法。
20.点向上平移3格后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共12分)
21.(6分)用竖式计算。
380×12= 170×60= 18×400= 500×13=
22.(6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300÷25÷4 756-152-48-56 15×16×25
五、结合实际,灵活作图。(共6分)
23.(6分)画出如图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共42分)
24.(6分)2020年,河南省和湖南省参加高考人数如下表,河南省参加高考人数比湖南省大约多多少万人?
25.(6分)丫丫家的椅子摇晃不稳,爸爸在椅子上加了一根木条,结果椅子牢固了,这是怎么回事?
26.(6分)一辆汽车大约用12小时,行完一条高速公路全程,汽车的速度是105千米/时,这条高速公路的全长大约是多少千米?
27.(6分)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减少5厘米,面积就减少40平方厘米;如果宽增加2厘米,就正好成为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建议先用铅笔面图,再解答。)
28.(6分)小军和小红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小军每分钟行52米,小红每分钟行48米。经过6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多少米?
29.(12分)如下图,一辆汽车的位置在第2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为(2,2),4小时后,汽车的位置在(12,2)。
(1)在图中分别标出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格的距离代表30千米,且汽车沿直线行驶,那么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省份
河南省
湖南省
人数
1158000
537000
参考答案
1.C
【分析】找一张正方形纸,按照图中的顺序先向上对折,再向右对折,按位置剪去画的虚线的形状,然后展开即可。
【详解】经过动手操作,这个缺口应该在正方形的中间,所以A,B肯定错误;剪的是斜切口,与正方形的边不平行,所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剪纸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折纸的方式及剪的位置进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的得到答案。
2.C
【分析】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13万,说明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这个数最大是千位上的数舍去得到,舍去的数中4是最大的,百位、十位、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9即可,因此这个数最大是134999;这个数最小是千位上的数进一得到的,进一的数中5是最小的,百位、十位、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0即可,因此最小是125000。
【详解】玄武湖某日游客量大约13万,这一天游客量最大可能是134999。
故答案为:C
【点睛】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3.C
【分析】计算115×22时,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因数,表示2个一乘115,得到230个一,即甲表示230个字。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乘第一个因数,表示2个十乘115,得到230个十,即乙表示2300个字。再比较甲乙的大小即可。
【详解】230<2300
则甲<乙。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确2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
4.B
【分析】人类从古代就是开始发明创造计算工具,算筹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到14世纪,我国发明了算盘,至今仍在使用,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又发明了计算器,所以计算工具的发展是算筹→算盘→计算器,由此求解。
【详解】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许多计算工具。若将部分计算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算筹、算盘、电子计算器。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
5.C
【分析】钢笔和笔记本一共花了20+10=30元,文具盒的价钱大于10元,小于20元,所以钢笔、笔记本和文具盒三件商品的总价大于30+10=40元,小于30+20=50元,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钢笔、笔记本和文具盒三件商品的总价大于40元,小于5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估出文具盒的价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先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出25×10×15×8的积,再根据结果来判断A是多少,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25×10×15×8
= A×(25×4)×10×(15×2)
= A×100×10×30
= A×30000
由于A×25×10×15×8的积的末尾有6个0,所以A的末尾有2个0,A最小是10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一一列举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可以围成三角形的组合有:
①2厘米、3厘米、4厘米
②2厘米、4厘米、5厘米
③2厘米、5厘米、6厘米
④3厘米、4厘米、5厘米
⑤3厘米、4厘米、6厘米
⑥3厘米、5厘米、6厘米
⑦4厘米、5厘米、6厘米
一共有7种不同的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8.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详解】①在确定位置时,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原题说法错误;
②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表示在第3列第4行,将点A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现在的位置在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5,3),原题说法正确;
③方阵表演时,同学们排成8行8列,张亮站在(9,3)的位置上参加表演,总共有8列,没有(9,3)这个位置,原题说法错误;
④数对(x,5)和数对(y,5)表示的位置都在第5行,原题说法正确;
⑤晓东的位置是(1,2),那么他同桌的位置是第2列第2行,表示为(2,2),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分析】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百万、十万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解答。
【详解】一百万是10个十万,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10.√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据此分析。
【详解】数对表示的位置是第5列第6行。
故答案为:√
【点睛】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
11.√
【分析】正方形与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根据分析只有一些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
【点睛】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这条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2. × ×
【分析】A的左、右部分的形状不一样,显然平移是办不到的,需要经过对称;B经过平移得到绿色图形,但找对应点,发现是向下平移4格。
【详解】(1)图形A虚线右边图形由左边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2)把图B向下平移4格,得到绿色图形,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点睛】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原图形上每一个点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
13.旋转
【分析】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运动。
【详解】拧开水龙头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点睛】熟练掌握旋转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12元/支 300米/分钟
【分析】单价的单位是“元/支”,速度的单位是“米/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支钢笔12元可以写成12元/支;小东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可以写成300米/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和行程问题,关键是明确单价和速度的单位的书写方法。
15.954954954
【分析】根据亿位数字是9,个位数字是4,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8,可知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18-4=14,十位数字百位数字千位数字,千位数字=18-14=4;同理求出百万位数字是4;依次类推,求出各个数位上的数,进而求出这个数。
【详解】因为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千位数字,个位数字是4;所以千位数字是4;同理,百万位数字是4;
因为亿位数字千万位数字百万位数字,亿位数字是9,百万位数字是4;
所以千万位数字是;
因为千万位数字是5,百万位数字是4;
所以十万位数字是;
同理推出万位数字是5,百位数字是9,十位数字是5;
即这个数字是954954954。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8”,已知相邻三个数位上的两个数字,即可求出第三个数字。
16.555555 24
【分析】观察这组算式,37037×3=111111,37037不变,另一个乘数3乘几,积就是111111乘几。
【详解】3×5=15,111111×5=555555;
111111×8=888888,3×8=24。
已知37037×3=111111,37037×6=222222,37037×9=333333,那么37037×15=(555555),37037×(24)=888888。
【点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17.足球有多少个
【分析】问题是求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篮球的个数已经知道,所以要求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必需先求出足球有多少个。
【详解】要求出问题必须先求出足球有多少个。
24+10=34(个)
34+24=58(个)
一共有58个。
【点睛】求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也可以先求出篮球数量的2倍,再加上10。
18.计算95+2=97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395-298时,将298看成300-2,先计算395-300,再用差加上2即可。
【详解】395-298
=395-(300-2)
=395-300+2
=95+2
=97
要得到正确的结果,还需再计算95+2=97。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运算定律的认识和掌握情况,应根据算式中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9.2/二/两
【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从4厘米开始选择不同长度的小棒,满足三边之间的关系,有几种选法就有几种围法。
【详解】4+7>8、7+8>12,选取4厘米、7厘米、8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选取7厘米、8厘米、12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一共有2种围法。
【点睛】关键是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20.
【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向上平移3格则行数加3,列不变,据此求出新的列数和行数,即可写出现在的位置。
【详解】新行数:
新列数:6
所以点向上平移3格后点的位置是。
【点睛】此题考查数对表示位置以及物体平移的方法,也可以画图分析;关键是看清是行变还是列变,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1.4560;10200;7200;65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详解】380×12=4560 170×60=10200
18×400=7200 500×13=6500
22.63;500;6000
【分析】(1)利用除法的性质,把连续除以两个数转化为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进行简算;
(2)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3)先把16拆分为4与4的乘积,再利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6300÷25÷4
=6300÷(25×4)
=6300÷100
=63
756-152-48-56
=756-56-152-48
=756-56-(152+48)
=700-200
=500
15×16×25
=15×4×4×25
=(15×4)×(4×25)
=60×100
=6000
23.见详解
【分析】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62万人
【分析】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整数的近似数,也就是去掉万位后面的尾数,对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边加上单位“万”。先求两个省高考人数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然后相减即可解答。
【详解】1158000≈116万,537000≈54万
116-54=62(万人)
答:河南省参加高考人数比湖南省大约多62万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近似数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分析】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生活中常利用三角形的这个特性来加固物体,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丫丫家的椅子摇晃不稳,爸爸在椅子上加了一根木条,结果椅子牢固了,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特性,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6.1260千米
【分析】用汽车的速度乘行驶的时间,求出行驶的路程,也就是这条高速公路的全长。
【详解】105×12=1260(千米)
答:这条高速公路的全长大约是12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7.图见详解;80平方厘米
【分析】减少的面积是长减少的5厘米与宽的积,据此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宽;宽增加2厘米后是一个正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长是宽加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原来的宽:40÷5=8(厘米)
原来的长:8+2=10(厘米)
8×10=80(平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宽,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200米
【分析】由题意可得,两人第二次相遇时,路程和为3个桥长,先算出两人第二次相遇时的总路程,再除以3即可。
【详解】(52+48)×6÷3
=100×6÷3
=600÷3
=200(米)
答:这座桥长200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相遇问题的应用,关键是明确两人的总路程和桥长的关系即可。
29.(1)见详解
(2)75千米
【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完成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用每格的距离×格数,求出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行驶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如图:
(2)30×10÷4
=300÷4
=75(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数对找位置,以及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解答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冲刺卷】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真题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冲刺卷】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真题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真题模拟测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