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13《使至塞上》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3《黄鹤楼》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3课《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野望教学设计
展开主备人
陈丽
课题
13 唐诗五首 《野望》
审核人
代夫荣
日期
使用人
八年级语文教师
教
学
目
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重
难
点
重点: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难点: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合作交流法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卞之琳《断章》中的两句诗。我们喜欢赏遍世间美景,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人世间那道最为靓丽的风景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王绩的《野望》看我们又能“望”到什么样的人间美景?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知识链接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四、背景介绍
王绩,唐代诗人,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尝居东皋,号东皋子。面对天下大乱,弃官还乡。从王绩的生平来看,他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陶渊明性嗜酒曾作《五柳先生传》,王绩还模仿陶渊明《自祭文》,给自己撰写墓志铭。但是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不能“忘怀得失”;对田园的生活也没有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体现。
五、自主学习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我傍晚站在东皋向远处眺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去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 猎人带着猎物归来。
举目相望竟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了。
六、合作探究
1.诗歌以《野望》为题,读首联,找找诗人“望”的时间、地点,感受诗人“望”的心境。“徙倚欲何依?”隐含着什么?
时间:薄暮 地点:东皋 通过时间薄暮,动词徙倚,呼应尾联,表现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色?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远景 静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近景 动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更具画面感,富有生机。
3.诗的最后两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典故。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不得已辞官隐居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七、课堂总结
这首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彷徨、孤独、苦闷的情怀。
八、实战演练
1.王绩《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彷徨心情的句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孤独忧郁、怀念先贤的情感的句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板
书
设
计
首联:叙事、抒情
颔联:远景、静态惆怅、孤寂
野望 颈联:近景、动态
尾联:用典、怀贤
教
学
反
思
语文八年级上册野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野望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资料链接,整体感知,品读赏析,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写作练习,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写作练习,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