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西省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长: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氮和硫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元素。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
B.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学肥料
C.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用作纸浆漂白剂
D.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2. 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Fe与过量的稀硝酸反应:Fe+4H++NO=Fe3++NO↑+2H2O
B. 用浓氨水检验氯气泄漏:8NH3+3Cl2=6NH4Cl+N2
C. 实验室法制备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D.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2MnO+5SO2+4H+=2Mn2++5SO+2H2O
3. 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 CaO+H2O=Ca(OH)2B. NaOH+HCl=NaCl+H2O
C. 2Na2O2+2H2O=4NaOH+O2↑D. 4HNO34NO2+O2+2H2O
4. 下列关于烷烃的结构及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烷烃均难溶于水,相对密度均小于1
B.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烷烃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 物质的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正丁烷>丙烷
D. 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
5. 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如下模型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是吸热过程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状态a总能量大于状态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6.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l·L-1、0.3ml·L-1和0.2m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
A. X0.2 ml·L-1B. Y为0.1 ml·L-1
C. Z为0.4 ml·L-1D. Z为0.1 ml·L-1时,Y为0.4 ml·L-1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光照下,等物质的量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和HCl
C. 与为同一种物质
D. CH3CH2OH与HOCH2CH2CH2OH互为同系物
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先与发生加成反应,再与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
B. 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气体中的气体
C. 实验室中可用酸性的溶液鉴别气体和气体
D. 工业上可利用与的加成反应制得纯净的
9.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碳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10. 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
①
②
③
④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②>④=①>③B. ①>④>②=③C. ②>①>④>③D. ④>③>②>①
11.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容器内 A、C、D 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 2∶1∶1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l C,同时生成 n ml D
⑥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l D,同时生成 2n ml A
A. ①②⑤B. ②③⑤C. ②③⑥D. ①③⑥
12.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1)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
B. 装置(2)中Zn棒逐渐溶解,铜棒电极反应式为:
C. 装置(2)与(3)中正极生成的物质质量之比为1∶32时,Zn棒的质量变化相等
D. 当装置(3)电路中转移电子,负极和正极质量变化之差1g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4. 如图是一种新型的K-O2可充电电池,a、b是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极是金属钾。放电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电极是电池的正极B. 正极反应式为K++O2-e-=KO2
C. 放电时,K+由a电极经隔膜移向b电极D. 电子流向是a电极→隔膜→b电极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5题-第18题4个大题,共58分。)
15.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下面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
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B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C的习惯命名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乙烷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某些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用“键线式”表示。如异丁烷的结构简式可用键线式表示为。“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正方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写出立方烷的分子式:___________。
②该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共有_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16. I.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①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干冰汽化;④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⑤固体溶于水;⑥C与CO2反应生成CO
(2)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过氧化氢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2H2O2(l)=2H2O(l)+O2(g),断裂1ml H2O2(l)中的O-O键和1ml O2(g)中的O=O键所需的能量依次为142kJ、497.3kJ,断裂H2O2(l)和H2O(l)中1mlH-O键所需能量依次为367 kJ、467 kJ,则2 ml H2O2(l)反应生成2 ml H2O(l)和1ml O2(g)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_ kJ。
Ⅱ.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十分丰富。请根据以下工业制硝酸的原理示意图回答含氮化合物相关的问题:
(4)在氨合成塔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2是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5)写出氧化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
(1)下列装置中能够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该装置正极材料为___________(填电极的化学式),发生了____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3)若装置中转移了0.2ml电子,负极减少的质量是___________。
(4)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写出甲池中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写出乙池中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
(5)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很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丙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则c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18. I.将等物质量A、B混合于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s),经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D的物质的量为2m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2ml/(L•min)。请计算:
(1)前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2)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下列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v正(NH3)=2v逆(CO2) ②密闭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不变
③容器中NH3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
⑤CO2(g)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⑥形成2mlNH3的同时消耗1mlCO2
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Ⅱ.汽车尾气有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CO2和N2,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在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同,实验温度为200℃和300℃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分析与结论】
(4)补全表格: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
(5)测得,对比实验1、3,可得结论:___________。
(6)通过实验可得到“温度相同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增大尾气的转化速率”的结论,证据是对比实验1、2,___________(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南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南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上海市南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2pdf、期中考试化学答案doc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