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第1课时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第1课时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练习含答案,共5页。
第1课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课时·训练合格考过关检验1.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的两个体杂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A.2种 B.4种C.8种 D.16种答案C解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有2种,所以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2=8(种)。2.已知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非甜对甜为显性,分别受遗传因子A、a控制,黄粒对白粒为显性,分别受遗传因子B、b控制,且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下列杂交组合的子代中,性状表现为非甜白粒,且该性状表现的个体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D解析AABb×AAbb,后代中非甜白粒(A_bb)所占的比例为1×(1/2)=1/2;aaBB×aaBb,后代不会出现非甜白粒(A_bb);AAbb×AaBB,后代不会出现非甜白粒(A_bb);aabb×AAbb,后代均为非甜白粒(A_bb),所占的比例为1。3.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得F1,在F1自交产生的所有后代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A.4∶5 B.1∶3C.1∶8 D.9∶7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F1自交,后代(F2)的所有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1∶2∶1,故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4∶12=1∶3。4.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的F2种子有556粒(以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答案D解析亲本全为纯合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F1形成YR、Yr、yR、yr 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有4种性状表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数≈(2/4)×(1/4)×560=70(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数≈(1/4)×(1/4)×560=35(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数≈(2/4)×(2/4)×560=140(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数≈(1/4)×(2/4)×560=70(粒)。5.下列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答案D解析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每一对遗传因子都是隐性的个体)杂交。6.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和r控制。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的过程中,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性状类型,该小组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 (2)黄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绿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3)后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 ,它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4)杂交后代中,子叶黄色与绿色的数量比是 ;形状圆粒与皱粒的数量比是 。(5)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是 。 答案(1)分离(2)YyRr yyRr(3)绿色皱粒 纯合子(4)1∶1 3∶1(5)1/8等级考素养提升1.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将一株高茎圆形果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性状表现相同的植株,所得子代性状表现及其比例是高茎∶矮茎=3∶1,圆形果实∶梨形果实=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亲本产生的子代的性状表现有4种B.上述亲本产生的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以上两株性状表现相同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答案D解析先利用分离定律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由题中高茎(显)∶矮茎(隐)=3∶1,得出亲本的相应遗传因子组成均为Tt。由圆形果实(显)∶梨形果实(隐)=3∶1,得出亲本的相应遗传因子组成均为Ss。所以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TtSs,其子代的性状表现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SS×ttss和ttSS×TTss两种杂交组合获得。2.豌豆中,种子的黄色(Y)和圆粒(R)分别对绿色(y)和皱粒(r)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4种性状表现,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性状表现之比应分别为( )A.9∶3∶3∶1;1∶1∶1∶1B.3∶3∶1∶1;1∶1C.9∶3∶3∶1;1∶1D.3∶1;1∶1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与乙杂交子代有4种性状表现,则依据分离定律,甲(黄)×乙(黄),后代存在两种性状表现,即黄与绿,则甲为Yy,乙为Yy;甲(圆)×乙(皱)杂交,后代存在两种性状表现,则甲为Rr,乙为rr,故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由分析可知,甲自交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乙测交(即Yyrr和yyrr杂交)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3.已知玉米籽粒黄色(A)对红色(a)为显性,非甜(B)对甜(b)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为黄色∶红色=3∶1,非甜∶甜=1∶1B.自交结果为黄色非甜∶红色甜=3∶1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9∶3∶3∶1D.测交结果为红色∶黄色=1∶1,非甜∶甜=1∶1答案D解析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的F1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其自交后代性状表现比例为9∶3∶3∶1,自交结果中黄色∶红色=3∶1,非甜∶甜=3∶1;F2中黄色非甜(A_B_)占9/16,红色甜(aabb)占1/16,二者之比是9∶1;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红色∶黄色=1∶1,甜∶非甜=1∶1。4.牵牛花的花色由遗传因子R和r控制,叶的形态由遗传因子H和h控制。下表是3组不同亲本的杂交组合及结果(单位:株)。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组合 可判断阔叶对窄叶为显性;根据组合 可判断花色中 对 为显性。 (2)3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① 、② 、③ 。 (3)杂交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 (4)杂交组合①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杂交,得到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 。 答案(1)①或③ ②或③ 红色 白色(2)rrHH×Rrhh Rrhh×Rrhh rrHH×RRhh(3)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9∶3∶3∶1(4)1/8解析(1)根据亲子代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可确定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单独分析每一对性状,如果亲本性状相同,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如果亲本性状不同,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表现,则后代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因此,根据组合①或③可确定阔叶为显性性状,根据组合②或③可确定红色为显性性状。(2)判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时,可根据已知亲本的性状表现首先把确定的遗传因子写下来,待定的遗传因子先用空格表示,如组合①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先写成rrH_和R_hh,再以隐性性状为突破口,综合分析写出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根据组合①的后代中有白色性状出现,可确定红色窄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hh,后代中全为阔叶,则另一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HH。其他杂交组合可根据上述方法分析,可得出组合②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hh×Rrhh,组合③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HH×RRhh。(3)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Hh,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中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9∶3∶3∶1。(4)组合①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RrHh和rrHh,它们杂交后产生的隐性纯合子(rrhh)的概率为(1/2)×(1/4)=1/8。选项ABCD遗传因子组成YyRRyyrrYyRryyRrF2种子数量/粒14014031570杂交组合亲本的性状表现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数目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①白色阔叶×红色窄叶40303970②红色窄叶×红色窄叶04300140③白色阔叶×红色窄叶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