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682042/0-17146392771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682042/0-17146392771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682042/0-17146392771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共9页。
命题人:孔婕玲 审题:于晓静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劳动在人类的进化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地形和气候的变化,使森林古猿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C.语言的产生是森林古猿与人类分界的重要标志
D.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了促进作用
2.科学家比较了几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某段DNA,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该结果说明( )
A.长臂猿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B.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C.黑猩猩是人类的祖先D.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3.母亲怀胎十月,支起我们生命的起点,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卵巢内结合形成受精卵B.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D.人体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卵黄
4.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2021年5月31日我国实施开放了三胎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第二性征
B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C.胚胎在第8周初具人形,称为胎儿
D.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5.下图是“试管婴儿”技术的操作流程图,下列关于该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试管婴儿应用了克隆技术
C.胚胎的后期发育在②中进行D.该技术能解决因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
6.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脑、全身、生殖器官发育的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殖器官的发育与全身发育基本一致B.脑的功能逐渐增强并发育完善
C.10岁之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很缓慢D.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7.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D.脂肪、蛋白质、糖类
8.青少年应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D.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9.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10.小明今天午餐吃得特别饱,吃了一碗米饭,还吃了辣椒炒肉丝、麻辣豆腐、爆炒大虾、清炒山药,饭后还吃了一串葡萄,下列他体内哪种消化液对这些食物都有消化作用( )
A.胃液B.胆汁C.唾液D.肠液、胰液
11.华华吃杨梅时,不小心将杨梅籽咽下去。杨梅籽在他的体内依次经过的部位是( )
A.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口腔、咽、食道、胃、肝脏、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12.下午有体育课,小宇特意选择了芹菜花生米作为配菜,这是因为他上午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时,发现花生中的能量最高。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下端应接触锥形瓶底部B.待花生完全燃烧后再测量水温
C.实验结果应取各重复组中得到的最大值D.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花生中实际所含的能量
1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三支试管均放置37℃的温水中,约10分钟后,分别向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消化中的作用
B.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滴加碘液后,颜色变蓝的是甲,颜色变浅蓝的是丙
D.该实验说明了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
14.以下为某班同学为家人设计的午餐食谱,他们的方案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米饭、鱼肉、鸡肉、猪肉B.米饭、鱼肉、猪肉、蔬菜
C.牛奶、鸡蛋、猪肉、猪骨汤D.鱼肉、水果、蔬菜、猪骨汤
15.从饮食与健康的角度考虑,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是( )
A.科学安排一日三餐,食不过量,均衡取
B.早、中、晚三餐的热量摄入比例大约是3:4:3
C.散装食品要注意保质期,包装食品则无需关注
D.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少吃油脂类食物
16.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鼻腔、气管和支气管均可分泌黏液使空气变得温暖
C.咽位于喉下方,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D.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食道
图为海姆立克急救法,当阻塞物阻塞气管口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能够帮助排出卡在气管口的阻塞物,恢复呼吸。据图回答下面17-18题。
17.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A.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由咽误入气管B.有利于保护声带
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D.唾液腺分泌唾液减少
18.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B.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D.胸腔容积扩太,肺内气压变小
19.2020年2月17日,《柳叶刀呼吸医学》在线发表了一篇重症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的病理报告,王福生院士研究团队对患新冠肺炎病逝者的肺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病逝者肺泡内形成了一层透明的膜,就像在肺泡内表面刷了一层浆糊,这直接阻碍了( )
A.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20.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是通过胸廓的容积变化来实现的
B.②过程氧气通过气体扩散进入血液
C.氧气在③过程中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D.④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左心房
21.张老师从新会到西藏支教后,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太低,保暖不足B.血红蛋白跟氧气的结合减少
C.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D.缺少运动,睡眠不足
22.某同学手臂受伤后,伤口出现红肿发炎的现象。观察他的血液涂片(如图)可以发现数量明显增高的细胞是( )
A.①B.③C.①②D.②③
23.下列关于血液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和凝血B.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可用于亲子鉴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24.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静脉血B.乙和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25.下列是“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处理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表示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用湿棉絮把小鱼包起来是为了防止小鱼乱动
B.图二中的血管①是静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C.使用高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D.观察过程中要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有利于小鱼呼吸
26.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中医“切脉”的血管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和静脉
27.心脏瓣膜保证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动脉→心房→心室→静脉B.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C.动脉→心室→心房→静脉D.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28.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B.①为主动脉,流的是动脉血
C.④为右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D.图中房室瓣关闭,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29.如图,是某一时间内血液中某成分含量的变化,该曲线不能代表的是(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变化B.血液流经头部时氧气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肝脏时二氧化碳的变化D.从平原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的变化
30.关于人体的血液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B.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至组织细胞
C.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D.血液循环流动时,氧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图理解(10分)
如图一、图二分别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和人体某部位血液流动情况。请据图回答:
(1)A与B之间、C与D之间有瓣膜,称为__________,只能单方向开放,可以防止__________。
(2)血液中的__________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图二中,若②是肺部的毛细血管,则③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 ]__________,血液流经②进入①后,变为含__________多颜色鲜红的__________血。①中的血液经过某些血管流回心脏的[ ]________该循环途径叫做__________。
(4)若②是脑部的毛细血管,则③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 ]__________,①中的血液经过某些血管流回心脏的[ ]__________。
32.资料分析(10分)
资料1:随着国内防控疫情的趋好,复工、复产复学正在有序进行,而国外却迎来了疫情的大爆发,
很多国家缺少医疗防护物质和呼吸机。
资料2:2020年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体外膜肺氟合(ECMO)成功救治了一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息者。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气体交换器,是一种代替人体肺脏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以往仅应用于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需和血泵配合称为人工心肺机。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乙图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
资料3:图甲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示意图,图丙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情况。
(1)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写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__________(用图甲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2)一般情况下,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_____,下列结构与此作用有关的是__________(①骨和软骨、②鼻毛和鼻黏膜、③气管内黏膜、④气管内腺细胞和黏液)。
(3)血液流经人工肺前后,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增多__________减少,这是模拟了人体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__________。
(4)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___时,肺会收缩导致呼气;图乙中__________阶段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
33.实验探究题(10分)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甲组是__________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其饲喂方试应为_________。
(3)实验用的小鼠应选择大小、生长发育状况必须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
(4)根据甲组和乙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丙组小鼠小肠绒毛基本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____功能,实验结果是丙组小鼠体重__________(填“增加”或“下降”)。
(5)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__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6)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4.综合应用(10分)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为保障初二年级同学在紧张备考中的身体健康,某校安排大课间统一跑步锻炼,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吃好早餐。请结合下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小丽妈妈给她准备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面包中所含的__________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其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__________后者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物特点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葡萄糖随血液经[ ]__________进入右心房,然后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2)小丽跑步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由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血。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氧随血液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③]__________,再由[④]进入[①]__________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3)进入脑、肌肉等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氧的参与下,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被分解放能量,因此小丽在学习时思维敏捷,跑步时充满活力。
组别
小鼠数量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