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72625/1-17144358635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72625/1-17144358636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72625/1-17144358636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72625/0-17144358605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72625/0-17144358606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72625/0-1714435860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我国水土资源空间配比不均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水土资源占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水少地多B. 南方地区水土配比均衡
C. 青藏地区耕地面积广D. 西北地区水资源丰富
2. 北方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
A. 河谷农业B. 绿洲农业C. 旱作农业D. 水田农业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北方地区水资源占比16%,耕地资源占比56%,水少地多,A选项正确;南方水资源占比多于耕地资源,配比不均衡,排除B选项;青藏地区耕地资源只占2%,耕地面积不广,排除C选项;西北地区水资源只占8%,不丰富,排除D选项。故选A。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北方地区农业为旱作农业。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排除A选项;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排除B选项;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排除D选项。故选C。
【点睛】水资源短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会造成作物的减产,工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会导致工业生产无法继续甚至停产。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下图为我国部分农业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农业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地形B. 行政C. 气候D. 人口密度
4. 草原牧区在开发利中,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B. 水土流失加剧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资源枯竭
5. 关于图中①、②两条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同时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B. ①线以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湿热
C. ②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
D. ②线东侧多外流河和咸水湖
【答案】3. C 4. A 5. B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以水田农业区为主;北方地区年降水量为400毫米至800毫米,主要为旱地农业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部分为草原放牧区;因此,图示农业区划分的依据是气候,C正确;图示农业区的划分不是以地形、行政和人口密度为划分依据的,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草原牧区在开发利用中,可能因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A正确;草原牧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土流失问题不突出,排除B;生物多样性减少不是草原牧区开发利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排除C;草原牧区开发利用与资源枯竭无关,排除D。故选A。
【5题详解】
图中①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该线以南为南方地区,气候湿热,A错,B对;②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侧多外流河和淡水湖,CD错。故选B。
【点睛】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我们要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目前世界上有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三个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中国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要建成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有( )
①人口密度大,消费市场广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澳门建设用地多④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⑤地处沿海,交通优势明显
A. ①④⑤B. ①②③C. ②④⑤D. ②③⑤
7. “黑灯工厂”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加工、运输、检测,无须人工操作,可以关闭工厂作业区的灯光,完全交给机器进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普及“黑灯工厂”,主要依靠的是( )
A. 矿产丰富B. 科技创新C. 交通便利D. 人口稠密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粤港澳大亚湾人口众多,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①正确;港澳地区矿产资源贫乏,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发挥内地资源优势,②错误;澳门地狭人稠,建设用地紧张,③错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完全可以给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地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④正确;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沿海,拥有完善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物流网络,交通优势明显,⑤正确。①④⑤正确,故选A。
【7题详解】
“黑灯工厂”是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这是高新技术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普及“黑灯工厂”,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创新,与矿产资源、交通便利和人口稠密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读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有关东北三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
B. 有新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C. 东北地区被称为“白山黑水”
D. 土地资源较少、土壤贫瘠,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9. 东北地区地表结构的大致特点是( )
A.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 两山夹一川
C. 山环水绕,呈半环状的三带D. 沟壑纵横
10. 东北平原经过50多年大面积开荒,耕地面积扩大了,但是湿地面积锐减,针对此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利用湿地的水土条件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D. 退耕还湿,退耕还湖
11. 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
A. 廉价劳动力资源B. 发达的水运条件
C. 先进的高科技条件D. 丰富的矿产资源
12. 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 辽中南工业基地
C. 京津唐工业基地D.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3. 哈尔滨近年冬季旅游火爆的原因有( )
①独特的冰雪文化②热情的服务态度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当地旅游政策的支持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8. D 9. C 10. C 11. D 12. B 13. B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东北三省包括黑、吉、辽三个省区,A正确;有新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B正确;东北地区被称为“白山黑水”,C正确;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地肥沃,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D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大致山环水绕,呈半环状的三带,C正确;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A错误;山西省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B错误;沟壑纵横是指黄土高原,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湿地面积锐减,针对此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有对退化和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退耕还湖,ABD正确;利用湿地的水土条件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不合理,会进一步破坏湿地环境,湿地进一步减少,C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这里也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直以来以重工业著名,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石油等资源,对发展重工业十分有利,D正确;该区域的人口不是十分密集,所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不是有利条件,A错误;“先进的高科技条件”是以北京、上海为中心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C错误;这里除海运便利外,河运不发达,交通上主要依靠铁路运输,B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位于东北三省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故选B。
【13题详解】
哈尔滨冬季旅游火爆的原因有独特的冰雪文化,热情的服务态度和当地旅游政策的支持,①②④正确;丰富的石油资源,不是火爆的原因,③错误;故选B。
【点睛】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吉林省会长春,辽宁省会沈阳。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工业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于斯为盛,惟楚有材”。湖南钟灵毓秀的环境孕育了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株潭城市群,有“一江联三市,三足鼎立”之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
B. 由长沙、珠海、湘潭三市组成,呈三足鼎立之势
C. 长株潭一体化不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城市的优势,阻碍经济的发展
D. 城市群内三个核心城市彼此相距很近,发展特点相同
15. 长株潭城市群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为纽带,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要将长株潭建设成为高效能和生态型的城市群,以下举措合理的是( )
A. 相互模仿、借鉴,消除城市产业差别
B. 将三市间的绿地改建为住宅区和工业区
C. 建立统一的公交、通信系统,整合观光旅游项目
D. 鼓励购买和使用私家车,解决三市间交通困难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长株潭城市位于湖南省的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由长沙、株洲、湘潭这三个城市组成,三个城市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A正确,B错误;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能够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促进城市发展,C错误;长株潭三市彼此相距很近,自然地理条件也差不多,却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 长株潭城市群是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 这三个城市应加强一体化建设, 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如建立统一的公交、通讯系统,整合观光旅游项目等是有效合理的措施,C正确;“消除城市产业差别”、“将三市间的绿地改建为住宅区和工业区”、“鼓励购买和使用私家车”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ABD错误。故选C。
【点睛】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的桥梁地带,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以省内最大河流为湘江,而简称“湘”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地,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三座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之间的交通日益多样化,居民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关于北京市自然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B.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C.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D.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南部
17.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提出,以故宫为中心,保护中轴线的传统风貌,这凸显出北京是全国的( )
A. 文化中心B. 政治中心
C. 科技创新中心D. 国际交往中心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分析,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A错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B正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保护中轴线传统风貌特色,这说明北京是文化中心的职能,A正确;故选A。
【点睛】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漫长的历史岁月 ,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保留了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北京的地形对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①②③三地降水分布特点是( )
A. 自东向西递增B. 自东向西递减
C. ①③两地降水多,②地降水少D. ①③两地降水少,②地降水多
19. 影响该地区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B. 地形C. 纬度位置D. 人类活动
20.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深居内陆,加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②①③D. ①③②
【答案】18. B 19. A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图例可知,①地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②地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③地降水量在50毫米200毫米之间,据此可知,图中①、②、③三地降水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递减,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可见影响该地区降水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0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是由于②深居内陆,加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西北地区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西北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年降水量自东向西越来越少,导致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的变化。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是因为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脉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二、综合题(共4题,除第23题第1小题为2分,其他每空1分,共30分)。
21. 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过冬成为新潮。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省三亚市。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平均入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
(2)我国东部各地入冬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其入冬时间分布规律为______。
(3)“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经过______铁路线到达北京,再一路南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抵达湛江后乘船横渡琼州海峡,最终到达三亚市。
【答案】(1)南方 (2) ①. 纬度因素 ②. 自北向南推迟
(3) ①. 京哈 ②. 秦岭 ③. 淮河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平均入冬时间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问题,涉及我国的气温分布及影响因素、主要铁路运输线、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我国分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由图可知,全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
【小问2详解】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的分布规律大致自北向南延迟。
【小问3详解】
“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经过连接北京和哈尔滨的京哈铁路线到达北京,再一路南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即秦岭—淮河一线,由北方地区到达南方地区,抵达湛江后乘船横渡琼州海峡,最终到达三亚市。
2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合农业生产。左图为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右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
(1)我国第一大经济中心城市A的简称为______。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铁路线B______连接了长江三角洲和______工业区,两个工业区都是沿铁路、沿海分布。
(3)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______。(一点即可)
(4)长江三角洲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其发展种植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发达的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______(一点即可)。
【答案】(1)沪 (2) ①. 京沪线 ②. 京津唐 (3)矿产资源匮乏
(4) ①. 水稻 ②. 雨热同期 ③. 提供充足原料、提供工业产品的消费市场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和长江三角洲略图为材料,考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城市以及主要的铁路干线等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知识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第一大经济中心城市A是地处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市,简称为沪。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铁路线B是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线,该铁路线连接了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和北京所在的京津唐工业区
【小问3详解】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严重不足,需要从外地调入。
【小问4详解】
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发展种植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发达的农业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工具器械,这又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消费市场。
23. 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社团去拉萨研学。他们先飞抵西宁,再沿青藏铁路到达拉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研学日记节选。
节选(一):“出发之前要准备好羽绒服、防晒霜、氧气袋、遮阳帽……”。
节选(二):“……列车飞速前进,望向窗外,远处是高大连绵的雪山,近处的草原上,牛羊三五成群悠闲地吃着草……”。
节选(三):“研学导师告诉我们,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它东起成都,西达拉萨,穿越崇山峻岭,工程建设难度比青藏铁路还要大呢,又是我国一个超级工程!”。
材料二 青藏地区示意图(下左图)和拉萨、成都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下右图)及位置海拔表(下表)。
(1)结合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说明需要携带羽绒服、防晒霜的原因是:______。
(2)在甲处列车穿越了长江的发源地______山脉,在青藏地区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______(牲畜)。
(3)分析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______(列举一例即可)。
(4)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河谷地带的首要原因是( )
A.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B. 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
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 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5)据图可知拉萨、成都两地各月气温差异均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两地所在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也有很大不同,拉萨所在地区主要发展______;成都所在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__。
【答案】(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2) ①. 唐古拉 ②. 牦牛
(3)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穿越崇山峻岭和许多河流;地质条件更复杂,自然灾害更频繁 (4)B
(5) ①. 地形因素 ②. 畜牧业 ③. 水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青藏地区示意图和拉萨、成都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特有畜种、长江发源地、西藏城市分布及原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紫外线强,进藏游客需要携带羽绒服、防晒霜、氧气瓶等。
【小问2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沿着青藏铁路,列车穿越了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该山脉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游客可见到当地的牦牛,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
【小问3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从成都到拉萨,要经过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山河相间,地形复杂,沿线地势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更频发,因此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
【小问4详解】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一般分布在河谷地区,最有利的条件就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较为充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拉萨、成都纬度大致相同,气温差异大与地形地势有关,成都海拔约500米,拉萨海拔3650米,远远高于成都,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两地所在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也有很大不同,拉萨所在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畜牧业;成都所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发展水田农业。
24.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填空。
(1)B、D两处,表示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是_______。和D特别行政区相邻的我国的经济特区②是________。
(2)与港澳相邻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______,其行政中心C是_______市,④是我国一条重要的纵向铁路干线,它是_______线。
(3)香港地狭人稠,其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最主要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
(4)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下列选项,不属于香港优势条件的是_______。
A. 雄厚的资金B. 发达的信息技术
C. 众多的劳动力资源D. 先进的管理经验
【答案】(1) ①. B ②. 珠海
(2) ①. 粤 ②. 广州 ③. 京广
(3)上天下海 (4)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略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城市,填海造陆,和祖国内地的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香港、澳门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表示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是B。和D澳门特政区相邻的我国的经济特区②是珠海。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香港、澳门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广东省简称粤,其行政中心是C广州,④是我国一条重要的纵向铁路干线京广线。
小问3详解】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主要原因是香港人多地狭、山地多、平原少。
【小问4详解】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香港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众多的劳动力资源是内地的优势条件,故根据题意,选C。
城市
成都
拉萨
纬度
约30.6°N
约29.7°N
海拔
约500米
约3650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