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示儿第一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示儿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示儿 》。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示儿》、《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本课要求让学生结合查找到的资料,准确领会诗歌的表达的思想感情。
孩子们已经有六年多的学习经历,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和习作过程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写规范字的习惯,具备了朗读课文的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体会重要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让学生默写古诗及了解古诗的解析并理解透。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诵古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准确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新课标要求: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古诗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字音,同时能对诗歌内容有大致的了解。2.发现点拨教学法诗歌呈现内容的方式比较含蓄,因此对于诗歌的主旨句要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准确的领悟诗歌的内涵。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诗歌内容讲解等,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内容呈现更丰富。
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课内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课文内容,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板书:陆游 示儿)2.作者简介及背景① 【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② 【出示课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
3.揭示诗题【出示课件4】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出示课件5】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古诗深刻的内涵,以及感受诗人的人格打下基础]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 【出示课件7】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理解古诗的内容。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从对诗意的理解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通过对比,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
(四)、把握重点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生思考,并回答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什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1、背诵《示儿》。2、默写《示儿》。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古诗三首《示儿 》板书 悲 不见九州同 盼 北定中原 收复失地,祖国统一 心事: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收复失地 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 统一祖国 家祭无忘告乃翁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抓住细节,不能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
九、课后作业。(一)、填空。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示儿死去_______________,但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_____________________。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元知万事空 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无忘告乃翁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示儿 》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被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二、默写: 《示儿 》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主题:《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诗人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希望儿子以后家祭的时候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四、注解:①示儿:给儿子看。②元:同“原”,本来。③但:只是。④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⑤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⑥乃翁:你们的父亲。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第一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第一课时同步练习题</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已亥杂诗第一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a href="/yw/tb_c16082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已亥杂诗第一课时随堂练习题</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yw/tb_c16081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课时作业</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