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啤酒是以麦芽汁为原料,经酿酒酵母发酵制得。传统啤酒酿造过程中,发酵在敞开式发酵池中进行,麦芽汁中接入酵母后通入大量无菌空气,之后会产生大量气体翻腾逸出,在麦芽汁表面形成25~30cm厚的气泡层(泡盖),然后停止通气,进入静止发酵阶段,一段时间后可得到啤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过酵母菌的麦芽汁需先灭菌再进行发酵
B.通入麦芽汁中的无菌空气对酵母菌的增殖不利
C.气泡层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形成的
D.主发酵结束后,需在高温密闭环境下进行后发酵
2.中国制作酸菜的历史悠久,酸菜不仅口感好,而且对人体有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菜制作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B.腌制的酸菜不酸且发酵液表面出现了一层菌膜,其原因可能是密封过严
C.腌制过程中,坛中亚硝酸盐和水分的量都会持续增多
D.腌制酸菜时要控制好盐与水的比例,泡菜水中的盐含量不宜过高或过低
3.下列有关传统发酵食品制作中发酵条件合理控制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果酒发酵转为果醋发酵后需适当降温并持续通气
B. 夏天制作腐乳时需要适当对环境进行降温处理
C. 制作泡菜时注意保持坛盖边沿的水槽中始终有水
D. 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一次的发酵物可提高发酵速度
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表述,错误的是( )
A.培养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中的铵盐可作为氮源和能源
B.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
C.马铃薯蔗糖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能作为酵母菌的碳源
D.培养光能自养型蓝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提供有机物
5.人们在研究、利用微生物时,需用无菌技术培养获取纯种微生物,并对其进行计数或保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平板上连续划5个区域,接种环一共需要灼烧6次
B.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皿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后,打开排气阀,待压力表指针降至“0”后开盖取物
D.获得纯种微生物后,利用涂布平板法接种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进行低温保存
6.图示为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的其中一个培养皿上的实验结果。培养基中加了酚红,图中的阴影部分实际为红色。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菌落A能产生分解尿素的脲酶
B.菌落C利用尿素的能力大于菌落B
C.尿素为微生物提供了碳源和氮源
D.能产生脲酶的微生物均不能将该酶分泌至细胞外
7.统计细菌数目的方法有( )
①涂布平板法
②直接计数法
③滤膜法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8.表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种培养基配方,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培养基中不含碳源,不能用于培养任何微生物
B.要鉴定大肠杆菌需要添加伊红美蓝和葡萄糖等物质
C.表中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钠提供无机盐,也可起缓冲作用维持pH稳定
D.培养基的氮源可用于微生物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9.酿酒过程中所用酿酒酵母菌种的性能是决定果酒品质的重要因素。如图表示从土壤中筛选酿酒酵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应从表层土壤取样,并对样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步骤②振荡培养20分钟的目的是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C.步骤④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为接种环或涂布器
D.若多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32,则10g土壤样品中所含酵母菌数量约为3.2×107
10.某学习小组欲探究果胶酶用量对橙汁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果胶酶的单体是半乳糖醛酸,包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
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和果胶酶用量等
C.实验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溶液中的溶氧量
D.实验结果表明一定量的橙子泥需要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为35mL
11.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经过改造的、更稳定的酶,因此具有比普通洗衣粉更强的去污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衣粉添加的酶可以提供更多能量来增强去污效果
B. 加酶洗衣粉通过酶催化,增加污渍在水中的溶解度来达到去污效果
C. 加酶洗衣粉相比于普通洗衣粉对各种污渍的去污能力都显著提升
D. 在适当温度的水中清洗衣物,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加酶洗衣粉的功效
12.某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技术比固定化细胞技术操作更容易、成本更低
B.刚高温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
C.可通过闻是否有酒味或用重铬酸钾检测来判断酵母细胞发酵的情况
D.将混合了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无菌水中形成凝胶珠
13.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红细胞洗涤使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红色为止
C.利用0.9%的NaCl对血红蛋白溶液进行粗分离,即透析12小时
D.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
14.下图甲和乙表示凝胶色谱法的有关实验操作,图丙为某同学的分离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的B一般是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的
B.用图甲装置透析的唯一目的是更换样品中的缓冲液
C.图乙装置上端洗脱瓶C中是待分离的蛋白质样液
D.图丙曲线说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甲
15.下列对蒸馏法、萃取法、压榨法适用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蒸气蒸馏出的玫瑰乳浊液中加入NaCl,利于油水分离
B.压榨法要求原料颗粒尽可能小,能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C.在较高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有利于充分提取玫瑰精油
D.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可用蒸馏、压榨和萃取的方法提取
16.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可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
B.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能获得好的萃取效果
C.天然β-胡萝卜素的只能从植物或岩藻中提取
D.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是沸点高且不与水混溶
1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这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
C.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分裂前期形成,分裂后期消失
D.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18.如图是某生物体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
C.乙细胞染色体加倍,DNA也加倍
D.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
19.下列对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DNA复制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在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的时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时期,着丝粒排列整齐
D.在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的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由很薄的细胞壁构成的赤道板
20.以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下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发生DNA复制
B.DE时刻,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C.AB段和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
D.DF段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21.在雄性小鼠某腺体发现同时存在甲、乙和丙3种类型细胞。这三种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比为细胞甲:细胞乙:细胞丙=1:2:4。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该腺体可能是睾丸B.细胞甲中会发生交叉互换
C.细胞乙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细胞丙进行有丝分裂
22.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可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23.研究人员对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5种细胞类型中,a、b细胞类型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
B.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C.若取自精巢的某细胞属于类型c,那么该细胞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D.b→a或d→c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类型转变
24.下列关于遗传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羊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相同环境下,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
C.后代同时出现显性、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5.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处理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是类似的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假说能合理的解释F1自交产生的3∶1分离比的现象,假说就一定是正确的
26.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发生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B.孟德尔杂交实验能排除细胞质基因对研究的性状的影响
C.早期融合遗传观点,主张具新性状的杂种子一代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孟德尔是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的
2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属于演绎过程
B.“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实验现象
C.“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1”属于实验验证环节
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
28.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29.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分别受等位基因E和e控制。已知含e基因的雄配子存活率为1/3,则基因型为Ee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紫花∶白花= 3∶1B. 紫花∶白花= 8∶1
C. 紫花∶白花= 15∶1D. 紫花∶白花= 7∶1
30.幽门螺杆菌具有活性很高的脲酶,调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采用尿素呼气试验,用幽门螺杆菌的数量表示感染情况。现从待测人员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按如下步骤进行分离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灭菌之前应先将平板的pH调节至中性或弱酸性
B.图中X步骤可以使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C.目的菌接种到培养基后,在培养皿盖上标记接种日期等信息
D.培养基中加入的酚红指示剂使平板上有的菌落周围出现红色条带(红色圈)
31.下图为某品牌加酶洗涤剂的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说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洗涤剂中最可能是加入了蛋白酶
B.为使衣物颜色鲜亮,可在洗涤过程中加入大量白醋
C.该洗涤剂对织物没有伤害,这与酶的高效性有关
D.将产品涂于油污处5分钟后清洗,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32.2021年9月《科学》杂志报道了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从CO2到淀粉的全合成途径,该途径使用了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62种生物酶并采用固定化酶技术提高了合成效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这62种生物酶的分离纯化可采用透析的方法除去杂蛋白
B.温度、pH和重金属都可能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合成速率
C.对分离出的62种生物酶固定时选择包埋法比化学结合法更适合
D.淀粉高效合成的主要原因是科学家设计合成了全新的更高效的酶
3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的表述中,步骤不完善的是( )
A.制作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B.制作果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
C.制作腐乳:让豆腐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腐乳
D.提取玫瑰精油:鲜玫瑰花→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玫瑰油
34.如图1表示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图2表示该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图1的Ⅱ对应图2中的HI,该过程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C.图2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时期为KL段
D.BC段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会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5.科学家发现,小鼠、牛等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内正常纺锤体的形成可能与KIFC1蛋白有关,而人类卵母细胞由于缺乏KIFC1蛋白,在分裂过程中常出现异常纺锤体。剔除了小鼠和牛卵母细胞中的KIFC1蛋白后,小鼠和牛的卵母细胞会像人类卵母细胞一样组装出不正常的纺锤体。根据该研究结果,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人类出现异常卵细胞的概率可能高于小鼠和牛等哺乳动物
B.人类卵母细胞中的KIFC1蛋白合成基因可能在减数分裂时期不表达
C.将KIFC1蛋白注入人类卵母细胞可能是一种减少缺陷卵子的潜在方法
D.小鼠的KIFC1蛋白合成基因也可能在浆细胞中表达
3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遗传学问题,具体做法是甲袋里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里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图棋子各50粒。每次从甲乙袋里摸出一粒围模子进行组合并记录数据。该模拟实验不能用来( )
A.解释杂合子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B.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
C.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D.探究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37.研究发现小鼠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和a(完全显性),在卵细胞中均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可传给子代,但在子代中不能表达;但A和a基因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a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导致基因无法转录
B.一个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小鼠,其双亲中不可能出现AA的个体
C.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
D.雄鼠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
38.用基因工程技术向某棉花细胞中导入两个抗虫基因,基因导入的位置是随机的,将该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植株后让其与非转基因植株杂交,理论上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不可能是( )
A.1:3B.3:1C.1:1D.1:0
39.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
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
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
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
二、多选题
40.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细胞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取纯培养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这两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种方法的关键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以保证获得培养物的纯度
B.这两种方法均需同时将接种的平板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进行培养
C.接种环和涂布器均需要在火焰上灼烧,且灼烧前均需用酒精引燃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比实际值小
三、填空题
41.四川三台“潼川豆豉”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潼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潼川豆豉精选优质黄豆(大豆)为原料,主要工艺流程是:黄豆→洗净浸泡→蒸制→自然发酵→加入适量盐、配料→装坛密封→成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豆蒸制的目的主要是高温破坏黄豆内部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同时起到______(消毒/灭菌)作用;如果发现发酵装置内上层黄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好,推测该发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
(2)制作豆豉前期发酵的目的是让霉菌产生相应的酶,使蛋白质转变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转变为______,使豆豉营养更加丰富,有利于健康。
(3)豆豉制成成品后,需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色染料。
(4)大豆秸秆的营养成分高于麦秆、稻草、谷糠等,但粗纤维较高,经过微生物发酵软化后是牛、羊的良好饲料。软化发酵过程有纤维素酶起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纤维素酶是由纤维素分解菌合成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常用的试剂为______。纤维素经纤维素酶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酒精发酵时,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______法对酵母菌进行固定。
(5)研究发现,适宜条件下,1周内豆豉发酵效果与时间成正比,但无法确定发酵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
四、读图填空题
42.牛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坚持饮用牛奶有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也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比如牛奶中可能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是一种高度耐盐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如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鲜牛奶饮用前一般采用消毒方法是______,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______。
(2)7.5%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水、______。某同学将配制好的肉汤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时,压力达到设定温度,而锅内温度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可通过菌落的______特征来观察菌落(至少写出两点)。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出现______,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4)培养基中用7.5%NaCl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振荡培养是在一定转速下的摇床上进行培养,振荡的目的是______(答两点),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代谢废物的排出。
43.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2n=4,2对基因独立遗传)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图3表示该动物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曲线FG段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是______,曲线GH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HI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
(2)图2所示细胞中含______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处于图1曲线的______段。
(3)图3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你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该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含Ab的配子有______个。
五、实验探究题
44.地道中药材“涪城麦冬”,是四川省三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药材麦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麦冬主要通过分株繁殖的方式繁殖,也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种子产生后代。黑斑病是麦冬常见病害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野生型麦冬能够产生M素抵抗黑斑病侵染。研究人员利用两个不能产生M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及野生型纯种麦冬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
实验一:品系甲×野生型→F1无M素→F1自交→F2中有M素:无M素=1:3
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无M素→F1自交→F2中有M素:无M素=3:13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有无M素的产生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二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实质是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3)若上述推测正确,且决定产生M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则基因B对M素的产生有______作用,而基因b没有。
(4)麦冬的有性生殖比分株繁殖更具优越性,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发酵前,应先对麦芽汁进行灭菌,后接种酵母菌,A项错误;通入麦芽汁中的大量无菌空气,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快速增殖,B项错误;气泡层是在通入大量无菌空气后形成的,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形成的,C项正确;啤酒酿造的主发酵过程结束后,需在低温密闭环境下进行后发酵,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A、酸菜制作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错误;
B、若发酵液表面出现一层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密封不严导致漏气,使好氧菌产生了菌膜,B错误;
C、腌制过程中,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错误;
D、腌制酸菜时要控制好盐与水的比例,泡菜水中的盐含量不易过高或过低,如盐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发酵失败,过高可能导致酸菜品质变差,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解析:A.果酒制作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18~30℃;果醋制作需要的菌种为醋酸菌,醋酸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果酒发酵转为果醋发酵后需适当升温并持续通气,A错误;
B.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而夏天温度较高,夏天制作腐乳时需要适当对环境进行降温处理,B正确;
C.常向坛口边缘的水槽中补充水分的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C正确;
D.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一次的发酵物,增加菌体数量,可提高发酵速度,D正确。
4.答案:C
解析:C、琼脂的作用是凝固剂,不能作为碳源, C错误。
5.答案:A
解析:A、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接种前接种环需要灼烧一次,每次接种后均需灼烧一次,所以在平板上连续划5个区域,接种环一共需要灼烧1+5=6次,A正确;
B、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皿需要进行干热灭菌,B错误;
C、灭菌后,等压力表指针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排气,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品,C错误;
D、获得纯种微生物后,利用划线分离法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进行低温保存,D错误。
6.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只有菌落B和菌落C周围出现红色圈,说明菌落B和菌落C能产生分解尿素的脲酶,A菌落周围没出现红色圈,所以菌落A不能产生分解尿素的脲酶,A错误;
B、由于菌落C周围的红色圈比菌落B的大,说明菌落C利用尿素的能力大于菌落B,B正确;
C、尿素分解菌可分泌胞外酶脲酶,将尿素分解形成NH3和CO2。因为该菌为异养型生物,不可利用尿素分解形成的CO2,所以尿素仅向尿素分解菌提供氮源,而不能提供碳源,C错误;
D、能产生脲酶的微生物能将该酶分泌至细胞外,并将细胞外的尿素分解,D错误。
7.答案:A
解析:①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①正确;
②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的计数,缺点是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②正确;
③滤膜法可计数水样中的大肠杆菌, ③正确。
8.答案:A
解析:A、分析表格可知,该培养基含无水碳酸钠,所以该培养基中含碳源,也可以培养自养生物,A错误;
B、葡萄糖能够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后菌落呈紫黑色,所以要鉴定大肠杆菌需要添加伊红美蓝和葡萄糖等物质,B正确;
C、表中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钠提供无机盐,也可起缓冲作用维持pH稳定,C正确;
D、核酸和蛋白质都含N元素,所以培养基的氮源可用于微生物合成核酸和蛋白质,D正确。
9.答案:D
解析:D、若多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32,稀释倍数为105倍,则1g土壤样品所含酵母菌数量约为3.2/0.1×105=3.2×106个,则10g土壤样品中所含酵母菌数量约为3.2×107个,D正确。故选D。
10.答案:D
解析:D、由图可知,果胶酶的用量为35mL时,是形成橙汁相对量最多的最少酶量,因此实验结果表明一定量的橙子泥需要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为35mL,D正确。
11.答案: D
解析: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但是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
B、加酶洗衣粉通过酶催化,将衣物上的大分子污渍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其更容易从衣物上脱落,来达到较好的去污效果,B错误;
C、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加酶洗衣粉不是对任何污渍都有较强的去污能力,C错误;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需要适宜的温度,才能达到较高的活性,因此在适当温度的水中清洗衣物,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加酶洗衣粉的功效,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固定化细胞技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能连续性生产,A错误;
B、将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活化酵母细胞液,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B错误;
C、可通过检测产生酒精的多少来判断酵母细胞发酵的情况,即闻是否有酒味或用重铬酸钾检测看溶液是否变成灰绿色来判断,C正确;
D、将混合了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D错误。
13.答案:A
解析: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的样品处理阶段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血红蛋白溶液,A正确。
14.答案:D
解析:A、甲装置中的B是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A错误;
B、甲图是血红蛋白的透析过程,也叫血红蛋白的粗分离,目的是去掉分子量较小的杂质,B错误;
C、图乙是用凝胶色谱法对蛋白质进行纯化操作的示意图,图乙装置上端洗脱瓶C中是缓冲液,C错误;
D、图丙曲线中甲最先洗脱出来,说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甲,D正确。
15.答案:A
解析:A、玫瑰乳浊液的处理过程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降低玫瑰油的溶解度,增加油、水密度差,利用水、油分层,便于分液,A正确;B、萃取法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有利于其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错误;C、蒸馏时温度过高或蒸馏时间过短不利于提取玫瑰精油,C错误;D、橘皮易焦糊适宜用压榨法提取,不能用蒸馏法提取,D错误。
16.答案:C
解析:A、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可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A正确;
B、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大小有关,即颗粒越小,越有利于胡萝卜素的溶解,提取效率越高;
且萃取温度适当提高、时间适当长,萃取效果会好,B正确;
C、天然β-胡萝卜素可从植物或岩藻中提取,也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C错误;
D、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是沸点高且不与水混溶,D正确。
17.答案:D
解析: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A错误;
B、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B错误;
C、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末期消失,C错误;
D、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经过着丝粒分裂过程,精确地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进而保证了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D正确。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A、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且其中一个中心体移向另一极,产生纺锤体,说明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B、甲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例1:2:2,而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0:1,B错误;C、乙细胞染色体加倍,而DNA不加倍,DNA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C错误;D、该生物细胞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故不可能是低等植物,D正确。
19.答案:C
解析:DNA复制的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DNA增加一倍而染色体虽然复制,但其数目并没有增加,所以A错误;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前期,而菠菜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菠菜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所以B错误;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其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C正确;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末期,其细胞中央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所以D错误。
20.答案:D
解析:A、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1变为1:2,出现的原因是DNA复制,A正确;B、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2变为1:1,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B正确;C、AB段表示分裂间期中DNA没有复制的时期,即G1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末期,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AB段和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DF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末期,D错误。
21.答案:B
解析:A、三种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比为细胞甲:细胞乙:细胞丙=1:2:4,说明雄性小鼠某腺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睾丸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因此该腺体可能是睾丸,A正确;B、细胞甲已经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或精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C、细胞乙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C正确;D、细胞丙进行有丝分裂,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两倍,D正确。
22.答案:D
解析: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因而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B正确;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正确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c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但b与d不可能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D错误。
故选:D。
23.答案:C
解析: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这些时期的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B、若类型b、d、e的细胞属同一次减数分裂则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因此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B正确;C、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D、图中细胞类型b→a和d→c都是由着丝点分裂导致的,D正确。
24.答案:B
解析:A、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叫做相对性状,羊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相同环境下,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例如AA、Aa (A对a完全显性),B正确;
C、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25.答案:D
解析: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在母本花粉未成熟前去雄套袋,待发育成熟时,授予父本的花粉,A正确;B、孟德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是类似的3:1,B正确;C、孟德尔在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核心“假说”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正确;D、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但若证明假说成立,还需通过测交实验验证,D错误。
26.答案:C
解析:A、孟德尔认为生物发生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A正确;
B、孟德尔进行了正反交实验,排除了细胞质基因对研究的性状的影响,B正确;
C、早期融合遗传观点,主张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成为新的性状,C错误;
D、孟德尔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F2为什么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
27.答案:D
解析:A、“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是3:1”属于实验现象,A错误; B、“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B错误; C、“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过程,C错误; D、假说的内容包括: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故选:D。
28.答案:D
解析:A、一对相对性状可能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
C、多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如果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则可能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
故选D。
29.答案:D
解析:Ee的紫花植株自交时,母本产生1E:1e的雌配子,由题可知父本产生1E:1/3e的雄配子,受精后理论上子代为3EE,4Ee,1ee即:紫花∶白花= 7∶1,D正确。
30.答案:D
解析:A、幽门螺杆菌生活在人体胃液中,胃液为酸性环境(pH为1.5左右),因此灭菌之前应先将培养基的pH调节至酸性,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用幽门螺杆菌的数量表示感染情况,因此图示接种方法应能统计幽门螺杆菌的数量,图中X步骤为接种,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才能计数,B错误;
C、目的菌接种到培养基后,待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才能将平板倒置,C错误;
D、幽门螺杆菌含有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因此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D正确。
31.答案:D
32.答案:B
解析:A、这62种生物酶的化学本质主要也是蛋白质,因此不能采用透析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杂蛋白,A错误;B、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温度、pH和重金属都可能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合成速率,B正确:C、由于细胞个大,面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酶多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因此对分离出的62种生物酶固定时选择化学结合法比包埋法更适合,C错误;D、据题意可知,从CO2到淀粉的全合成途径中使用的是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62种生物酶,没有合成全新的更高效的酶,D错误。故选B。
33.答案:D
解析:D、提取玫瑰精油: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D错误。
34.答案:C
解析:A、图1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来自母方,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的Ⅰ后期或四分体时期,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B错误;C、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对应图2中的KL段,C正确;D、在BC段属于分裂间期,间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故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会发生DNA复制和转录,而蛋白质合成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D错误。
35.答案:D
解析:A、由于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异常的概率高于小鼠、牛等哺乳动物,因此出现异常卵细胞的概率也高于小鼠、牛等哺乳动物,A正确;B、人类卵母细胞中缺乏KIFC1蛋白可能是没有KIFC1蛋白合成酶基因或该基因沉默,B正确;C、根据该研究结果,KIFC1蛋白与卵母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将KIFC1蛋白导入人类卵母细胞,使卵母细胞形成纺锤体的错误率下降,是一种减少缺陷卵子的潜在方法,C正确;D、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不需要形成纺锤体,因此小鼠的KIFC1蛋白合成基因不会在浆细胞中表达,D错误。
36.答案:A
解析:甲袋里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相当于纯合子产生的一种配子,不能模拟解释杂合子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B错误
37.答案:B
解析:A、基因甲基化后使基因不能表达,可能导致基因无法转录,A正确;
B、若双亲中的母本为AA,产生了含甲基化A的卵子,跟含a的精子结合后,子代表现型为隐性性状,B错误;
C、卵细胞有A、a两种,精子有A、a两种,但是卵细胞的基因在子代都无法表达,故子代两种性状分离比约为1:1,C正确;
D、小鼠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和a(完全显性),在卵细胞中均发生甲基化,而所有雄鼠的精子都是非甲基化的,其原因可能是在雄鼠体内有去甲基化机制,D正确。
38.答案:A
解析:若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3:1,非转基因植株只产生含不抗虫基因一种配子,则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为3:1;若两个抗虫基因都导入了一条染色体上,则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1:1,非转基因植株只产生含不抗虫基因一种配子,则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为1:1;若两个抗虫基因都导入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的配子中都含抗虫基因,非转基因植株只产生含不抗虫基因一种配子,则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为1:0。因此理论上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3:1或1:1或1:0,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9.答案:C
解析:据表可知:甲×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2自交产生F1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2自交产生F1中红色:白色=: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分析可知,红色为显性,红色与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定用AWa、Bb、Cc,甲乙丙的基因型可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
40.答案:ABD
解析:A、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故两种纯化方法都要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B、为验证培养基是否被污染,两种方法均需同时将接种的平板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B正确;C、接种环可直接灼烧灭菌,涂布器要沾少量酒精在火焰上引燃进行灼烧灭菌,C错误;D、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故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的计数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比实际值小,D正确。故选:ABD。
41.答案:(1)消毒;异养需氧型
(2)脂肪酸和甘油
(3)对氨基苯磺酸;玫瑰红
(4)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刚果红固定化细胞
(5)延长发酵时间,观察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解析:(1)黄豆煮熟的目的主要是破坏黄豆内部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易于被酶水解,同时起到消毒的作用。发酵装置中上层黄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好,上层氧气充足,推测该发酵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制作豆豉前期发酵的目的是让霉菌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蛋白质转变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转变为脂肪酸和甘油。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和葡萄糖苷酶。刚果红和纤维素结合能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而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酒精发酵时,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而一般不采用固定化酶技术,这是因为葡萄糖生成酒精是连续反应,固定酵母细胞就是固定一系列酶,同时该操作方法比较简单;而采用固定化酶技术,需同时固定多种酶,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5)适宜条件下,1周内豆豉发酵效果与时间成正比,但无法确定发酵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延长发酵时间,观察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2.答案:(1)巴氏消毒法;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无机盐、碳源、氮源;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3)菌落大小、形状、隆起程度和颜色等;透明圈
(4)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使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并提高培养液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代谢废物的排出
解析:(1)牛奶常用的消毒的方法是巴氏消毒法,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7.5%NaCl肉汤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可以提供氮源和碳源,又含有水分和氯化钠,所以7.5%NaCl肉汤培养基可以提供的营养物质为碳源、氨源、水和无机盐。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温度未达到相应要求,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排尽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
(3)可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大小、形状、隆起程度等特征来观察菌落。根据题干信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所以如果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透明圈的菌落,说明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4)高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对微生物进行选择,而葡萄球菌是一种高度耐盐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故培养基中用7.5%NaCl进行选择培养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繁殖,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增大培养液中的氧容量,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微生物的代谢废物排出等。
43.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2或4
(2)4;CD
(3)初级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4)0或1
解析:(1) 图1中,GH段同源染色体消失,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所以FG段进行减数分裂。HI段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减半,染色体数目为2或4。
(2) 图2所示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图1表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对,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末期,所以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1曲线的CD段。
(3) 图3所示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4)该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可形成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含Ab的配子有或1个。
44.答案:(1)两;AABB;aabb;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杂交实验:选用实验二的F1与品系乙杂交;预期实验结果: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3)抑制
(4)分株繁殖无性生殖,而麦冬的有性生殖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类型比无性生殖多,所以有性生殖后代中遗传上的多样性更多,增加子代适应自然选择的能力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亚硝酸钠
1g
无水碳酸钠
1g
硫酸镁
0.03g
磷酸二氢钠
0.25g
硫酸锰
0.01g
蒸馏水
1000mL
磷酸氢二钾
0.75g
琼脂
50g
产品功能:用于洗涤织物油污的前处理,可去除机油、动植物油、圆珠笔油、鞋油等各种顽固污渍,同时对织物没有伤害,不伤颜色。
使用方法:将本品涂于油污处,5分钟后进行刷洗或机洗即可。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1
甲×乙
红色籽粒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docx、lz_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