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认真抄写,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注意格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汉字要写在指定的位置上。注意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认真抄写即可。写完后读一读,不要漏字、漏标点符号或写错别字,要写规范、正确和美观。书写时注意“绽、蜂、窃、察、新”的正确书写。
2. 看拼音写词语。
北京故宫于1406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踏入故宫我一下子穿越了时空,它精美的构造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和巨匠精神,作为中国人,我感到!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修”“佛”“慧”“傲”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选择题。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懦弱(nuò) 挨打(āi)B. 任凭(píng) 薄片(bá)
C. 纤细(qiān) 阻力(zǔ)D. 蔡伦(nún) 一乘(shèng)轿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A.挨打(āi)——ái;
C.纤细(qiān)——xiān;
D.蔡伦(nún)——lún。
故选B。
4. 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花瓣 相提并论B. 到映 创举
C. 检查 没精打彩 D. 争奇斗艳 聚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B.到映——倒映;
C.没精打彩——没精打采;
D.聚找——聚拢;
故选A。
5. 下列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只警犬行动( ),反应快速,与警察配合默契,我( )他们一定经过了长期的训练。
A. 敏捷 猜测B. 灵敏 猜想
C. 敏捷 推测D. 灵活 猜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敏捷:反应迅速快捷。灵敏:指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
灵活:指敏捷;不呆板;可伸展。
猜想:推测;凭想象估计。推测:根据已知情况,按一定道理推论未知。猜想:猜测。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我们来看第一个括号内,这里描述的是警犬的行动状态,由于句子强调的是警犬的行动和反应速度,所以“敏捷”是最合适的描述。第二个括号内,在这个语境中,由于句子暗示了警犬和警察之间的默契配合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结果,这是一个基于一定观察或经验的推断,因此“推测”是最合适的词。
故选C。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一类的是( )
A. 刻舟求剑B. 掩耳盗铃
C. 画蛇添足D. 女娲补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
A.“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B.“掩耳盗铃”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于《吕氏春秋·自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C.“画蛇添足”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
D.“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
故选D。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张泽端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
B.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C.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唤,这是我吗?”
D.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清明上河图”是作品名称,应该加上书名号。
故选A。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天阴沉沉的,我估计明天一定会下丽。
B. 妹妹穿着一件绿色外套和鲜艳的红领巾,其有精神。
C. 我们班的夏明和李萌是好朋友一对,他们学习上互相帮助。
D. 上课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病因:前后矛盾。句中的“估计”与“一定”矛盾,故去掉“一定”;
B.病因:搭配不当。句中的“穿着”与“红领巾”搭配不当,应在“鲜艳的红领巾”的前面加上“戴上”;
C.病因:语序不当。句中的“好朋友”与“一对”的顺序颠倒,把其位置互换一下。
故选D。
9.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荷花》的作者叶圣陶爷爷,本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
B. 《守株待兔》中,“而身为宋国笑”的“为”与“因为”的“为”读音不一样,意思也不相同。
C. 读了《花钟》,我们知道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花钟”准确地记录时间。
D. 《赵州桥》这篇课文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设计的好处等具体介绍,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才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C.《花钟》这篇文章介绍了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花钟”来准确地记录时间。因为花的开放时间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光照、土壤湿度等,所以它们的开放时间并不是非常精确。因此,我们不能依赖“花钟”来记录准确的时间。
故选C。
10. 下列诗句有误的一项是( )
A.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B.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C. 力拔山兮气盖世,卷土重来未可知。D.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作的识记。
C.“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意思是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故选C。
11. 《伊索寓言》中的动物多有象征意义,例如狼象征着( )
A. 聪明B. 愚蠢C. 贪婪D. 老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故事中狼象征着贪婪。
故选C。
12. 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
春天是花枝招展的。“迟日江山丽,_____。”让我们感受到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让我们领略了春江美丽的晚景。我还知道春天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春风花草香 ②. 竹外桃花三两枝 ③. 日出江花红胜火 ④. 春眠不觉晓 ⑤. 处处闻啼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
书写时注意“香”“桃”“胜”的正确写法。
关于春天的诗句有: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 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
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答案】 ①. 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 清明时节雨纷纷 ③. 端午 ④. 还来就菊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要注意“暖”“屠”“雨”“菊”的正确写法。
结合诗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技艾”中的“五月五日”可知,这是描写的端午节。
14. 口语交际。
春天是孩子们的乐园,你春游都去过哪些地方?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玩的地方,帮推荐理由说清楚。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天里,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正是春游的好季节。春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所以适合去植物公园春游。去植物公园春游,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还可以欣赏正在盛开的花儿,认识学习各种各样的植物,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而且可以再植物公园进行游戏活动,还可以野炊,真是一举多得,同学们都能玩得开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本题中,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是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玩的地方去春游,要说明推荐理由。弄清题意后,就可以想一想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并组织好语言,把它写下来。表达时先要说明去哪儿玩,然后重点说明自己的推荐理由,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楚,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即可。
例如:春天到了,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我推荐大家去郊外的农村春游,具体的理由有三点。首先,这里风光优美不仅有绿油油的草地,还有各种五颜六色的野花,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其次,这里地形开阔,我们可以在这儿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还可以躺在草地上看书,聊天。最后,这里离我们的学校并不是很远,来回也比较方便,老师和家长也会比较放心。春天到了,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我推荐大家去郊外的农村春游,具体的理由有三点。首先,这里风光优美不仅有绿油油的草地,还有各种五颜六色的野花,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其次,这里地形开阔,我们可以在这儿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还可以躺在草地上看书,聊天。最后,这里离我们的学校并不是很远,来回也比较方便,老师和家长也会比较放心。
阅读与理解。
射箭和倒油
①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②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③陈康肃的箭术A(果然、竟然、显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都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B(果然、竟然、显然)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
④陈康肃见此情形,又( )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
⑤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习的多了,手熟而已。”
⑥陈康肃终于( )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⑦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⑧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是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⑨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 )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15. 读第③自然段,用“√”选择括号里最恰当的词。
16. 随着故事的发展,陈康求的情绪不断发生了变化,根据短文内容,依次填入括号内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了 发怒 生气B. 发怒 笑了 生气
C. 生气 发怒 笑了
17.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寻找相对应的词语。
(1)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 )
(2)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
18. 《射箭和倒油》选自( )
A. 《伊索寓言》B. 《中国古代寓言》
C. 《木偶奇遇记》D. 《日积月累》
19. 卖油翁是一个( )的人。
A. 卖弄玄虚B. 自负
C. 技艺纯熟D. 故意找茬
20. 这则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 )
A. 有再好的本领也要懂得尊重他人。
B. 再难的事,只要反复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C.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答案】15. 果然 显然 16. C
17. ①. 名不虚传 ②. 雕虫小技 18. B 19. C 20. B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和选择。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预料的相符。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显然:清楚明白;容易看出来或觉得。
A:结合第③自然段中“射出的箭都射中靶心”可知, 陈康肃的箭术是真的很厉害,流传开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故选择词语“果然”。
B:结合第③自然段中卖油老头的神态和动作“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可以看出卖油老头儿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故选择词语“显然”。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短文第④自然段“陈康肃见此情形……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可知,陈康肃对卖油老头儿的表现有点生气,故应填“生气”;
结合短文第⑥自然段“陈康肃……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绝技!’”从“质问”一词可知,陈康肃面对老头儿对自己的贬低,开始发怒了,故应填“发怒”;
结合短文第⑨自然段“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从“客客气气”一词可知,此时陈康肃对卖油老头儿的表演心服口服,因此笑着把他送走了,故应填“笑了”。
故本题应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从第③自然段“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都射中靶心”可知,此句说明陈康肃箭术高超,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故形容“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的词语是“名不虚传”。
(2)从第⑧自然段“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可知,此句是指卖油老头儿对自己倒油技能的谦词,认为这个技能微不足道,只不过是熟练罢了。故“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的词语是“雕虫小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射箭和倒油》选自《中国古代寓言》,这些寓言故事都有深刻的讽喻意义,可以让我们在简练的故事中受到启迪。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阅读短文,结合第⑧自然段“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是子都没有沾上。”从卖油老头儿倒油的演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技艺纯熟的人。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
阅读短文,通过陈康肃射箭和卖油老头儿倒油的故事可知,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下苦功、勤于练习,必定会熟能生巧。故选B。
阅读
小实验
①今天我要做一个神奇的实验——醋泡鸡蛋。“鸡蛋会欢吗?鸡蛋会浮起来吗?鸡蛋……”带着满脑袋的疑惑,我开始了实验。
②我准备了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鸡蛋,还有一瓶白醋。阿太好奇地凑了过来,也想看看我的实验有什么神奇之处。我先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底,然后倒入约一罐易拉罐的白醋,突然一股酸味袭来,真是刺鼻,我和阿太不禁捏住了鼻子。阿太眼睛一直盯着玻璃杯,说:“怎么没反应呢?”我也开始着急了……大约五分钟左右,鸡蛋表面开始出现气泡,不一会儿就像调皮的娃娃在比赛吹泡泡,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泡泡越来越多,还发出“吱吱”的响声。
③过了一天,在焦急的等待中,鸡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鸡蛋肉色的坚硬的外衣已经变得柔软了,我用筷子碰了碰,硬壳轻轻松松就被我褪去了……阿太这得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停说者:“真奇怪,真奇怪……”
④第三天起床,我就赶快跑去看我昨天泡的鸡蛋,“哇!鸡蛋变大了!像一个白胖的球。”我惊奇地大叫起来,我捞起鸡蛋,忍不住摸了摸,哇,鸡蛋软软的,竟然还像气球一样能弹跳,“太奇妙了,简直不敢相信。”我边赞叹,边去叫奶奶和阿太……
④这次实验真是太奇妙了,后来我向老师求证才知道,原来鸡蛋和醋产生了化学反应……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真的会有意外的收获。
21. 画出第③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并根据关键语句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
22. 根据短文梳理实验的主要信息。
23. 从有趣的小实验中,我学会了很多,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要善于观察B. 要善于思考
C. 勤于动手操作D. 珍惜鸡蛋,不要浪费
【答案】21. 过了一天,在焦急的等待中,鸡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鸡蛋泡在白醋里一天后,发生的神奇变化。
22. ①. 醋泡鸡蛋 ②. 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鸡蛋,还有一瓶白醋 ③. 倒入约一罐易拉罐的白醋 ④. 硬壳褪去了 ⑤. 捞起鸡蛋,摸了摸 ⑥. 鸡蛋软软的,像气球一样能弹跳 ⑦. 鸡蛋的外壳溶解变软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及内容概括。
结合句子“鸡蛋肉色坚硬的外衣已经变得柔软了,我用筷子碰了碰,硬壳轻轻松松就被我褪去了……阿太这得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停说者:‘真奇怪,真奇怪……’”可知,第③自然段主要是写鸡蛋泡在白醋里一天后的变化,故这段话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过了一天,在焦急的等待中,鸡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今天我要做一个神奇的实验——醋泡鸡蛋。”可知,实验名称是:醋泡鸡蛋。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我准备了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鸡蛋,还有一瓶白醋。”可知,实验准备有: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鸡蛋,还有一瓶白醋。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我先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底”可知,第一步是: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底;结合阿太说的话“怎么没有反应”可知,第一步的变化是:没有变化。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然后倒入约一罐易拉罐的白醋”可知,第二步是:倒入约一罐易拉罐的白醋;结合“大约五分钟左右,鸡蛋表面开始出现气泡,不一会儿就像调皮的娃娃在比赛吹泡泡,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泡泡越来越多,还发出“吱吱”的响声。”可知,第二步的变化是:鸡蛋表面开始出现气泡,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我用筷子碰了碰,硬壳轻轻松松就被我褪去了”可知,第三步是:用筷子碰了碰;发生的变化是:硬壳轻轻松松褪去了。
结合第④自然段中“我捞起鸡蛋,忍不住摸了摸,哇,鸡蛋软软的,竟然还像气球一样能弹跳”可知,第四步是:捞起鸡蛋摸了摸;鸡蛋发生的变化是:软软的,像气球一样能弹跳。
结合第④自然段中“后来我向老师求证才知道,原来鸡蛋和醋产生了化学反应”可知,实验结果是:鸡蛋和醋产生了化学反应使鸡蛋的外壳溶解变软。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小实验中,用鸡蛋泡白醋的实验是为了研究鸡蛋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为了更好的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必须使用真的鸡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操作。这应该是一种正常情况,而不能算作浪费的范畴。
故选D。
24. 习作与表达
读了上面的小实验,回想一下你做过哪些小实验?选择一个实验,把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答案】例文:
一次有趣的实验
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进来以后,讲台上就多了一棵漂亮的紫包菜、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一杯少量的白开水和一块圆形的香皂,还有一张白纸。我心理特别的疑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今天,我们要来做个实验。”老师神秘地说。我一下子来了劲头,心想:这是什么实验呢?我一定要仔细地看!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把紫包菜的一片叶子剥下来,再把这片叶子撕成了好多小片片,一片一片地把它们放进了塑料袋,然后,老师把白开水倒进了塑料袋,不停地揉呀揉、捏啊捏,又挤了几下。这时,原本非常清澈的水渐渐地变成了淡紫色,老师又慢慢地揉了几下,水立刻又变成了深紫色。“哇!”同学们惊奇地叫了起来!老师神秘地笑了笑,她小心地把水倒入杯子,又轻轻地将两滴紫色的液体滴在白纸上面。我非常奇怪:老师这么做是干什么呢?我还没想清楚,老师就把那一块香皂在其中一滴液体上研磨了一下,顿时,奇迹出现了,原本深紫色的液体变成了青绿色。
“这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化学作用?”……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我脑袋中顿时出现了许多大问号。“这是因为紫包菜的学名叫做紫甘兰”,老师打断了我们的讨论,“它的汁液其实是一种酸碱检测剂,这种汁液一碰到碱性物质便会变成绿色,碰到酸性物质便会变成红色哦!”
“哇!”我头脑中的那些问号立刻被拉成了一个个大大的感叹号。
原来,一棵小小的紫包菜中也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我以后一定要多多探究这些奥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要求写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要求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在写的时候,要求先确定写什么实验,在写实验过程中,可以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实验中有趣的发现。
开头:开篇点题,写明做的什么实验。
中间:抓住实验过程来写,并加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先……然后……接着……最后……”来介绍。
结尾:通过实验,得到什么启示。
传统节日
相关诗文名句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
清明节
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节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技艾。
重阳节
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
实验名称
_________
实验准备
__________
实验过程
步骤
变化
第一步
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底
没有变化
第二步
__________
鸡蛋表面开始出现气泡,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第三步
用筷子碰了碰
___________
第四步
_________
___________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多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