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浙江卷】(含答案)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浙江卷】(含答案)第1页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浙江卷】(含答案)第2页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浙江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浙江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浙江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会引起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也会与人的伦理道德发生碰撞,带来新的伦理困惑与挑战。下列对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为弥补父母丧失孩子后的遗憾,不能限制生殖性克隆人
    B.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其对人类的影响关键在于利用它的人
    C.为防止生物技术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应严禁进行生物技术的新研究
    D.转入的基因会打皱农作物经过千万年形成的基因平衡,因此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氧化生成水
    B.给作物施肥的同时往往要浇水的原因之一是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C.患急性肠炎的患者脱水时,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及时补充纯水
    D.种子收获后晒干的目的是降低结合水的比例使种子细胞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存
    3.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跨膜运输H+的过程如图所示,V-型质子泵主要分布在溶酶体、液泡等膜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V-型质子泵跨膜运输H+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ATP为F-型质子泵跨膜运输H+提供能量
    C.V-型质子泵可将H+转运至溶酶体并降低pH
    D.F-型质子泵可能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上
    4.如图为某二倍体(2n=10)植物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镜检图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和图乙有同源染色体,图丙和图丁没有同源染色体
    B.图甲中有20个核DNA分子,10条染色体
    C.图乙有5个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D.图丙有20条染色单体,图丁有4个染色体组
    5.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其中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不同温度条件下,一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种群密度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最大值即为K值
    B.图甲中曲线X、Y之间的部分是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的酵母菌
    C.图乙中随着温度升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逐渐增大
    D.图乙的实验中若适当提高酵母菌的接种量,则会增大酵母菌种群的K值
    6.进化树可用来: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科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枝的树状图上,图中每个“叶子”代表一个物种,“叶子”之间距离的大小表示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化石可为构建进化树提供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
    C.两“叶子”间距离越远则表示两物种同一器官结构的相似程度越大
    D.与顶端“叶子”相比,进化树底部“叶子”的化石出现在更深的地层中
    7.为探究药物D降低体温的机理,科研人员用发热模型鼠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变量为药物D溶液有无、下丘脑是否完好
    B.发热鼠模型体温维持在39℃时,小鼠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第2组实验中,药物D处理后发热鼠模型可能出现排汗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D.依据实验结果可证明药物D通过影响下丘脑来降低体温
    8.甜叶菊代谢会产生一种非生命活动必需的产物——甜菊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左右,而热量却很低,所以它逐渐成为用糖行业的新“糖”源。甜叶菊种子小且发芽率低,为了提高其繁殖效率,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进行规模化繁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甜叶菊可保持其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B.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甜菊糖属于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整个生命过程中均可产生
    D.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例等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9.核糖开关是一类位于mRNA5'端的元件,它能与小分子代谢物结合从而使转录提前结束或抑制翻译开始。核糖开关是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之一,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表观遗传中DNA序列没有变化,因此不可遗传
    B.小分子代谢物与核糖开关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转录提前结束可能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
    D.核糖开关属于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10.科学家合成了具有稳定双螺旋结构、可储存和转录遗传信息的8种碱基系统DNA序列(Hachimji DNA),该序列中不仅含有天然的A一T、C一G碱基对,还包含人造的Z一P、S一B碱基对。人造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且不会干扰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若某Hachimji DNA含2n个碱基对,含m个含有碱基P的脱氧核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Hachimji DNA中碱基Z的数量与P的相等
    B.该Hachimji DNA复制形成的子链与其模板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该Hachimji DNA复制3次共需要消耗7m个含碱基Z的脱氧核苷酸
    D.该Hachimji 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会破坏S一B之间的氢键
    11.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于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收官,中国游泳队取得近30年最佳成绩,收获颇丰。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同时锻炼全身肌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游泳者刚下水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递到下丘脑形成冷觉
    B.游泳时,机体仅通过神经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加代谢产热
    C.游泳时,机体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D.等质量的脂肪所含能量高于糖类,运动后宜选用脂肪补充能量
    12.桥本氏甲状腺炎与体液免疫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免疫系统监视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该病患者会出现代谢变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等症状
    C.引起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D.抑制浆细胞识别甲状腺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有减轻病情的作用
    13.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出生存活嵌合体猴。使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多能干细胞ESCs注人食蟹猴的桑葚胚获得嵌合胚泡,经妊娠后获得6只嵌合体猴并检测身体和多种器官的绿色荧光情况,发现猴子全身荧光不均匀分布。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桑葚胚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
    B.培育嵌合体猴涉及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C.ESCs在猴子体内具有分化生成各种组织的潜能
    D.该技术有助于揭示灵长类动物多能干细胞的发育潜力
    14.肯尼迪病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常见于男性,大约50%的女性携带者也会在晚年表现出病症。该病由X染色体上的AR基因中1号外显子区发生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肯尼迪病患者中男、女细胞中含有的异常AR基因数量相等
    B.有些女性携带者晚年表现出病症可能与正常基因的缺失有关
    C.肯尼迪病患者体内因异常碱基数量的增加导致染色体片段的增添
    D.若年轻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其后代中男孩和女孩的发病情况一样
    15.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有这样的描写:“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有多处对生物的描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江边的桃花、蝶、莺等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蝶舞、莺啼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C.桃树开花具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
    D.诗人依据大自然的美景写出优美诗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6.为打造高质量“邑海粮仓”,某沿海县开发了多营养层次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简称IMTA)。IMTA内部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IMTA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
    B.滤食性贝类在IMTA中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
    C.流经IMTA的总能量是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鲍鱼活动范围小,常用样方法估算其种群密度
    17.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能使茶多酚氧化,绿茶制作工序中的杀青就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制止相关化学变化,便于进一步加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会破坏多酚氧化酶的肽键使其活性钝化
    B.多酚氧化酶需与茶多酚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多酚氧化酶能够提供激活茶多酚需要的能量
    D.多酚氧化酶氧化茶多酚后会立即失活
    18.渐冻症是一种严重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疾病,如图表示渐冻症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变化过程,谷氨酸分泌过多并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NMDA受体,引起更多Na+内流,并最终导致神经元肿胀、坏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渐冻症患者发病初期,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未受损伤时能感受到疼痛
    B.谷氨酸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正常人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
    C.减少必需氨基酸——谷氨酸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渐冻症患者症状
    D.降低谷氨酸分泌或减少Na+内流等的相关药物都能缓解渐冻症的病症
    19.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
    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
    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
    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
    二、读图填空题
    20.如图为某盆栽植物夏季一昼夜O2的产生速率与O2的消耗速率曲线图,C、G为两曲线交点。回答下列问题:
    (1)盆栽植物在12时左右O2的产生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C点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
    (2)C点与G点含义是否相同?______(填“相同”或“不同”)。C点含义是______。
    (3)盆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区段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若将该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容器内,分别在黑暗和适宜光照条件下,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的CO2含量(单位为mg),结果如表。若将该装置先放在黑暗条件下100s,再置于光照条件下100s,此时装置内CO2含量的变化为______。
    21.加端PCR是使扩增产物的末端加上一段DNA的PCR,加端PCR的引物被设计成除与模板配对的那一部分以外再加上若干碱基,以便能使扩增产物的末端加上额外的一段DNA。hIGF-1eDNA编码成熟蛋白的序列两端无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对应位置,也没有合适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实验人员为了在枯草杆菌中表达hIGF-1,应用加端PCR技术对hIGF-1cDNA进行改造,以期获得含有hIGF-1成熟蛋白79个氨基酸编码序列,并在两端分别带有PstⅠ和SalⅠ酶切位点。加端PCR技术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加端PCR时应选用的引物是______。
    (2)在目的基因的两端添加限制酶切割位点的目的是______,将含有改造后的hIGF-1基因导入枯草杆菌的常用方法是用Ca2+处理枯草杆菌,其目的是_____;原核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的优点有_____(答出3点)。
    (3)如图表示限制酶PstⅠ和SalⅠ的识别序列,在下图方框中画出两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在hICF-1基因的两端加入不同的限制酶的目的是_____。
    22.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等因素,某牧区草原退化严重,该地区生活着的植食动物鼠兔和鼢鼠的种群密度却急剧升高。
    (1)调查鼠兔和鼢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已知鼠兔和鼢鼠可被草原动物赤狐、艾虎等多种食肉动物捕食,分析这两种植食动物数量大增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研究人员为限制鼠兔种群密度,采用无人机撒施雷公藤甲素(一种能导致鼠兔雄性不育的化合物),这种防治措施属于______防治,雷公藤甲素是通过改变鼠兔的______来降低鼠兔种群数量的。
    (3)研究人员对该牧区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单位:×103kJ/(m2·a)],结果如图所示。
    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kJ/(m2·a)。从图中可知为了使草地得以持续利用,人们采取了______的措施。
    ②第三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__kJ/(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针对该地区燕麦草和青稞秸秆两种利用率不高但又广泛存在的秸秆资源,研究人员将秸秆晾晒、切碎、装入塑料袋、压实、封口,45d后便可启封喂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该措施可降低养殖成本
    B.该措施提高了秸秆饲料的利用价值
    C.该措施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该措施利用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秸秆中的能量
    三、填空题
    23.急性肠胃炎等导致的频繁呕吐及腹泻可导致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是医院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其特点有失水同时伴有失钠,且两者丢失的比例相同或大体相同,血浆钠浓度和渗透压皆维持在正常范围,循环血量减少。临床表现为乏力、少尿、意识障碍等。回答下列问题:
    (1)等渗性脱水患者是否会感到口渴?_____,理由是____。等渗性脱水与饮水不足导致的高渗性脱水相比,等渗性脱水更危险,原因是___。
    (2)等渗性脱水患者醛固酮分泌增多,以促进_____,最终导致体液增加。该调节中醛固酮的分泌受到______轴的分级调节。
    (3)临床上往往通过静脉滴注_______使等渗性脱水患者的血容量快速得到补充。
    四、实验探究题
    24.科学家利用果蝇做遗传学实验时,发现一只纯合绯色眼雌果蝇,并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中,已知控制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杂交实验及结果如图:
    ①如果绯色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白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用“+”表示。则绯色眼为____性状,杂交Ⅰ中F1绯色眼雌、雄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杂交Ⅱ中F1绯色眼自由交配产生F2,F2雌雄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②如果绯色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R/r无关,用“A”或“a”表示。分别让杂交Ⅰ的F1和杂交Ⅱ的F1各自自由交配产生F2,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则亲本绯色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Ⅱ中F2绯色眼果蝇基因型有_____种。让杂交Ⅱ中F2绯色眼果蝇自由交配,后代雄果蝇中是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
    (2)如果绯色眼的基因(A)位于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猩红眼基因(T)位于果蝇Ⅲ号染色体上。若只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①控制果蝇眼色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
    ②两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控制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称为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实验结果,A/a和T/t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______(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一种相对性状的出现需要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互补作用)
    B.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型有遮盖作用(上位作用)
    C.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重叠(重叠作用)
    D.一对等位基因效应抑制另一对等位基因的表型(抑制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A错误;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其对人类的影响关键在于利用它的人,B正确;可合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新研究,C错误;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D错误。
    2.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生成水,A错误;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所以给作物施肥的同时往往要浇水,B正确;患急性肠炎的患者脱水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C错误;种子收获后晒干,目的是降低自由水的比例使种子细胞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存,D错误。
    3.答案:B
    解析:V-型质子泵跨膜运输H+需要ATP提供能量,故V-型质子泵跨膜运输H+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A分析正确;F-型质子泵跨膜运输H+时合成ATP,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分析错误;溶酶体内的pH为酸性,说明其含H+多,可能是V-型质子泵将H+转运至溶酶体内降低了溶酶体内的pH,C分析正确;F-型质子泵利用H+浓度差驱动ATP的合成,真核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故F-型质子泵可能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上,D分析正确。
    4.答案:D
    解析:根据有无同源染色体及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分析,题图甲为减数分裂Ⅰ前期,题图乙为减数分裂Ⅰ中期,题图丙为减数分裂Ⅱ中期,题图丁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由于该生物体细胞中有2n=10条染色体,因此题图甲和题图乙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题图丙和题图丁没有同源染色体,A叙述正确。题图甲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其中有10条染色体,20个核DNA分子,B叙述正确。题图乙为减数分裂Ⅰ中期,共有5个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C叙述正确。题图丙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有10条染色单体,题图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叙述错误。
    5.答案:B
    解析:K值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种群数量最大值可以在值上下波动,A错误;结合题图甲可知,曲线X是理想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曲线Y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呈“S”形,曲线X、Y之间的阴影部分是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的酵母菌,B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小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升高,一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大于最适温度时,K值逐渐减小,C错误;在一定培养液中适当提高酵母菌的接种量,到达K值的时间会缩短,但由于未改变培养条件,故不会增大酵母菌种群的K值,D错误。
    6.答案:C
    解析:两“叶子”间距离越远则表示两物种亲缘关系越远,二者同一器官结构的相似程度越小,C错误。
    7.答案:B
    解析:对比三组实验处理可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药物D溶液有无(1组与2组)、下丘脑是否完好(2组与3组),A分析正确;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时,小鼠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分析错误;药物D处理后,发热鼠模型退热主要通过排汗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实现, C分析正确;对比三组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证明了药物D通过影响下丘脑来降低体温,D分析正确。
    8.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甜叶菊可保持其遗传性状相对稳定,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非生命活动必需的产物——甜菊糖属于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才可产生,C错误;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例等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生长素多于细胞分裂素时利于生根,反之利于生芽,D正确。
    9.答案:A
    解析:表观遗传可以遗传,A错误;小分子代谢物作为信息分子与核糖开关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转录提前结束可能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C正确;由题干“核糖开关是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之一”可知,核糖开关属于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D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碱基Z和碱基P互补配对,故碱基Z的数量与P的数量相等,A正确;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链与其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互补,B错误;该Hachimji DNA分子中,碱基Z和P的数量相等,均为m个,复制3次,共形成8个DNA分子,需要消耗含碱基Z的脱氧核苷酸=8m-m=7m(个),C正确;DNA分子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可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包括Z一P、S一B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D正确。
    11.答案:C
    解析:游泳者刚下水时,皮肤表面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将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A错误;游泳时,机体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加代谢产热,B错误;游泳时,机体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C正确;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碳、氢的比例更高,在氧化分解时需要消耗的氧气更多,产生的能量更多,但脂肪为储能物质,及时补充能量的效果差,运动后一般选用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作为补充能量的物质,D错误。
    12.答案:B
    解析:该病是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A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该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出现代谢变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等症状,B正确;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的变化是引起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C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13.答案:B
    解析:桑甚胚进一步发育,细胞开始分化为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A分析正确:培育嵌合体猴没有涉及核移植技术,B分析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ESCs在猴子体内具有分化生成各种组织的潜能,该技术有助于揭示灵长类动物多能干细胞的发育潜力,C、D分析正确。
    14.答案:B
    解析:因为肯尼迪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而女性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肯尼迪病患者中男性细胞中含有的异常AR基因数量少于女性细胞中含有的异常AR基因数量,A错误;缺失正常基因可能会使女性携带者晚年表现出病症,B正确;碱基数量的增加属于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片段的增添,C错误;设肯尼迪病的相关基因为A/a,若年轻女性患者(XaXa)与正常男性(XAY)结婚,则后代基因型为XAXa、XaY,即后代中男孩和女孩的发病情况不一样,男孩都患病,女孩都正常,D错误。
    15.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姓,桃花、蝶、莺等所有生物构成了物种多样性,A错误。蝶舞、莺啼分别属于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B错误。在大自然中进行艺术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6.答案:C
    解析:IMTA在上层、中层、底层的设置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中的空间、阳光、食物等资源,A叙述正确;滤食性贝类既能捕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又能分解藻类脱落碎屑,在IMTA中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B叙述正确;流经IMTA的总能量是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人工投喂的饲料中的化学能,C叙述错误;鲍鱼活动范围小,常用样方法估算其种群密度,D叙述正确。
    17.答案:B
    解析:高温会破坏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使其活性钝化,但没有破坏肽键,A错误;酶通常需与底物结合后才能发挥催化作用,即多酚氧化酶需与茶多酚结合后发挥作用,B正确;多酚氧化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酶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发挥作用后不会立即失活,D错误。
    18.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渐冻症是一种严重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疾病”可知,患者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并未受损,受到刺激后能在大脑皮层产生疼痛感觉,A推断正确;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上NMDA受体引起Na+内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可推测谷氨酸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正常人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B推断正确;谷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它可由体内其他的氨基酸转化而来,即使减少谷氨酸的摄入也不一定能减轻渐冻症患者的症状,C推断错误;降低谷氨酸分泌可导致Na+内流减少,减少Na+内流可减缓神经元肿胀、坏死,所以降低谷氨酸分泌或减少Na+内流等的相关药物都能缓解渐冻症的病症,D推断正确。
    19.答案:C
    解析:A、由题干可知,该变化发生在减数分裂Ⅱ时,说明减数分裂Ⅰ正常,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或ee或Ee(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即E、e(E或e所在的位置没有交换)、EE、ee、O、Ee(E或e所在的位置随机交换),A错误;B、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说明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O,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E、e或Ee和O,B错误;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说明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ee,则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E(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形成)、e(第一极体减数分裂I时E或e所在的位置没有交换)、ee、O(第一极体减数分裂Ⅱ时E或e所在的位置随机交换),则第二极体基因组成最多有4种可能,C正确;D、若卵细胞不含E、e,则卵细胞基因组成是O,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若不发生交换,则第一个极体为EE,若发生互换,则第一极体只能是Ee,故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EE和Ee,D错误。故选:C。
    20.答案:(1)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气孔部分关闭,导致CO2吸收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以O2产生速率下降;线粒体、叶绿体
    (2)相同;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3)BH;G
    (4)增加6mg
    解析:(1)中午12时左右,盆栽植物O2的产生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中午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气孔部分关闭,导致CO2不能正常进入叶肉细胞参与光合作用,使光合速率降低。C点叶肉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2)C、G为两曲线交点,此时O2产生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所以二者含义相同。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有O2产生,由题图可知,在BH段均有O2产生,说明该阶段盆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当O2的产生速率大于O2的消耗速率,即光合速率强于呼吸速率时,有机物不断积累,据题图可知,整个CG段光合速率强于呼吸速率,在G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4)根据题表中数据可知,将该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100s时,容器中CO2的增加量为14mg(呼吸强度);置于光照条件下100s时,容器中的CO2消耗了8mg(净光合作用强度),故若将该植物先放在黑暗条件下100s(CO2先增加14mg),再置于光照条件下100s(CO2再吸收8mg),此时装置内CO2的变化为增加了6mg。
    21.答案:(1)引物1和引物4
    (2)使目的基因经限制酶切割后能产生黏性末端,以便和质粒相连;使枯草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原核细胞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易培养;代谢速度快
    (3)防止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发生自身环化及目的基因和载体反向连接
    解析:(1)分析结合图示可知,加端PCR所选引物应有一部分序列不与模板链配对,图中引物1和引物4具有不与模板链配对的序列,是加端PCR所用引物。
    (2)在目的基因的两端添加限制酶切割位点后,可使用相应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使二者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以方便连接形成重组质粒。用Ca2+处理枯草杆菌,可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可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原核细胞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易培养,代谢速度快,因此常用原核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3)根据图示可知,PstⅠ酶切产生的黏性末端序列为,SalⅠ酵切产生的黏性末端序列为。在hICF-1基因的两端加入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后,再利用相应的限制酶切割,会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由于末端的序列不同而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利用DNA连接酶连接时,可防止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发生自身环化及目的基因和载体反向连接。
    22.答案:(1)标记重捕法;草原退化严重,使鼠兔和鼢鼠的天敌的栖息地减少,数量下降;气候变化使两种植食动物的繁殖力增强等
    (2)生物;出生率
    (3)①3.401×106;增加人工输入;②7×104;12.2%;③ABC
    解析:(1)鼠兔和鼢鼠均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草原退化严重,使鼠兔和鼢鼠的天敌的栖息地减少,数量下降;气候变化使两种植食动物的繁殖力增强等均可能导致鼠兔和鼢鼠的数量大增。
    (2)雷公藤甲素能导致鼠兔雄性不育,利用雷公藤甲素限制鼠兔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该方法通过降低种群的出生率限制鼠兔种群密度。
    (3)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和人工输入的能量。假定由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x1,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x2,某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根据图中信息可计算得x2=(32+11+59-20)×103k/(m2·a)=82×103kJ/(m2·a),x1=(179+x2+64+345-84)×103kJ/(m2·a)=586×103kJ/(m2·a),因此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等于(715+586+154+1842)×103kJ/(m2·a)=3297×103kJ/(m2·a),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3297+84+20)×103kJ/(m2·a)=3.401×106kJ/(m2·a)。从图中可知为了使草地得以持续利用,人们增加了人工输入。②第三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x2+20-32)×103kJ/(m2·a)=7×l04kJ/(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x2÷(x1+84)×100%≈12.2%。
    23.答案:(1)否;患者血浆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不兴奋,不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高渗性脱水会使人产生渴觉,人可以主动补水及时缓解缺水情况,但等渗性脱水不会使人产生渴觉
    (2)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进而提升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有利于水的重吸收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
    (3)等渗盐水(或生理盐水)
    解析:(1)等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下丘脑姿透压感受器不兴奋,不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故等渗性脱水患者不会感到口褐。高渗性脱水会使人产生渴觉,人可以主动补水及时缓解缺水情况,但等渗性脱水不会使人产生渴觉,故等渗性脱水与饮水不足导致的高渗性脱水相比,等渗性脱水更危险。
    (2)等渗性脱水患者醛固酮分泌增多,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进而提升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有利于水的重吸收,最终导致体液增加。该调节中醛固铜的分泌受到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分级调节。
    (3)等渗性脱水患者缺水又缺盐,因此临床上往往通过静脉滴注等渗盐水使等渗性脱水患者的血容量快速得到补充。
    24.答案:(1)①显性;X+XR、X+Y;绯色眼雌蝇:绯色眼雄蝇:白眼雄蝇=2:1:1;②AAXRXR;8;1/12
    (2)①遵循;A/a和T/t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果蝇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杂交Ⅳ中F2的表型比例符合9:3:3:1的变式);②B
    解析:(1)①绯色眼果蝇与纯合的红眼果蝇、纯合的白眼果蝇杂交,F1均为绯色眼,故绯色眼为显性性状。绯色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白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Ⅰ中F1绯色眼雌、雄的基因型分别是X+XR、X+Y。杂交Ⅱ:绯色眼(X+X+)×白眼果蝇(XrY)→F1绯色眼(X+Xr、X+Y),F1自由交配产生F2(X+X+:X+Xr:X+Y:XrY=1:1:1:1),即F雌雄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绯色眼雌蝇:绯色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②分析题表结果,不论杂交Ⅰ还是杂交Ⅱ的F2中,雌雄果蝇的表型及比例均为绯色:非绯色(包括红色和白色)=3:1,与性别无关,且杂交Ⅰ的F2中无白眼果蝇,则亲本绯色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RXR;杂交Ⅱ中F1的基因型为AaXRXr和AaXRY,则F2绯色眼果蝇的基因型有A_XRX-和A_X-Y共8种,其中F2绯色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XR:AXr:aXR:aXr:AY:aY=2:2:1:1:4:2,F2绯色眼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XR:AXr:aXR:aXr=6:2:3:1,自由交配,后代雄果蝇中是红眼果蝇的比例为1/4×1/6÷1/2=1/12。
    组别
    处理方式
    结果
    1
    发热鼠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2
    发热鼠模型+药物D溶液
    退热
    3
    损坏下丘脑的发热鼠模型+药物D溶液
    发热
    条件
    一定时间后的CO2含量/mg
    0
    50s
    100s
    150s
    黑暗
    340
    347
    354
    361
    光照
    340
    336
    332
    328
    杂交
    F2的表型及比例
    雄性
    雌性
    绯色眼
    红眼
    绯色眼
    红眼
    白眼

    3/8
    1/8
    3/8
    1/8
    0

    3/8
    1/8
    3/8
    1/16
    1/16
    杂交
    亲本
    F1
    F1自交得到F2

    绯色眼×猩红眼
    绯色眼
    绯色眼:猩红眼=3:1

    绯色眼×白眼
    绯色眼
    绯色眼:猩红眼:白眼=12:3:1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海南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海南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贵州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贵州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甘肃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挑战模拟卷 【甘肃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