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使至塞上》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3《野望》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3课《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主备人
陈丽
课题
13 唐诗五首 《黄鹤楼》
审核人
代夫荣
日期
使用人
八年级语文教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诗歌中的神话传说。
2.学习通过神话传说和景物描绘,抒发内心情感的表达手法。
3.正确理解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
难
点
重点:学习通过神话传说和景物描绘,抒发内心情感的表达手法。
难点:正确理解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合作交流法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图片)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背景介绍
崔颢(hà)(?—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诗集》。现存诗仅《全唐诗》收录的四十二首。
自主学习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返回,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飘荡。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木茂盛。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使人发愁。
合作探究
1.诗人登上黄鹤楼,极目远望,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描绘这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已驾鹤远去,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铺垫。
2.本诗的5、6句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变化,这两句诗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五、六句描写登楼所见实景,意思是: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木茂盛。汉阳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所以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在汉阳西南长江之中,因此这两句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请说说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然的忧思之情。
(引导: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
课堂总结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于是抚今追昔,抒发了孤寂的思乡之情。
实战演练
1.崔颢在《黄鹤楼》中,驰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景色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黄鹤楼》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崔颢《黄鹤楼》中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崔颢《黄鹤楼》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崔颢《黄鹤楼》中写对黄鹤楼的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而去,眼前就是座寻常的江楼的句子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意境分析,写作练习,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