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学案设计,共11页。
2.理解微观上表面张力、浸润、不浸润、毛细现象的解释,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3.通过多种小实验探究液体的这几种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利用科学,造福人类,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知识点一 表面张力
1.实验:观察肥皂膜的变化
(1)现象.
①铁丝环上肥皂膜会把棉拉过去,成为__________.
②肥皂膜里的棉线圈,当刺破棉线圈内肥皂膜,棉线圈外的肥皂膜使棉线张紧,形成__________.
(2)结论:液体的表面就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总是有__________的趋势.
2.表面张力
(1)表面层.
①定义:液体与气体接触的__________存在一个薄层.
②特点: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
(2)表面张力.
①定义:表面层中使液体表面收缩的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液体表面出现的这种__________.
②作用效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要收缩到尽可能__________的面积.而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因此小水珠、小露珠等都呈现__________.若露珠过大,重力影响不能忽略,则呈__________.完全失重环境下,可形成标准的球形.
表面张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是液体表面层内大量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知识点二 毛细现象
1.浸润与不浸润
(1)浸润: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有__________的趋势,液体会附着在固体上.
(2)不浸润: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有__________的趋势,液体不会附着在固体上.
(3)产生原因:是液体内分子与__________对附着层的液体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若固体分子的引力更强,表现为__________;若液体内分子的引力更强表现为__________.
2.毛细现象
(1)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__________,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__________.
(2)特点:水在玻璃管中会出现__________弯月面;水银在玻璃管中则会出现__________弯月面.管的内径越小,前者水面越__________,后者水银面越__________.
同一种液体,对有些固体是浸润的,对有些固体是不浸润的,如:水银不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注满氢气的彩色气球飘向空中是因表面张力所致.( )
(2)毛细现象只指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 )
(3)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呈凸形.( )
(4)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弱,就会形成不浸润现象.( )
2.以下关于各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硬币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这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B.图乙, 含有泥沙的浑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清, 这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C.图丙,右侧玻璃管中的水银面是凸形面,这是水银不浸润玻璃的缘故
D.图丁,荷叶上的水珠呈球形,这是由于表面张力以及水浸润荷叶造成的结果
3.(多选)下列现象中与毛细现象有关的是( )
A.砖块吸水
B.毛巾的一只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
C.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D.钢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入笔中
鸡落水时会全身湿透,俗称“落汤鸡”,而鸭子在水中嬉戏,上岸后抖一抖身子,水便会被抖落,比鸡可潇洒多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表面张力
1.表面特性
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膜.所以说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2.表面张力的方向
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所示.
3.表面张力的大小
除了跟分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表面张力就越小.另外,杂质也会明显地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比如洁净的水有很大的表面张力,而沾有肥皂液的水的表面张力就比较小.
4.表面张力的作用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
【典例1】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液体的表面层里,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B.在液体的表面层里,分子比较密集,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液体的表面层中斥力大于引力,使得液体的表面收缩到最小,所以露珠呈球形
D.液体的表面层中引力大于斥力,使得液体的表面收缩到最小,所以露珠呈球形
[思路点拨] (1)液体表面层里分子比较稀疏,表现为引力.
(2)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到最小.
[听课记录]
液体表面层与液体内部分子分布特点
[跟进训练]
1.如图甲所示是吹肥皂泡游戏的画面,在图乙玻璃杯内注入肥皂水,再将铁丝做成的圆环放进玻璃杯中,沾满肥皂水后取出,可以吹出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肥皂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泡的无规则运动为布朗运动
B.肥皂泡呈球状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C.肥皂水与玻璃杯壁接触位置的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肥皂泡表面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浸润与不浸润
1.液体能否浸润固体由内聚力和附着力大小决定
(1)内聚力大于附着力.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附着层内出现与液体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
(2)内聚力小于附着力.附着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更密,附着层中出现液体分子相互排斥的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
2.微观解释
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固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比其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
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对较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互相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从而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宏观表现.
【典例2】 (多选)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将成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
B.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C.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
D.发生浸润现象还是不浸润现象,取决于固体分子和液体内的分子哪个对附着层中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更大
[思路点拨] (1)有的液体对某些固体浸润,对某些固体不浸润.
(2)浸润是液体在固体表面扩张.
[听课记录]
分析浸润与不浸润问题的要点归纳
(1)同一种固体,对有些液体浸润,对有些液体不浸润;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
(2)液体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扩张;不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收缩.
(3)发生浸润还是不浸润是看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吸引力的强弱.
[跟进训练]
2.(多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浸润现象,图乙为不浸润现象
B.图甲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
C.图甲和图乙中表面层的液体分子都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
D.图甲中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而图乙中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密
毛细现象
1.毛细现象
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后,形成凹月面,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后形成凸月面的现象.
2.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
液体浸润细管时,浸润液体的附着层沿细管壁有扩张趋势,故附着层液体顺着管壁往上升,此时管内液面弯曲,面积变大.而表面张力使弯曲的液面有收缩的趋势,这使得弯曲液面A点处液体的压强不再与大气压相等,而是小于大气压.由于管内外液体是连通的,则管内B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A、B两点处的压强差使得管内液体上升,如图甲所示.若管的内径越细,则弯曲液面形成的压强差越大,液体上升得越高,如图乙所示.液体不浸润细管时,表现出的毛细现象则与液体浸润细管情况相反,如图丙所示.
【典例3】 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的原因是( )
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强
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
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弱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
[思路点拨] (1)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固体分子吸引又受液体内部分子吸引.
(2)附着层里的分子稀疏或稠密是上面二力的合力结果.
[听课记录]
[跟进训练]
3.(多选)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而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液体.它们在毛细管中将发生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现把粗细不同的三根毛细管插入水和水银中,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现象应是( )
A B
C D
1.如图所示,金属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2.(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
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3.(多选)如图所示,液体浸润固体的是( )
A B C D
4.全红婵夺得2023年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女子10米台决赛冠军,她的跳水被惊叹为“物理学的水花不存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出水后泳衣上的水很快滑落,这是因为制造泳衣的材料对水浸润
B.运动员入水激起的水花中,很多呈现球形,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C.水池中的水温保持在26 ℃左右,用以保证运动员入水后的舒适度,此时运动员和水池中的水处于热平衡状态
D.运动员入水后,身体周围会出现一些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在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回归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表面张力?其产生原因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浸润与不浸润?
3.什么是毛细现象?
比较项
液体表面层
液体内部
分子密度
稀疏
密集
分子间距d
10-10 m< d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五节 裂变和聚变导学案,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学案,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学案及答案,共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