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01(浙江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
展开1、锻炼学生的心态。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心态,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2、锻炼学生管理时间。通过模拟考试就会让同学们学会分配时间,学会取舍。
3、熟悉题型和考场。模拟考试是很接近高考的,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考场的气氛和布局。
高考的取胜除了平时必要的学习外,还要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和良好心态。此外,通过模拟考试还能增强学生们面对高考的信心,希望考生们能够重视模拟考试。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
黄金卷01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随着中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铁新城的建设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高铁新城与主城区区位关系分为“城市副中心式”、“双城式”、“飞地式”3种类型。下图为京沪线高铁新城空间开发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铁新城空间开发程度与城市等级、客运流量均呈现高度正相关的是( )
A.苏州北站B.枣庄站C.天津南站D.曲阜东站
2.宿州东站为“飞地式”高铁新城,该新城最适宜的规划定位是( )
A.产业园区B.片区级中心C.交通枢纽D.城市级中心
【答案】1.D 2.A
【解析】1.读图可知,苏州北站新城城市等级较高,空间开发建设成熟度较低,但是日均客运流量较大,A错误;枣庄站、天津南站高铁新城城市等级较高,空间开发程度较高,但是客运流量较少,BC错误;曲阜东站高铁新城城市等级较低,空间开发程度较低,日均客运流量较小,均呈现高度正相关,D正确。故选D。
2.飞地式高铁新城是指距离主城较远、开发程度较低的高铁站附近形成的城市。作为“飞地式”高铁新城,宿州东站附近面积大、地价相对较低,最适宜的规划定位是产业园区,A正确;不适宜规划定位为片区级中心、交通枢纽、城市级中心,BCD错误。故选A。
【点睛】高铁新城与中心城区的不同布局形成三种模式:在规划城区以外建设高铁新成,为飞地式;两个城区在同一个规划城区里,一主一副,属于副中心式;两个城区位于两个不同规划城区里,说明属于双城式。
非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以来,在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发展,但总体上铁路布局仍保留了殖民时期的特点。图为非洲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描述非洲铁路分布的主要特点( )
A.大致呈环形放射状格局B.铁路分布均衡
C.沿海布局多,内陆少D.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4.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加速区域城市化B.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D.完善区域铁路网
【答案】3.C 4.B
【解析】3.读图可知,非洲铁路主要从沿海的港口向内陆延伸,而且没有形成呈环形放射状格局和相对完善的铁路网,A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非洲铁路空间分布不均匀,铁路线总体较少,密度总体较小,B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非洲铁路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铁路分布较少,C正确。故选C。
4.图示区域铁路大部分连接内陆地区和沿海港口,因此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农矿产品输出,铁路分布区城市、人口较少,所以铁路修建的主要目的不是加速区域城市化、加强人员对外交流、完善区域铁路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故道、断堤横贯全境,历史上受自然灾害威胁极大。为了防范自然灾害,60年代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黄河故道上种植泡桐防护林。兰考县没有民族乐器大量生产的历史,但兰考泡桐却被发现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近些年,当地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吸引了众多民乐生产企业在兰考投资建厂。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当年选种泡桐作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原因是( )
A.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B.树冠层面积大,遮阳效果好
C.耐盐碱,生长速度快D.耐高温,抗旱能力强
6.大量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在兰考县集聚的原因不包括( )
A.原材料品质优良B.劳动力丰富廉价
C.政策的支持 D.传统工艺发达
7.为了促进兰考县“泡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应( )
A.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B.完善基础设施,促进高效物流
C.降低工资标准,协力企业减负D.建立独立电商,增加产品销量
【答案】5.C 6.D 7.B
【解析】5.兰考县位于黄河故道,地势低洼,多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其中盐碱对树木的生存威胁最大,选种泡桐作为农田防护林具有成活率高、成才快的优点。C正确;抗风能力、遮阳效果好、抗旱能力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6.受自然灾害多发的影响,兰考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劳动力价格低;泡桐作为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原材料品质卓越;地方政策的推动促进了民乐生产企业的集聚。ABC符合题意;兰考县缺乏民乐产品大量生产的历史,生产工艺没有明显的优势,D符合题意,故选D。
7.兰考县“泡桐经济”具有原材料优势,产品的质量较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品牌影响力。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促进高效物流,为企业发展助力,B正确。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行为,政府对企业行为只能引导而非直接干预,A错误;降低工资标准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C错误;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全国性电商平台,当地建设独立电商平台难度大,作用不明显,D错误。故选B。
【点睛】泡桐树它可以在沙子中生长,并且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大片的树林组合在一起而可以抵御风沙、改善土地、防旱防涝。在大面积种植泡桐之后,兰考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能源、粮食和水三者之间极具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关系,跨境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关系的协调,是保障跨境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维系流域国家地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下图为跨境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跨境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
A.流域耕地面积的变化B.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变化
C.流域面积的变化D.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9.图中的水库3,对区域内河流具体影响为( )
A.甲国河流水量的年变化扩大B.乙国河流径流量减少
C.丙国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D.丙国河流径流量增大
10.如果该河流流经中南半岛,则甲、乙、丙三国最为相似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B.官方语言
C.民居建筑风格D.风俗习惯
【答案】8.B 9.C 10.A
【解析】8.如果没有大的地质运动,流域面积是不会变化的,C错误。流域耕地面积的变化只是改变了水资源的需求量,流域降水量的变化只是改变了水资源的供给量,A、D错误。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变化是影响跨境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关系的根本原因,B正确。故选B。
9.甲国位于水库上游,水库3无法影响甲国河流水量的年变化,A错误;水库能够调节径流,使其下游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使乙国和丙国河流丰水期径流量减少,枯水期径流量增大,C正确,BD错误。故选C。
10.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A符合题意;历史上相对闭塞,交通不便,分属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不同,民居建筑风格不同,官方语言不同,BCD不符题意。故选A。
【点睛】修建水库主要是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变化,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广东省湖光岩玛珥湖,是一个面积2.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约21m的封闭淡水湖,因保存有完整的湖泊沉积物,成为科学家研究古气候变化的优良载体。下图为湖光岩玛珥湖位置及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湖光岩玛珥湖按成因分类属于( )
A.河成湖B.构造湖C.火山湖D.冰蚀湖
12.湖光岩玛珥湖保存有完整湖泊沉积物的有利条件是( )
A.生物丰富B.湖盆封闭C.面积巨大D.水质优良
13.研究发现玛珥湖某一沉积层中水生植物孢粉含量变少且落叶阔叶树孢粉含量增多,说明该沉积层形成时气候( )
A.变冷变干B.变冷变湿C.变暖变干D.变暖变湿
【答案】11.C 12.B 13.A
【解析】11.据图可知,湖四周为火山碎屑岩,应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因此该湖泊是火山喷发,火山口积水成湖,属于火山湖,C正确。该湖附近没有河流,且其周围是火山碎屑岩,没有出口和入口,不是河成湖,A错误。图中圈岩没有明显弯曲、错位,不是构造湖,B错误。位于海边,海拔低,纬度低,没有冰川作用,D错误。故选C。
12.湖光岩玛珥湖是最大水深约21m的封闭淡水湖,外界对其影响较小,因此保存有完整湖泊沉积物,B正确。生物丰富对沉积物破坏较大,A错误。面积2.3平方公里,面积不大,面积大小对湖泊沉积物影响较小,C错误。水质优良对湖泊沉积物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13.广东省湖光岩玛珥湖位于热带地区。玛珥湖是地下岩浆遇到地下水,导致局部水蒸气爆炸所形成的,形成洼地后,在外力作用下当时植物花粉落入进行沉积,在该层岩层中发现水生植物孢粉和热带植物孢粉,说明当时气温高,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沉积层中水生植物孢粉含量变少且落叶阔叶树孢粉含量增多,说明该沉积层形成时气候变冷变干,A正确。故选A。
【点睛】该湖泊属于火山口湖,比较封闭,受外界干扰少,沉积作用时间长,沉积物厚,能够反映较长时期的地理环境变迁,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我国长江流域梅雨的形成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密切相关,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以北5~8个纬度。2020年的梅雨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因时间长、降雨量大被称为“暴力梅”。左图为近几十年长江流域入梅时间次数统计图,右图为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据左图可知,大多年份长江流域入梅时间为( )
A.5月下旬B.6月上旬C.6月中旬D.6月下旬
15.据右图可知,2020年高压脊线( )
①持续北移 ②与多年平均相比,6月初偏北
③波动北移 ④与多年平均相比,7月初偏北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据图文信息推测,2020年北京及周边地区雨季开始的时间是( )
A.6月下旬B.7月上旬C.7月下旬D.8月上旬
【答案】14.B 15.C 16.D
【解析】14.读图可知,大多年份长江流域入梅时间为6月上旬,故选B。
15.6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与多年平均位置相比偏北,“入梅”时间早,②对;7月中下旬,副热带高压脊线较常年偏南,雨带控制江淮地区的时间长,导致梅雨季节长,④错;读图可知,2020年高压脊线波动北移,③对,①错;故选C。
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纬度在北纬39.4°—41.6°之间,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以北5~8个纬度,北京及周边地区雨季开始的时间为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于32°-35°N附近时,读图可知,七月31日,脊线达到32°N,8月继续向北移动,能达到该纬度,因此2020年北京及周边地区雨季开始的时间是8月上旬。故排除ABC,故选D。
【点睛】副热带高压脊线与雨带关系:华南前汛期:5月中旬—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比较偏南(北纬20°以南),我国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江淮梅汛期:6月中旬—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北跳到长江流域,脊线维持在北纬22-25°,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华北、东北汛期:7月中旬—8月下旬,副热带高压达到最北位置,脊线维持在北纬30-35°,雨带随之北移,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今年,在独特的锋面形态影响下,华北南部发生了一次大范围暴雨。图示意该日12时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海平面气压、地面10m风场和地形,方框标识为主要暴雨区。完成下面小题。
17.暴雨区外西侧等压线弯曲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冷暖气流辐合上升B.山地地形高大
C.冷空气在山前堆积D.焚风效应显著
18.图示锋面形态是( )
A.B.
C.D.
【答案】17.C 18.A
【解析】17.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形势可知,暴雨区外西侧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形成高压脊,为气流辐散处,A错误;由地形分布情况可知该处位于山麓地区,B错误;由图中风向标可知,该处东侧风速较大且为东北风,该处西侧受地形影响,风速较小,据此推测冷空气在山前堆积,形成高压脊,C正确;翻越山脊后空气下沉为焚风,该处为东北风在山前堆积,并不是焚风效应,D错误。故选C。
18.该锋面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锋面东侧形成东北风主动移向西侧,并受地形阻挡形成冷锋;东部南侧东南风(暖气团)主动向北侧西北风(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故A符合,排除BCD。故选A。
【点睛】判断锋面类型主要看冷暖气团的主动程度,在图中西部表现为北方的冷气团移动向西南部的暖气团,形成冷锋;东部表现为由来自南方的暖气团主动向北方的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
图为某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日出时刻示意图。据此宠成下面小题。
19.推测图示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马达加斯加岛B.刚果盆地
C.阿拉斯加半岛D.青藏高原
20.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②日期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a时刻太阳位于该地东北方
C.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D.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答案】19.A 20.D
【解析】19.读图可知,此地夏至、冬至两日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81°4′,最小值为51°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可得出,此地位于15°N或15°S,为热带地区。阿拉斯加半岛、青藏高原纬度较高,均远大于15°,刚果盆地在赤道南北两侧,纬度较低,小于15°,只有马达加斯加岛符合。故A选项正确。
20.由题意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该地位于15°S,②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时刻正值日出,太阳应位于该地东南方;②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处在该地以南,故该地正午太阳应位于正南方;北半球正值冬季,地中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故D选项正确。
【点睛】正午太阳在南方、北方、东西方向。 正午太阳的方向与直射纬度有关。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永远在南方;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永远在北方;两条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一般位于东西方向。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地埂也称田埂,意为田间的埂,用来分界和蓄水。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等高地埂,指在坡面上每隔一定距离,沿着等高线开沟、筑埂,把坡面分割成若干等高带状的坡段;其二是比降地埂,与等高线存在一定的纵向梯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与等高地埂相比,比降地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拦蓄地表径流B.利于补充地下水C.减少田地的渍涝D.减少水土流失
22.比降地埂可适用于( )
A.塔里木盆地 B.印度南部深黑色黏土区
C.祁连山坡地 D.青藏高原冻土区
【答案】21.C 22.B
【解析】21.等高地埂、比降地埂都可以拦蓄地表径流,A错误;等高地埂沿着等高线开沟、筑埂,更利于补充地下水,B错误;比降地埂有一定的纵向梯度,有利于排水,可以减少田地的涝渍,C正确;等高地埂、比降地埂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C。
22.修建比降地埂的目的是将多余的水疏导出本区域,降水量较大,或者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的地区适宜修建。由以上分析可知,比降地埂可适用于印度南部深黑色黏土区,B正确;塔里木盆地和祁连山坡地气候干旱,不适宜修建比降地埂,AC错误;青藏高原冻土区不适宜开垦耕地,D错误。故选B。
【点睛】地形特点是比降地埂种植区地势更为平坦,起伏和缓,没有明显的地势落差;比降地埂与等高线有一定的纵向梯度,排水条件好;推测降水特点是比降地埂种植区降水丰富,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土壤透水性较差,需要优化排水条件。
四川岷江上游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河谷两侧与支流沟道内存在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通常进入河道,部分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影响山区河流地貌长期演化。图为岷江干流叠溪古滑坡上、下游各30km距离河段的纵剖面与各地貌参数的相关性关系图,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3.叠溪古滑坡堵塞岷江干流形成古堰塞湖对湖区沉积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湖相沉积物由交错层理向水平层理转变B.粘土、粉质粘土向砂、粉砂沉积转变
C.搬运方式由悬移向滚动搬运转变D.粗粒物质滞留湖心,细粒物质沉积在湖尾
24.上、下游地区河流参数指标的差异在叠溪古滑坡处开始产生分界,表明( )
A.叠溪古堰塞湖的发育抬高了上游河流侵蚀基准面
B.堰塞湖长期的汇水影响造成上游河谷两岸与河床不断侵蚀
C.导致上游河床受到物质沉积,坡度增大
D.下游地区在后期溃坝洪水的影响下,加速了下游河道的侧蚀
25.下游的地质灾害数量和河流裂点数量均多于上游,原因为( )
①溯源侵蚀 ②河谷下切 ③碎屑物质的快速运移 ④前期坝体不稳定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23.A 24.A 25.D
【解析】23.上游河流进入古湖范围后水动力条件被极大地减缓,降低了水流的流速和侵蚀能力,交错层理→水平层理,砂、粉砂→粘土、粉质粘土,滚动搬运→悬浮变化,伴随河流搬运而来的物质在古湖内得到大量沉积,粗颗粒物质多滞留湖尾,细粒物质逐渐悬浮至湖心,排除BCD,故选A。
24.上、下游地区河流参数指标的差异在叠溪古滑坡处开始产生分界,一方面说明叠溪古堰塞湖的发育,抬高了上游河流侵蚀基准面,降低河流水速与侵蚀能力,堰塞湖长期的汇水影响也造成河谷两岸与河床不断淤积,导致河床受到物质沉积不断抬升,坡度减缓,所以BC错,A对;另一方面,后期下游地区在溃坝洪水的影响下,大量水流和碎屑物质的涌出,加速了下游河道的下蚀,导致滑坡坝体下游区域河道纵坡降增大,D错。故选A。
25.下游因堵塞岷江减少了水流补给,导致下游形成溯源侵蚀的环境,河谷不断下切,形成了深切峡谷的地形.加上后期溃坝洪水加剧对岸边斜坡的侵蚀,加快碎屑物质的运移,因此造成在古滑坡上下游几十公里内上游的地质灾害数量和河流裂点数量均小于下游。同时,前期因为滑坡坝体堆积中较大且稳定的碎屑物质需要的启动临界能量高,在未受到极端外部地质事件时,坝体物质很难被河流侵蚀搬运,使得坝体自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仅延长了古堰塞湖的寿命,还在缓解或阻碍下游移动型裂点的溯源侵蚀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①②③对④错,故选D。
【点睛】堰塞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对堰塞湖上游的淹没灾害;2、堰塞湖溃决所导致的下游异常洪水灾害;3、堰塞湖的泄流或渍决都会对下游河道造成淤积,河床抬高. 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同时也会对下游河道产生强烈冲刷,有时甚至会使河道改道;4、堰塞湖泄洪后残留的堰塞体在强降雨的作用下转化为泥石流灾害的风险很高。其中尤以堰塞湖溃决对下游造成的洪水灾害危害最大。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是世界上大型内陆沙漠之一,该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土地退化严重、是典型的荒漠化地区。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逐步恢复和改善了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环境。某研究所在当地开展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植被生物量变化及其与土壤碳的关系探究。图左示意科尔沁沙地的地理位置,图右示意退化沙质草地不同恢复阶段的植被干物质分配比。
(1)简述选取科尔沁沙地作为退化沙质草地恢复的研究区域的优势条件。(4分)
(2)据图说明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变化情况。(4分)
(3)分析植被根系生长在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作用。(4分)
【答案】(1)科尔沁沙地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条件适宜;沙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便于对照研究;作为温带草原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典型的沙质草地环境,生态系统典型。(4分)
(2)退化沙质草地恢复的前期(从流动沙丘到半固定沙丘阶段),沙地生境条件差,植被生长相对缓慢,植被干物质地下部分相对较多,地上部分相对较少;随着退化沙质草地恢复阶段的推进,生境条件持续转好,植被干物质地上部分逐渐增加,地下部分有明显减少的趋势。(4分)
(3)植物根系逐渐生长,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促进土壤碳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促进土壤碳的转化和循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从而促进土壤中水分和氧气的流通。(4分)
【分析】本题以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生态脆弱区的治理、植被的作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迁移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科尔沁沙地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这种气候为研究退化沙质草地的恢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沙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可以更好地反映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碳的变化情况;同时作为温带草原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其具有典型的沙质草地环境。
(2)由图可知,在恢复初期,即从流动沙丘到半固定沙丘阶段,沙地生境条件差,地下部分干物质相对较多,地上部分相对较少。随着恢复阶段的推进,生境条件持续转好,地上部分干物质逐渐增加,地下部分逐渐减少。
(3)随着退化沙质草地恢复,植物根系逐渐生长,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促进土壤碳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促进土壤碳的转化和循环;植物根系的增加也会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从而促进土壤中水分和氧气的流通。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属于内陆成水湖,湖面面积6300平方千米,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居第一、集水量居第二。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近年来,湖区春季降水增多,积雪融水大量增加,受其影响,湖区春季气温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
(1)简析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4分)
(2)与西岸相比,伊塞克湖东岸的降水总量较 (多/少),并说明原因。(5分)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伊塞克湖区春季降水和积雪融水增多使气温降低的原因。(4分)
【答案】(1)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4分)
(2) 多 伊塞克湖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湖泊蒸发的水汽向东输送;受山地抬升、冷却凝结,因此湖泊东岸降水较多。 (5分)
(3)湖区降水增多,云层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气温下降;积雪融水降低了湖泊水温,地面辐射减弱,大气获得的热量减少,气温下降;积雪融化时吸收热量,进一步降低气温。 (4分)
【分析】本题以中亚伊塞克湖流域自然地理概况为材料,涉及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伊塞克湖东岸的降水量判断、伊塞克湖区春季气温降低的原因等问题;主要考查地形对局部地区气温、降水的影响。
【详解】(1) 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以及河流盐度高低角度分析。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居第一、集水量居第二”,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西岸相比,伊塞克湖东岸的降水总量较多;中亚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且该地处于中纬西风带;由图可以看出,该湖泊东岸分布有山地,盛行西风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输送到此处,盛行西风携带大量水汽,受到地形的阻挡,气流抬升,冷却凝结,降水较多,形成地形雨,导致伊塞克湖东岸的降水总量较多。
(3)春季降水增多,云层较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积雪融化时吸收热量,降低周围气温,积雪融水比湖水温度低,因此注入湖泊后会降低湖水温度,减弱地面辐射强度,使大气获得的热量减少,进而使地面温度降低。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目前广西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五成,连续多年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左图为我国桑蚕业起源地和现代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为我国部分省份产茧量变化图。
材料二:1990年江苏、浙江两省的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4.5%和25.5%;2000年,江苏蚕茧产量降至19.5%,浙江降至19.4%。2015年江苏、浙江的蚕茧产量仅占全国的7.4%和4.6%。江南地区陌上绿桑盈野、蚕娘缓缓而归的景象,宛如一个旧梦,渐渐暗淡消散。
(1)简述我国三大桑蚕业起源地和现代优势产区的分布差异。(5分)
(2)与江浙相比,简述广西发展桑蚕业的突出优势。(6分)
(3)分别说出1980~2015年广西与江苏桑蚕业产茧量的变化特点。(4分)
(4)我国广西桑蚕业出现了从“东桑西移”,发展为“东丝西移”,又深化为“东绸西移”变化。简述这种变化对广西桑蚕业的有利影响。(5分)
【答案】(1)三大起源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四川盆地现在优势产区逐渐向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转移(5分)
(2)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环境污染少(6分)
(3)江苏:1995年前产量持续上升,1995年达到高峰;1995年后产量波动下降广西:2000年前缓慢增长;2000年后快速增长;2005年后位居全国第一(4分)
(4)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等(5分)
【分析】本题以我国桑蚕业的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三大桑蚕业起源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我国现代优势产区再黄河下游地区基本没有分布,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分布,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更多,在三大桑蚕业起源地以外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出现了较多的优势产区。
(2)广西纬度低于江浙,水热条件更优越;江浙地区经济较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广西城镇化水平较低,桑蚕用地更丰富;与江浙地区相比,广西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对环境的破坏较少,污染较轻。
(3)由图可知,江苏省从1980年至1995年的产蚕量珠江增大,1995年之后产量呈波动下降态势。广西省从1980年至2000年左右的产蚕量缓慢增长,2000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
(4)东桑西移、东丝西移、东绸西移在不同发展阶段均助力了广西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由“桑”到:丝,再到“绸”,涉及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加工环节越来越多,附加值越来越高,提高了广西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发展。产业链条的延长、加工环节的增多、产业规模的扩大,为广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最新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最新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最新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最新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最新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最新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