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春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阶段能力提升卷(培优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春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阶段能力提升卷(培优卷),共5页。
第一单元阶段能力提升卷(培优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书写等级: 质量等级: 积累与运用一、书法展示台,用漂亮的钢笔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10分) , 。 , 。 二、选择题。(3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渺小(miǎo) 萌动(méng) 寒漪(yǐ) 稚子(zhì)B. 旖旎(yǐ) 无垠(yín) 啃咬(kěn) 篝火(gōu)C.蚌壳(bàng) 倭瓜(wěi) 顷刻(qǐng) 点缀(zhuì)D. 提供(gòng) 供品(gōng) 玷污(diàn) 眷恋(juàn)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昼夜 耘田 桑树 恍然大物 B.蝴蝶 蚂蚱 樱桃 鼎天立地C. 拔草 瞎闹 锄地 离乡背井 D. 承认 水飘 逛街 不可胜数3.对“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两句诗是抓住声音来写的,写出了弄冰发出的声音特别高亢、清脆。B. 这两句诗写出了弄冰的声音变化,由高亢转为清脆。C. 这两句诗反映了儿童弄冰的动作不够熟练,导致整个冰块碎作一地。D. 这两句诗从侧面写出了儿童的调皮与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4.下面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是( )A.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B. 可是白云一来, 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C.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D.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B.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C.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D.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即使历经多少磨难,即使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6.下面句子缩写正确的是( ) 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A.风撩乱了。 B.老人梳理银发。C.风撩乱了银发。 D.风撩乱了老人。三、按照课本内容填空。(24分)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乡村农人 、 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 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 塑造了农村儿童 、 、 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 。2.《游子吟》是唐代诗人 的五言古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突显并歌颂了 ,表达了诗人 以及对 。阅读理解提升与拓展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理解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0分)星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度过的。星光灿烂的山村夏夜真迷人,我们常常来到村头河边的草地上数星星。你看哟,满天星星都一眨眼一眨眼地瞅着大伙儿笑,我们满心欢喜,夜夜陪伴自己的星星。一个夏夜,我和小伙伴又在河沿上数星星玩。 那时,正是麦苗拔节的时候,由于天旱,晒了一天的麦苗耷拉着脑袋。当时刚解放,我们各家都分得了土地,我们是多么盼望自家的庄稼长得壮啊!于是,我这个“孩子头”就请伙伴们在河堤上扒了一个口子,把河水引进了我家的麦田。可是,就在我埋头垒引水道的时候,随着“腾腾腾”的脚步声,我屁股上 重重地挨了一巴掌,我回头一看,是母亲。我有点委屈地说:“妈,我是在给咱家的麦苗灌水哩!”母亲生气地说:“快把口子给我堵上!”望着我家田里的麦苗吸着水,好像在伸腰,我央求说:“妈,再灌一会儿 吧!”“不行。”母亲说,“咱家的地在上游,河里的水不足,得让下游的人先浇!”大人的话就是命令,我们只好一声不响地把口子堵上,母亲这才笑眯眯地走了。一会儿,母亲提来一壶甜菜熬成的糖水,赏给我们每人一碗。山村的孩 子,喝上一碗甜水就是最高的奖赏了。在我们喝甜水的时候,母亲轻言慢语 地说:“遇事儿啊,不能先想着自己,你们这群孩子整夜整夜仰着脖子数星 星,就不看人家星星——你照着我,我照着他,大家都亮晶晶,多美啊!人 哪,也该这样。要是心眼里没有别人,难免会变成长尾巴的星星从天上掉下 来!你们看,那甜水里可藏着星星哩!”于是,我们好奇地看看碗里的水,真的!每人碗里的水面上都闪烁着几颗星星。母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教师。我母亲是一位没进过学校门的农村妇女,她在穷山沟里生活了一辈子,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见过火车是啥模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懂“天文地理”的母亲,却在星星身上发现了哲理,并用来点亮了我幼小的心灵。1. 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从文章结构上看,它的作用是( )(5分)A. 承上启下 B. 点明中心 C. 引起下文 2.仔细读短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5 分 ) A.母亲无缘无故打“我”,让“我”很伤心。B. 母亲打“我”,后来又赏“我们”糖水喝,“我”内心不能接受。C. 母亲打“我”是因为她认为“我”只考虑自己家里的地,不顾下游的农田。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 )的农村妇女,表达了作者( ) ( 5 分 )A. 没进过校门 对母亲的怀念B.善良朴实 对母亲美好品格的赞美4.母亲从星星身上发现了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原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16分)童 年家里一切都分得一清二楚:第一天是外婆出钱买食品做饭,第二天是外祖父买食物和面包,每轮到外祖父出钱时,伙食就差些。外婆总是买好肉 而他买的都是下水 什么肝啦 肺啦 牛肚子之类的内脏 茶叶和糖都是 各人自己保管,但在一个茶炊里烧茶。每到烧茶时,外祖父都慌忙对我说:“别忙,等一下,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倒在自己手掌上, 一片一片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小,那我该少放些,我的茶叶大,茶汁浓。”他非常注意,要外婆把他的茶杯也倒满,给他的茶也要同样浓,两个茶杯里的茶要一样多。“最后一杯了,要不要喝完?”在茶壶快倒完茶之前外婆问道。外祖父向茶壶里看了看,说:“好吧,最后一杯也喝掉!”甚至圣像前长明灯里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之后竟能做出这种事!看到外祖父玩的这些把戏,我感到又好笑又恶心,而外婆仅仅觉得好笑。 “浓”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与“淡”相对; ②深厚,不淡薄。“茶叶浓”中的“浓”应选第 种解释,请你用第 ②种意思组一个词: 。 (2分)2.给文段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3.按要求写句子。(6分)(1)每到烧茶时,外祖父都慌忙对我说:“别忙,等一下,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改为转述句) 我感到又好笑又恶心。(改为感叹句) 文段中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6分) 习作平台请写一件成长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受到触动、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20分)参考答案一、略二、1.B 2.C 3.C 4.C 5.D 6.C三、1.耘田绩麻种瓜 热闹的劳动场面 天真勤劳可爱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2.孟郊 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对母爱的感激 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四、1.C 2.C 3.B4.遇事儿啊,不能先想着自己……难免会变成长尾巴的星星从天上掉下来!五、1.①浓厚 ②老啊! 2.略 3.(1)每到烧茶时,外祖父都慌忙对我说,别忙,等一下,他看看我放多少茶叶。 (2)我感到多么好笑,多么恶 心啊!4.外祖父出钱买食品做饭时,伙食特别差;特别在意给他的茶的多少和浓度;圣像前长明灯里的油世各买各的。从中可以看出他贪婪、吝啬的特点。六、习作指导:根据自己要写的成长瞬间,安排好写作的顺序,让文章脉络清晰。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夸张寿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动作描黑测嗯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让表达细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