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
    A. 蛋白质、糖类B. 水、糖类C. 水、蛋白质D. 蛋白质、脂肪
    【答案】A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 小丽的妈妈经常给她买钙片吃,但是医院体检时医生还是说小丽有缺钙。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 缺维生素AB. 缺维生素DC. 缺含铁的无机盐D. 缺含碘的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详解】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A错误。
    B.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肝脏、鸡蛋、鱼肝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故小丽缺钙的原因可能是缺维生素D,B正确。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D错误。
    故选B。
    3. 将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相同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褪色为止,所用果汁滴数如下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越少,表明维生素C含量越高,滴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含量越低。
    【详解】“用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同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从表格中看出滴加的乙最少2滴,所以,维生素含量最高的水果是乙,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B. 唾液腺、肝脏、胆囊、胰腺属于消化道外消化腺
    C. 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D.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对多种物质的消化都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详解】A.在消化道中胃是最膨大的部分,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A正确。
    B.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胆囊不属于消化腺,B错误。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C错误。
    D.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D错误。
    故选A。
    5. 如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 ②③中都只含有一种酶,但酶的种类不同
    C. ③④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D. X表示大肠,是a、b、c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解析】
    【分析】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①是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不是分解为a葡萄糖,故A错误。
    B.③胆汁中不含消化酶,故B错误。
    C.④和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③是胆汁,因此③、④和⑤发挥消化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故C正确。
    D.X表示小肠,是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故D错误。
    故选C。
    6. 从合理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的制订科学合理的是( )
    A. 辣条、可乐、火腿肠、米饭B. 鸡腿汉堡、油炸薯条、可乐
    C. 豆角烧肉、香菇青菜、米饭、水果D. 炸鸡翅、肉串、牛奶、面包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详解】A.“辣条、可乐、火腿肠、米饭”中富含蛋白质、糖类,但缺少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谱设计不够科学,A错误。
    B.“鸡腿汉堡、油炸薯条、可乐”富含蛋白质、脂肪等,但缺少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谱设计不够科学,B错误。
    C.“豆角烧肉、香菇青菜、米饭、水果”包含了糖类、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齐全,搭配合理,C正确。
    D.“炸鸡翅、肉串、牛奶、面包”富含蛋白质、糖类,但缺少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谱设计不够科学,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
    B.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 咽既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
    D. 喉内有声带,是发出声音的部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详解】A.气管和支气管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 A错误。
    B.呼吸道都有骨或“C”软骨作支架,把气管支撑起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B正确。
    C.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可见咽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C正确。
    D.喉除了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外,还是发声的器官,因为喉内有声带,D正确。
    故选A。
    8.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水而亡,生命之花未开先衰,让人痛心。溺水而亡的原因是( )
    A. 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影响了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使氧气无法在血液中运输
    D. 影响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
    【详解】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c>a>bB. a>b>c
    C. a>c>bD. b>c>a
    【答案】B
    【解析】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呼吸的原理。
    【详解】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膈肌也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体积增大,胸廓内的气压小于肺内压,肺就随着扩张。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面的气体就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故选B。
    10.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
    ①数量多 ②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③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
    【详解】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下表是某人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
    B. 人体内组织细胞中的氧浓度大于21%,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03%
    C.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被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
    D. 呼出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由肺泡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
    【详解】A.氮气不参加呼吸作用,不属于代谢废物,A错误。
    B.人体吸入气体的气体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所以人体内组织细胞中的氧浓度小于21%,二氧化碳浓度大于0.03%,B错误。
    C.从表中可以看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是因为外界气体进入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全身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C正确。
    D.全身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D错误。
    故选C。
    12. 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定花生种子的热价,下列有关叙述不科学的是( )
    A. 可以通过花生种子燃烧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计算其热价
    B. 通过实验测得的热价一般会大于花生种子的真实热价
    C. 实验过程中,花生种子的燃烧必须充分
    D. 该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
    【答案】B
    【解析】
    【分析】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详解】A.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可以通过花生种子燃烧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计算其热价,A正确。
    B.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食物燃烧不充分,有些热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加热过程中试管也吸收一部分热量等,多种原因导致测得的食物热价一般比实际热价低,B错误。
    C.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否则会导致数据偏低,C正确。
    D.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没有必要作出假设,D正确。
    故选B。
    13. 下列有关人工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工呼吸是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用外力帮助患者恢复呼吸的一种急救措施
    B. 人工呼吸的频率大约在每分钟16-18次左右
    C. 口对口吹气时,应该捏住被救者鼻孔
    D. 人工呼吸适合于煤气中毒、溺水、触电等突然停止呼吸的患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详解】A.人工呼吸不是气体扩散的原理,而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外力帮助患者恢复呼吸的一种急救措施,A错误。
    B.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B正确。
    C.在口对口吹气时,应该捏住被救者鼻孔,保证气体进入气管,C正确。
    D.人工呼吸是常见的一种急救措施,适合于煤气中毒、溺水、触电等突然停止呼吸的患者,D正确。
    故选A。
    14.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B. 细胞②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C. 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 细胞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有可能身体有了炎症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详解】A.细胞①是红细胞,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的是③血小板,A错误。
    B.细胞②是白细胞,有细胞核,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细胞③是血小板,无细胞核,不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B错误。
    C.细胞③是血小板,细胞②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呈现红色,C错误。
    D.细胞②是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如果②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有可能是因为身体有了炎症,D正确。
    故选D。
    15. 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图乙为显微镜下的视野,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湿棉絮的作用是保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B. ①是小动脉
    C. ②内的血流速度最慢
    D. ③内流动脉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乙中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详解】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故A正确。
    BCD.由分析可知,①是动脉、②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③小鱼尾鳍静脉,其流静脉血,故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6. 如图中C处受伤,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下列有关受伤血管及止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动脉,在A处止血
    B. 属于静脉,在A处止血
    C. 属于静脉,在B处止血
    D. 属于毛细血管,消毒即可
    【答案】C
    【解析】
    【分析】(1)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因此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静脉受伤出血时,在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
    【详解】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C为静脉受伤出血时,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故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B远心端压迫止血,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 如图是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内血液回流到右心房
    B. ②中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C. ③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D. 从④往心脏内注水,将从②流出来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左心室、B右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①上、下腔静脉、②主动脉、③肺动脉、④肺静脉。
    【详解】A.①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接,通过体循环血液从上、下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故A正确。
    B.②主动脉与左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存在,故B错误。
    C.③是肺动脉,在肺循环过程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故C正确。
    D.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向④肺静脉内注水,水经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则水将从②主动脉流出,故D正确。
    故选B。
    18.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能完成各项复杂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呼吸道覆盖黏膜,其内分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能够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B. 肾小管很长,壁薄,有利于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
    C. 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输送氧气
    D. 小肠内含有大量的消化液,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是不同的,比如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
    【详解】A.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保证了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A正确。
    B.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肾小管很长,肾小管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对葡萄糖等物质进行重吸收,B正确。
    C.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
    D.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多种物质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没有直接的关系,D错误。
    故选D。
    19. 图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可能是
    A. 肺B. 脑C. 肾D. 小肠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血液循环过程中各种物质变化的特点来解答此题。
    【详解】血液流经肺部后,由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A不符合题意。血液流经脑组织时,脑部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和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血液流经脑部后,氧气与葡萄糖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与图中所示相对含量变化相符合,B符合题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的含量应减少,C不符合题意;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应增多,D不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血液循环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
    20.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详解】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其中①③都是单向箭头,④是双向箭头,②在中央,把其它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可知,①的箭头指向体内,人体通过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到②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运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③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由②循环系统运到③泌尿系统排出;④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②循环系统运到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因此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故选D。
    【点睛】理解人体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各系统的主要功能,结合图形分析即可作答。
    21. 下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 血液、肾小球B. 原尿、肾小囊
    C. 原尿、肾小管D. 尿液、肾小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图中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集合管。
    【详解】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B内的液体是原尿。因此A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
    故选C。
    22.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 尿液排出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C. ③是膀胱,能够暂时贮存尿液
    D. 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分在②处被重吸收回血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详解】A.①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A正确。
    B.①肾脏形成的尿液,会经②输尿管流入③膀胱中暂时储存起来。只有当③膀胱内的尿液存到一定量时,人才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将尿液经④尿道排出体外。人体排尿,不但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B正确。
    C.③是膀胱,能够暂时贮存尿液,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歇的,C正确。
    D.尿的形成包括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过程。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而进入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回到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构成了尿液。②输尿管能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D错误。
    故选D。
    23. 下列关于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属于上皮组织
    B.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C. 皮试时感到疼痛,说明针刺到真皮层
    D. 皮肤具有排汗功能,是人体的一条排泄途径
    【答案】A
    【解析】
    【分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是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生发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详解】A.皮肤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成,A错误。
    B.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B正确。
    C.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表皮里没有血管,真皮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皮试时感到疼痛,说明针刺到真皮层,C正确。
    D.皮肤内有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因此,皮肤有调节体温和排汗的功能,排汗是人体排泄的一条途径,D正确。
    故选A。
    24. 皮肤中与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是
    A. 汗腺和表皮B. 毛发和皮脂腺C. 毛发和表皮D. 汗腺和真皮血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总之,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
    故选D。
    25. “关爱生命,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增加心脏负担
    B. 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时,应立即将病人扶起并移至安全处
    C. 遇到溺水停止呼吸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电话
    D. 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应均衡饮食,不吸烟,不酗酒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娱乐习惯、参加社会活动的习惯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均衡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戒烟限酒等。如果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A.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尼古丁能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增加心脏负担,A正确。
    B.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能立即将病人扶起并移动,防止发生二次伤害,B错误。
    C.遇到溺水停止呼吸者,正确的应急措施包括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拨打“120”电话,C正确。
    D.长期酗酒、吸烟或食用过多油脂类食物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戒烟、限酒或均衡饮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因此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应均衡饮食,不吸烟,不酗酒,D正确。
    故选B。
    二、简答题(共7个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图甲是淀粉、蛋白质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变化示意图,图乙是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图丙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过程是__________,②过程是__________。
    (2)过程①②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其内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
    (3)图甲中蛋白质的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物质b是__________。
    (4)图丙中能观察到小肠壁内表面有许多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答案】(1) ①. 食物的消化 ②. 营养物质的吸收
    (2) ①. D ②. 小肠 ③. 胆汁、胰液和肠液
    (3) ① B、D ②. 氨基酸
    (4)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解析】
    【分析】图甲中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图乙中A是肝脏,B是胃,C是大肠,D是小肠,E是肛门。图丙中表示皱襞和小肠绒毛。
    【小问1详解】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需要在消化道内分解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过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因此,图甲中的①过程是食物的消化,②过程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问2详解】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可知, 过程①②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D小肠,其内含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其中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内,胰液是由胰腺分泌,通过胰管输送到小肠内,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
    【小问3详解】
    通过(2)分析可知,图甲中蛋白质的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乙中的B胃和D小肠,物质b是氨基酸。
    【小问4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因此,图丙中能观察到小肠壁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27. 图A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B是模拟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1、2、3、4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B所示的实验装置中,1模拟的是__________,4模拟的是__________。
    (2)图A中,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__(吸气/呼气)时肺内气压变化,与图B中的_________图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状态。
    (3)图A中,表示吸气结束瞬间的是__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1) ①. 气管 ②. 膈##膈肌
    (2) ①. 呼气 ②. 乙 ③. 舒张
    (3) ①. B ②. 等于
    【解析】
    【分析】图AA点表示吸气开始的起点,B点表示吸气完了的瞬间,C点表示呼气完了的瞬间;图B中,1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2钟罩代表的是胸廓,3小气球代表的是肺,4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
    【小问1详解】
    图B中1表示气管、2表示胸廓、3表示肺、4表示膈肌。
    【小问2详解】
    图A中曲线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表示呼气。图B中乙图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小问3详解】
    图A的A点表示吸气开始的起点,B点表示吸气完了的瞬间。B点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28. 下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二是肺泡的结构模式图(a、b、c、d表示相关气体),图三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结构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a是__________,进入血液后,主要由__________运输。图二中的血液由4端流到5端时,血液变成__________(动脉血/静脉血)。
    (3)图三中,过程2和3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4)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它从血液中获得氧气和养料后进行__________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
    【答案】(1) ①. 5 ②. 肺
    (2) ① 二氧化碳 ②. 血浆 ③. 动脉血
    (3)气体扩散作用 (4) ①. 组织细胞 ②. 呼吸作用
    【解析】
    【分析】(1)图一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图一中,1鼻腔、2咽、3喉、4气管和5肺。(2)图二是肺泡的结构图,图二中a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气体是氧气。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4肺动脉,5肺静脉。(3)图三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中,1肺的通气,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小问1详解】
    图一中,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5肺两部分,其中5肺是最重要的呼吸器官。
    【小问2详解】
    图二中,[a]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二氧化碳主要靠血浆运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a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b氧气扩散到血液,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血液变成含氧量高的动脉血。
    【小问3详解】
    过程2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原理都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小问4详解】
    参与新陈代谢的系统主要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水等新陈代谢的废物。消化系统能吸收有机物,供新陈代谢利用。氧气和有机物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分解,循环系统也运输新陈代谢的废物。泌尿系统能排出水、无机盐、尿酸、尿素等新陈代谢的废物。所以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组织细胞。它从血液中获得氧气和养料后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
    29.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示意图,A~D代表心脏四腔,①~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______(填字母);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______(填序号)。
    (2)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3)请用图中的字母、序号、文字和箭头表示肺循环途径:_____。
    (4)某人患肠炎,若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药物到达患处需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是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答案】(1) ①. B ②. ②③
    (2) ①. 房室瓣 ②. 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3)D→②→毛细血管网甲→①→A
    (4) ①. C ②. 右心房 ③. C→D→A→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等方面的知识,图中所示结构: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④主动脉,毛细血管网甲表示肺部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乙表示全身各部毛细血管。
    【小问1详解】
    心脏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泵血最远,因此图中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B。动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多少,含氧多,颜色鲜红为动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为静脉血,氧气从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流向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再流向左心室,流向主动脉,此时的血液均为含氧多的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后,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被消耗,因此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再流向右心房,流向右心室,流向肺动脉。因此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
    小问2详解】
    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因此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小问3详解】
    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用图中的字母、序号、文字和箭头表示肺循环途径:D→②→毛细血管网甲→①→A。
    【小问4详解】
    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药物从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流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毛细血管,因此某人患肠炎,若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C右心房,药物到达患处需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C→D→A→B。
    30. 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从图中不同部位抽取液体分别为样品A、B、C,其成分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由图中_______(填序号)组成。
    (2)表中样品A是__________,抽取部位是[___]__________;样品A与血液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
    (3)表中样品B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某人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发生了病变。
    (4)人体通过排尿能够排出体内代谢废物,还可以调节体内________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答案】(1) ①. 肾单位 ②. ②④⑤
    (2) ①. 原尿 ②. ⑤ ③. 肾小囊腔 ④. 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 ①. 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 ②. ② ③. 肾小球
    (4)水和无机盐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出球小动脉,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囊。
    【小问1详解】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所以,图中②肾小球,④肾小管,⑤肾小囊合称肾单位。
    【小问2详解】
    样品A蛋白质含量少且含有葡萄糖,所以,A代表原尿,在⑤肾小囊中抽取。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原尿和血液的区别是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但是都含有葡萄糖。
    【小问3详解】
    样品B无蛋白质、尿素含量较高,所以,B代表尿液。不含蛋白质的是因为在④肾小管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回到血液中。如果某人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是②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小问4详解】
    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31.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活动共设计了______组对照实验。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试管进行对照。
    (3)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时,为什么将1、2、3号试管放在37℃水中?________。
    (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答案】(1) ①. 3 ②.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1、4 (3) ①. 1 ②. 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4)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37℃接近人的体温,酶的活性旺盛
    (5)细嚼慢咽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小问1详解】
    本实验有3组对照试验:1和2对照,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1和3对照,变量是唾液;1和4对照,变量是温度。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故探究的问题是唾液是否影响淀粉的消化?
    【小问2详解】
    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1、4试管进行对照,1号试管在37℃的环境中,4号试管在0℃的环境中。
    【小问3详解】
    预测实验现象,只有1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唾液(唾液淀粉酶)把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3号试管里的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4号温度太低,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不能将淀粉完全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
    【小问4详解】
    37℃最接近人体的温度,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消化能力最强。
    【小问5详解】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我们在日常进餐是要注意细嚼慢咽。如果人在进食时,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胃和小肠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胃肠疾病。故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
    32. 酷酒对人体有危害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探究不同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在室温条件下,选用12只大小、营养状况一致的成年水蚤做如下实验:
    步骤一: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取平均值,设为A组数据;
    步骤二:将3只水蚤分别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取平均值,设为B组数据;
    步骤三:用同样的方法,又依次观察并记录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中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取平均值,分别设为C、D、E组数据。得到相关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组,实验中要选大小、营养状况一致的成年水蚤,这样做可以保证______,便于结果分析。
    (3)实验中每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在一定的酒精浓度范围内,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而____(加快/减慢)。由此得出结论:在一定的酒精浓度范围内,酒精对水蚤心率有______(促进/抑制)作用。
    【答案】(1)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2) ①. 酒精浓度 ②. A ③. 变量唯一
    (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4) ①. 减慢 ②. 抑制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 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是:不同酒精浓度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小问2详解】
    A组没对实验条件进行处理,水蚤处于清水当中的自然状态下,是对照组;B、C、D、E组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人为控制,改变酒精的浓度,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是单一变量:即酒精的浓度。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酒精浓度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酒精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即在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
    【小问3详解】
    为减少实验的误差、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要进行多次实验,而且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取平均值。
    【小问4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酒精溶液的浓度分别是(清水) 0、5%、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24、21、17、0 ( 死亡)。表明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减慢,直至死亡。由此得出结论:在一定的酒精浓度范围内,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果蔬




    果蔬滴数
    10
    2
    8
    5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主要成分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98
    96
    90
    蛋白质
    0.03
    0
    8
    葡萄糖
    0.1
    0
    0.1
    无机盐
    0.72
    1.1
    0.72
    尿素
    0.03
    18
    0.03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
    水浴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2
    馒头块+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4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0℃
    实验组别
    A
    B
    C
    D
    E
    酒精体积分数(%)
    0
    5
    10
    15
    20
    10秒内的心跳次数
    33
    24
    21
    17
    0

    相关试卷

    20,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2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