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5章过关检测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81763/0-1714620227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5章过关检测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81763/0-17146202271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5章过关检测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681763/0-17146202272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5章过关检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5章过关检测含答案,共14页。
第5章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B.突变基因发生了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C.突变基因只能由生殖细胞从亲代传递给子代D.一个基因可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新基因产生的根本途径,A项正确。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B项正确。突变基因可由生殖细胞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也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C项错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D项正确。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B.所有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D.A基因可突变成a基因,a基因也可能再突变回A基因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即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A项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所有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项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项错误。A基因可突变成a基因,a基因也可能再突变回A基因,D项正确。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E2发生了基因突变,变成了它的等位基因E1,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E2突变为基因E1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B.基因E2突变为基因E1,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其上的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C.基因E2突变为基因E1是由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导致的D.基因E2突变为基因E1,一定会使代谢加快,细胞中含糖量增加,结出的果实更加香甜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并非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A项错误。基因突变只是发生了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不会发生改变,B项错误。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由此可知,基因E2突变为基因E1是由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导致的,C项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故基因E2突变为基因E1时,不一定会使代谢加快和细胞中的含糖量增加,D项错误。4.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为了探究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B.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C.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D.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答案A解析由于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说明直刚毛是显性性状。而让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表型及其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说明卷刚毛与直刚毛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所以很可能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假设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用A/a表示,则卷刚毛雄果蝇(XaY)与直刚毛雌果蝇(XAXA)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XAXa、XAY),其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XAXa、XAXA)∶直刚毛雄果蝇(XAY)∶卷刚毛雄果蝇(XaY)=2∶1∶1,A项符合题意。5.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答案C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Ⅱ;B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Ⅰ;D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及减数分裂Ⅱ。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决定性状,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一定随之改变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新的基因型,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A项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项错误。基因决定性状,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变,如AA突变成Aa,另外,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项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项错误。7.下图表示某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A、a、B 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B.该细胞中没有线粒体C.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细胞染色体发生了互换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两极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理论上染色体上的基因应该完全相同,但该细胞中不同,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仅由题图不能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A项错误,C项正确。该细胞是植物根尖细胞,细胞中有线粒体,B项错误。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不会发生互换,D项错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C.四倍体植株的卵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二倍体或单倍体,A项错误。体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1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四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项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不一定能得到纯合子,如处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得到的AAaa属于杂合子,D项错误。9.玉米细胞中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发生该种染色体变异B.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C.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D.该变异不能在显微镜下分辨答案B解析染色体变异是随机的,无论细胞是否分裂,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甲→乙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为倒位,这种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分辨,B项正确,D项错误。细胞中的基因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点,因此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不一定都能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表达,C项错误。10.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上图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特征无法判断此动物的性别B.甲、乙、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4、4个C.若不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有基因A,则②上有基因A或aD.此动物的体细胞中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但有可能是单倍体答案D解析通过丙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特征可判断此动物的性别是雄性,A项错误。甲、乙、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4、2个,B项错误。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发生基因重组,若乙不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有基因A,则②上有基因a,C项错误。单倍体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故此动物的体细胞中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但有可能是单倍体,D项正确。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B.相比DNA病毒,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解析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项正确。相比DNA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项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如倒位,C项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项正确。12.下列关于无子西瓜的培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二倍体的花粉为四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B.用二倍体的花粉为三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C.秋水仙素与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同D.三倍体西瓜的产生是有性生殖的结果,但它本身一般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答案B解析用二倍体的花粉为四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A项正确。三倍体的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三倍体植株不会形成种子,用二倍体的花粉为三倍体的植株传粉的目的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B项错误。秋水仙素与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正确。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即该三倍体是有性生殖的结果,而三倍体本身不可育,D项正确。13.将易感病的水稻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得到的原生质体经60Co辐射处理,再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得到抗病突变体,且抗病基因与易感病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易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B.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易感病型C.若抗病突变体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易感病型D.若抗病基因是易感病基因中单个碱基缺失所致,则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同答案A解析如果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缺失片段中含有易感病基因,未缺失染色体上的基因为隐性基因,说明易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A项正确。如果突变由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可通过染色体片段缺失再恢复为易感病型,B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项错误。如果发生碱基缺失,会使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改变,D项错误。1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答案D解析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15.下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各选项中个体的基因型有可能不同的是( )A.1号和6号 B.3号和4号 C.7号和8号 D.11号和12号答案C解析3号、4号患病,所生育的女儿9号正常,说明此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正常个体都是隐性纯合子。题图中1号、3号、4号、6号的后代中都存在正常个体,因此他们都是杂合子。而7号、8号、10号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7号和8号的基因型可能不同。16.已知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9的性染色体缺失了一条(性染色体组成为XO)。现对Ⅰ-1、Ⅰ-3、Ⅰ-4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分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Ⅱ-9患有乙病,则导致其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只可能是Ⅰ-3的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异常C.若Ⅱ-6与Ⅱ-7婚配,则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8D.若对Ⅱ-8进行基因电泳,可得到3条带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Ⅱ-8为甲病患者,其父亲Ⅰ-4 不患甲病,故甲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题图可知,Ⅰ-1和Ⅰ-2患乙病,而Ⅱ-5不患乙病,则乙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两种病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Ⅱ-9患有乙病,根据Ⅰ-4患乙病,Ⅱ-9的染色体组成为XO,则其X染色体来自Ⅰ-4,故导致Ⅱ-9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只可能是Ⅰ-3的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异常。假设控制乙病的基因用B、b表示,则Ⅱ-6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Ⅱ-7的基因型为XbY。若Ⅱ-6与Ⅱ-7婚配,则生出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4,故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3/4。假设控制甲病的基因用A、a表示,则根据系谱图分析,Ⅰ-1、Ⅰ-3、Ⅰ-4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Xb、AaXBY,对比电泳结果可知,基因1和2各代表A和a中的一个,基因3代表XB,基因4代表Xb。Ⅱ-8为这两种病的患者,且其母亲Ⅰ-3不患甲病,则Ⅱ-8的基因型为aaXBXb,若对Ⅱ-8进行基因电泳,可得到3条带,分别是基因1和2中的一个、基因3和基因4。17.RB基因与某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B.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C.突变蛋白的产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RB基因可能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答案D解析由题干信息“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可知,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A项错误。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连续分裂,细胞周期缩短,B项错误。突变蛋白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项错误。由题干信息“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可知,RB基因可能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D项正确。18.张三和他的一个孙子患有甲病,但张三的其他12位家人均表现正常。根据张三的家系( )A.可能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 B.可能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率C.可以确定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 D.可以确定环境中影响甲病遗传的关键因素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张三的家系只能推知其家系中的发病情况,无法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率、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环境对该病的影响。19.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B.图乙所示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易位D.图乙所示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且含有4个染色体组答案B解析由图甲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为雄性,A项正确。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A与a的差异只能是发生基因突变,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项错误,D项正确。1、2互为同源染色体,交换相应片段属于基因重组;1、4互为非同源染色体,交换片段属于易位,C项正确。20.某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核型为46,XY,t(6,8),该例异常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染色体平衡易位是造成流产和畸形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丢失,患者表现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某女性患者的第1号和第5号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异常核型可表示为46,XX,t(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易位B.46,XY,t(6,8)表示某男性患者的第6号和第8号染色体易位C.只有缺失和重复这两类染色体变异才能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D.染色体易位不属于基因重组,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答案C解析经染色后,染色体易位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推出染色体核型46,XY,t(6,8)表示某男性患者的第6号和第8号染色体易位,B项正确。能导致基因数量改变的不只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和缺失,还有染色体数目变异,C项错误。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20分)图甲表示人类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原因,图乙是一个家庭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Hba代表致病基因,HbA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甲乙(1)图中①过程发生在 期,②过程表示 。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 ,β链的碱基组成为 。 (3)镰状细胞贫血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Ⅱ-8的基因型是 ,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C突变为CTT,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会发生改变? (填“是”或“否”)。为什么? 。 答案(1)细胞分裂前的间 转录 (2)CAC GUG(3)常 隐 (4)HbAHbA或HbAHba 1/8 HbAHbA (5)否 改变后的密码子对应的还是谷氨酸解析(1)题图中①过程表示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题图中②过程表示转录。(2)α链的碱基组成是CAC,转录后形成的碱基序列为GUG。(3)由题图中Ⅰ-3和Ⅰ-4正常,Ⅱ-9患病推知,镰状细胞贫血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通过图示可判断出Ⅰ-3、Ⅰ-4的基因型均为HbAHba,所以他们的后代Ⅱ-8的基因型为HbAHbA或HbAHba。由于Ⅱ-6和Ⅱ-7的基因型均为HbAHba,所以生出患病孩子(HbaHba)的概率为1/4,生出男孩的概率为1/2,所以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后代表现显性性状的同时又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条件是其中一个亲代为显性纯合子。(5)由于突变前后的两种碱基序列经转录后形成的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所以生物的性状不发生改变。22.(11分)石刁柏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芦笋是石刁柏的幼苗),雌雄株都有。回答下列问题。(1)仅从性染色体分析,雄性石刁柏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比例为 。 (2)有人对阔叶芦笋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芦笋出现的原因。(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的表型。若 ,则阔叶芦笋的出现为 所致。 若 ,则阔叶芦笋的出现为 所致。 (4)现已经知道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由于雄株芦笋产量高于雌株,种植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先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刁柏与阔叶雄株杂交,你能否推断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 ,种植户的心愿就可以实现。 答案(1)2 1∶1(2)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分别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则说明阔叶芦笋的出现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3)后代出现窄叶 显性突变 后代都为阔叶 隐性突变(4)通过该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X染色体上 后代雌株都为阔叶,雄株都为窄叶解析(1)由于石刁柏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雄性植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为2种,即X∶Y=1∶1。(2)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因此,区分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分别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则说明阔叶芦笋(石刁柏的幼苗)的出现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3)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株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窄叶,则阔叶植株的出现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都为阔叶,则阔叶植株的出现为隐性突变所致。(4)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雄株全为窄叶,雌株全为阔叶,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雌雄株均有阔叶和窄叶,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是通过该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X染色体上。23.(9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3对等位基因(用I、i,A、a,B、b表示)控制。基因控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某基因型为IiaaBb的红花植株中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测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也可能是 导致出现了基因型为Iiaab的花芽细胞。 (2)研究发现,由于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重复)或者数目变异,出现了基因型为IIaaBbb的开粉红花的植株,这是因为花芽细胞中b基因数多于B基因数时,B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植株属于哪种变异类型。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①预测结果: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请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杂交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1)4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2)红花∶粉红花∶白花=1∶2∶3 红花∶白花=1∶1 遗传图解如下解析(1)根据基因控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I_aaB_,共有4种基因型;某基因型为IiaaBb的红花植株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测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基因B所在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出现了基因型为Iiaab的花芽细胞。(2)基因型为IIaaBbb的开粉红花的植株,若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则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为1/2IaB和1/2Iabb,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将出现红花∶白花=1∶1;若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则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为1/6IaB、1/3IaBb、1/6Iabb、1/3Iab,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将出现红花∶粉红花∶白花=1∶2∶3。24.(10分)李某是一位成年男性,患有甲病。对李某的家系调查,发现①李某的父母都正常;②李某的哥哥因患甲病在多年前已经去世;③李某的女儿不患甲病;④李某的姐姐不患甲病,生育的2子1女中1个儿子在幼年时就因患甲病夭折,另外两个孩子均不患甲病;⑤李某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1)试分析,甲病(基因A、a)的遗传方式是 ,李某姐姐的女儿的基因型是 。 (2)甲病的发生是编码某种酶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李某的父母都正常,试分析李某患甲病的原因: (答出一条即可)。 (3)李某女儿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医生建议其生育 (填“男孩”或“女孩”),理由是 。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AXA或者XAXa (2)李某母亲携带致病基因,产生的生殖细胞携带致病基因并参与了受精(或李某母亲产生生殖细胞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生殖细胞携带致病基因并参与了受精) (3)女孩 李某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因此与正常男性(XAY)婚配,则其生育的女儿都正常,生育的男孩有50%的概率患有该病解析(1)父母都正常,李某患有甲病,可推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李某的姐姐生下患甲病的儿子,但李某姐姐的配偶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所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李某的姐姐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AXa,李某的姐姐的配偶基因型为XAY,所以他们的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或者XAXa。(2)李某的父母都正常,但李某患病,可能的原因是李某母亲携带突变的致病基因,产生的带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或李某母亲产生生殖细胞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带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发育形成的李某因带有致病基因而患病。(3)由于李某的基因型为XaY,李某配偶的基因型为XAXA,所以李某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她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下的女儿均正常,生下的儿子一半正常一半患病,所以医生建议其生育女孩。选项个体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DdD、D、dd减数分裂ⅠBAaBbAaB、AaB、b、b减数分裂ⅡCXaYXaY、XaY减数分裂ⅠDAAXBXbAAXBXb、XBXb、a、a减数分裂Ⅱ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