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传统文化素材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传统文化素材题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降低水的温度,减慢水面空气流速,重力势,80%,增大压力,弹性势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素材1 声学古建筑1.[声学古建筑——莺莺塔]山西运城的莺莺塔是我国四大声学建筑之一.如图所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可以听到“咯哇”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且声音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两石相击”是使石头振动发声 B. “格外响亮”是因为回声增高了声音的音调C. “咯哇”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D.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声音的振幅与蛙声相同
素材2 古代铸造、冶炼技术2.[古代铸造技术——青铜器铸造]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B. 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质量变大C. 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D. 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3. [古代冶炼技术——锻造铁器]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经过加热、锻打后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伴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种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素材3 水利工程4. [水利工程——坎儿井]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地下水工程坎儿井,为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坎儿井有明渠、暗渠、竖井组成(如图).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坎儿井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来减慢输水过程中水分的______,同时也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因此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
素材4 天工开物5.(2022牡丹江改编)下列展示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桔槔提水利用杠杆原理B. 编钟是利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改变音调C. 日晷测量时间利用光沿直线传播D. 司南(模型)静止时长柄指南是受到重力的作用
6.(2021福建)如图,《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把镰刀口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B. 木桶底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力C. 用力击稻是为了利用惯性脱粒 D. 撑开稻草晾晒是为了加快蒸发
7. (2019福建)如图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C.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D. “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8. [《天工开物》——筒车](2022遵义改编)《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4 m,水轮上有12个取水筒,一个取水筒每次可取水4 kg,筒车旋转一周所用时间为60 s.筒车工作时,把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筒车和取水筒内水的动能和________能.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为________J.若水流冲击筒车的功率为40 W,则筒车旋转一周取水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接水槽离倒水处的高度忽略不计,g取10 N/kg)
素材5 古代机械9.(2022滨州)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壮丽辉煌的咸阳宫描述,如图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木棒搬动巨大木料的情景.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它地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横杆、支架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是使用了杠杆B. 人越靠近横杆的右端,会更省力的抬起巨木的一端C. 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D. 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增大支架对地面的压强
10.[长度测量工具——记里鼓车]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精巧的机械发明之一,主要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绘制疆域地图.据记载,车走十里,木人击鼓1次,当击鼓十次,就击镯一次.如图所示,古代工匠在测量长安到陈仓的距离时,共计击镯3次,击鼓33次.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不同确定车行驶的里程.长安到陈仓的道路约为________km,若记里鼓车以6 km/h的速度行驶,请问完成长安到陈仓的测距需要________h.
11.[古代机械——水磨]如图为水磨,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用水力带动的石磨.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上下磨盘多用坚硬厚重的石块制作,同时刻有相反的螺旋纹,使用厚重的石块和螺旋纹分别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达到增大摩擦的目的.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2.[古代机械——水碓]如图所示,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水碓,它除加工粮食外,还有捶纸浆、碎矿石等多种用途.水碓的传动方式是由水流冲动立式水轮,轮轴上的短横木拨动碓梢,促使碓头起落进行舂捣.碓头做得比较尖,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在舂捣的过程中发现粮食会发热是因为______改变内能的.
类型2 古诗词类13. (2022娄底)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句中描绘声音在山谷中产生回声B.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句中“汤沸”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类型3 民族风俗类14. [传统节日](2022遂宁)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涉及诸多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小朋友捂住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元宵节吃汤圆,煮熟后的汤圆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汤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 端午节赛龙舟,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D.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节日习俗——放孔明灯]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放孔明灯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如图所示,孔明灯在点燃后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其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孔明灯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加 B. 孔明灯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 孔明灯的动能逐渐减少 D. 孔明灯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易错强化1.(2022山西改编)据《天工开物》记载,3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弓的基础上,又研发了能瞄准目标击发的弩,如图所示.人射弩箭时用力将弩拉开,在放开弩箭的瞬间,弩的_____________转化为弩箭的动能.
2.(2021威海)世界最早、距今约4 700年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如图所示是其结构示意图.据考古研究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和节气.其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C. 光沿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趋势一传统文化题课件,共8页。
这是一份中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命题趋势传统文化题教学课件,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趋势4传统文化优化专题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漫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