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679034/0-17145312604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679034/0-17145312605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679034/0-17145312605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页。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可以改变船的稳定性和载重量。2、为了让船保持平稳,把船分隔成几个____________。3、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______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__________。4、用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船,船的____________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5、潜艇是靠调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大小来实现下潜和上浮的。6、船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来控制前进的方向。7、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的材料、载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的是( )。A、蜡烛 B、橡皮 C、回形针2、乐乐把三块一样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最有可能浮在水面的是( )。A、实心长方体 B、实心球体 C、空心体3、小科洗水果时发现整个草果浮在水面上,把苹果切成两半,切开的苹果会( )。A、沉在水底 B、浮在水面 C、无法判断4、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A、它的重量 B、液体浓度 C、它的体积5、下列材料适合用来做小船的是( )。A、塑料瓶 B、薄铁片 C、以上都可以6、鱼儿在水中是否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A、受到 B、不受到 C、可能受到,也可能不受到7、同学们比赛用大小相同的一块橡皮泥做成相同形状的船,来比较船装的重物的多少。A小组同学用这块橡皮泥只做成一条船,B小组把这块橡皮泥分成四份,每一份各做成一条船,结果应该是( )。A、A小组的船装得多 B、B小组的船装得多 C、两个小组的船装得样多8、将一个体积为200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放入水中,结果这个正方体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空气中,那么正方体排开的水量是( )。A、200毫升 B、100毫升 C、无法确定9、潜艇在水下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慢慢变大 B、不变 C、逐渐变小10、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11、用橡皮泥捏小船,为了增加船体的稳定性,可以采用( )。A、缩小船底面积,把船舷加高B、把船底的面积增大C、选择小一些的盆子作为装水的容器12、下列方法可能使泡沫块在水中下沉的是( )。A、把泡沫块切碎 B、插入铁钉 C、把泡沫块内部掏空13、水葫芦能够漂浮的秘密是( )。A、葫芦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里面有大量气体B、水葫芦喜欢漂在水面上C、水葫芦的叶子里面有大量气体14、小明用封面纸做了一艘小船,并在船里放上小弹珠,如图所示。这艘小船的最大载重量和船底的( )有关。A、面积 B、颜色 C、厚度15、如图为三个相同重量的物体,如果只有一个会在水中下沉,则这个下沉的物体是( )。16、若在水中和陆地上搬起同样大小的石块,则( )。A、在陆地上更吃力 B在水中更吃力 C、用力都一样17、小明将一块橡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三块,把这三块橡皮完全浸入水中,哪块橡皮受到的浮力最大?( )A、大橡皮 B、中橡皮 C、小橡皮18、如图是大海中三艘大小相同的船,( )船装的货物最重。19、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同一型号、数量也一样多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甲造的小船有个漏洞,放在水里沉到了水底,乙造的小船刚好浮在了水面上,丙造的小船在船舱里放了10个大的金属垫片还没有沉下去。其他同学对他们造的船有下列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造的船没有排开水量,所以沉下去了B、乙造的船比丙造的船排开的水量要大,所以船能够浮在水面上C、丙造的船比乙造的船排开的水量要大,所以能在船舱里装10个垫片20、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 B、等于 C、小于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实心铁块在水中是下沉的,因此我们一般不选用铁作为造船的材料。( )2、方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3、水越多,物体越容易浮;水越少,物体越容易沉。( )4、200多年前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马车。( )5、蒸汽机船是靠蒸汽机提供动力的船舶。( )6、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原理。( )7、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相同重量下,减少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 )8、现代的船通常都有发动机,用来驱动螺旋桨,螺旋桨转动推动船前进。( )9、任何方向的风都能成为帆船前进的动力,所以说“船使八面风”。( )10、通过参观自己制造的小船,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更多的船的作用和特点以及船的发明发展史。( )四、综合题。(共30分)1、探究水中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的关系。(10分)(1)图1中1~5号物体体积相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沉浮是否与____________有关,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在水中最有可能浮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最有可能沉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2)图2中①~⑤号物体重量相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沉浮是否与____________有关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在水中最有可能浮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最有可能沉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3)由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2、为了研究潜艇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小科用三个相同的瓶子进行沉浮实验,其中①号是空瓶,②号中装了较少的水,③号中装了较多的水,盖紧瓶盖放入500毫升清水中,稳定后瓶子沉浮情况如图所示。(10分)(1)在这个实验中,受到浮力的是( )。(可多选)A、①号瓶 B、②号瓶 C、③号瓶(2)实验中没有改变的条件是( )。A、瓶子的体积 B、瓶中水的体积 C、瓶子和内部水的总重量(3)请在图中画出②号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4)将②号瓶与③号瓶比较,可以得出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A、物体的体积 B、物体的轻重 C、物体的形状(5)如果向容器中加入50克食盐,随着食盐的溶解,我们一定会看到( )。A、①号瓶下沉 B、②号瓶上浮 C、③号瓶上浮3、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为345~-280米,深度为22.5米,允许通过的最大吨位(排水量)为21万吨,满载油轮的限速为13千米/小时。2021年3月23日,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因遭遇强风和沙尘暴,造成船身偏离航道,意外触底搁浅,导致苏伊士运河大堵塞。3月28日晚上,“长赐”号巨型货轮得到了比任何现场机器都强大的力量的帮助——月亮和潮汐,水位一夜间飙升,船慢慢恢复了浮力。3月29日下午,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宣布,搁浅货轮已经完全起浮,成功脱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0分)(1)3月23日,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触底搁浅后,受到浮力大小为( )。A、浮力大于重力 B、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等于重力(2)3月29日,“长赐”号巨型货轮“完全起浮,成功脱浅”的主要原因是( )。A、改变浮力 B、改变重力 C、依靠自身动力(3)“长赐”号巨型货轮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后,货轮水位线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苏伊士运河中的水是( )。A、海水 B、淡水 C、无法判断(4)事故发生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对来往船只加强了管控。请从科学角度分析某超大型货柜轮(长度约为400米宽度约为60米,载重量30万吨)能否通过苏伊士运河,并说明理由。(1立方米的水重约1吨,长方体体积=长×宽×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船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货船越造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结构 2、船舱 3、向上浮力 4、体积 5、自身重力浮力 6、舵 7、稳固性动力系统二、选择题1、A 2、C 3、B 4、C 5、C 6、A 7、A 8、B 9、B 10、B11、B 12、B 13、A 14、A 15、C 16、A 17、A 18、C 19、C 20、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四、综合题1、(1)质量 物体质量 1 5(2)体积 物体体积 ① ⑤(3)质量 体积2、(1)①②③(2)A(3)图略(4)B(5)B3、(1)B(2)A(3)A(4)能;经计算该船浸没在水中的高度达12.5米,远远小于苏伊士运河(水深22、5米)的深度(5)船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载重量越大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可以改变船的稳定性和载重量。2、为了让船保持平稳,把船分隔成几个____________。3、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______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__________。4、用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船,船的____________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5、潜艇是靠调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大小来实现下潜和上浮的。6、船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来控制前进的方向。7、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的材料、载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的是( )。A、蜡烛 B、橡皮 C、回形针2、乐乐把三块一样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最有可能浮在水面的是( )。A、实心长方体 B、实心球体 C、空心体3、小科洗水果时发现整个草果浮在水面上,把苹果切成两半,切开的苹果会( )。A、沉在水底 B、浮在水面 C、无法判断4、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A、它的重量 B、液体浓度 C、它的体积5、下列材料适合用来做小船的是( )。A、塑料瓶 B、薄铁片 C、以上都可以6、鱼儿在水中是否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A、受到 B、不受到 C、可能受到,也可能不受到7、同学们比赛用大小相同的一块橡皮泥做成相同形状的船,来比较船装的重物的多少。A小组同学用这块橡皮泥只做成一条船,B小组把这块橡皮泥分成四份,每一份各做成一条船,结果应该是( )。A、A小组的船装得多 B、B小组的船装得多 C、两个小组的船装得样多8、将一个体积为200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放入水中,结果这个正方体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空气中,那么正方体排开的水量是( )。A、200毫升 B、100毫升 C、无法确定9、潜艇在水下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慢慢变大 B、不变 C、逐渐变小10、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11、用橡皮泥捏小船,为了增加船体的稳定性,可以采用( )。A、缩小船底面积,把船舷加高B、把船底的面积增大C、选择小一些的盆子作为装水的容器12、下列方法可能使泡沫块在水中下沉的是( )。A、把泡沫块切碎 B、插入铁钉 C、把泡沫块内部掏空13、水葫芦能够漂浮的秘密是( )。A、葫芦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里面有大量气体B、水葫芦喜欢漂在水面上C、水葫芦的叶子里面有大量气体14、小明用封面纸做了一艘小船,并在船里放上小弹珠,如图所示。这艘小船的最大载重量和船底的( )有关。A、面积 B、颜色 C、厚度15、如图为三个相同重量的物体,如果只有一个会在水中下沉,则这个下沉的物体是( )。16、若在水中和陆地上搬起同样大小的石块,则( )。A、在陆地上更吃力 B在水中更吃力 C、用力都一样17、小明将一块橡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三块,把这三块橡皮完全浸入水中,哪块橡皮受到的浮力最大?( )A、大橡皮 B、中橡皮 C、小橡皮18、如图是大海中三艘大小相同的船,( )船装的货物最重。19、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同一型号、数量也一样多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甲造的小船有个漏洞,放在水里沉到了水底,乙造的小船刚好浮在了水面上,丙造的小船在船舱里放了10个大的金属垫片还没有沉下去。其他同学对他们造的船有下列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造的船没有排开水量,所以沉下去了B、乙造的船比丙造的船排开的水量要大,所以船能够浮在水面上C、丙造的船比乙造的船排开的水量要大,所以能在船舱里装10个垫片20、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 B、等于 C、小于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实心铁块在水中是下沉的,因此我们一般不选用铁作为造船的材料。( )2、方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3、水越多,物体越容易浮;水越少,物体越容易沉。( )4、200多年前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马车。( )5、蒸汽机船是靠蒸汽机提供动力的船舶。( )6、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原理。( )7、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相同重量下,减少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 )8、现代的船通常都有发动机,用来驱动螺旋桨,螺旋桨转动推动船前进。( )9、任何方向的风都能成为帆船前进的动力,所以说“船使八面风”。( )10、通过参观自己制造的小船,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更多的船的作用和特点以及船的发明发展史。( )四、综合题。(共30分)1、探究水中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的关系。(10分)(1)图1中1~5号物体体积相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沉浮是否与____________有关,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在水中最有可能浮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最有可能沉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2)图2中①~⑤号物体重量相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沉浮是否与____________有关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在水中最有可能浮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最有可能沉的是____________号物体。(3)由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2、为了研究潜艇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小科用三个相同的瓶子进行沉浮实验,其中①号是空瓶,②号中装了较少的水,③号中装了较多的水,盖紧瓶盖放入500毫升清水中,稳定后瓶子沉浮情况如图所示。(10分)(1)在这个实验中,受到浮力的是( )。(可多选)A、①号瓶 B、②号瓶 C、③号瓶(2)实验中没有改变的条件是( )。A、瓶子的体积 B、瓶中水的体积 C、瓶子和内部水的总重量(3)请在图中画出②号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4)将②号瓶与③号瓶比较,可以得出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A、物体的体积 B、物体的轻重 C、物体的形状(5)如果向容器中加入50克食盐,随着食盐的溶解,我们一定会看到( )。A、①号瓶下沉 B、②号瓶上浮 C、③号瓶上浮3、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为345~-280米,深度为22.5米,允许通过的最大吨位(排水量)为21万吨,满载油轮的限速为13千米/小时。2021年3月23日,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因遭遇强风和沙尘暴,造成船身偏离航道,意外触底搁浅,导致苏伊士运河大堵塞。3月28日晚上,“长赐”号巨型货轮得到了比任何现场机器都强大的力量的帮助——月亮和潮汐,水位一夜间飙升,船慢慢恢复了浮力。3月29日下午,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宣布,搁浅货轮已经完全起浮,成功脱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0分)(1)3月23日,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触底搁浅后,受到浮力大小为( )。A、浮力大于重力 B、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等于重力(2)3月29日,“长赐”号巨型货轮“完全起浮,成功脱浅”的主要原因是( )。A、改变浮力 B、改变重力 C、依靠自身动力(3)“长赐”号巨型货轮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后,货轮水位线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苏伊士运河中的水是( )。A、海水 B、淡水 C、无法判断(4)事故发生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对来往船只加强了管控。请从科学角度分析某超大型货柜轮(长度约为400米宽度约为60米,载重量30万吨)能否通过苏伊士运河,并说明理由。(1立方米的水重约1吨,长方体体积=长×宽×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船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货船越造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结构 2、船舱 3、向上浮力 4、体积 5、自身重力浮力 6、舵 7、稳固性动力系统二、选择题1、A 2、C 3、B 4、C 5、C 6、A 7、A 8、B 9、B 10、B11、B 12、B 13、A 14、A 15、C 16、A 17、A 18、C 19、C 20、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四、综合题1、(1)质量 物体质量 1 5(2)体积 物体体积 ① ⑤(3)质量 体积2、(1)①②③(2)A(3)图略(4)B(5)B3、(1)B(2)A(3)A(4)能;经计算该船浸没在水中的高度达12.5米,远远小于苏伊士运河(水深22、5米)的深度(5)船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载重量越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