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26课《赤壁》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案设计
展开1.熟读诗歌,疏通诗意。
2.抓住诗歌的反常之处,理解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3.结合诗人生平,体味陶渊明于诗歌中寄予的情志。
教学重点:
1.熟读诗歌,疏通诗意。
2.抓住诗歌的反常之处,理解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教学难点:
结合诗人生平,体味陶渊明于诗歌中寄予的情志。
教学过程:
一、新诗导入
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酒,更是一种文化,诗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抒发的是曹操想要结束战乱,统一中国的愁绪;“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抒发的是农家待客想要尽其所有的一片盛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道出了国破家亡时李清照的凄苦,冷寂……可以说,酒,可以催发诗的灵感;诗,可以增加酒的韵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这首《饮酒》,一起感受诗人在酒后想要抒发的情志。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意
1.集体朗读
齐读诗歌,读出节奏:二三拍
2. 疏通诗意
小组合作,梳理诗歌大意,说一说你从诗中最直观地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出世,远离世俗的情志
思考主问题1:
哪个字或词最能表达诗人的出世之情?
预设1:“心远地自偏”中的“远”字,表明诗人远离喧器,游于自然。
预设2:“悠然”写出了诗人沉醉在自然中,忘记俗世烦恼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显示出了诗人悠然闲适、超然物外的“真意”。
本句朗读指导:“悠然”句要读得舒缓,有拖音,读出悠然、明朗的境界。
预设3:“飞鸟”在暮色时分一起回巢,让人感觉自由自在,没有烦恼,可以表达出来。
预设4:“菊花”这个意象有归隐的含义,寄托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追问:为何诗人如此钟爱菊花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
明确:菊花是“高洁傲岸”的象征
三、寻找反常合道之处,感悟诗情
思考主问题2:
诗人有着出世的情怀,但在这首诗歌的内容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反常之处呢?
明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提问:出世却“结庐在人境”是相互矛盾吗?
①引导:这应该是怎样的“人境”?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屏显)陶渊明的“人境”应是 的 ,因为 。
预设:陶渊明的“人境”是物质的,因为要结庐,要生活。
陶渊明的“人境”是喧嚣的,因为“而”字说明本应是充满车马的喧嚣。
补充:这里的“车马"不仅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更是指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②追问:即使陶渊明把房屋建造在喧嚣的城市,诗人也能屏蔽干扰,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明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③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句话,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在山林,这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环境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调节好心灵和现实的焦距,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世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陶渊明已经达到了——“身处闹市,而心若幽谷”的境界。
2.提问:那诗人在“人境”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用诗句来回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学生对读诗句,读出诗意。
(2)思考:请学生展开联想,描绘这四句诗。
示例:诗人在菊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以佐酒,一俯一仰,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惊鸿一瞥,南山美景净收眼底。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描绘时教师引导:
①用哪个词语修饰“采”,符合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提示:如,慢慢地,缓缓地,随意地……,符合“悠然”的状态即可。
②“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
明确: “见”写出了诗人在东边篱旁采摘菊花,无意看见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闲适”的情趣,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思,显得有意为之,更有目的性,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正如苏轼所言:“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③“悠然地见到南山”和“见到悠然的南山”,哪一种翻译更好?
明确: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这就是东坡所言的“境与意会”,何止是心灵的距离“近”,更是一种物我相融的理想状态。
王国维诗歌境界中的“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物之境,物我同一,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陶渊明这里表达的正是这种超脱的忘我的完美的境界。
补充:“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诗句,重在体会心灵世界的超然之态。
④读下面的诗句,思考诗人为何只说“日夕”佳,而不说“清晨”佳?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君子于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欧阳修《醉翁亭记》)
点拨:“日夕”“相与还”等意象的描写,暗合了“日夕当归”的文化传统。
3.提问:陶渊明在喧嚣的“人境”中有着怎样的心境?
提示:悠然,自然,淡泊……(屏显)
小结: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林徽因
四、知人论世,理解诗人选择
思考主问题3:
他,究竟要归向哪里?
1.背景介绍:陶渊明人生的三阶段
居家苦读时期——或仕或隐时期——躬耕自资时期
家境没落,出身微寒。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二十岁入仕,痛感世道的险恶,人生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出仕”、“入仕”间徘徊
四十一岁辞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
茫茫仕途,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险恶;
广阔天地,他尝遍了人间的喜怒哀乐;
风雨过后,他选择了纯粹的田园生活。
补充: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和《五柳先生传》里真实地告诉我们他隐居后的物质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田园生活固然艰辛,可是他却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思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是指什么?为何会“忘言”?
“真意”就是在大千世界中,寻得一方由“庐、菊、篱、南山、山气、夕阳、飞鸟”等一系列景物组成的浑然天成的自然之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远离人世的纷争,去领悟大自然的真谛,达到“真我”的境界。
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这样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的,且这种真意只可意味不可言传,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教师总结
看似矛盾的地方,却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大隐隐于市,诗人无需居住在偏远的地方,只要心中有澄明的境界,即使在闹市,也能建起自己心灵的堡垒,挣脱一切、天人合一。
让我们以闲适自得的神态、舒缓的语气再读诗歌,读出诗人的“悠然”“淡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作品知古韵,品悠然诗意,品诗识真人,悟人生真意,对话时空悟诗魂,课外阅读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对话,导入新课,探索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