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选择,判断,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新能源是指 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
    2.(2分)花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 上形成花的图像, 把这一信号传递给大脑,使人看到了美丽的花。
    3.(1分)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 。
    4.(1分)地球上的有些资源是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5.(2分) 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 相当于照相机里的镜头。
    6.(1分)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食物的刺激,通过 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
    7.(2分)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应少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多开发利用新能源。太阳能、 和 等都是新能源。
    二、选择(20分)
    8.(2分)“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味觉
    C.听觉和视觉
    9.(2分)近视眼看不清( )的物体。
    A.远处B.近处C.黑暗
    10.(2分)汽车使用的汽油,其来源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
    11.(2分)根据下面( )可以推断出煤是由古代植物变化形成的。
    A.煤大多数是黑色或褐色的,而煤燃烧后也是这种颜色
    B.煤块里会发现植物的枝叶或树干的痕迹
    C.敲打煤块,很容易开裂
    12.(2分)下列不属于皮肤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玲玲运动后出汗
    B.小刚手臂上有一颗痣
    C.小华被蚊子叮咬后有“红包”
    13.(2分)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中,盲人是靠( )来感知象的形状。
    A.听觉B.嗅觉C.触觉
    14.(2分)身体( )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较高。
    A.指尖B.手背C.手肘
    15.(2分)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身体胖胖的,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层,而生活中热带的沙漠狐的皮毛却很少,身体也很矫健,这说明( )
    A.生物会适应环境B.生物会依赖环境
    C.生物会影响环境
    16.(2分)下面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地热能B.天然气C.石油
    17.(2分)下列关于我国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举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政策
    B.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
    C.新能源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可随意使用,不用节约
    三、判断(10分)
    18.(1分)煤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19.(1分)嗅柠檬的同时吃葡萄,会感受到葡萄和柠檬的混合味道。
    20.(1分)给植物分类时,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21.(1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资源和广阔空间。
    22.(1分)在不了解物体是什么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23.(1分)为了保护听力,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
    24.(1分)在炎热的沙漠中生存的狼,毛皮都非常厚。
    25.(1分)就人体而言,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相同。
    26.(1分)常掏耳朵是一种不良的行为。
    27.(1分)很多环境变化是由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
    四、实验探究(10分)
    28.(10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探究活动。
    (1)实验中,用屏幕模拟 ,用凸透镜模拟 ,屏幕和凸透镜相当于人的眼睛。
    (2)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本次实验适宜在光线 (选填“强”或“弱”)的环境下完成。
    (3)当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后,小明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则发现纸屏上的像变得 ;后来,他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 的像。
    A.清晰
    B.模糊
    (4)当凸度大时,能“看清” 的物体;凸度小时,能“看清” 的物体。
    A.远处
    B.近处
    (5)为了预防近视我们可以怎么做?(至少2条)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10分)
    1.【解答】人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核聚变能等。
    故答案为:传统能源。
    2.【解答】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视神经把这一信号传递给大脑,使人看到了周围美丽的世界。
    故答案为:视网膜;视神经。
    3.【解答】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故答案为:鼓膜。
    4.【解答】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其储量是有限的,这些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因此称为不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资源。
    5.【解答】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瞳孔的口径可以缩小或放大,控制进入瞳孔的光量。晶状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故答案为:瞳孔;晶状体。
    6.【解答】人体有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和皮肤(手),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
    故答案为:味觉神经。
    7.【解答】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核聚变能等.
    故答案为:地热能;风能。
    二、选择(20分)
    8.【解答】人体感知环境的能力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被吸入鼻腔,嗅细胞受到气味的刺激,通过嗅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闻到了气味。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听觉和味觉。
    故选:B。
    9.【解答】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疲劳失去调节能力。近视是指眼睛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大多是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所造成。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10.【解答】目前,大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汽油的来源是石油。
    故选:B。
    11.【解答】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所以煤块里会发现植物的枝叶或树干的痕迹,可以推断出煤是由古代植物变化形成的。
    故选:B。
    12.【解答】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玲玲运动后出汗、小华被蚊子叮咬后有“红包”属于皮肤对刺激作出反应;小刚手臂上有一颗痣不属于皮肤对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B。
    13.【解答】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器官传递信息。盲人摸象是通过皮肤的触摸来获取大象的信息,是靠触觉来感知象的形状。
    故选:C。
    14.【解答】通过用笔尖测试神经的敏感性的实验可知,触碰手背、肘关节外的皮肤等能够感受到一个笔尖,而手指可以感受到两个笔尖。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分布多的部位相对敏感一点;分布少的部位,敏感性差一点。所以身体指尖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较高。
    故选:A。
    15.【解答】大多数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动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身体胖胖的,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层,而生活中热带的沙漠狐的皮毛却很少,身体也很矫健,这说明生物会适应环境。
    故选:A。
    16.【解答】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天然气和石油属于常规能源。
    故选:A。
    17.【解答】A、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政策,选项观点正确;
    B、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举措,选项观点正确;
    C、有些新能源对环境有影响,如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所以也不可随意使用,要节约,选项观点错误。
    故选:C。
    三、判断(10分)
    18.【解答】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能造成空气的污染物,煤的不充分燃烧还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所以煤不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19.【解答】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和味觉是相通的。人的嗅觉是靠鼻子去闻,味觉是靠舌头去尝,但因为我们的嗅觉和味觉相通,所以对食物的总体感受之中,不足25%是舌头品尝出来的,有超过75%感受都来自于嗅觉。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食物的风味,大部分其实是由嗅觉来感受的。嗅柠檬的同时吃葡萄,会感受到葡萄和柠檬的混合味道,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0.【解答】根据植物茎的特点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生长环境不同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等,所以给植物分类时,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可能不同,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1.【解答】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包括能量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资源和广阔空间。
    故答案为:√。
    22.【解答】人体有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和皮肤(手),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在不了解物体是什么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
    故答案为:√。
    23.【解答】长时间戴耳塞听音乐会伤害我们的耳朵,我们不应该长时间塞耳塞听音乐。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4.【解答】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炎热的沙漠中生存的狼,毛皮都比较薄。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25.【解答】通过用笔尖测试神经的敏感性的实验可知,触碰手背、肘关节外的皮肤等能够感受到一个笔尖,而手指可以感受到两个笔尖。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分布多的部位相对敏感一点;分布少的部位,敏感性差一点。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26.【解答】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我们平时要注意对听力的保护。用硬物掏耳道容易造成耳道损伤,感染影响耳部健康,得中耳炎,且会戳破鼓膜,影响听力。
    故答案为:√。
    27.【解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变得更加突出。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家庭污染等。所以很多环境变化是由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
    故答案为:√。
    四、实验探究(10分)
    28.【解答】(1)人的眼睛是有晶状体、瞳孔、视网膜、视神经组成。实验中,用屏幕模拟人的眼睛的视网膜,用凸透镜模拟于人的眼睛的晶状体。
    (2)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形成一条直线,调整凸透镜与纸屏之间的距离,在纸屏上会形成蜡烛倒立的实像。本次实验适宜在光线弱的环境下完成,减少其他光源的干扰,实验效果更好。
    (3)当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后,小明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则发现纸屏上的像变得更小;后来,他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蜡烛的实像。
    (4)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当凸透镜的凸度变大时,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当凸透镜的凸度变小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5)预防近视的方法有:用眼看书时间不要过长,按时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强光下看书;不在公交车上看书。
    故答案为:(1)视网膜;晶状体。
    (2)倒立;弱。
    (3)更小;A。
    (4)B;A。
    (5)用眼看书时间不要过长,按时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强光下看书。

    相关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共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共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