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八年级(下)作业物理试卷(3月份)-普通用卷
展开1.下列各种物质微粒中,空间尺寸最小的是( )
A. 分子B. 中子C. 原子核D. 电子
2.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 )
A. 不导电B. 硬度大C. 质量小D. 密度小
3.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通过“场”也能产生相互作用。“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看不见,摸不到,但却真实存在。例如我们学习过的: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重力场对地球附近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会对放入其中的哪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
A. 小磁针B. 石块C. 冰块D. 带电小球
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卢瑟福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5.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B. 银河系星盘的直径约为15万光年,其中光年是时间单位
C. 天体和分子一样都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D.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
6.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 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 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7.已知铜密度为8.9×103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
A. 20gB. 10gC. 16gD. 8g
8.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
A. ①或③B. ①或②或④C. ①或③或④D. 前三个答案都错了
9.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 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 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 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10.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石块的质量是46.8g
B. 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 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 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11.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4,边长之比为1:2,则可以判断( )
A. A物体一定为空心B. B物体一定为空心
C. A、B均不可能为空心D. 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
12.用两种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小球,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放三个甲球,在右盘上放两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 )
A. 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1.5倍B. 乙球的密度是甲球的1.5倍
C. 甲、乙两球的密度相等D. 每个甲球的质量是每个乙球的1.5球
二、填空题(本题共13小题,共26分)
13.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______图中的物质,其分子间作用力最小。
14.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_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______电,这是因为橡胶棒______(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2)以氢原子为例,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甲/乙/丙/丁)。
15.太阳系、地球、月亮、宇宙、银河系中尺度最小的是:______;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______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______绕核运动。
16.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17.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α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在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占空间很______(选填“大”或“小”)。通过α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α粒子带______电。
18.宇宙是一个有______的天体结构。多数宇宙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______。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就相当于行星。
19.一只质量为68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184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37.3g的一个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g,金属片的体积为______cm3,则此金属片的密度为______kg/m3。
20.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将它们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如右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______。
21.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下同),体积______。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所以热空气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22.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______;
(2)空气的密度为1.29 ______;
(3)金属铝的密度为2.7 ______。
23.李珍买了一件金黄色的实心金属工艺品,她想知道是不是纯金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正确的测量.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的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量筒里原来装有14ml的水,把该工艺品侵入水中如图2所示.则该工艺品的质量是______g,密度是______kg/m3.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的(金的密度是19.3×103kg/m3).该工艺品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4.若甲、乙两均匀固体的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4,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若把甲物体截去1/2,乙物体截去3/4,则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2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与B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容器中装有400cm3的水,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与A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那么,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3;若在A容器中的水中浸没一块质量为540g的实心金属块,在B容器的酒精中浸没一块质量为790g的实心铁块,恰好使两容器的液面相平(水和酒精均未溢出),那么,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ρ水=1.0g/cm3,ρ酒=0.8g/cm3,ρ铁=7.9g/cm3)。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34分)
26.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不少“特殊本领”。碳纤维被广泛应用在火箭、导弹、飞机、汽车的制造中,好处之一是可以大大减轻它们的质量,这是因为碳纤维的______较小;和铝相比,碳纤维比铝轻但强度相似,其中“碳纤维比铝轻”是指:在______相同的情况下,碳纤维制作的实心物体的______比铝材料制作的小。
27.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
方案一:
(1)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______(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0;
(3)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
方案二: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如图所示;
(2)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90cm3;
(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68cm3,则木块的密度ρ=______g/cm3。
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______,理由:______。
28.拳头的体积有多大呢?某小组同学利用量筒,烧杯(大、小各一个),水,木块,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1)用量筒量水装满大烧杯,记下水的体积V1;
(2)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待水不再溢出时,将拳头拿出,
(3)用量筒测出大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V2,则拳头的体积为V=V1−V2
方案二:
(1)用木块垫在大烧杯下,使其成为一个溢水杯
(2)将大烧杯装满水,把小烧杯放在溢水杯杯口下方
(3)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4)用量筒测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即拳头的体积
请分析后回答两个问题
(1)上述两种方案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哪种方案测出的拳头体积更准确一些?
29.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cm2,铜的密度ρ=8.9g/cm3,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______g,铜线的长度l=______cm。
30.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温水,他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_;
(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
______;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31.如图所示,是某厂家生产的空心砖,它具有质轻、保温、隔音、降噪且更环保的特点,是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理想填充材料,人们常用孔洞率来表示空心砖的空心体积占其外观总体积的比例。现有某砖厂生产的一种规格为25cm×12cm×10cm的长方形空心砖,其孔洞率为30%,每块砖的质量为4.2kg,求: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若在砖的空心部分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保温材料,那么,填充后每块砖的质量将增加多少kg?
32.一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在空瓶中盛某金属碎片若干。使其与瓶的质量为1000g,然后装满水,则瓶子、金属碎片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09g,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
(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片可能是什么金属?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按照物质的组成,尺度排列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核、中子、电子,因此最小的是电子。
故选: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比电子大得多。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准确的掌握构成物质的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泡沫塑料.
故选D.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mV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3.【答案】D
【解析】解:
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由题意类比可知,电场会对放入其中的带电物体有力的作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通过“场”也能产生相互作用。带电体之间的作用通过电场实现的。
深入理解“场”在物理中的作用;可解答此题。
4.【答案】B
【解析】解:
A、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
B、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故C正确;
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比原子小的带负电微粒),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D正确。
故选:B。
(1)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任何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但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3)(4)物质的组成,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从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这样的一点点进行细分的。
本题考查了微观结构及宏观世界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5.【答案】D
【解析】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电子质量非常小,所以原子尺度最大,质子次之,电子最小。故A错误;
B、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m/s×3600s×24×365=9.4608×1015m=9.4608×1012km.故B错误;
C、天体运动是有规律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原子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结构,中心为原子核,核外为绕核转动的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①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质子包括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②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③天体及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④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模型、光年的概念、宏观宇宙天体特点等知识,这类题型不难,掌握基本概念就可以求解。
6.【答案】A
【解析】解: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铁和铝的密度,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及其变形m=ρV可知:
在三球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铜球的质量应该大于铁球和铝球的质量,而本题给出的条件中,三球质量相同,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同理可得铁球也是空心的,而铝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故选A.
在三球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情况下,判断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取决于它们的密度大小.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7.【答案】C
【解析】解:
由题知,ρ铜>ρ水>ρ酒精,
所以铜块在水和酒精中都是下沉的,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酒精的体积是相同的,
即:
V排水=V排酒精,
而容器原来都是装满液体,
所以V溢水=V溢酒精,
由ρ=mV得V=mρ,
所以:m溢水ρ水=m溢酒精ρ酒精,
即:20g1g/cm3=m溢酒精0.8g/cm3,
解得:m溢酒精=16g
故选:C。
知道铜、水和酒精的密度,根据密度关系可知铜块在水和酒精中都是下沉的(浸没),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据此列方程求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从题目提供的条件得出溢出液体的体积相同是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1)仔细分析所提供的实验步骤可以看出,通过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2−m,再利用④可得出酒精的体积V,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ρ=mV,因此,步骤②可以省去;
(2)从另一角度分析,利用步骤①②可得出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可得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也就是步骤③中所装的酒精的体积,再根据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2−m,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ρ=m2−mm1−m⋅ρ水,因此,步骤④可以省去。
(3)从另一角度分析,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则可以列出等式m瓶+ρ水V瓶=m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则可以列出等式m瓶+ρ酒精V瓶=m2,二式联立可分别求得m瓶和V瓶,因此步骤①也可以省去。
综上所述,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①或②或④。
故选:B。
测定酒精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ρ=mV,因此关键看所提供的步骤能否顺利测出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只要能达这一实验目的就是可取的。分析时注意有些步骤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达成同一目的,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所取舍。
通过本题,我们要明确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追求最优化设计,尽量使步骤既简化,同时又有利于准确测量。本题中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既可以用等效替代法,也可以用直接测量法,值得我们关注。
9.【答案】C
【解析】解:A、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反之当温度的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
所以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故A正确;
B、在盐水中,饱满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饱满的种子下沉,所以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故B正确。
C、飞船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才能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质量,以适应其工作的要求。故C错误。
D、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m=ρV质量较小,以防伤人,故D正确。
故选:C。
(1)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
(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如果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
(3)飞船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质量不可能太大,因此,在体积固定的情况下,要想减小质量,只能使密度减小。
(4)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m=ρV质量较小。
此题涉及到了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飞船制造材料的选择等知识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0.【答案】D
【解析】解:
A、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正确;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cm3,石块的体积V=38cm3−20cm3=18cm3,故B正确;
C、石块的密度ρ=mV=46.8g18cm3=2.6g/cm3=2.6×103kg/m3,故C正确;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着水,使的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故D错误。
故选:D。
(1)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量筒的分度值为1cm3,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根据ρ=mV求出石块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1.【答案】B
【解析】解: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两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则体积之比为1:8,
根据密度公式,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m1m2=ρ1V1ρ2V2=41×18=1:2=3:6;
因A、B的质量之比为3:4,故可知B一定是空心的,只有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已知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和边长之比,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甲乙的质量之比,结合题中质量之比确定哪个正方体是空心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甲乙的质量之比是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由题知:
3m甲=2m乙,所以:m甲m乙=23;
因为两球体积相同,由ρ=mV得:ρ甲ρ乙=m甲m乙=23;
故选:B。
天平恰好平衡说明左右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列出甲、乙两球质量的比例式;
再由两球体积相同,根据密度的定义式可以列出两种材料的密度比例式。
灵活使用天平,能根据条件获得质量与密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当物质的密度相同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相同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3.【答案】固体 甲
【解析】解:根据题图可知:甲是气态分子的模型,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乙是液态分子的模型,丙是固态分子的模型。
故答案为:固体;甲。
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气态。
①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②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③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模型,属于基础题。
14.【答案】分子;负;负;得到;丙
【解析】解:(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
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得到了电子而带负电。
(2)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且原子核相对于原子,其体积比较小,故丙图正确。
故答案为:(1)分子;负;负;得到;(2)丙。
我们把保持物体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核式模型;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以及物质带电的实质,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月亮;质子;电子
【解析】解:(1)太阳系、地球、月亮、宇宙、银河系中尺度最小的是月亮;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周围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故答案为:月亮; 质子; 电子。
(1)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月亮绕着地球运行;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都负电;原子核又有质子和中子构成。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周围它们的构成。这是识记性的内容,记住即可。
16.【答案】扩散;引力
【解析】解: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17.【答案】小 正
【解析】解:(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原子核所占原子内部空间很小;
(2)已知原子核带正电,由图知,α粒子远离原子核而没有靠近原子核,说明α粒子所带电荷与原子核所带电荷的性质相同,即α粒子带正电。
故答案为:小;正。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α粒子散射实验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
18.【答案】层次 大爆炸 原子 电子
【解析】解: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电子就相当于行星。
故答案为:层次;大爆炸;原子;电子。
了解宇宙的发展和微观粒子世界的构成即可解题。
本题考查了宇宙的发展和微观粒子世界的构成,属于基础题。
19.【答案】3.3 11.3×103
【解析】解: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184g−68g=116g,
根据ρ=mV可得,瓶子的容积:
V=V水=m水ρ水=116g1g/cm3=116cm3;
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m总−m金−m瓶=218g−37.3g−68g=112.7g,
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112.7g1g/cm3=112.7cm3,
金属块的体积:
V金=V−V水′=116cm3−112.7cm3=3.3cm3,
金属块的密度:
ρ金=m金V金=≈11.3g/cm3。
故答案为:3.3;11.3。
已知空瓶子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用总质量减掉瓶子和金属块的质量即为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时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然后用金属块的质量除以金属块的体积即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空瓶子的容积等于空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以及金属块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
20.【答案】2:1
【解析】解:
因为天平平衡,
所以天平左、右两盘内实心球的总质量相等,
设甲、乙的体积都为V,
由ρ=mV可得:
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
ρ甲V=2ρ乙V,
所以ρ甲:ρ乙=2:1。
故答案为:2:1。
由天平平衡可知,天平左、右两盘内实心球的总质量相等,利用m=ρV列出等式、整理,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质量相同得出关于甲、乙两球密度的关系式是关键。
21.【答案】较大;较小;变小;上升
【解析】【解答】
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物质间隙减小,所以体积变小;
由公式ρ=mV分析得: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它的密度增大;
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故答案为:较大;较小;变小;上升。
22.【答案】mg kg/m3 g/cm3
【解析】解:(1)一张邮票的质量非常小,约为50mg;
(2)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
(3)金属铝的密度为2.7×103kg/m3=2.7g/cm3。
故答案为:(1)mg;(2)kg/m3;(3)g/cm3。
根据对常见物体和相关物理量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
23.【答案】10.8;2.7×103;不是;晶体
【解析】解:工艺品的质量:m=10g+0.8g=10.8g,
工艺品的体积:V=18mL−14mL=4mL=4cm3,
工艺品的密度:ρ=mV=10.8g4cm3=2.7g/cm3=2.7×103kg/m3,
所以工艺品不是纯金的.
工艺品是金属,所以工艺品是晶体.
故答案为:10.8;2.7×103;不是;晶体.
(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的差.
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和金的密度进行对比.
(3)金属是晶体.
工艺品的密度不但等于金的密度,可以断定工艺品不是纯金的,即便是工艺品的密度等于金的密度,工艺品可能是纯金的,也可能是合金的.
24.【答案】8:9 8:9
【解析】解:
(1)由题知,m甲:m乙=2:3,V甲:V乙=3:4,
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m甲V甲:m乙V乙=23:34=23×43=8:9;
(2)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所以甲物体截去12,乙物体截去34,两者的密度不变,
则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还是8:9。
故答案为:8:9;8:9。
(1)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关系;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密度特性的理解,关键是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25.【答案】500 2.7×103
【解析】解:(1)A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400cm3,
由ρ=mV可得A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g/cm3×400cm3=400g;
由题知,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m酒精=m水=400g,
则酒精的体积:
V酒精=m酒精ρ酒精=400g0.8g/cm3=500cm3;
(2)790克的铁块的体积:
V铁=m铁ρ铁=790g7.9g/cm3=100cm3,
因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
所以,V水+V金=V酒精+V铁,
则金属块的体积:
V金=V酒精+V铁−V水=500cm3+100cm3−400cm3=200cm3,
则金属块的密度:
ρ金=m金V金=540g200cm3=2.7g/cm3=2.7×103kg/m3。
故答案为:500; 2.7×103。
(1)知道A容器中水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水的质量;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等于A容器中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mρ求出酒精的体积;
(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790克的铁块的体积,根据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求出金属块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最好一问,根据两个容器中液面相平求出金属块的体积是关键。
26.【答案】密度 体积 质量
【解析】解:根据ρ=mV可知,在V相同的情况下,ρ越小,m越小,
故碳纤维和铝相比密度比较小,“碳纤维比铝轻”是指: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碳纤维制作的实心物体的质量比铝材料制作的小。
故答案为:密度;体积;质量。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为ρ=mV,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此题考查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此类题目需要结合密度公式,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27.【答案】右 mV1−V0 0.6 方法一 方法二由于铁块取出时带有水,使得量筒中的木块和水的体积偏小,即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木块质量偏小
【解析】解:方法一:
(1)测质量前,按“左偏右调”的原则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3)木块的体积V=V1−V0,
木块的密度为:ρ=mV=mV1−V0;
方法二:
(1)量筒的最小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V2=50ml=50cm3;
(2)木块的体积:V′=V3−V2−V铁=90cm3−50cm3−10cm3=30cm3;
(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4−V2,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4−V2);
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木块重力G木=F浮=ρ水g(V4−V2);
木块的质量:m木=G木g=ρ水g(V4−V2)g=ρ水(V4−V2);
小木块的密度:
ρ木=m木V木=ρ水(V4−V2)V′=1g/cm3×(68cm3−50cm3)30cm3=0.6g/cm3;
由于铁块取出时带有水,使得量筒中的木块和水的体积偏小,即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木块质量偏小,根据ρ=mV知,密度偏小,故方法一误差较小。
故答案为:方法一:(1)右;(3)mV1−V0;方法二:(3)0.6;方法一;方法二由于铁块取出时带有水,使得量筒中的木块和水的体积偏小,即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木块质量偏小。
方法一:(1)测质量前,按“左偏右调”的原则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根据ρ=mV表示出木块的密度;
方法二:(1)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2,
(2)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用V3−V2−V铁算出木块的体积;
(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用68cm3,则V4−V2算出小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因为木块漂浮,木块重力等于浮力;利用G=mg求木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小木块的密度;
由于取出铁块时带有水,使得木块质量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判断误差。
本题考查了测固体的密度初中物理要求较高,方法最基本的有两种:一是用量筒和天平,一是利用浮力知识设计的这一种,要熟练掌握。
28.【答案】答:(1)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常采用“排水法”,上述这两个方案都采用这个方法。
(2)方案一中,由于手上沾一部分水,会使测得的剩余水的体积V2偏小,以致最终所得拳头的体积偏大,
所以方案二比方案一实验误差小,测出的结果更准确些。
【解析】(1)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常采用“排水法”;
(2)将拳头拿出时,手上沾一部分水,会使测得的剩余水的体积V2偏小,进而进行误差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和实验误差分析,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平时应加强训练,有一定的难度。
29.【答案】(1)
(2)178;4×103
【解析】(1)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已知铜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然后利用V=Sl可求得卷铜线的长度l;故设计表格如下:
(2)该卷铜线的质量m=100g+50g+20g+5g+3g=178g;
由ρ=mV可得,该卷铜线的体积V=mρ=178g8.9g/cm3=20cm3,
铜线的长度l=VS=20cm35×10−3cm2=4×103cm。
故答案为:(1)见上表;(2)178;4×103。
(1)根据实验步骤确定测量的物理量,然后设计记录表格。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示数;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然后利用V=Sl可求得该卷铜线的长度。
30.【答案】乙 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存在间隔
【解析】解:(1)乙杯是80℃的热水,杯中水会很快的变黑,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2)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3)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故答案为:(1)乙;(2)分子间存在引力;(3)分子间存在间隔;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3)分子间有间隙。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属于识记性知识,将课本内容记忆清楚是关键。
31.【答案】解:
(1)由题意知,每块砖的实心部分体积:
V实=25cm×12cm×10cm×(1−30%)=2100cm3;
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ρ=mV实=4200g2100cm3=2g/cm3=2×103kg/m3;
(2)每块砖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V空=25cm×12cm×10cm×30%=900cm3,
每块砖增加的质量为:
m加=0.8×103kg/m3×9×10−4m3=0.72kg。
答:(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2×103kg/m3;
(2)若在砖的空心部分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保温材料,那么,填充后每块砖的质量将增加0.72kg。
【解析】(1)先求出每块砖的实心部分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求出每块砖的空心部分体积,即填充新材料的体积,再利用m=ρV求每块砖增加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砖块”和“砖块材料”在此题中是不同的概念。
32.【答案】解:
(1)空瓶装满水:
m水=700g−200g=500g,
由ρ=mV得:
空瓶容积:
V=V水=m水ρ水=500g1g/cm3=500cm3,
(2)金属片的质量:
m金=m总−m瓶=1000g−200g=800g,
由ρ=mV得:
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1409g−1000g1g/cm2=409cm3,
金属片的体积:
V金=V−V水´=500cm3−409cm3=91cm3,
(3)金属片的密度:
ρ=m金V金=800g91cm3≈8.8g/cm3,由密度表可知:该金属片可能是铜。
答:(1)瓶子的容积为500cm3;
(2)金属碎片的体积为91cm3;
(3)金属片的密度为8.8g/cm3;该金属片可能是铜。
【解析】(1)知道空瓶的质量、瓶和水的总质量,求出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根据公式ρ=mV求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容积;
(2)已知瓶子和金属片的总质量和空瓶子的质量,可求金属片的质量;瓶子装上金属片后再装满水,求出此时瓶内水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片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减去此时水的体积;求出了金属片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ρ=mV求金属片的密度,然后与密度表比较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变形的应用,知道空瓶子的容积等于空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是本题的突破口。物质
金
铅
铜
铁
铝
密度(k/m3)
19.3
11.3
8.9
7.9
2.7
铜线的质量m/g
铜线的体积V/cm3
铜线的长度l/cm
铜线的质量m/g
铜线的体积V/cm3
铜线的长度l/cm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模拟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模拟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模拟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